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6年12月至1999年10月,我科采用针刺、推拿治疗乳痈初期患者2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哺乳期妇女,年龄最小24岁,最大34岁,平均年龄29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4例;单侧乳房发病者25例,双侧乳房发病者3例;产后半月内发病者5例,产后半个月至1个月发病者15例,产后1个月以上发病者8例;患病时间最长者2天,最短者3小时。主症为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微红或不明显,肿块或有或无,乳汁分泌不畅,其中1例乳头内陷、皲裂。2治疗方法取双侧穴位少泽、合谷、足三里、太冲。常规消毒皮肤后,用三校外点刺少泽…  相似文献   

2.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自1973年2月~1985年2月,笔者在单独应用西药治疗本病无效情况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18例男性乳房发育症皆在门诊治疗。14~25岁87例,26~63岁31例;病程1~3个月者66例,4~6个月者25例,7~12个月者21例,一年以上者6例。治疗方法柴胡15g 白芍15g 白术15g 云苓15g 香附20g 丹参15g 王不留行15g 鸡血藤20g水煎服。儿童酌减。如有混合感染加双花、连翘、地丁、公英等清热解毒药。肿痛严重者加桃仁、红花、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本组34例中,年龄在25岁以下者21例,26~30岁者12例,30岁以上者1例。初产妇33例,经产妇1例,均有乳房疼痛及乳房硬块;11例乳头破损,3例乳头内陷畸形;乳汁过多,排泄不畅者7例;由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舒引起者14例,郁乳期就诊者23例,成脓期就诊者11例。结果:负压吸乳1~4次获痊愈者28例,吸乳5次以上者6例。疗程1~28天,平均7.2天。本组病例均经1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笔者用“截崩斩漏汤”治疗室女崩漏37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37例中,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29岁,其中16岁~20岁者17例,20岁~25岁15例,25岁~29岁5例。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52个月。其中4个月~1年者10例,1年~2年者14例,2年以上13  相似文献   

5.
<正>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祖国医学“喘咳”、“哮证”及“痰饮”范畴.笔者于1977年2月~1980年5月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56例,现初步小结并探讨其辨证施治如下. 一般资料本文56例中,除8例住院患儿外,其余全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1岁以下者34例,~3岁者19例,~5岁者3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5岁,6个月~3岁为多,共51例;治疗前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4年,以3~5天者居多,计44例.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1 0 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观察的1 0 8例均系我院门诊患者,其中已婚84例,未婚2 4例:年龄2 0~30岁者38例;31~4 0岁者5 6例;4 1~5 0岁1 4例;病程0 5年以内者2 6例;0 5~1年者5 2例;2年以上者30例;单侧乳房发病者4 3例;双侧者6 5例;肿块所在象限以外上象限为多,其形态片块型6 2例;结节型38例,混合型8例。   2 诊断标准①乳房单侧或双侧有大小不等的肿块,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②钼钯乳房X线摄片或红外线检查,即可确诊。③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乳…  相似文献   

7.
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7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年来,我们采用《伤寒论》名方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7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室女44例,已婚者28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34岁;其中14~20岁者36例,~25岁18例,~30岁12例,~34岁6例;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8年;其中1年以內者47例,1~4年1例,4年以上者9例。  相似文献   

8.
乳腺二胡汤治疗乳腺增生病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新莹 《国医论坛》2001,16(1):41-41
1996年以来 ,笔者用自拟方乳腺二胡汤治疗乳腺增生病 48例 ,疗效颇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中 ,年龄 1 5岁~ 47岁 ,其中 <2 0岁者 2例 ,2 0岁~ 2 9岁者 1 5例 ,30岁~39岁者 2 4例 ,40岁~ 49岁者 7例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1 0年 ,平均 4.6年 ;本组病例均有乳房疼痛、乳腺肿块 ,其中单侧 2 6例 ,双侧 2 2例 ;与月经同步周期性加重者 37例 ,与月经周期无关者 9例 ,其余 2例叙述不清 ;肿块在外上象限者 40例 ,在其他3个象限者 8例。1 .2 诊断标准  1本病多见于 2 0岁~ 40岁妇女 ;2乳房一侧或双侧发生多个…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 1 995年 2月~ 2 0 0 0年 6月 ,采用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 39例 ,并与天冬素片治疗 2 6例对照 ,效果明显 ,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 5例均为女性门诊患者 ,随机划分为治疗组 39例 ,对照组 2 6例。治疗组 39例中 ,年龄2 0~ 30岁者 8例 ,31~ 40岁者 2 5例 ,40岁以上者 6例 ;病程 4个月~ 2年者 2 0例 ,2~ 4年者 1 2例 ,4年以上者 7例。对照组 2 6例中 ,年龄 2 0~ 30岁者 5例 ,31~ 40岁者 1 8例 ,40岁以上者 3例 ;病程 4个月~ 2年者 1 4例 ,2~ 4年者 8例 ,4年以上者 4例。两组患者均以乳腺有肿块 ,伴乳房疼痛 ,连…  相似文献   

10.
<正> 乳腺小叶增生症,属于祖国医学“乳中结核”、“乳癖”范畴。在临床实践中,笔者用舒肝通络法治疗该病17例,获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7例中,已婚妇女13岁,未婚妇女4例。19岁~25岁5例,25岁~30岁4例,35岁~49岁8例。年龄最大者49岁,年龄最小者19岁;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者2个月。二、治疗方法:《素问·调经论》中指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乳房为肝之分野,治  相似文献   

11.
张福珍 《陕西中医》2004,25(11):982-983
临床资料 本组 46例 ,2 4岁~ 30岁者 4例 ,32岁~ 41岁者 2 8例 ,45岁~ 5 0岁者 1 4例 ;未婚者 2例 ,已婚者 44例 ;病程在 3~ 6个月以内者1 2例 ,1~ 3年者 2 8例 ,4年以上者 6例 ;46例中有 34例经过西药治疗效果不显 ,而改用中药治疗。在治疗中均停用其它药物 ,中药治疗 9  相似文献   

12.
解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一种非炎症性疾病 ,其特点是乳房肿块 ,经前痛重 ,经后减轻 ,好发于 30~ 4 0岁女性 ,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笔者用自拟解郁散结汤治疗 4 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共观察对象 78例 ,均为女性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4 8例 ,年龄 19~ 4 7岁 ,平均 36岁 ;病程 4个月~8年 ,平均 18个月 ;其中双侧乳腺增生 2 9例 ,左侧 12例 ,右侧 7例 ;乳头溢液者 3例 ,气短乏力、自汗者 10例。对照组 30例 ,年龄 18~ 4 9岁 ,平均 37岁 ;病程 3个月~ 10年 ,平均 16个月 ;其中双侧乳腺增生者 17例 ,左侧 8例 ,右侧 5例 …  相似文献   

13.
乳痈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病。笔者自 1 996年以来 ,用脚蹬配合按摩有关穴位治疗本病早期(未化脓 )患者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 0例均为哺乳期患者 ,年龄 2 1~ 35岁 ;病程 1~ 2天者 35例 ,3~ 4天者 8例 ,5~ 7天者 7例 ;单侧乳房 44例 ,双乳 6例。另设对照组 34例 ,年龄2 0~ 32岁 ;病程 1~ 2天者 2 8例 ,3~ 4天者 4例 ,5~ 7天者 2例 ;单侧乳房 30例 ,双乳 4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取坐位 ,医者坐于对面 ,左手托住患乳 ,右手五指并拢拍击肿块周围 ,致局部充血潮红 ,同时轻提…  相似文献   

14.
自2000年3月~2003年7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治疗68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中,男28例,女6例;年龄34~71岁,平均47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2.5个月;腹水2次者13例.对照组34例中,男25例,女9例;年龄33~75岁,平均45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2.6个月;腹水2次者9例.  相似文献   

15.
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有逐年增加趋势。近年来 ,我们用自拟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 ,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0 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 ,均为女性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14岁 ,其中 14~ 2 0岁 10例 ,2 0~ 30岁 32例 ,30~ 4 0岁 5 8例 ,单侧发病者 36例 ,双侧发病者 6 4例 ,病程最长者 6年 ,最短者 1个月。2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中《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乳房疼痛 ,肿块连续 3个月不能缓解者 ;除外生理性乳房疾病 ,如经前综合征、乳痛症等 ;利用红…  相似文献   

16.
<正>乳疬是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肝肾亏虚,冲任失调,肝失所养,气滞痰凝所致,以中老年男性、儿童单侧或双侧乳晕部发生扁圆形肿块,触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儿童乳房异常发育症"、"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笔者于2007年7月~2009年6月间,采用自拟"消疬散结汤"合皮硝外敷治疗乳疬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我院外科门诊病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中,成年男性8例,年龄35岁~67岁,平均58岁,病程3月~1 a,平均8个月,一侧乳房患病6例,双侧乳房患病2例;男性儿童15例,年龄7岁~13岁,平均10.1岁,病程1个月~3个月,平均1.8月,一侧乳房患病12例,双侧乳房患病3例;女性儿童12例,年龄7岁~12岁,平均9.3岁,病程1个月~2.8个月,平均1.7个月,一侧乳房患病8例,双侧乳房患病4例。对照组中,成年男性7例,年龄35岁~66岁,平均57.8岁,病程3.2月~1 a,平均7.8个月,一侧乳房患病5例,双侧乳房患病2例;男性儿童14例,年龄7岁~12.5岁,平均10岁,病程1个月~2.5个月,平均1.7个月,一侧乳房患病11例,双侧乳房患病3例;女性儿童12例,年龄7.2岁~12岁,平  相似文献   

17.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发生在男性乳房部的半圆形肿块 ,状如围棋子埋于乳晕部 ,甚则乳房变性增厚 ,状如妇乳。1 992年 6月~ 1 999年 5月 ,我们采用六味地黄丸配合止痉散治疗该病 4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0例患者年龄 1 6~ 65岁 ;单侧发病者 2 2例 ,双侧发病者 1 8例 ;病程 1个月者 1 1例 ,1~ 2个月者 2 1例 ,2~ 3个月者 6例 ,>3个月者 2例 ;肿块 2 cm× 2 cm~ 4 cm× 4 cm;青春期发病者 2 3例 ,成年及老年发病者 1 7例。治疗方法六味地黄丸 ,按其说明书中的常规服法服用。止痉散 :全蝎 1 g,蜈蚣 1条 ,鸡蛋 1枚。…  相似文献   

18.
我院近几年来共收治愈病患者600余例,其中400例采用针刺治疗。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病例分析:400例中男性241例,女性159例。年龄:15~19岁5例,20~24岁128例,25~29岁150例,30~34岁100例,35岁以上17例,共中以20~29岁者为最多,占全部病例的69.5%。本组病例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者240例,初发病者147例,记载不详者13例。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190例;1~+~3个月者50例;3~+~6个月老81例;6~+~12个月者40例;1~+~2年者30例;2年以上者9例。  相似文献   

19.
<正> 药物组成:党参、炒山药、炒白术各25g,炒扁豆、茯苓各20g,藿香、姜半夏、炒车前子各15g,焦三仙、醋炒米壳各10g。上药共研细粉,1岁内服0.5~1g,1~2岁服1~1.5g,3岁以上服2~3g,日3次。 治疗100例患儿,男56例,女44例;4~12个月者40例,1~2岁者44例,2岁以上者16例。病程1天~2个月,1~4天者34例,5~10天者29例,10天以上者25例,1个月以上者12例。伴呕吐者32例,伴发烧者37例,伴轻、中度脱水者10例。大便3~9次/d者72例,10次以上者28例。大便高倍镜检阴性者40例,白细胞少许者36例,脂肪球+~+++者24例。治疗中,伴高热者给以解热药,伴Ⅰ~Ⅱ度脱水者加服口服补液治疗,均未加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大便成形,1~2次/d)7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  相似文献   

20.
<正> 自1991年3月至1993年3月我们运用龙蝎蛭胶囊治疗住院申风病人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52例中,男性48例,女性4例。年龄41岁~51岁4例,52岁~61岁16例,62岁~71岁28例,72岁以上者4例,其中年龄最小的41岁,最大的81岁,平均61岁。初发者39例,复发者13例。发病至入院时间:2周以内者11例,2周~1个月者4例,1~2个月者24例,2~3个月者6例,3~4个月者4例,4~5个月者3例,其中病程最短4天,最长5个月。经脑CT检查证实为脑血栓38例,脑溢血14例,脑栓塞4例,兼有脑萎缩8例,其中2例既有脑血栓,又有脑溢血。伴有高血压病史者29例,冠心病史者8例,糖尿病史者5例。治疗前综合计分在0~5分者3例,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