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调整免疫功能的治疗是一条重要途径。我科采用抗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慢乙肝40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联合微卡、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3 TC)联合微卡(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 方法:61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 TC联合微卡、乙肝疫苗)31例和对照组(单用3 TC)30例,观察两组患者 肝功能、HBV DNA、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时, 治疗组HBVDNA转阴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但血清HBeAg转阴率(38.7%)与对照组(30.0%) 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9个月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87.1%)、HBeAg转阴率(51.6%)均显著高于对照 组(分别为56.7%、20.0%)(P 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微卡、乙肝疫苗治疗CHB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基因乙肝疫苗、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苦参素0.6g口服;基因乙肝疫苗60μg,每15d皮下注射1次;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基因乙肝疫苗及胸腺肽α1,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及随访3、6个月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9、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HBe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随访3、6个月HBV 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基因乙肝疫苗、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了较持久的疗效,具有较良好的协调作用,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和重组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对HBeAg阴性/HBeAb阳性的非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sAg/HBsAb的血清学转换作用。方法10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52例,予市售重组乙肝疫苗(rHBsAg)30μg,皮下注射,每2周1次,连续6个月,同时予以胸腺肽α1 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6个月;对照组(B组)54例,不予任何处理。两组共观察12个月,前3个月每月检查肝功能、HBV—M、HBV—DNA,于第6个月、第12个月重复检查1次。结果于观察期第12个月可以观察到观察组(A组)HBsAg阴转12例,HBsAg阴转率23.08%,而对照组(B组)HBsAg阴转1例,HBsAg阴转率1.85%,差异非常显著(P=0.001);A组HBsAb阳转6例,HBsAb阳转率11.54%,而B组HBsAb阳转0例,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于观察期第12个月还可观察到B组有6例HBV-DNA阳转,而A组治疗前后HBV—DNA均为阴性,两组相比P=0.013,差异显著。结论胸腺肽α1和重组乙肝疫苗能刺激人体的免疫反应,加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观察胰腺肽和乙肝疫苗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7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大剂量干扰素α-2b和胸腺肽及乙肝疫苗联合治疗;B组单用相同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疗程均为24周,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A与B两组ALT复常率均较高,但HBeAg、HBV DNA阴特率及随访(6个月)ALT复常率HBeAg,HBV DNA阴转率A组均优于B组。结论 干扰素α-2b和胸腺肽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CHB,可缩短干扰素的使用时间,而且疗效持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
单磷酸阿糖腺苷加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加乙肝疫苖治疗2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同期收治而未用Ara—AMP及乙肝疫苗治疗的病例作对照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按摩配合中药治疗小儿面瘫4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个月-11岁;病程1d-5个月;左侧面瘫22例,右侧18例。全部患者给予按摩和中药治疗。①按摩:急性期(1-7d),患、健侧同时施以点、按、揉等手法,穴位选用阳白、太阳、迎香、地仓、大迎、颊车、下关、人中及双侧医风、风池、合谷等穴,患侧以补法,健侧以泻法,以耐受为度;缓解期(7-20d),治疗以患侧补法为主,点攒竹、印堂、四白、迎香、巨髎,推坎宫、颊车,按揉太阳、地仓、承浆、大迎、头维等,同时按揉健侧颧髎及双侧医风、风池等,平补平泻,以皮肤红润为度;恢复期(>20d),患侧平补平泻,穴位同上,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肝疫苗、迈普新、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12个月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44.9%及42.0%;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40.6%及37.7%;HBV-DNA阴转率为91.3%及72.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院自1989年10月开始用自体 LAK 细胞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其中联合乙肝疫苗治疗20例,联合Ara-AMP 治疗8例,单用 LAK 细胞治疗14例,并设对照组9例,4组病人治疗后随访6个月与12个月的结果,经 x~2统计学处理提示 LAK 细胞回输联合乙肝疫 相似文献
18.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中、重度乙型肝炎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祥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3,2(2):90-91
目的 验证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中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中重度乙型肝炎56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43例,重度13例;与一般护肝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52例(中度45例,重度7例)比较。结果 苦参素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为83.9%,对照组ALT复常率76.9%(P>0.05)。苦参素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37.5%和48.2%;对照组HBeAg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77%和9.61%(P<0.05)。苦参素治疗除肌注部位轻度疼痛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抗病毒治疗慢性中重度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193-3194
以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治疗的168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研究对象82例予以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86例采用乙肝疫苗联合干扰素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其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数据分析及组间比较。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4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6%显著低于对照组75.6%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与对照组14.6%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即两组研究对象安全性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治疗依从率为97.7%高于对照组97.6%的总依从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乙肝疫苗联合干扰素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