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CL趋化因子和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道嗜酸粒细胞增多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特征。嗜酸粒细胞通过释放毒性蛋白酶、脂质调节因子和氧自由基引起组织损伤。趋化因子的发现以及该细胞因子超家族的某些成员可能参与嗜酸粒细胞的聚集,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气道嗜酸粒细胞增多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特征.嗜酸粒细胞通过释放毒性蛋白酶、脂质调节因子和氧自由基引起组织损伤.趋化因子的发现以及该细胞因子超家族的某些成员可能参与嗜酸粒细胞的聚集,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适宜宿主(大鼠)和非适宜宿主(小鼠)的脑脊液(CSF>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气道嗜酸粒细胞增多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特征。嗜酸粒细胞通过释放毒性蛋白酶、脂质调节因子和氧自由基引起组织损伤。趋化因子的发现以及该细胞因子超家族的某些成员可能参与嗜酸粒细胞的聚集,为运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蠕虫感染过程中可以发生嗜酸粒细胞增多(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肉芽肿及IgE的形成。嗜酸粒细胞有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中和组织胺与5-羟色胺,参与炎性反应并衍化迟发性超过敏反应等功能。某些寄生  相似文献   

6.
蠕虫感染的免疫效应,即嗜酸粒细胞增多、肥大细胞增多和IgE合成增加,系由CD4~+T细胞T_H2亚群细胞的细胞因子诱导产生的:IL-4刺激IgE产生,IL-5刺激嗜酸粒细胞增多,IL-3和IL-4刺激肥大细胞增多。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及IgE增加的功能尚不明。在某些蠕虫感染时,T_H2细胞的细胞因子可能有利于宿主的保护力,而在另一些蠕虫感染时,T_H2细胞的细胞因子可能助长寄生虫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寄生虫感染,常引起宿主外周血液和虫体寄生部位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Neu)增多[1],这因为宿主对寄生虫产生的Eos趋化因子(ECF)和Neu趋化因子(NCF)引起的Eos、Neu聚集。作者探讨了旋毛虫幼虫的分泌排泄物(ES)及浸出液(EX)对Eos和Neu的趋化作用,以了解宿主对旋毛虫抗原的免疫应答。材料和方法幼虫ES抗原制备感染45d的小鼠肌肉内以人工胃液消化分离的活幼虫,经充分洗涤后取400条幼虫放入10mlPBS培养液(含青、链霉素各150U/ml),在37℃细胞培养箱中预培养6h,以除去可能来源于宿主的杂质,再将幼虫用PBS洗涤3次,更换培养液,在…  相似文献   

8.
大量宿主模型表明: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嗜酸粒细胞(以下简称E)增多和磷脂酶B活性增强与寄生部位的组织广泛炎症有关。作者对感染旋毛虫的小鼠的E增多与磷脂酶B  相似文献   

9.
用斯氏狸殖吸虫抗原(PSAg)(含氮量5mg)注入感染该虫的大鼠腹腔,每鼠可获得嗜酸粒细胞(5.97±0.54)×10~7。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制备纯度为90%的Eos免疫家兔制备兔抗大鼠嗜酸粒细胞血清(AES)。将AES注入大鼠腹腔,隔日一次,一周后每鼠经口感染囊蚴30个,感染后每周注射AES一次,并设醋酸可的松(Cor),正常兔血清(NRS),生理盐水(NS)三组对照。结果显示四组动物每鼠平均获虫数及虫体大小无显著性差异。虫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以AES组为佳. 表明嗜酸粒细胞是宿主(大鼠)抑制斯氏狸殖吸虫发育成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嗜酸粒细胞是在感染、非特异性组织损伤、变态反应和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多能粒细胞。在多种内外源性因素刺激下,嗜酸粒细胞可从周围组织募集到局部并参与多种炎性反应的启动和发展,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本文就药疹、特应性皮炎、大疱性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嗜酸性蜂窝织炎、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及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等与嗜酸粒细胞相关的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因、治疗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多年以来,周围血中嗜酸粒胞细的增高与蠕虫感染之间的关系,已受到广泛注意。在人体血吸虫病、丝虫病、肺吸虫病、蛔虫病、旋毛虫病、内脏幼虫移行症等,这种关系是十分明显的;而大多数有组织阶段的蠕虫感染,通常都能引起某种程度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普通的热带性肺脏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至少部分地与隐性的丝虫感染有关(Neva 等1978)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骨桥蛋白(OPN)和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表达情况,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方法 8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清骨桥蛋白、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及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检测情况,以49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研究骨桥蛋白、嗜酸细胞趋化因子与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缓解期以及对照组三组骨桥蛋白、嗜酸细胞趋化因子与嗜酸性粒细胞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气管哮喘患儿骨桥蛋白(r=0.635)、嗜酸细胞趋化因子(r=0.678)与嗜酸性粒细胞均呈正相关。结论骨桥蛋白、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及嗜酸性粒细胞的研究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治疗均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92-11~2005-02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53例,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中包括变态反应、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肿瘤、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呼吸系统疾病。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8例表现为病程长、多系统累及,淋巴结肿大、脾大以及血栓的发生率高,白细胞、嗜酸粒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G)、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高。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分布常广泛,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过敏性休克死者各器官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CT)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变化,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鉴定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机械性损伤死者8例(对照组),明确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死亡者27例的尸体,取其肺、心、肝、脾、肾、小肠和咽喉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过敏性休克组肺、小肠、肾MCT增多,肺、小肠肥大细胞增多(P<0.01),小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增多(P<0.01).结论 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尸体,其肺、小肠、肾MCT增多,肺、小肠肥大细胞增多,小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增多.  相似文献   

15.
蠕虫感染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Action和Rao(1933)报告,微丝蚴携带者的嗜酸粒细胞增多并不表现任何淋巴管阻塞的症状。Bhaduri等(1957)认为嗜酸粒细胞与丝虫病各种类型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的关系,而Danaraj等(1957)发现了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和班氏丝虫病之间在流行病学上的关系。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授与患者对恶性疟感染产生抵抗力,这种酶的缺乏是受伴  相似文献   

16.
蛔虫引起的内脏幼虫移行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jgrans,VLM)是一些动物寄生蠕虫的幼虫进入人体或其它非适宜宿主体内后,虫体本身不发育或仅部分发育,而在各组织器官内长期移行和存在,使被寄生宿主机体受损害后产生的一系列症侯群。VLM的主要特点是:肝肿大、慢性持续性嗜酸粒细胞血症、高球蛋白血症以及组织病理学上的多器官嗜酸性肉芽肿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已把VLM列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一类。能引起  相似文献   

17.
正血液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HE)是指2次检查(间隔≥1个月)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AEC)1.5×109/L;组织型HE则是指骨髓中嗜酸粒细胞(EOS)占全部有核细胞的20%以上,和(或)EOS广泛性组织浸润,和(或)通过免疫染色证实有大量EOS的颗粒蛋白沉积于细胞外组织中。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相似文献   

18.
嗜酸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气道中的聚集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其活化、迁移及一系列效应的产生主要依赖于其对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反应。CCR3是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受体,它与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结合后,可介导细胞对一些趋化因子的反应及产生细胞迁移、活化等效应。哮喘患者体内哮喘效应细胞CCR3表达的增加,不仅说明了效应细胞在哮喘患者气道中的聚集的又一机制,并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莉  杨炯  胡克 《国际呼吸杂志》2001,21(3):122-124
嗜酸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气道中的聚集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其活化、迁移及一系列效应的产生主要依赖于其对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反应.CCR3是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受体,它与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结合后,可介导细胞对一些趋化因子的反应及产生细胞迁移、活化等效应.哮喘患者体内哮喘效应细胞CCR3表达的增加,不仅说明了效应细胞在哮喘患者气道中的聚集的又一机制,并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误诊常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肿瘤非特异性反应有关,本病起病隐匿,可以累及全身所有组织,临床表现不典型时极易误诊,本文报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支原体肺炎合并肝炎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