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酸枣仁系中医临床常用的养心安神之品,其出典目前著作中论述不一,全国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等载其出自《神农本草经》;《简明中医辞典》、《中药大辞典》载  相似文献   

2.
漫话白术     
<正>汉以前,苍术、白术不分。《神农本草经》载术曰:“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名医别录》载术为:“甘,无毒,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术有赤、白两种。”可见白术、苍术的分别,当从陶弘景开始。《本草通玄》说:“苍术,宽中发汗,其功胜于白术,补中除湿,其力不及白术。大抵卑监之土,宜与白术以培之,敦阜之  相似文献   

3.
白术的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根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古代一直苍白术通用,延续至宋代始见有分。《本草纲目》载其“主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轻身延年不饥”等作用。现将近十余年来有关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实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化学成分1.1 挥发油 为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但各家报道有所不一:张强成功地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白术挥发油分离出65个成分,鉴定23个,鉴定出的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1%,酮类化合物含量65%,其中苍术酮(Atractylon)61%。刘国声报道油中苍术酮含量为27.4%,其次为白术内酯A(butenolide A)、白术内酯B(butenolide B)、3-β-乙酰氧基苍术  相似文献   

4.
白术与苍术     
术之名,早在《尔雅》即有记载。《范子计然》日:“术出三辅(今陕西关中一带),黄白色者善。”《神农本草经》将“术”列为上品,但未有白术和苍术之分。至南北朝时期,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术有白术与赤术(即苍术)两种。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药学里有苍术(古代亦称赤术)、白术两种,中医临床上也将苍、白二术明确分开使用。但究竟从何时开始区分这两种药物,并明确阐述其不同的药理作用,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根据现存的本草书籍,对此做一考证,以正其源。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云:“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苍术的来源进行本草学考证。方法 :通过历代文献和现代药典 ,考证了苍术的名称、出典、炮制和产地。结论 :经考证 ,作者认为苍术应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7.
苍术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当时称之为"术",是苍术和白术的统称.宋代后苍术和白术分开.苍术按基原可分为南苍术和北苍术,历史上以茅(南)苍术为道地,认为其质量优于北苍术.然而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标成分苍术素评价苍术质量,普遍结果显示,南苍术中苍术素的含量较低,甚至达不到规定标准,北苍...  相似文献   

8.
<正>白术是一味独特的补气药,其固表止汗、安胎、燥湿利水等均与其补脾气有关。白术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而白术之名则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亦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张仲景开始应用白术。古代本草文献中苍术、白术不分,统称"术"。又因苍术、白术来源于同科同属植物,古人在论述其功用时,两者皆可。传统中医认为其性味、功用有关:苍术性温,味辛苦。其性燥烈,为运脾要药,芳香化浊,燥湿  相似文献   

9.
甘草在《伤寒论》中运用极其广泛,书中所载113方,其中70方有甘草.113方中共用中药92味,其中与甘草同方应用者达51种.书中原文398条,而含甘草70方涉及有关原文达137条.《神农本草经》谓:"甘草,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气,金疮肿,解毒."《中药学》[1]谓:"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笔者通过《伤寒论》[2]的学习,认为张仲景运用甘草独具特色,远超越以上概括,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瓜蒌及天花粉反乌头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蒌、天花粉为常用中药 ,来源于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 ,前者为果实 ,后者为块根 ,功效各有不同。现在某些中医药专著对两者反乌头问题上认识不一。如《全国中草药汇编》[1 ]、《中药大辞典》[2 ] 认为瓜蒌、天花粉均反乌头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3 ] 认为只有瓜蒌反乌头。对此 ,笔者以历史文献为据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与同道商榷。瓜蒌出自《神农本草经》,名栝楼 ,只指其根 ,列为中品。《神农本草经集注》始载果实的用途。以后历代本草多以瓜蒌指其果 ,以瓜蒌根或天花粉指其根 ,天花粉之名出《图经本草》。瓜蒌根与实的主治自始便…  相似文献   

11.
术分为白术、苍术,2者治病极为广泛,对临床各科疾病,轻重缓急诸证,皆有殊功,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李时珍深谙术之应用,对白术、苍术有独到的见解,并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大量有关术的功效。本文从《本草纲目》书中所载术的功效与术的现代医用价值研究综合分析,深入理解白术与苍术的异同及功效,以期对现代术的临床应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神农本草经》中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方法:统计《神农本草经》中治疗冠心病的所有药物,按类别归纳总结。结果:《神农本草经》中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共计57味,占总数的15.6%。结论:《神农本草经》对中药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中医治疗冠心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研究本草中记载的苍术与白术的形态、功效、源流等以及明确区分二者的时间,从形态和功效方面探讨二者混淆的原因以及区分方法。结果验证了本草古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术实为苍术,且将白术混入苍术中共同记载。苍术与白术混用千年之久,究其原因主要是二者的形态和功效过于相似,自宋代寇宗奭之后,苍术与白术开始明确区分,并不断发展。另外,本文还验证了《神农本草经》将白术作为了苍术的来源之一,明确了历代本草中记载的苍术与白术的区别,确定了明确区分二者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白术为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止吐泻的常用药物。术之名《尔雅》即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将“术”列为上品,而不分白术和苍术。梁·陶弘景则提及术有白术及赤术(即苍术)二种,宋《本草衍义》更明确说明有苍、白之分。现代中医认为苍、白二术性味功能不同,在临床应用上要  相似文献   

15.
1关于概念的规范1.1补益药现行的中药书籍,对补益药的定义有多种提法,初学者常不知哪一种最恰当。如2002年的《中药学(》七版教材)对补益药的定义是: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趋向,以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1]。1995年的《中药学(》六版教材)补益药定义是: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2]。2001年的《中药学》补益药:能补充人体物质,增强机能,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3]。《中医学问答·中药分册》中补益药的定义:能补益气血阴阳,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4]。从以上…  相似文献   

16.
枸杞子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全国中医院校《中药学》教材(一至六版)及现在许多中药书籍都记载枸杞子药性为平性,笔者认为,枸杞子药性为微寒更为妥当,理由如下。1 本草文献溯源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为枸杞,其根、叶、果实尚未区分,做为枸杞子出现,始载于《名医别录》。曰:“枸杞,根大寒,子微寒”。甄权《药性论》则云:“枸杞臣,子,叶同说,味甘平”。《证类本草》云:“枸杞味苦,寒。根大寒,子微寒。”《本草衍义》的观点与《名医别录》、《证类本草》相同。论曰:“枸杞,当用梗皮,地骨当用根皮,枸杞当用其红实,是一物有三用。其皮寒,根大寒,  相似文献   

17.
苍术又名茅术、赤术、北苍术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但<本经>仅言"术",无"苍"、"白"之分.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分赤术、白术.根据<本草经集注>中"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的记载,陶氏所述之"赤术"即苍术.至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始用"苍术"之名.苍术系菊科植物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或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 ]的干燥根茎.  相似文献   

18.
苍术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喜习  刘建利  刘竹兰 《中成药》2008,30(7):1039-1043
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当时未分白术和苍术,而统称为术,根据《本草崇源》的记载:本经未分苍、白,而仲景伤寒方中皆用白术,陶弘景时始有白术与苍术的记载。菊科苍术属是一个分布于东亚地区的属,我国有5种,1变种和1亚种:白术A.macrocephala Koidz.、南苍术(茅苍术)A.lancea(Thunb.)DC.、  相似文献   

19.
苍术又名茅术、赤术、北苍术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 ,但《本经》仅言“术” ,无“苍”、“白”之分。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分赤术、白术。根据《本草经集注》中“赤术叶细无桠 ,根小苦而多膏”的记载 ,陶氏所述之“赤术”即苍术。至宋代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始用“苍术”之名。苍术系菊科植物茅苍术 [AtractylodesLancea(Thunb .)DC .]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 .Koidz .) ]的干燥根茎。苍术在中国已有二千余年的药用历史 ,自古即很重视其炮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仙茅始载于我国本草 ,今有三说 :(1 )《雷公炮炙论》[1] (2 )《海药本草》[2 ] (3 )《开宝本草》[3 ]。据尚志钧等《历代中药文献精华》叙《雷公炮炙论》为南北朝刘宋 (公元 42 0~ 479年 )时雷学攵所撰[4 ] 。《海药本草》为五代前蜀李王旬 (约在公元 90 7~ 92 5年 )所撰[4 ] 。《开宝本草》为北宋开宝七年 (公元 974年 )刘翰、马志等所撰 [4 ]。但自宋末以后这些原书不存 ,而内容可见于宋朝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在《证类本草》中仙茅条下正文大字未标有“今附”,示《开宝本草》新增药。故有仙茅始载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