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6月-2000年6月间2117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中98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4.6%(98/2117),主要原因为严重盆腹腔粘连和出血,分别为59.1%(58/98)和18.3%(18/98),另有术野暴露困难(非粘连性)、恶性病变及膀胱损伤等;中转开腹率,有腹部手术史者13.4%(51/379),明显高于无腹部手术史者2.7%(47/1738),子宫手术者7.6%(67/872),明显高于附件手术者3%(27/900),差异极显著(P<0.001).结论腹腔镜子宫手术、有腹部手术史,严重出血和盆腹腔粘连是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术前应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2630例腹腔镜手术中45例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原因: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25例(55.6%),严重盆腹腔粘连10例(22.2%),宫角妊娠3例(6.7%),卵巢肿瘤3例(6.7%),手术损伤3例(6.7%),子宫腺肌瘤要求保留子宫1例(2.2%)。结论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手术、盆腹腔粘连是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术前加强评估可以减少手术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单中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原因. 方法 对1994年4月至2001年6月410例LC中转开腹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410例开腹病例中(转开腹率5.75%),胆囊三角处理困难136例(33.2%),胆总管结石或异常134例(32.7%),胆囊与周围脏器严重粘连54例(13.2%),胆道损伤28例(6.8%),术中出血11例(2.7%),腹腔严重粘连9例(2.2%),胆囊炎症严重10例(2.4%),胆囊管增粗13例(3.2%),怀疑胆囊癌9例(2.2%),异常发现6例(1.5%). 结论 转开腹重要原因依次为胆囊三角处理困难,胆总管结石,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胆道损伤;胆囊三角处理困难仍是LC中转开腹的首要原因,胆总管结石和胆囊与周围脏器严重粘连有较高的比例,胆道损伤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选择我院普外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150例有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有手术史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时期无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无手术史腹腔镜组)及有腹部手术史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有手术史开腹组)各150例作为对照,比较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与无手术史腹腔镜组比较,有手术史腹腔镜组的腹腔粘连严重(P0.05),但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手术史开腹组比较,有手术史腹腔镜组腹腔粘连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P0.05)。有腹部手术史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安全可行;只要术者术前对腹腔粘连程度进行充分评估,合理选择病例,重视术中操作要点,仍能使患者受益于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3年间胆道外科行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情况,分析其中转开腹的常见疾病和原因。 方法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连续348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胆道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整体中转开腹情况,进而分析其中转开腹的常见病因及原因。 结果(1)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起至2014年12月止23年间收治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患者共348例,总体中转开腹率为2.96%(348/11 767);其中11例患者有上腹手术史,其中转开腹率为25.58%(11/43)。(2)在所有患者中,最常见的中转开腹疾病是胆囊良性疾病和肝外胆管结石,分别占77.30%和16.67%。胆囊良性疾病的中转开腹率为2.41%,肝外胆管结石的中转开腹率为14.61%。(3)胆道外科腹腔镜手术常见中转开腹原因是粘连,占93.97%;其次是出血和癌变,分别占2.59%和2.30%,因损伤所致的中转开腹仅占1.15%。(4)对于胆囊良性疾病和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而言,粘连是其最常见的中转开腹原因,分别占97.40%和98.28%。 结论胆道外科腹腔镜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尤其是既往有上腹手术史的患者;如遇到无法控制的出血和损伤情况应及时中转开腹,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3 849例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 849例患者中,中转开腹39例(1.01%),且中转开腹率在2010—2015年的各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2)。中转开腹原因包括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16例,腹腔或胆囊周围粘连严重14例,Mirrizi综合征3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胆汁漏、胆总管损伤、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癌各1例。早期中转开腹33例,中晚期中转开腹6例,后者中5例的中转开腹均因发生术中并发症而实施,包括2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因粘连紧密致胆囊破裂后胆囊三角结构不清,1例胆总管损伤,1例胆汁漏。性别、年龄、病程均为LC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均P0.05)。高年资术者实施的LC中转开腹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年资术者(P=0.043)。结论:LC中有一定的中转率,胆囊三角处理困难,腹腔或胆囊周围粘连严重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存在相关影响因素者应选择早期中转开腹以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导致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临床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6年5月~ 2011年5月,2 618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23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中转开腹率0.88%.因良性疾病致盆腹腔严重粘连、恶性肿瘤、术中出血这3种原因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5%、26.1%、8.7%. 结论 盆腹腔严重粘连、恶性肿瘤、出血是腹腔镜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患者术前病情的评估可以减少中转开腹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2 441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中转开腹40例。结果:中转开腹的原因为:盆腔粘连19(47.5%)例,子宫肌瘤部位特殊8(20%)例,并发症5(12.5%)例,恶性肿瘤4(10%),术中出血3(7.5%),手术复杂无法完成1(2.5%)例。结论: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加强术前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使诊断更加明确可以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适时的中转开腹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中转开腹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1月595例接受L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M中转开腹率为4.7%(28/595)。宫颈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子宫体部肌瘤(χ2=13.732,P=0.000;χ2=10.298,P=0.000),直径≥8 cm肌瘤的中转开腹率显著高于直径<8 cm肌瘤(P=0.029),单发肌瘤和多发肌瘤的患者中转开腹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00,P=1.000)。LM中转开腹原因:肌瘤位置特殊致操作困难13例(46.4%),术中大出血8例(28.6%),严重盆腹腔粘连5例(17.9%),恶性肿瘤2例(7.1%)。结论子宫肌瘤位置特殊是LM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技术,术前充分评估病情,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可降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结直肠癌病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影响,以及腹腔镜在既往腹部有手术史的结直肠癌病人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24例有腹部手术史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结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组(195例)与开腹组(229例)病人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学指标、病理资料、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对比开腹组,手术时间较长(P=0.003)、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腹腔镜组的手术中转率为8.7%(17/195),中转的主要原因是粘连严重,其次为肿瘤5 cm,肿瘤显露困难。结论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无明显影响,对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转开腹风险因素。方法:对42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中转开腹68例,中转开腹率15.8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转开腹风险因素为年龄≥65(CI=2.115,P<0.05),体重指数BMI≥25(CI=2.907,P<0.01),手术例数≤25例(CI=1.900,P<0.05),有腹部手术史(CI=3.205,P<0.05),有转移(CI=30.115,P<0.01),肿瘤大小≥6cm(CI=8.954,P<0.05)。结论:术前明确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转开腹风险因素可以评估手术难度,减少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并探讨操作技巧。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患者均治愈。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术者和持镜者需密切配合,术者需要有较高的腹腔镜操作水平及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经验、中转开腹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45例施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是否中转开腹、年龄、性别、术后病理诊断、既往手术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结果:42例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术中出现不可控的大出血,1例为肿瘤位置不能充分暴露,中转开腹率6.67%。手术时间平均(80±25)min,出血量平均(150±55)ml,术后平均住院(7.1±1.5)d。除术中出血及暴露不充分为腹腔镜肝切除中转开腹的主要因素外,上腹部手术史(P=0.016)、病程(t=3.94,P=0.013)也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结论: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手术视野暴露不充分是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上腹部手术史、病程也是中转开腹的因素之一。术前评估患者的既往手术史、病史、肝功能、凝血等情况极为重要,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但因为肝脏血供丰富、体积较大,对术者技术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为956例患者施行三孔法LC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有腹部手术史(实验组),904例无腹部手术史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气管插管全麻下施术.结果...  相似文献   

15.
霍中华  吕盛  胡君  储著凌  宋博  尹鹏 《腹部外科》2008,21(6):344-345
目的探讨对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4月-2008年5月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580例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完成手术528例,手术成功率为91.0%;中转开腹52例,中转率为9.0%。全部病人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病人可常规行L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以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施行的5 033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 033例患者中60例中转开腹,中转率1.19%;其中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开展腹腔镜手术2 216例,45例中转开腹,中转率2.03%;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行腹腔镜手术2 817例,15例中转开腹,中转率0.53%。前三位的原因为:重度盆腔粘连30例(50%)、子宫肌瘤生长部位特殊10例(16.7%)、术中发现为子宫腺肌瘤7例(11.7%)。60例患者经过治疗,均取得预期疗效,术后患者顺利出院,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转开腹不属于手术并发症,是保证患者安全、预防严重并发症的正确选择。术前正确评估盆腔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提高术者的技术水平,可进一步降低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手术相关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13例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其中中转开腹的患者68例。比较中转开腹和腹腔镜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数据、短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中转开腹率为8.3%,IV期疾病、T4期肿瘤、肿瘤长度>5 cm,手术术式、腹部手术史均为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手术相关数据方面,虽然手术时间未开腹组较开腹组略长,但开腹组在术中失血量(262.4 mL vs. 104.3 mL,P<0.001)和输血量(126.8 ml VS 17.8 mL P<0.001)上,均明显高于未开腹组。在术后短期临床疗效方面,两组在恢复软食时间(3.82 vs 4.63天,P<0.001),肛门开始排气时间(2.95 vs. 3.41天,P<0.001),下床活动时间(2.37 vs. 3.14天,P<0.001),住院时间(18.9 vs. 22.4天,P<0.001)上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T4期肿瘤、IV期疾病分期、腹部手术史、肿瘤直径大于5 cm和手术术式都是影响术中中转开腹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4例)和中转开腹手术组(22例)。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采用(x珋±s)表示并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中转开腹手术组(t=6.531,t=2.378,t=2.356,t=8.569,P0.05或P0.01)。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3%(2/64)显著低于中转开腹手术组36.36%(8/22)(χ2=9.565,P0.01);出院时,腹腔镜手术组生活质量各维度显著高于中转开腹手术组(t=2.311,t=2.265,t=2.253,t=2.297,P0.05)。结论对于符合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积极开展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相关费低的优势,应严格控制中转开腹率,提高其应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