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商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50例。对照组为同期肛瘘切开拌线术治疗患者5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昆著性差异(P〈0101);肛门瘢痕小;肌门畸形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肛瘘EU开挂线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行保留括约肌术,观察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状况等.结果 治疗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瘢痕小,肛门畸形及肛门部分失禁发生率低.结论 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有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 2组痊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2组术后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该术式的应用,使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定向挂线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定向挂线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程度、橡皮筋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Wexner肛门功能评分、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值]及后遗症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橡皮筋脱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定向挂线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保护肛门功能、降低复发率与减少后遗症发生等方面具备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口切开结合拖线置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口切开结合拖线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低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术。观察两组治愈率、术后疼痛、创面渗出、瘢痕面积、创面面积、住院时间、治愈时间、肛门功能等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渗出、瘢痕面积、创面面积、住院时间、治愈时间、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切开结合拖线置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渗出等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瘢痕面积,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虚挂线结合拖线术,对照组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观察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结果:两组治愈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有较好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愈时间,较好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7.
旷置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旷置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旷置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低切高挂术;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脱线时间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脱线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情况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旷置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痛苦小,疗程短,能有效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常规挂线手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患者选择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选择常规切开挂线手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疗效指标、肛门括约肌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以及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比治疗前及观察组明显降低(P均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理健康、认知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总分均比术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 05)。结论切开挂线引流术能够提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加速患者康复,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持术后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丁氏痔科中位挂线改良紧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位挂线改良紧线法)30例和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紧线法)30例,观察两组在疗效、愈合时间、复发率、术后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疗程、复发率及在紧线术后创面疼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肛门功能方面,治疗组在术后1月、2月、3月的肛门失禁评分(Wexner评分)和肛门指诊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肛门缺损深度上在脱线时、术后1月、2月、3月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的肛门锁孔样畸形发生率远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氏痔科中位挂线改良紧线术在完成挂线要求、保证疗效的同时,对于维护肛门功能,减少肛门形态学畸形发生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肛管直肠环瘘管切除全缝合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行保留肛管直肠环瘘管切除全缝合术,对照组行切开挂线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VAS评分、肛门畸形发生率、部分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lt;0.05),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lt;0.05);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保留肛管直肠环瘘管切除全缝合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能减轻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高位肛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低位部分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获得痊愈,观察组患者创面大小、复发率以及创口愈合时间较之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低位部分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较之传统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在不伤害肛门生理功能的情况下达到相同治疗效果,缩短愈合时间,不失为治疗高位肛瘘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胡新亚  李芳 《光明中医》2010,25(12):2220-2221
为探讨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9年间采用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与单纯瘘管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其中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380例(治疗组),单纯瘘管切开挂线术治疗85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治愈率、肛门功能及肛周瘢痕情况,探讨两种术式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两组总治愈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及肛周瘢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并发症少、肛门瘢痕小、疗程短,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佃温  潘慧 《河南中医》2012,32(3):329-330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配合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取高位挂线低位部分切开配合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配合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林奇  方善光 《新中医》2019,51(12):155-158
简版: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干预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湿热下注型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于术后常规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3天,常规换药,以康复新液冲洗创面,再以消炎止痛膏配合油纱条覆盖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观察组给予消毒止痛饮内服和洗痔散外洗。2组均连续治疗14天。于术后当天和术后3、7、14天评价创面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创面渗液、创面肉芽、创面水肿、创面面积评分,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统计2组的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肛瘘挂线,切开缝合术配合中药治疗高位肛瘘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8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肛瘘挂线、切开缝合配合术后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对照组作肛瘘挂线、切开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在保护肛门外形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方面和对照组无差异,观察组方法为职高位肛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在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观察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功能评分情况,并对以上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及复发率比较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两组在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功能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能充分保护肛门功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操作安全可行,是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旷置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旷置切开挂线术对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旷置切开挂线术)与对照组(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间疼痛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在保护肛门形态和功能方面作用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旷置切开挂线术在治疗复杂性肛瘘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取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对比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术后肛门功能情况(Wexner评分)、术后肛门平整度。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平整度、术后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且能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肛门平整度良好。  相似文献   

19.
挂浮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与挂橡皮筋并紧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将10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2组:挂浮线组51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术式,挂橡皮筋组55例采用低位切开挂线(橡皮筋)紧线术,术后跟踪随访治愈、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挂浮线组治愈率为96%,平均愈合时间32 d,未出现肛门功能损伤者,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例;挂橡皮筋紧线组治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35 d,肛门功能受损5例,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1例。挂浮线组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小。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刘艳歌  程飞 《光明中医》2010,25(6):972-973
为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以及保护肛门功能、形态的效果,回顾分析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89例临床资料。一次性手术治愈80例,二次治愈9例,治愈率100%。术后2年回访,无一例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畸形、肛门移位等后遗症,患者肛门功能正常。结果表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满意,内口挂线缓慢切割肛门括约肌保护了肛门功能,对口引流减少了对肛门组织及形态的破坏,这对防止出现术后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