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喉返神经喉外分支的解剖特点发病情况和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1991年至2001年共收治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病人145例,术中常规解剖暴露喉返神经。结果:本组共发现喉返神经喉外分支13例,占9%。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46岁,右侧9例,左侧4例。喉返神经喉外分支分为2支者10例,占76.9%,3支者2例,1例为4个分支。喉外分支点距环甲关节入喉处的距离多在2cm以上,有的甚至低于甲状腺下动脉平面。结论:喉返神经有时常在喉外分为2或3个分支,为避免在甲状腺切除手术时损伤喉返神经,作者认为术中常规解剖暴露出喉返神经是避免其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喉不返神经临床解剖特点,总结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其损伤的经验。方法 分析2例喉不返神经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其损伤的有关问题。结果 本组2例经手术证实,喉不返神经均位于右侧;右喉返神经缺如,术中未损伤。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发现横行于颈动脉鞘和喉之间任何索状结构或探查喉返神经缺如,须显露迷走神经(颈段)以避免损伤喉不返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3例甲状腺手术病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观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48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组1 425例和非显露喉返神经组1 056例,比较两组间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31例,损伤率为2.18%,无永久损伤病例;非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44例,损伤率为4.17%,其中暂时损伤39例,永久损伤为5例。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保护喉返神经是安全和有效的,对预防或避免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单侧损伤引起声音嘶哑、双侧损伤则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声门梗阻.分析甲状腺损伤的原因: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紧密复杂的关系、喉返神经存在分支及分支的变异、喉不返神经、以及甲状腺Zuckerkandl结节的存在等解剖因素造成其易损伤;喉返神经本身的脆弱性造成其易损;未能合理使用能量手术器械造成神经的热损伤.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可从以下方面努力:在甲状腺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使其“可视化”;术中精细化解剖喉返神经,解剖程度适中;掌握能量器械的性能,安全使用能量器械以减少神经的热损伤;合理使用术中神经监测,使用连续性神经监测,有助于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解剖组),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不解剖组),观察术后两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单位1996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再次手术治疗的56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行喉返神经解剖31例,未行喉返神经解剖25例。结果未行喉返神经解剖者中有3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损伤率为12.0%;行喉返神经解剖者中无一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损伤率为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1,P<0.05)。结论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时解剖喉返神经有助于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术中精细的操作和细致的解剖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甲状腺手术术前判定和术中识别非返性喉返神经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甲状腺病人存在非返性喉返神经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术前判定和术中识别及保护技巧。结果 4例均为右侧ⅡA型非返性喉返神经,术前颈部增强CT提供诊断依据,手术均无损伤。结论 术前颈部增强CT发现食管后方异常右锁骨下动脉,高度提示右侧非返性喉返神经存在,术中仔细操作,有助于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观察了114例甲状腺手术中暴露的128条喉返神经的解剖关系,结合临床经验讨论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其损伤的重要意义和术中暴露喉返神经的技术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与否与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外科自2004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85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A组)和未显露喉返神经组(B组),并比较其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AB两组均无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病例,显露组RLN损伤发生率低于未显露组,统计学比较有意义(χ2=5.89,P〈0.05)。术后随访8个月喉返神经损伤患者恢复结果显露组较未显露组恢复效果好,统计学比较有差异(χ2=15.02P〈0.001)。结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能减少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率,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预防其损伤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5年来336例在初次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将其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和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根据喉返神经损伤的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中有2例(0.98%)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个月未经特殊处理后声音恢复,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中有6例(4.58%)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4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规范化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可有效预防与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和利弊。方法 对 2148 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936例,不显露喉返神经1212例。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2例,损伤率为0 21%。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5例,损伤率为0 4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术中应先在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然后在喉返神经入喉处或颈动脉鞘迷走神经附近寻找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3.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预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胸乳入路施行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492例临床资料,及术中采用躲避喉返神经或解剖喉返神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2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熟悉与甲状腺手术相关的解剖知识,掌握腔镜下组织结构清楚暴露和避免神经热损伤的手术技巧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01—2016-01间接受甲状腺手术的9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依据术中是否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术中对喉返神经进行解剖显露,对照组术中不解剖显露喉返神经。随访3~6个月,并复查纤维喉镜,观察比较2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6例(12.24%),其中暂时性损伤4例(8.17%),永久性损伤2例(4.08%);观察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4.08%),均为暂时性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位置比邻和走行,术中规范操作,细心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尤其是预防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的解剖及显露的临床意义,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96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在全嘛下进行并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范围由病变情况决定,并对喉返神经解剖特点、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解剖显露喉返神经1052条,其中右侧721条,左侧331条,包括双侧87条;采用上方入路解剖86条,侧方661条,下方305条;右侧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461条,偏离者260条;左侧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285条,偏离者46条;喉返神经入喉前有分支者687条(65.3%),未分支直接人喉者365条(34.7%);喉不返神经2条;解剖神经平均用时(6.7±0.54)min;术后神经暂时性损伤11例,永久性损伤2例,均于6个月后对侧声带代偿,嘶哑改善。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灵活运用不同的解剖入路,常规解剖显露神经,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本院82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和非显露喉返神经组。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475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损伤率0.84%;非显露喉返神经组352例,喉返神经损伤17例,损伤率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保护喉返神经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手术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探讨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89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甲状腺单纯肿瘤剜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对于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癌根治术或甲状腺再次手术,术中均显露喉返神经,于环甲关节后下方约0.5cm处(即喉返神经入喉处)寻找喉返神经。结果:5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的喉返神经损伤,其中暂时性损伤1例;长期性损伤4例,其中3例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1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颈段全程。4例长期性损伤患者继续随访3~6个月,有3例患者声带功能逐渐恢复,1例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患者声带仍然固定。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应以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而异,但不强求全程显露喉返神经。于环甲关节后下方约0.5cm处较易找到喉返神经,视野清晰,手术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解剖喉返神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8例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解剖喉返神经的患者资料,观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0.54%),无永久性损伤病例。结论中间入路解剖喉返神经,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年间甲状腺手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有声嘶,并经间接喉镜检查证实有单侧声带运动障碍,其中明确损伤原因的15例:钳夹4例,缝结扎5例,牵拉2例,电灼1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术后出现喉返神经麻痹的3例;另有3例全麻病人损伤原因不明。结论 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应引起临床上足够重视,损伤后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学习曲线的存在,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方法 82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或联合根治术,解剖喉返神经147条,全部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四步法”监测喉返神经功能,术中信号衰减幅度50%以上诊断喉返神经损伤,并判断损伤点和损伤原因.结果 喉返神经寻找时间为0.5~2 min,损伤率2.7%,喉返神经损伤病例均在术中诊断,损伤点均在喉返神经入喉点或临近入喉点的部位,损伤原因分别为牵拉、肿瘤粘连、热损伤和钳夹.按时间顺序分组以喉返神经的寻找时间和损伤例数生成甲状腺癌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学习曲线,喉返神经寻找时间和损伤例数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 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存在技术学习曲线,有助于喉返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