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在中国人群中评价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经皮经腔冠脉介入术(PCI)中应用依诺肝素0.75mg/kg经动脉鞘管注射抗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60例择期PCI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诺肝素组给予依诺肝素0.75mg/kg,手术时间超过90min者再给0.3mg/kg;普通肝素组给予普通肝素100U/kg。结果注射依诺肝素后2h内,患者血浆抗Xa因子水平在0.5IU/ml以上。补充依诺肝素后可使所有患者血浆抗Xa因子水平4h内维持于0.5IU/ml以上。依诺肝素组鞘管内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26.6%比10.0%,P〈0.001)。两组30d内不良临床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相似。结论择期PGI术中应用依诺肝素0.75mg/kg经动脉鞘管弹丸式注射进行抗凝是安全和有效的,有效抗凝强度至少可维持2h,手术时间超过2h的患者应补充依诺肝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人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单次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的患者,术前即刻随机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0.5mg/kg或0.75mg/kg,术中均不追加任何抗凝药物,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术前即刻、术中10min、术后即刻、术后3h、术后次日晨监测血清抗Ⅹa因子活性及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水平。终点包括30d的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结果:0.5mg/kg组(128例)和0.75mg/kg组(132例)的患者中,分别有124例(96.9%)和132例(100%)的患者抗Ⅹa因子峰值>0.5kU/L;分别有14例(10.9%)和16例(12.1%)的患者抗Ⅹa因子峰值>1.5KU/L。其中,2组分别有77例(60.2%)和74例(56.1%)患者施行了PCI。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后APTT轻度延长,但分布无明确剂量相关性。30d随访,0.5mg/kg组和0.75mg/kg组分别有2例(1.6%)和3例(2.3%)出现轻微出血事件,2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在行PCI患者中,0.5mg/kg组有5例(6.5%)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3例(3.9%)死亡、2例(2.6%)行再次血运重建;0.75mg/kg组有1例(1.4%)发生心血管事件。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次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用于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高危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围手术期使用依诺肝素和那屈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4例ACS高危患者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44例)和那屈肝素组(40例),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口服后继以口服维持量(阿司匹林300mg/d,氯吡格雷75mg/d),皮下注射依诺肝素1mg/kg或那屈肝素0.01ml/kg,q12h,共7d,每日及术前术后测定抗Xa因子活性。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后48h行PCI,最后一次注射LMWH后8h内进入导管室,术中不追加LMWH或普通肝素。结果第3次给药后4h,两组87.5%患者抗Χa因子活性>0.5IU/ml,48h后95.5%患者抗Χa因子活性>0.5IU/ml,基本达到较稳定水平。30d内随访中,依诺肝素组和那屈肝素组临床主要心脏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出血发生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每日测定的抗Χa因子活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LMWH在高危ACS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择期PCI及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应用达肝素替代普通肝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人选拟行择期PCI的患者87例,分为普通肝素组(10 000 IU)、小剂量(5 000 IU)达肝素组和大剂量(10000 IU)达肝素组,分别于用药前及全部剂量的药物注射后10 min、20 min、1 h、2 h及4 h采血,测定活化凝血时间(ACT)及血浆抗凝血因子Xa活性.结果 (1)普通肝素组、小剂量达肝素组和大剂量达肝素组ACT均在全部剂量的药物注射后10 min升高至峰值,分别为524.68±278.32 s、191.26±39.35 s、304.20±42.71 s(P<0.05);其后各组ACT开始逐渐回落,在4 h后降至最低.(2)三组抗凝血因子Xa活性均在药物全部注射后20 min达到峰值,分别为0.80±0.11 IU/mL、0.72±0.10 IU/mL及0.72±0.09 IU/mL,但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肝素相比,达肝素用于PCI中可达到手术所需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低分子量肝素(LMWH)可以有效取代普通肝素(UH)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然而,这些患者行冠脉造影(CAG)的最佳抗凝策略尚不明了.国外有关LMWH在冠脉造影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至少48h(≥4次)冠脉造影,术中不追加抗凝剂是安全有效的,但此方案不一定适合我国.我科室曾沿用此法人选176例ACS患者,结果显示CAG前肝素抗-X a因子活性(0.808±0.265)IU/ml,93.2%的患者抗-X a活性>0.5 IU/ml.本研究扩大样本量,试图进一步评价LMWH在心导管室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适合国人的心导管检查抗凝策略.方法 与结果人选278例ACS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 mg(100 IU)/kg每隔12 h(7 am~7 pm)皮下注射依诺肝素(克赛),在接受至少48 h(≥4次)的LMWH后进行导管检查.末次注射(7 am)距离冠脉造影不超过8 h(3 pm之前).穿刺前(≈末次注射的3~5 h内)取血测定抗-X a活性.如病情需要,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中追加普通肝素5000 IU.结果 显示冠脉造影前肝素抗-X a活性为(0.745±0.304)IU/ml,79.7%的患者抗-X a活性>0.5 IU/ml,5.4%抗-X a活性>1.2 IU/ml.1例在造影过程中,另3例在PCI中出现血栓,无严重出血事件.结论 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至少48h行冠脉造影抗凝强度偏低,可能需要寻找新的抗凝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有效的取代普通肝素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治疗。然而 ,ACS患者在行心导管检查时最佳的抗凝策略尚不明了。本研究旨在用抗Xa因子活性检测评价低分子量肝素在心导管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探索适合国人的心导管检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抗凝策略。方法 共入选ACS患者 1 76例。在每 1 2h(7:0 0 1 9:0 0 )皮下注射依诺肝素 1mg kg至少 48h后 ,不追加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于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 ,不进行凝血系统监测。 60例 (34 1 % )患者继之行PCI。结果 在心导管检查前的肝素抗Xa因子活性是 (0 81±0 2 7)IU ml,93 2 %的患者抗Xa因子活性 >0 50IU ml,且抗Xa因子活性与从注射到开始导管检查的时间无关 (P =0 0 97)。PCI组术后 30d无死亡、急性冠状动脉再闭塞或急诊血管重建事件。 3例(5 0 % )PCI患者术中出现血栓和 (或 )栓塞事件。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组有 1例因三支血管病变在术后1 7d等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行急诊PCI;另 1例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后 2 1d死于十二指肠穿孔。 1 76例入选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出血事件 ;PCI组有 3例 (5 0 % )患者出现轻度穿刺部位出血 ,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组为 5例 (4 3 % )。结论 本研究初步表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前瞻性的评价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前应用依诺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给予依诺肝素 1mg/kg ,皮下 ,1 /1 2h ,至少 48h ,在最后一次注射后 8h内行介入检查或治疗。术中 /术后不再追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部分病人术后集中测定抗Xa因子活性。结果  50 7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 1 76例 (93 .2 % )的患者抗Xa因子活性 >0 .5IU/ml。30d内的随访中 ,急性心肌梗死 1 6例 (3 .2 % ) ,再发不稳定性心绞痛 34例 (6 .7% ) ,1例 (0 .2 % )进行了血运重建 ,1例死亡 (十二指肠穿孔 )。轻微出血 2 4例 ,占 4 7%。30d后的随访有 1例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 ,1例再发不稳定性心绞痛。结论 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至少 48h ,最后一次注射 8h内行介入检查或治疗 ,不再给抗凝制剂 ,对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静脉注射那屈肝素或普通肝素的抗血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多中心研究的设计,共入选98例因患冠心病需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那屈肝素组(0.075 ml/10 kg,手术时间超过1 h补充半量)及普通肝素组(100 U/kg,手术时间超过1 h补充2000 U).PCI前静脉注射那屈肝素或普通肝素.那屈肝素组前22例患者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8 min、1 h、2 h和4 h,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出血程度的判断根据TIMI研究的标准进行.结果 (1) 性别、年龄、体重、血压、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合并糖尿病的例数、冠心病类型、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部位、介入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术前血浆cTNI>2 ng/ ml的例数在二组之间分布均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 那屈肝素组前22例患者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测定显示,用药前、用药后8 min、1 h、2 h及4 h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分别为(0.10±0.00) IU/ ml、(1.89±0.24)IU/ ml、(0.96±0.24) IU/ ml、(0.47±0.13)IU/ ml和(0.30±0.12) IU/ ml.注射那屈肝素后8 min及1 h,所有患者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均在治疗水平(>0.5 IU/ ml),注射后2 h及4 h分别仅有45%及9%的患者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维持在治疗水平.(3)那屈肝素组术后血红蛋白数量、红细胞压积及出血指数分别为(129.5±13.6) g/L、(39.0±3.9)%和(1.16±5.80) g/L,与普通肝素组相似[分别为(125.5±14.9) g/L、(37.9±4.6)%和(0.90±6.5) g/L,P值分别为0.175,0.205和0.858);(4) 二组均无显微镜下血尿、无黑便或大便隐血阳性的患者;均无按TIMI试验标准所诊断的大出血或轻度出血的患者,无需要输血的患者;无穿刺部位的血肿;(5) PCI术后30 天内二组均无死亡、心绞痛复发及需行血管再通术等临床事件发生,那屈肝素组有1例患者PCI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普通肝素组无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前注射那屈肝素能达到理想的抗血栓疗效; 与普通肝素相比,那屈肝素不增加出血事件和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静脉注射2种不同剂量那屈肝素的抗血栓疗效,明确取得理想抗血栓疗效的最佳剂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的设计,共入选42例因患冠心病需行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那屈肝素组(0.075 ml/10 kg)及大剂量组(0.1 ml/10 kg).PCI术前静脉注射那屈肝素,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8 min、1 h、2 h和4 h,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同时还观察了出血指数(定义为PCI治疗术后24 h内血红蛋白的下降值)及30 d内出血事件.结果 (1)小剂量组注射那屈肝素前、注射后8 min及1 h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分别为(0.10±0.00) IU/ml、(1.89±0.24) IU/ml、(0.96±0.24) IU/ml,均与大剂量组相应时间点的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分别为(0.10±0.00) IU/ml,(1.89±0.30) IU/ml,(0.93±0.14) IU/ml]相似(P值分别为0.162、0.962和0.702).那屈肝素注射后2 h及4 h,小剂量组抗Ⅹa因子活性[分别为(0.47±0.13) IU/ml和(0.30±0.12) IU/ml]低于大剂量组[分别为(0.75±0.14) IU/ml和(0.45±0.08) IU/ml,P值均小于0.001]. (2)小剂量组的出血指数(3.3±3.8)g/L与大剂量组(0.2±6.4)g/L相似(P=0.061).(3)二组30 d内均未发现根据TIMI试验标准确定的大出血或轻度出血,均未发生死亡、心绞痛复发、心肌梗死及需行血管再通术等临床事件.结论 PCI术前注射二种剂量的那屈肝素均能达到理想的抗血栓效果,其中小剂量组能维持其有效的抗血栓疗效1 h,大剂量组能维持长达2 h的抗血栓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三种低分子量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和达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单中心设计,76例入选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1mg/kg)、那屈肝素组(0.01ml/kg)和达肝素组(120IU/kg),每12h皮下注射一次,至少使用48h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所有手术在末次注射低分子量肝素(LMWH)后8h以内完成,术中不追加LMwH或普通肝素(UFH),监测三组手术前和手术结束时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和抗Xa因子活性,同时观察30d终点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和靶血管再次重建和严重出血事件,结果三组病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时平均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和手术结束时APTT≥45s的病例数在依诺肝素组、那屈肝素组和达肝素组分别为24例(96.0%)、23例(95.8%)和26例(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手术前和手术结束时抗Xa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达到抗Xa因子≥0.5IU/L的比例不同,在依诺肝素组、那屈肝素组和达肝素组分别为:术前23例(92.0%)、21例(87.5%)和17例(63.O%)(P=0.018),手术结束时22例(88.0%)、19例(79.2%)和15例(55.6%)(P=0.022).30d随访三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依诺肝素组发生1例因急性左心衰导致死亡,1例术后血小板<10×1012/L,另有1例输血200mJ;那屈肝素组发生1例靶电管再次重建;达肝素组1例术中支架后急性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结论依诺肝索、那屈肝素和达肝索在ACS患者心导管室应用中均安全有效,术前皮下注射LMWH 4次且手术在末次注射的8h内完成,不需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人手术中静脉追加LMWH或UFH.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择期PCI及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应用达肝素替代普通肝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共入选拟行择期PCI的患者87例,分为普通肝素组(10 000 IU)、小剂量(5 000 IU)达肝素组和大剂量(10 000 IU)达肝素组,分别于用药前及全部剂量的药物注射后10 min、20 min、1 h、2 h及4 h采血,测定活化凝血时间(ACT)及血浆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结果(1)普通肝素组、小剂量达肝素组和大剂量达肝素组ACT均在全部剂量的药物注射后10 min升高至峰值,分别为524.68±278.32 s、191.26±39.35 s、304.20±42.71 s(P〈0.05);其后各组ACT开始逐渐回落,在4 h后降至最低。(2)三组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均在药物全部注射后20 min达到峰值,分别为0.80±0.11 IU/mL、0.72±0.10 IU/mL及0.72±0.09 IU/mL,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肝素相比,达肝素用于PCI中可达到手术所需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皮下注射那屈肝素和达肝素钠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时间。探讨2种药物抗Ⅹa因子活性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活化凝血时间(ACT)的关系。方法:选择行PCI术的患者101例,随机分为那屈肝素组(50例,0.01mL/kg)和达肝素钠组(51例,120IU/kg)均皮下注射,2次/d,应用至少48h后行PCI。测定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ACT及APTT。观察术后1个月内出血并发症、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情况。结果:1.4h后2组抗Ⅹa因子活性>0.5IU/mL均为92.0%以上;8h、12h后,那屈肝素组比例为74.0%、36.0%;达肝素钠组比例为54.9%、23.5%,2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48h后,2组均为96.0%以上。2.2组抗Ⅹa因子活性与APTT在给药后4h、24h和48h呈正相关(P<0.05);与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组30d内均未发生不良临床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相同。结论:择期PCI术前应用那屈肝素和达肝素钠抗凝安全、有效,强度至少可以维持8h。APTT能反应2种药物的有效抗凝强度,ACT则不能。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不同抗凝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抗凝药物有多种选择,普通肝素依然是最常用的抗凝药物,当在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已接受依诺肝素治疗的情况下(1 mg/kg,Q12h)行PCI时可不需要给予普通肝素(PCI需在最后1次注射依诺肝素的8小时之内进行),应尽可能避免依诺肝素制剂和普通肝素交叉使用情况.而另一种抗Ⅹa因子药物磺达肝葵钠(安卓)不能作为PCI时的抗凝药物,必须与普通肝素结合使用.比伐卢定的抗凝疗效已超过普通肝素,且无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副作用,出血并发症亦低,故可作为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首选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4.
ESSENCE和TIMIⅡB试验显示,依诺肝素皮下给药并与阿斯匹林合用,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的死亡率及减少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是目前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时肝素抗凝治疗的标准凝血功能监测指标,而抗Xa活性用于监测低分子肝素抗凝水平。该研究通过观测依诺肝素抗凝时ACT及抗-Xa水平,探讨了在UA/NSTEMI患者中使用依诺肝素抗凝治疗时ACT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给予依诺肝素1mg/kg,皮下,1/12h,至少48h,在最后一次注射后8h内行介入检查或治疗。术中/术后不再追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部分病人术后集中测定抗Xa因子活性。结果:507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176例(93.2%)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应用那屈肝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应用那屈肝素的合适剂量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23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危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那屈肝素0.075ml/10 kg,120例)和Ⅱ组(那屈肝素0.1 ml/10 kg,116例).两组给予相应剂量那屈肝素,每12 h皮下注射1次,至少48 h,最后一次注射1 h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不再追加那屈肝素.分别在末次注射前、注射后1 h、2 h、4 h、6 h、8 h测定血浆抗Xa因子活性.观察记录患者30 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再梗死、血运重建)及出血事件.结果 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30 d内随访主要心脏事件及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血浆抗Xa因子活性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应用两种剂量那屈肝素均能达到有效的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选择高危无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8例,于确诊后尽早皮下注射达肝素钠5000IU,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前追加达肝素钠60IU/kg静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或急诊PCI后,立即拔出鞘管。测定部分患者抗Xa因子活性。结果83例患者完成PCI手术,1例因左主干病变、4例因3支血管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抗Xa因子活性为(0.83&#177;0.26)IU/ml,96.1%患者抗Xa活性〉0.5IU/ml;患者未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穿刺部位发生血肿2例。PCI术后30d未发生死亡、急性冠状动脉再闭塞或急诊血管重建事件。因此,认为对拟行急诊PCI的高危无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尽早皮下注射达肝素钠5000IU,PCI术前追加60IU/kg静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行PCI术治疗的心脏疾病患者840例,按年龄分为中年组(46~59岁)、老年组(60~74岁)及高龄组(≥75岁),将各年龄组随机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抗凝组患者行PCI术加术后依诺肝素抗凝治疗,非抗凝组术后不进行依诺肝素抗凝。比较各年龄组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s)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并对术后1年内MACCEs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各年龄组患者女性所占比例、体重、C型病变比例及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显著(P0.05);住院期间及PCI术后1年内不同年龄组患者MACCEs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各年龄组间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组患者中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显著,且高龄组老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和高龄组中的抗凝组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非抗凝组(P0.05),而中年组中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诺肝素抗凝不会降低PCI术后MACCEs的发生率,但会增加老年及高龄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对PCI术中无高危因素的患者无需行依诺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监测抗-Xa因子活性及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值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普通肝素(UH)在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适合人群的PCI抗凝策略。方法入选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均给予1mg/kg的达肝素(法安明)每隔12h皮下注射1次,至少48h后行PCI,术前连续使用LMWH,末次给药距离造影不超过8h。对照组术中不加用UH,术后取血测定抗-Xa活性及APTT值,试验组行PCI前追加UH,术后测定抗-Xa活性及APTT值。结果对照组仅有69.5%病人的抗-Xa活性>0.5U/L,APTT值为(38.6±13.9)s,试验组80.2%的病人抗-Xa活性>1.2U/L,20%抗-Xa活性>1.5U/L,APTT值为(160.3±87.2)s。结论皮下注射达肝素48h后PCI术中追加普通肝素对ACS病人安全、有效,但应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普通肝素(UFH)、达肝素及依诺肝素对血小板激活的差别.方法:5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UFH组、达肝素组和依诺肝素组.术前测体重,动脉穿刺成功后,按50 U/kg经动脉鞘管内注射UFH(UFH组)、达肝素(达肝素组)或依诺肝素(依诺肝素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0 min、20 min取血,测定血小板活化标记物GPⅡb/Ⅲa、sCD40L、P-选择素(CD62P)及血友病因子(vWF).结果:UFH组给药后10 minGPⅡb/Ⅲa、血浆sCD40L及CD62P水平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20 min GPⅡb/Ⅲa、sCD40L水平仍高于给药前(P<0.05),但CD62P水平与给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肝素组和依诺肝素组给药后10 min、20 minGPⅡb/Ⅲa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但血浆sCD40L及CD62P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肝素组给药后20 min、依诺肝素组给药后10 min血浆vWF较给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中鞘内注射UFH、达肝素及依诺肝素均可激活血小板;与UFH相比,达肝素和依诺肝素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较小;而达肝素和依诺肝素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