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因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以易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原发性OP,其机制为绝经后的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内分泌连锁反应,使绝经后妇女的骨量迅速流失,最终导致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骨骼的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类,其中原发性OP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原发性OP又分为绝经后OP和老年性OP。前者主要与绝经后雌激素不足有关,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后者主要与年龄有关,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OP。  相似文献   

3.
邓巧子 《中医正骨》2011,23(7):72-7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包括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1]。OP发生后,因骨的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亦增加。2009年10月至  相似文献   

4.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无绝经后骨质疏松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归为骨痿、骨痹范畴。2016年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与美国内分  相似文献   

5.
从瘀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郡浩  蔡辉 《河北中医》2008,30(11):1225-122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包括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定义为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分为三型: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而围绝经期(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女性因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在此时间段易生骨质疏松症,其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一种~([1])。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极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上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多见,主要因肾精亏虚导致的骨髓和气血生化不足,骨失髓血的充养所致。  相似文献   

8.
肾主骨生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基础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极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是妇女退行性病变之一,多发生绝经后5~15年,即年龄在51~7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易发生骨折(常见脊椎压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易导致骨折,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及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对近几年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述。由检索到的文献可见,补肾活血中药可改善POP患者疼痛症状、中医证候等,但大部分研究在POP的诊断上无明确区分绝经后OP和老年性OP,疗效评价指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影响结果尚不统一。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绝经后随年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迅速丢失。雌激素替代疗法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更深刻地认识和探讨雌激素和骨质疏松的关系,就雌激素及其受体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及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杜昕楠  刘维 《河北中医》2016,(5):645-647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易导致骨折,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及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对近几年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述.由检索到的文献可见,补肾活血中药可改善POP患者疼痛症状、中医证候等,但大部分研究在POP的诊断上无明确区分绝经后OP和老年性OP,疗效评价指标、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影响结果尚不统一.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osteopomsis,OP)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认为雌激素的降低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与遗传、年龄、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1]主症见腰背四肢疼痛、体态改变以致出现"龟背"甚至骨折,可分为三大类:①原发性又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由破骨细胞介导,最常见于绝经不久的女性(多在51~65岁),为高转换型;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以后发生,与高龄、慢性钙缺乏、骨形成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继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性疾病〔1〕。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年龄增加老化或妇女绝经后骨组织发生的一种生理性变化 ,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型。因某些疾病 (如内分泌紊乱 ,肝、肾及胃肠钙吸收障碍等慢性疾病 ) ,营养不良及药物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目前 ,临床治疗该病使用最多的是雌激素 ,钙剂 ,活性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缺乏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是老年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据 1997年的统计 ,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 83.9万人 (占总人口数的 6 .6 % ) ,到 2 0 10年时可达 114万人 (占总人口数的 8.2 % ) 〔1〕。每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 9.6 %。女性绝经后骨吸收加速 ,骨丢失率较男性高〔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 ,给医疗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给家庭带来重大经济负担。所以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医学课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一般认为与雌激素缺乏、遗传因素、营养不良、体力活动减少、阳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古方青娥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转换标志物、骨桥蛋白的影响,探讨青娥丸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青娥丸治疗组(治疗组)及模拟剂治疗组(对照组)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PINP,S-CTX)、雌激素以及骨桥蛋白的浓度。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形成标志物PINP、雌激素未见明显变化,骨吸收标志物S-CTX水平显著降低(P0.05),骨桥蛋白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骨密度持续下降,骨转化标志物及骨桥蛋白、雌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古方青娥丸能够维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抑制骨吸收,可能与抑制骨桥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2008—2009世界骨健康年发布了《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显示,我国至少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以绝经后妇女占绝大多数,由于骨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组织,因而骨质疏松症在自然绝经后及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人工绝经)后妇女属高发疾病。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重视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以雌激素缺乏为主,合并多种原因引起,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1]。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女性1/3以上的寿命将在绝经后期度过,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妇女内分泌紊乱,骨转换增加及骨量丢失加速。骨质疏松症疼痛的发生主要是由骨吸收增  相似文献   

18.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是机体自然衰退和老化过程的表现,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1-2])。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类:原发性OP分为Ⅰ型原发性OP(绝经后骨OP)和Ⅱ型原发性OP(老年性OP);继发性OP常由内分泌代谢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骨折是OP最严重的并发症,尤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公认的六大疾病之一。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大,难治的中老年疾病[1]。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15~20a,早期无特殊表现,常常在发生骨折后方得以发现[2]。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均超过同龄男性,男性患病率为24.3%,女性为63.2%(P<0.001)[3]。其主要原因是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4],直接影响成骨细胞活性,骨基质分泌减少,另外间接影响钙调激素,如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等,使骨组织对PTH敏感性增高,骨吸收加快,而升高血钙…  相似文献   

20.
植物雌激素及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植物雌激素分子结构与雌二醇相似,是天然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近年来,植物雌激素对激素相关的疾病特别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笔者对其分类、结构、生理活性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