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C A P D治疗的157名腹膜透析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腹膜透析病人76例纳入实验组,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C A P D治疗的8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我院腹膜透析专职护士对实验组进行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评估,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在住院期间,对手术置管后病人及家属进行操作培训、居家腹膜透析环境要求培训,考核合格后出院,出院后进行及时的家访和电话随访,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前后病人腹膜透析相关知识问卷得分及腹膜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结果 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病人腹膜透析相关知识问卷得分提高(P<0.05),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对腹膜透析相关知识的了解,并可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依分析结果总结,进行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无菌观念的宣教,规范操作方法,加强营养,适当的健康运动,定期随访沟通交流,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患者预防腹膜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进行人工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过程中腹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护理措施改进前52例,改进后90例)尿毒症腹透患者。预防腹膜炎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措施改进前后对预防腹膜炎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142例腹透患者护理措施改进前后分组进行分析证实改进护理措施对预防腹膜炎发生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6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未进行品管圈管理。选择2014年7月—12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53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品管圈小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为9.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品管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腹膜炎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水平衡紊乱是腹膜透析人群的常见并发症,并且成为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持续质量改进(CQI)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套系统管理方法,是腹膜透析中心提高治疗质量非常实用的质量改进工具。国内外很多中心通过CQI方法改善透析患者的贫血,降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纠正钙、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隧道-出口感染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岩  钟小仕  孟梅 《广州医药》1999,30(4):18-19
腹膜炎是导致腹膜透析失败的重要原因[1],每年因腹膜炎而退出胆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比例仍很高,虽然近几年通过透析液交换系统的改进及自动回腹膜透析机(APD)的问世,已将腹膜炎的发病率由80年代初的每次/1~1.3病人年降到90年代的每次/7.4病人年[2],但隧道-出口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继发腹膜炎而退出腹膜透析(下称膜透)治疗。本文对lpol年1月一lop年12月本院收治的队例腹透病人的四道出口感染诱因、发生率、病原菌及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方法从l”l年1月一lop年12月,共24例各种原因的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级随访模式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12月行PD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11月行PD的28例患者为试验组,科室设置腹膜透析专职护士对患者实施分级随访。对比2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及退出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接受分级随访的PD患者,其腹膜炎发生率、退出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出院分级随访模式能明显改善了患者遵医行为,调动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对照组为2004年以前未实施规范化管理行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35例患者,干预组为2004年实施规范化管理行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59例患者。对照分析两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相关资料。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腹膜炎发生率、住院率和退出率明显下降(P<0.05);干预前后水负荷过重导致死亡的患者比例明显下降,退出患者持续腹膜透析治疗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通过持续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依从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07年5月住院植管的35例持续性非卧床推膜透析(CAPD)患者为对照组,2007年6月~2008年6月住院植管的39例CAPD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随班的变动由责任护士随机实施,未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的理念,实施系统、规范的教育路径.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并发腹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的半年内并发腹膜炎再入院率和1年内并发腹膜炎再入院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及操作培训,明显地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再发生率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操作的再培训对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致病菌谱的影响、以减少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技术生存率探讨新的方法.方法 对本院腹膜透析中心正在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90名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换液操作的检查,分析他们操作不规范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及培训,并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及质量控制,追踪培训及观察2年.统计分析再培训2年中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致病菌谱,并与本腹膜透析中心过去3年中的资料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对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致病菌谱的影响.结果 2年中本中心的腹膜炎发生率为原来的27.8病人月上升到31.2个病人月.致病菌谱由原来的头三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转变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通过加强操作再培训、明显地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因患者操作因素减少,故致病菌谱发生了变化,由G+阳性菌为主,变为G-阴性菌为主.说明了再培训的重要性,可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预防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6例患者发生葡萄球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高龄(OR=1.35,95%CI:1.16-7.68,P=0.026),糖尿病(OR=3.34,95%CI:1.90-6.54,P〈0.001),低Hb(OR=1.68,95%CI:1.21-6.48,P=0.022)及低白蛋白血症(OR=1.04,95%CI:1.02-1.07,P=0.036)是葡萄球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因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建静  廖蕴华 《医学综述》2009,15(1):116-117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发生与原发病密切相关,操作不规范是引起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营养状况不好、家居环境较差、文化程度低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易发生感染性腹膜炎。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概率升高。真菌性腹膜炎治疗效果仍差,应尽早拔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疗效以及转归。结果 6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腹透流出液培养,48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9.6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9例(39.59%),革兰阴性杆菌18例(37.50%),真菌11例(22.91%)。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0.00%,对苯唑西林和左氧氟沙星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63.64%和52.63%。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75.00%,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仅为18.75%,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真菌中以近平滑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预后较好,真菌感染预后差。结论虽然革兰阳性球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但是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所致腹膜炎的比例明显增加。真菌感染临床预后差,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14.
曲廖准  李拱榆  唐小玲 《河北医学》2011,17(8):999-1003
目的:探讨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透出液C反应蛋白(CRP)和癌抗原125(CA125)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自动生化仪检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及透出液CRP和CA125浓度。1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腹膜炎的患者归入频发腹膜炎组(A组)共15例,其余44例归入单纯腹膜炎组(B组),对照分析两组间数据。结果:治疗后血清及透出液CRP水平A组〉B组(P〈0.05)。在腹膜炎感染期,两组透出液CA125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炎治疗后透出液CA125均降低,A组首次腹膜炎治疗后透出液CA125水平与B组相当(P〉0.05),A组末次腹膜炎治疗后透出液CA125水平较B组低(P〈0.05)。结论:检测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透出液CRP和CA125浓度的变化,对评估腹膜炎的预后及评价腹膜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单中心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腹膜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陕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治疗的62例(84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腹膜炎相关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重现性和复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特点。结果84例次致病菌中培养阳性71例次,阳性率为84.50%,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9例次,革兰氏阴性菌18例次,混合菌感染2例次,真菌感染2例;革兰氏阳性菌中最多为表皮葡萄球菌,占51.85%,革兰氏阴性菌中最多者为大肠埃希菌,占50.00%;真菌感染2例次,包括近平滑念珠菌1例及光滑念珠菌1例。革兰氏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41.67%,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均较低,分别为5.56%、16.67%。重现性和复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头孢唑啉因为耐药率高已不适合作为初始治疗用药,推荐万古霉素代替头孢唑啉,并与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作为腹膜炎的初始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二级医院创建腹膜透析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建立腹膜透析病区,培训一支护理专业团队,开展延续护理。成立质量控制小组,通过PDCA循环进行质量持续改进(CQI)。结果:通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由24.7%上升为90.2%,饮食控制由29.7%上升为91.8%,腹膜炎发生率由1次/30患者月下降为1次/59患者月,无掉队患者。结论:在基层医院建立腹膜透析中心,重要的是培训一支腹膜透析护理专业团队,严格执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认真落实PD护士管理的延续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调查分析5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因、细菌学及细菌耐药情况。结果①引发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无菌操作不严格(39.3%)和肠道感染(37.5%)。②本研究56例次PD相关性腹膜炎病例有37例次进行了细菌学培养,其中阳性35例次,阳性率达94.6%。所有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为28例次,占80%;革兰氏阴性菌为6例次,占17.1%;真菌1例,占2.9%。③在28例次革兰氏阳性菌的药敏试验中,红霉素(90.91%)、头孢唑林(85.71%)、青霉素(77.78%)为耐药率最高的三种抗生素,阿莫西林(0.0%)、替考拉宁(0.0%)、万古霉素(5.0%)为三种最敏感的抗生素。在6例次革兰氏阴性菌的药敏试验中,耐药率最高(100%)的有妥布霉素、氨曲南、头孢唑林、青霉素,而敏感的抗生素则较多。④56例次病人经抗感染治疗后,49例次(87.5%)治愈,6例(10.7%)死亡,1例(1.8%)转为血液透析。结论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和及时治疗肠道感染是有效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预防措施,病原菌的种类仍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未发现特殊耐药菌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谱及其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61例次(46例),回顾性分析其透析流出液培养结果、耐药情况、初始治疗方案、疗效和转归。结果:61例次腹膜炎患者中42例次透析流出液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67.85%,其中革兰阳性菌23例次(54.8%),革兰阴性菌16例次(38.1%),真菌3例次(7.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100%敏感;对莫西沙星无耐药,但有3例次(13.0%)不很敏感;对头孢唑啉、苯唑西林、氯洁霉素耐药30.4%;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耐药17.4%;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3.0%。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100%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50%以上;对头孢他啶、氨曲南耐药18.8%;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匹美、头孢唑啉、头孢替坦耐药12.5%。3例真菌为假丝酵母菌。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腹膜炎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培养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本中心针对腹膜炎的经验性治疗革兰阳性菌可选择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革兰阴性菌可选择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对反复发作腹膜炎患者应尽早拔管。  相似文献   

19.
持续质量改进对腹膜透析病人高血压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纠正腹膜透析病人的高血压.方法:运用PDCA四步法,即设计(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设计并实施纠正高血压的治疗流程.结果:145例透析时间3个月及以上的病人参与此次研究.49例长期腹膜透析病人中,血压未达控制目标的病人由49%降至16.3%,人均降压药用量、超滤量和尿量的总排出量没有显著变化.96例新增病人中,未达到血压控制目标的病人由透析前的61.3%降至28%.病人身高标化的细胞外液(nECW)明显降低[男,(10.8±1.4)kg/m降至(10.3±1.7)kg/m;女,(9.6±1.2)kg/m降至(8.6±1.2)kg/m].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纠正腹膜透析病人的水盐平衡显著提高了腹膜透析病人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20.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因有能更好地保护残余肾功能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长期腹膜透析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反复发生的炎症刺激会加速腹膜纤维化的发展,最终导致超滤衰竭,腹膜透析失败。MicroRNA(miRNA)属于非编码RNA的一种,在炎症及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众多miRNA参与了腹膜炎症及纤维化过程。新近研究显示,腹膜透析过程中,多种miRNA的表达谱发生了改变。该文就miRNA在腹膜透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