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病人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外科治疗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 18例 ,现结合本组临床所见 ,对肿瘤切除的范围及肿瘤切除后对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作一探讨。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17例 ,女 1例。年龄 34~ 6 9岁 ,平均 5 6 4岁。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 7例、残胃癌 1例 ,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 3例 ,食管胸中段癌 1例 ,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胸中段癌 1例、贲门癌 4例 ,食管中段癌术后并放疗后残食管癌 1例。两次手术间隔 0 5~ 34年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 1年以内者 3例 ,2年以上者 4例 ,胃溃疡胃大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与再发癌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5例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或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复发癌患者确诊距第1次手术平均时间为28个月(8~ 66个月),3例再发癌患者确诊距第1次手术平均时间为196个月(60 ~288个月).对吻合口局部复发患者,如果切除复发癌后残胃大小足够重建食管,则用残胃重建食管.复发癌切除后残余胃不足以重建食管或需同时进行全胃切除,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采用结肠或空肠代食管.术后对所有患者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患者死亡或2012年12月31日.术后2年内每半年进行1次胸腹部CT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术后2年每年进行1次胸腹部CT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于可疑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根据患者第2次术后临床病理分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15例手术患者中,10例贲门腺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患者,4例行复发癌切除+残胃与食管胸内吻合术,4例行结肠代食管术,2例行空肠代食管术;3例贲门腺癌术后再发食管鳞癌患者,2例行肿瘤切除+结肠代食管术,1例行食管下段癌与残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患者,行复发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60 min(390~54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 ml(200~700 ml);术后发生ARDS、肺部感染、颈部切口感染各1例;死亡2例,其中1例为突发心肌梗死,另1例为术后出现顽固性低蛋白血症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29.5 d(25 ~36 d).15例再手术患者中,Ⅰa期1例、Ⅰb期1例、Ⅱa期4例、Ⅱb期4例、Ⅲa期5例.13例获得随访的患者中,6例Ⅰ、Ⅱa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7例Ⅱb、Ⅲ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1,P<0.05).结论 食管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与再发癌患者再手术治疗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可使患者生存获益.但再手术风险较大,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1982年至2004年我们为1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施行横结肠代食管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2~66岁,平均60岁。胃大部切除术后至患食管癌的时间为5~20年,平均12年。原发病为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胃窦癌2例。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Ⅰ式7例、BillrothⅡ式8例。15例食管癌中胸中段癌10例、胸上段癌2例、胸下段癌3例。病检:鳞状细胞癌13例,腺癌2例。2.手术方法:先行剖胸探查,决定癌肿能否切除。12例胸中、上段癌取右第4肋间进胸、结扎切断奇静脉弓,游离出正常食管置橡皮条牵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使用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并与近端胃癌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变化.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观察组)32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对照组)30例的胃癌患者,其中男46例,女16例;年龄(58±10)岁.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组:Ⅰa期5例,Ⅰb期9例,Ⅱ期12例,Ⅲa期6例;对照组:Ⅰb期3例,Ⅱ期5例,Ⅲa期10例,Ⅲb期12例.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 对1972年至1998年间20例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左、右后外开胸、上腹正中开腹及左颈3切口,食管癌切除、移植结肠至颈部与食管吻合,腹腔结肠与残胃吻合7例;胸腹联合切口,食管癌切除,将残胃、脾、胰体尾移入左胸内,行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3例;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4例;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4例;探查并行小肠造瘘术2例。本组食管癌切除率为90.0%(18/20)。总并发症为30.0%(6/2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64.3%和36.4%。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需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选择手术方式。胸上段癌采用移植结肠代食管术,胸中、下段癌采用残胃及小肠代食管术,胸下段癌采用选择性小肠代食管术,其方法较为合理。残胃、脾、胰体尾移植入左胸内、食管癌切除、食管残胃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可供临床作为一种新术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1992年 3月~ 2 0 0 2年 3月 ,我们对食管癌进行改进的食管癌切除 ,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单层吻合术 ,效果较满意。一、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本组患者男 1 88例 ,女1 32例 ,年龄 2 6~ 80岁 ,32 0例中 ,食管上段 1 3例 ,中段癌 1 82例 ,下段癌 1 2 5例 ,肿瘤分期Ⅰ期 5例 ,Ⅱ期 1 77例 ,Ⅲ期 1 38例。2 .方法 :进胸后常规游离食管及胃大小网膜 ,尽量清除胃左血管旁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于贲门处断胃 ,于胃底最高处胃大小弯两侧各缝一标志线 ,与食管残端结扎线结扎在一起。在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内缘切一 2 .0~ 3 .0cm小口 ,与颈段食管床会…  相似文献   

7.
1991年2月至2008年9月,我们为33例远端胃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病人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30例、女3例;年龄47~71岁;首次病变为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复合型溃疡2例,早期胃癌2例.原手术均行远端胃部分切除,其中Billroth Ⅰ式13例,BillrothⅡ式20例.33例食管癌均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发现,其中20例经内窥镜检查病理证实.食管癌确诊时间距离首次胃部分切除6~40年,平均19.6年;其中Billroth Ⅰ式(18.3±7.8)年,Billroth Ⅱ式(20.0±8.6)年.食管上段癌1例,食管中段癌22例,食管下段癌10例;术后病理学均诊断为鳞癌.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切除脾胃空肠移植食管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5例既往有胃大部切除术病史的食管癌病人,采用了食管癌切除、脾胃空肠移植食管重建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5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62~74岁。其中食管中段癌3例,下段癌2例;病变长度3~5cm;病理诊断均为鳞癌。有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入路及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16例中、上段食管癌中,三切口入路6例,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口入路10例,均行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术。下段食管癌20例,取胸腹联合切口,食管下段及贲门切除后,BillrothⅠ式患者行结肠代食管术,BillrothⅡ式患者,在保留胃短动脉的前提下,充分游离脾、残胃、胰腺,行弓下食管-残胃胃底吻合。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33.33%,病死率11.11%;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90.62%、53.12%、21.87%。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食管癌的患者,应争取手术治疗,再次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入路及消化道的重建方式非常重要,应根据首次术式、食管癌部位、及残胃血运情况而定。耐心细致操作,准确分离粘连,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吻合后胃出口梗阻的肠内营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红  李军  琚文汇 《护理学杂志》2002,17(12):940-941
胃出口梗阻是食管癌切除术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发生率 0 .1%~ 2 .3% [1] 。我院 1975年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施行食管癌切除术 4 838例 ,术后发生胃出口梗阻 2 1例 ,发生率 0 .4 % ,其中15例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痊愈。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5例中 ,男 10例、女 5例 ,年龄 36~ 6 9岁 ,平均 5 8.3岁。食管胸上段癌 9例 ,胸中段癌 6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行左侧开胸、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5例 ,右侧开胸、上腹正中切口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三切口 ) 10例。全组术后 3~ 5d拔除胃管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及下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 25例行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平均8.5年出现贲门癌或食管癌,其中贲门癌10例,下段食管癌15例,均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切除食管癌、贲门癌,将残胃连同脾脏、胰尾部移至胸腔,行残胃食管弓下吻合.术中均常规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不全2例,房颤、心功能不全1例.术后1.5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经内镜下扩张后狭窄解除.术后随访20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9%,31%.结论 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及下段食管癌患者,行残胃食管吻合术,是首选的手术方式.仔细、熟练的术中操作、积极处理合并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营养支持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改良术式减低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是常用的食管重建术式,其特点是增加了食管切除长度,减少了食管残端癌导致的局部复发,但其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1994年以来我们用改良术式为320例病人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无1例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4至1998年行食管癌切除760例中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改良术式者320例。其中男223例,女97例;中位年龄56.7岁。食管癌发生于胸上段者161例,胸中段137例、胸下段21例,胸中、下段双位癌1例。…  相似文献   

13.
在食管 胃及胃 肠吻合过程中常遇到胃粘膜水肿外翻 ,直接影响吻合质量 ,重则发生吻合口漏。我们从 1998年开始采用弹性绑扎带行辅助食管 胃或胃 肠吻合术共 5 6例 ,术中有效防止了胃粘膜水肿外翻 ,同时可以有效阻止胃切缘渗血和胃内容物外溢 ,保持了术野清晰 ,提高了吻合质量。本组患者 5 6例 ,男 3 2例 ,女 2 4例 ,年龄 2 7~ 73岁 ,中位年龄 43岁。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18例 (溃疡病 6例 ,胃窦癌 12例 )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3 8例(贲门癌 2 1例 ,食管癌 17例 ) ,其中器械吻合 2 3例。其方法 :弹性绑扎带选用直径 4mm乳胶管 ,以贲门癌…  相似文献   

14.
胃手术后患者中、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再患食管中、上段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4年收治的86例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食管中段癌50例,上段癌31例,颈段5例。TNM分期:Ⅰ期16例,Ⅱa期62例,Ⅱb期5例,Ⅲ期3例。既往曾行全胃或胃部分切除术,术后至诊断为食管癌的时间为2~22年。手术术式:病变食管切除以残胃上提代食管2例,倒置胃管代食管3例,短段带血管蒂结肠问置代食管5例,长段血管蒂结肠代食管74例,空肠造口减状术2例。结果术后30d内出现并发症10例(12%),经处理治愈。76例(88%)病变食管切除,恢复正常进食;7例(8%)病变食管旷置,经口进食;2例空肠造口给肠内营养;1例死亡。术后随访67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56/67),57%(38/67)和22%(15/67)。结论胃手术后再患食管中、上段癌患者的治疗仍首选手术切除病变食管,大部分的病例可采用结肠代食管。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 1998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行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者共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0~68岁,平均44岁.行胃大部切除(或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Ⅰ式吻合术3例、毕Ⅱ式吻合术12例,近端胃癌根治、远端胃食管吻合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1例.  相似文献   

16.
Li H  Hu B  You B  Miao JB  Fu YL  Chen QR  W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2):1747-1750
目的 介绍一种通过经口置入钉砧头进行全腔镜食管切除胸腔内胃食管吻合的新技术.方法 2010年4月至6月,6例食管癌患者经口置入钉砧头进行全腔镜食管切除胸腔内胃食管吻合术.患者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8~69岁,平均55岁.病变位于贲门1例,食管下段4例,食管中段1例.病变平均长度4 cm.6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胸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手术分为两大步骤,首先采用腹腔镜游离胃和腹段食管,而后采用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切除病变食管,应用经口置入钉砧头的方法进行胸腔内胃食管吻合术.结果 本组6例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或开胸等情况.平均手术时间38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00 ml,平均恢复进食时间为术后9 d.术后病理学检查示:食管鳞状细胞癌5例,食管小细胞癌1例,切缘和吻合口圈均阴性.pTNM分期:T2N0M0期3例,T2N1M0期1例,T3N0M0期2例.术后无吻合口和其他重大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腔镜下胸腔内胃食管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溃疡病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溃疡病施行远侧胃大部切除后发生的食管癌,手术中用残胃与食管直接吻合,国内报道较少1,2。我们对6例溃疡病胃大部切除后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621(54~67)岁。所有患者均有因溃疡病行远侧胃大部切除术史。本次就诊均以进食哽噎、不畅为主诉,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本组有5例患者经左侧开胸或胸腹联合切口行食管癌切除,食管残胃端侧弓上或弓下吻合弓上吻合由于切口位置较高,腹部显露及分离困难,需要作胸腹联合切口,弓下吻…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侧侧吻合4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7例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23~78岁,平均46.3岁。胃窦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26例,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空肠吻合21例。吻合器类型:所用吻合器为TCL55~77(55~77mm)型直线切割吻合器(均为强生公司产品)。吻合方法:(1)胃窦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远端胃大部切除后,用闭合器(TL90,强生公司产品)或手缝闭合残胃断端。将残胃的大弯侧胃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向上游离8cm左右,以便空肠在胃后壁与其进行侧侧吻合。距屈…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我院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上段癌3例,均采用食管癌根治术,残胃代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2例,结肠代食管右胸腔顶吻合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诊12~14个月,进食良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均男性,年龄60~76岁,平均70岁。17~32年前因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残胃代食管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2月至2012年7月手术治疗1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57.2(49~65)岁;5例行弓上吻合,9例行弓下吻合。结果手术时间(2.3+0.4)h,术中失血量(270.0+60.0)ml;术后禁饮食时间(7.3+1.8)d,住院时间(13.7+3.1)d,无吻合口瘘和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4/14),以肺部炎症和心律失常为主。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0.0%和21.4%。结论残胃代食管,将残胃连同脾脏、胰尾移至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适用于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中下段食管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