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采用术前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一般护理、体位护理、受区护理、供区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措施,规范护理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9~48岁,中位数25岁.软组织缺损部位位于手指掌侧9例、手指背侧7例,其中拇指3例、示指8例、中指3例、环指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1.5 cm至5.0 cm×3.5 cm.合并肌腱损伤8例,指骨骨折9例.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皮瓣成活及患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切口均愈合.1例皮瓣远端皮肤边缘出现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皮瓣均成活,皮瓣红润、质地柔软、弹性好,患指功能恢复良好.供区外观满意,无疼痛及功能障碍.结论: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皮瓣的成活率,促进手指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对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18例儿童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1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弹性、外形均良好;切口均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供区组织恢复良好,无任何功能障碍;踝关节功能恢复至术前正常状态。2例术后第7天出现皮瓣远端边缘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术后基础护理、受区皮瓣重点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何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6)
皮瓣移植术是将某一部位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皮瓣转移到另一部分,达到消灭创面,整复畸形和缺损的目的.由于皮瓣有自身血液供应,又含皮下脂肪等组织,对恢复受皮的外形和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工作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现将笔者对1例左足内侧背岛状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第2趾胫侧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对30例采用第2趾胫侧趾腹皮瓣移植修复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患指功能恢复程度.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颜色红润、质地良好.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30例患者均步态正常,无足部疼痛或行走不适.结论:规范的术前护理和术后皮瓣重点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对接受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的106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男70例,女36例;年龄2~71岁,中位数37岁;软组织缺损部位,手部24例、腕部8例、小腿49例、踝部12例、足部1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 ×2.5 cm 至10.8 cm ×15.5 cm。受伤至手术时间2 h至7 d,中位数2 d。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拇甲瓣移植19例,指蹼游离皮瓣移植5例,尺动脉腕上皮支游离皮瓣移植8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51例,腓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10例,足背游离皮瓣移植13例。10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中位数13个月;供区切口愈合;皮瓣均成活,外形、颜色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均无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少血管危象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皮瓣成活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移植术治疗[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对采用带蒂皮瓣移植术治疗的15例[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瓣护理及康复护理,并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中位数8个月;皮瓣顺利成活14例;采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的1例,由于蒂部缝合较紧,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远端1/3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患者行走功能恢复。快速行走时轻度跛行1例,皮瓣色泽与受区皮肤基本一致,外形满意,无明显臃肿、无皮肤溃破和窦道形成。均未出现皮瓣动脉危象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采用带蒂皮瓣移植术治疗的[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瓣护理及康复护理在内的系统的、规范的护理,皮瓣成活好,有利于患者行走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交腿皮瓣移植治疗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接受交腿皮瓣移植的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患者进行系统的情志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及康复护理,观察皮瓣成活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6例,皮瓣均成活,均无牵拉、扭转、血管危象等情况发生;1例患者术后3h患侧足背部出现0.5 cm×0.5 cm大小的一度压疮,立即用软布将健足悬吊于牵引架上,10h后好转.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中位数7.5个月;下肢功能基本恢复32例,并发膝关节活动障碍4例.结论:系统、规范的护理是交腿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高交腿皮瓣移植治疗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张雪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2488-2489
目的探讨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实施护理干预,随访半年后行再植术后功能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再植术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在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庞新娜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3):1848-1848
带蒂皮瓣转移是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有效的治疗手段,防止其并发症,是手术成功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2005年1月~2005年6月,我们通过对35例软组织缺损手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交腿皮瓣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5~ 1998年 ,我科先后开展交腿皮瓣移植手术 5 2例 ,皮瓣全部成活 ,病人痊愈出院 ,没有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 ,男 42例 ,女 10例。年龄最大 45岁 ,最小 16岁。胫前皮肤感染 ,骨质外露者 34例 ,踝部者 18例。 2 6例实施交腿腓肠肌皮瓣、10例行交腿筋膜皮瓣 ,交腿皮瓣移植术16例。病程 3个月~ 1年 ,均手术后 3~ 4周断蒂 ,断蒂后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为 5~ 8周。2 术前护理2 .1 心理护理 利用各种机会与病人及家属交谈 ,掌握患者的个性特点、家庭关系、社会背景及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及心… 相似文献
15.
麦凤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3):187-188
自 1997年以来 ,我院引进和改良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为蒂的皮支游离足内侧皮瓣[1] 。此皮瓣特点薄而柔软 ,皮肤细腻 ,色泽与手部皮肤相近 ,临床应用 7例成功。笔者着重介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指背皮肤缺损 5例 ,虎口疤痕挛缩 1例、腕掌疤痕挛缩 1例 ,其中感染伤口 5例 ,年龄 19~ 2 7岁 ,手术时间 5~ 11h ,全部皮瓣均存活。1.2 适应证 伴肌腱、骨、神经外露和中小面积的手部创面。1.3 手术方法 ①以足内侧动脉深支为动脉蒂 ,携带一恒定皮支 (即深支内侧 )供养皮瓣。②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游离皮瓣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行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比组患者(n=45)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n=4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3~49岁,中位数38岁。软组织缺损面积4.5 cm×3.8 cm至11.0 cm×8.0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无明显臃肿。皮瓣深感觉良好,痛温觉稍差,两点辨别觉4~9 mm。手部功能恢复良好。供区外观满意,无疼痛及功能障碍。结论:采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皮瓣外观与质地满意、手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围手术期应用川芎嗪干预游离皮瓣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皮瓣移植前后血流变及凝血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活血化瘀中药在显微外科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线索。方法60例需行游离皮瓣移植的患者,随机分成川芎嗪治疗组(治疗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皮瓣成活的情况等,并作血液流变学及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对凝血功能4个指标术后24、48、72 h的影响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传统中药川芎嗪对显微外科游离皮瓣移植的血管危象具有较好疗效,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