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选择病情稳定,符合观察奈件的透析患者52例(男/女,32/20)。进行膳食营养评价、半定量SGA评分、人体测量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以SGA评分作为评价指标,78.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vJ,ALB作为评价指标,67.3%的患者营养不良;基于AMC判断,则有55.8%的患者营养不良。营养摄入量与营养评价指标关系密切:DEI与BMI呈正相关(P〈0.05),与ALB、PA呈正相关(P〈0.05,P〈0.01),而与SGA、CRP呈负相关(P〈0.01,P〈0.05):DPI与PA呈正相关(P〈0.01)。蛋白质摄入充分组PA明显高于摄/k不足组(P〈0.01);热量摄入充分组ALB高于摄入不足组(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膳食营养与CAPD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就维持血浆蛋白而言,摄入充足的热量可能比蛋白质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体内的微炎症因子水平及其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腹透患者和20名健康人血清中微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的表达水平,并对两组作统计分析。按hs-CRP≤3mg/L和hs-CRP〉3mg/L将45例腹透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主观营养评估法(SGA)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腹透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升高组患者ALB、PA、TF和SGA水平均显著低于hs-CRP正常组,以上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腹透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影响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蒋晓立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4):391-392,436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每日腹透液蛋白丢失量及营养状况,提出减少糖尿病CAPD患者腹透液蛋白丢失对于改善营养状况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40例CAPD患者,其中糖尿病组17例,非糖尿病组23例,收集其在透析半年时的24h透出液蛋白量、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SGA评分数据、腹膜平衡试验(PET)检查4h血肌酐/腹透液肌酐(D/P)。结果 (1)糖尿病组透出液蛋白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5.72±2.25)(3.55±1.01)g,〈0.01]),(2)糖尿病组血清ALB水平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34.9±2.02)(37.2±1.90)g/L,〈0.05])(,3)根据SGA评分,糖尿病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CAPD患者(41.2%8.7%,〈0.05)(,4)糖尿病CAPD患者透出液蛋白丢失量与血清ALB水平之间(=-0.2422,〈0.01)呈显著负相关关系。(5)PET检查4h肌酐D/P,糖尿病组(0.57±0.10),非糖尿病组(0.55±0.0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7±0.10)(0.55±0.07),〉0.05]。结论糖尿病CAPD患者透出液蛋白丢失量相对较多,是引起营养不良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透出液中蛋白的丢失能减少该类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贫血及营养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贫血及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透析中心稳定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36例,检测其血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h)。根据CRP水平分为升高组(CRP〉10mg/L)76例及正常组20例(CRP≤10mg/L),分别观察CRP水平与Hb、Alb、TF之间的关系。结果升高组Hb、Alb、TF均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CRP水平与Hb、Alb、TF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CRP水平可反映腹膜透析患者贫血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肖寿海 《河北医学》2011,17(2):211-213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其与各种炎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入院的6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进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其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进行调查。根据ALB水平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营养良好,ALB正常;B组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比较两组间炎症因子CRP、转铁蛋白(TF)和主观营养评估法(SGA)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并发症的关系。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60例CAPD患者中,B组腹膜透析患者的患者CRP水平(8.4±1.32)mg/L显著高于A组(2.14±0.87)mg/L(P〈0.01);腹膜炎发生率为6.7%,肺炎发生率为13.3%;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16.7%,均明显高于A组。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并发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皆高于营养良好者。应重视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 IA综合征)的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血液透析(IHD)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清除率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尿毒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CAPD组(25例,男18例,女7例)和IHD组(25例,男15例,女19例),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透析前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透析后6个月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腹透液中AngⅡ水平。结果:①CAPD和IHD患者透析6个月后血清AngⅡ较透析前均明显下降(P〈0.05); ②CAPD组患者AngⅡ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I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腹透液中可检测出AngⅡ。结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均可以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AngⅡ,CAPD比IHD更有利于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清AngⅡ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炎症与营养不良、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62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腹膜透析(CAPD)者21例、血液透析(HD)19例、肾衰竭未透析者(CRF)22例及健康对照(CONT)15例,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肥厚(LVH)的情况,并用主观整体评价(SGA)法评价4组对象的营养状态。结果 按SGA标准,CAPD组、HD组、CRF组的营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APD组、HD组、CRF组与对照组的血白蛋白、炎症因子CRP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RP与白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7,P〈0.01),与LVH呈正相关(r=0.528,P〈0.01)。LVH与ALB成负相关(r=-0.362,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大多存在炎症反应增高和营养不良,炎症与营养不良呈负相关,与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左心室肥厚与营养不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转运特性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将31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分为低转运(L)、低平均转运(LA)、高平均转运(HA)、高转运(n)4种类型,比较4种转运特性腹膜透析患者腹透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倘法(SGA)。结果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低平均转运、高平均转运组比较,ALB、TF、Hb、SGA均显著降低(P〈0.05);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组比较,ALB、TF、、SGA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溶质清除相同的条件下,腹膜转运性高的腹透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差于腹膜转运低的腹透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CAP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指标的表达,探讨炎症因子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CAPD患者分别送检hs-CRP、IL-6、TNF-α,同时测定肌酐(Cre)、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白蛋白(Alb)。根据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计算分值,观察腹膜透析患者炎症因子与各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P〉5 mg/L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RP〈5 mg/L组;血清Hb、Alb水平及SGA均显著低于CRP〈5 mg/L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Ca、P、Chol和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高转运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高于其他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腹膜高转运功能患者炎症因子升高明显,炎症与低蛋白血症、营养状态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氨基酸腹膜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效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住院患者21例,采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白天的3袋为正常腹膜透析液,夜间以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留腹8 h左右,应用8周,观察CAPD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为341 mOsm/kg·H2O,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渗透压提高到365~379 mOsm/kg·H2O,与2.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基本相似,但单袋出超量较1.5%及2.5%腹膜透析液增加。治疗8周后,患者血ALB由(27.49±3.82)g·L-1增加到(28.64±4.41)g·L-1(P<0.05);多数患者血ALB水平升高,最高增幅为8 g·L-1左右。患者血BUN、UA、血P水平均降低(P<0.05),血HB水平升高(P<0.05),但血Cr及血Ca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短暂恶心、呕吐,未观察到有腹痛、腹泻及腹膜炎的发生。结论:应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对CAPD患者进行夜间留腹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透析效能,并改善营养状态,纠正营养不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测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发生情况及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非糖尿病透析龄大于3个月规律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48人,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其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等生化指标,以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脂联素、瘦素、抵抗素等脂质因子。结果 非糖尿病腹透患者48人(男20,女28)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6.32±8.97,其中4位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展为糖尿病。根据IR中位数2.59分组,IR≥2.59组(n=24)与﹤2.59组(n=24)两组比较发现在BMI、三酰甘油、铁蛋白和脂联素、瘦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R与铁蛋白(P<0.01)、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分别成正相关(P<0.05)。结论 非糖尿病腹透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对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入选86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以血清白蛋白35 g.L-1为界分为血清白蛋白正常组(A组)和血清白蛋白降低组(B组),并设健康对照组(C组),检测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结果:3组间BMI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C组,经F检验,P<0.01;B组脂联素水平低于A组,P<0.01;B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A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r,=0.49,P<0.01,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负相关r,=-0.52,P<0.01;腹膜透析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负相关r,=-0.56,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导致的低白蛋白血症可加重炎症状态,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这可能是该类患者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心血管事件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液添加葛根素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琤  张苗  蒋春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1):1175-1178
目的:观察在腹膜透析(PD)液中添加葛根素对PD患者腹腔局部及全身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38例终末期肾病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实验组在PD液中添加葛根素注射液(50mg/2 L),对照组PD液中不加药,均行标准CAPD治疗,每次2 L,4次/d,观察16 d。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及透出液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丙二醛(MDA)以及透析充分性指标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实验组患者血清及透出液GSH、T-SOD均较用药前显著升高(P<0.05),透出液MDA在用药后显著降低(P<0.05),患者血清清蛋白、总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清除指数(K t/V)、每天超滤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在PD液中短期应用葛根素,可改善患者腹腔局部及全身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血清尿酸(UA)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留取正常人(n=20)、尿毒症非透析(ESRD,n=30)和持续性非卧位腹膜透析(CAPD,n=30)患者血清,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UA。结果:CAPD组血清尿酸显著低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7.40±95.26 vs 535.84±134.12,P〈0.01)。CAPD组NO水平与非透析组相比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78±45.32 vs 171.60±33.55,P〉0.05)。结论:腹膜透析可以降低UA,提高血清NO水平,这为临床上预防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事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琤  张苗  蒋春明 《现代医学》2011,39(4):430-434
目的:观察在腹膜透析液中添加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局部及全身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8例终末期肾脏病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实验组在腹膜透析液中添加丹参酮ⅡA注射液(每1 L腹膜透析液中加入5 mg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照组腹膜透析液中不加丹参酮ⅡA注射液。两组均行标准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每次2 L,每日交换4次)治疗,第23天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及透出液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丙二醛(MDA)]以及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GSH、T-SOD均较用药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MDA显著降低(P<0.05),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清除指数(KT/V)、超滤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GSH、T-SOD显著升高(P<0.05),MDA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液中短期应用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患者腹腔局部及全身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特性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5例CAPD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按照腹膜平衡试验(PET)的结果分为高转运组(24例)和低转运组(31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透析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Kt/V、TCcr、每日透析液剂量、超滤量、尿量、血糖、残余肾功能(GFR)、体重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透析龄、透析剂量、超滤量、BUN、Scr、TCcr、Hb、GFR、体重、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低转运组比较高转运组D/P4肌酐(0.56±0.55 vs 0.77±0.42)显著升高,Kt/V(2.11±0.57 vs 1.71±0.49)、TP(69.51±6.06 vs 65.93±7.57)g.L-1、Alb(35.24±3.75 vs 31.45±4.42)g.L-1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V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0.383,P<0.01),D/P4肌酐与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均呈负相关(r=-0.286,-0.341,P<0.05)。结论 CAPD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的营养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腹膜透析高转运患者营养状况较低转运者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纳入84 例初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组(n =40):接受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n =44):接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两组均继续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随访24 个月,全部患者每6 个月监测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记录尿量、透析剂量、透析效能和残余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低钙、高磷血症较治疗前有所纠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4 个月时DAPD 组血磷水平与CAP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APD 组低于CAPD 组。CAPD 组治疗早期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DAP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PD 组低于DAPD 组,但18 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尿量及残余肾功能均随着治疗延续而逐渐下降,12 个月后CAPD 组低于DAPD组。DAPD 组12 个月后残余肾尿素清除指数(Kt/V)高于CAPD 组,18 个月后腹透液剂量低于CAPD 组。结论 早期DAPD 能较好地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DAPD 对残余肾功能保护较好,残余肾Kt/V 较高,使用腹透液剂量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体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清除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60例,年龄18~60岁.检测其清晨空腹透析前血清ADMA的水平,测算每周透析清除ADMA的总量,对比HD组(20例)、HDF组(20例)、CAPD组(20例)患者与健康对照者(20例)的血清ADMA水平,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脏及透析每周清除ADMA的总量.结果 透析的各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HD组、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与HDF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每周尿量及ADMA经尿液的排泄量与透析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组尿量及ADMA排泄量与HD组、H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HDF组、CAPD组每周透析清除ADMA的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CAPD清除ADMA的能力优于HD和HDF,HDF清除ADMA的能力优于H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及其在长期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感染期、非感染期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及腹膜透析液中s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非感染期CAPD患者相比,感染期CAPD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显著降低,腹透液s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血清及腹透液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或降低(P〈0.01)。结论:sICAM-1在感染期CAPD患者血清及腹透液中的变化,可能损害了巨噬细胞的正常粘附能力,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清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浓度显著低于血液透析患者,进一步分析PD患者血清IS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透中心定期评估、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D,CA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检测血清IS浓度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腹膜平衡试验和透析充分性检查。结果 共纳入CAPD患者169例,有尿和无尿患者的性别、年龄、肾脏基础疾病、贫血、营养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更低[(18.74±11.30) μg/mL vs.(28.05±13.98) μg/mL,P<0.001],透析充分性更好[tKt/v:2.20±0.60 vs.1.84±0.43,P<0.001;tCcr:(71.68±22.84) L/wk vs.(53.66±11.16) L/wk,P<0.001]。依据tKt/v分组,无论有尿还是无尿,透析充分与不充分患者IS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依据tCcr分组则发现,透析充分的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显著低于透析不充分的有尿患者。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间血清IS浓度无统计学意义,高转运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情况更明显。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校正透析龄及尿量后tCcr与IS仍显著相关。结论 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对IS清除极为重要,腹膜转运特性对血清IS浓度无显著影响;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血清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对于有尿CAPD患者,tCc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清IS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