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治疗医院感染的防控对策,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方法通过对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706例住院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康复治疗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治疗防控重点,探讨防控对策。结果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65. 60岁,年龄最大的95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占比10. 91%;基础疾病以神经损伤功能障碍(含瘫痪)占比较多,达到38. 05%,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神经损伤功能障碍患者占比达到64. 93%;功能训练康复治疗占比50. 14%,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功能训练康复治疗占比52. 10%。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室及康复治疗区域防控,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防控措施,是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院内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菌(MDRO)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监测到的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针对易感因素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并监督实施,同时追踪分析其易感因素。结果临床送检16 071例标本中,培养阳性6 007例,其中检出MDRO株1 365株,检出率8.49%;主要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溶血葡萄球菌5种细菌。肠杆菌科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0%,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96.5%,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98.2%。结论 MDRO是目前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细菌的耐药现象较严重,应尽量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于爱玲 《山东医药》2016,(5):104-105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多重耐药菌甚至泛耐药菌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问题[1]。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我院自2014年开始落实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目标,采取多种综合性干预措施管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 651例,男1 097例、女554例,年龄1592(55.29±9.28)岁。其中,冠心病303例,脑梗死238例,骨折外伤325例,胃肠手术167例,呼吸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本院产科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于本院产科住院的195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及院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经诊断为院内感染者,采集其不同感染部位分泌物分别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分离,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出的所有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的1 958例产妇中,68例合并产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3.47%。产后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29.41%),其次为呼吸系统(26.47%)、生殖道(19.12%)、泌尿系统(11.76%)感染。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共21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和粪肠球菌(4株)。革兰阴性菌54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7株)、铜绿假单胞菌(10株)及肺炎克雷伯菌(7株)。27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00.00%、96.30%、48.15...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室的各类标本,以分离出的非重复细菌为研究对象,菌株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系统进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判断多重耐药菌。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出非重复细菌为806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为4675株,占57.94%,重点监测的6种多重耐药菌占比分别为耐碳青霉稀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占14.35%(671/4675)、耐碳青霉稀类的铜绿假单胞菌占10.37%(485/4675)、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11.55%(540/4675)、耐碳青霉稀类的肺炎克雷伯菌占3.89%(182/4675)、耐碳青霉稀类的大肠埃希氏菌占2.46%(115/467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ER)占1.05%(49/4675)。检出多重耐药菌株最多的前3位科室分别为综合ICU 25.18%(1177/4675)、呼吸内科17.18%(803/4675)、干部病房15.25%(713/4675)。结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的检出较高,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可以为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医院重点监测的MDRO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  相似文献   

7.
多重耐药菌感染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5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bacteria,MDR)感染现已遍布全球,在社区或医院中可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爆发流行,对婴幼儿、免疫缺陷者和老年人的威胁尤大。因MDR感染应用常用抗菌药物(多数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CHF患者130例,按照是否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分为多重耐药组(MR组)和非多重耐药组(NMR组),采用药敏试验耐药率情况,检测标本病原菌分布,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6例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有35例占46.05%,尿路感染23例占30.26%,肠道感染12例占15.79%,口腔感染4例占5.26%,穿刺感染2例占2.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留置尿管、机械通气、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NYHA分级为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76例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共检出9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63株占69.23%,革兰阳性菌为25株占27.47%,真菌3株占3.30%。结论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其与糖尿病史、机械通气、留置尿管、药物因素以及NYHA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5年新疆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的分布、类型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MDRO医院感染提供有效依据,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对我院住院患者标本培养的多重耐药菌株,对其耐药菌类型与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对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共检出、共分离出4560株细菌,其中多重耐药菌1210株。鲍曼不动杆菌344株,占28.40%,大肠埃希菌288株,占23.80%,铜绿假单胞菌201株,占16.60%,肺炎克雷伯菌150株,占12.40%,金黄色葡萄球菌100株,占8.30%,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为62.30%,多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100%敏感),革兰氏阳性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65%,只对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耐利奈唑胺菌株。结论该院分离的多重耐药菌种类多,耐药性严重,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并严格按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取合理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降低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9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检出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分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组与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组,对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DRO检出率29.07%,MDRO感染率25.8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联用抗菌药物(≥3种)、肺部病变范围(≥3个肺叶)、空洞、使用抗菌药物时间(>14 d)、治疗使用抗菌药种类(≥3种)、肺结核类型(复治)是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采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免疫功能,规范抗结核治疗减少复发与空洞形成,促进排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措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超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MDR)感染风险Nomogram模型。方法 659例超高龄(≥80岁)肺部感染痰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始数据中随机抽取150例作为验证组,其余509例用于建模,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建模组超高龄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感染MDR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 抗生素使用时长≥2 w、气管插管、呼吸衰竭、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是超高龄肺部感染患者感染MDR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项危险因素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AUC值分别为0.748、0.746,提示模型有良好的诊断能力;经Hosmer-Lemeshow检验(建模组P=0.991,验证组P=0.348),提示模型有良好的拟合优度;通过decision曲线分析显示,模型在较大的阈值内均有较高的获益性。结论 对于超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应及时考虑抗生素使用时长、气管插管等综合因素,通过列线图模型个体化预测超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发生MDR感染的概率,并尽早做好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肛周脓肿切开根治术治疗。于患者切口病变区,清除自然流出的脓液,以无菌棉拭子从脓肿深部取样培养并分离鉴定病原菌,药物敏感(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观察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腹泻史、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疗程、使用多种抗菌药等资料,探讨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7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38例(32.5%),未发生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79例(67.5%)。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47株。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中,前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4株、11株、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2.86%、85.71%和64.2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81.82%和63.6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7.50%和7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使用多种抗菌药为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使用多种抗菌药为影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应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按照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MDR)的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京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共219例。依据是否出现MDR分为2组:MDR组(n=107)和非MDR组(n=112)。分析MDR的分布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分析MDR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8.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MR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DR组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多见。MDR组患者1年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0. 2%(32/106) vs 8. 0%(9/112); 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时间长(OR=4. 813,95%CI 1. 234~5. 554;P=0. 032)、抗生素使用时间长(OR=3. 124,95%CI 2. 126~10. 314; P=0. 001)及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长(OR=4. 227,95%CI1. 470~6. 879; P=0. 041)是发生MDR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肺部感染MDR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见。发生MDR感染的患者死亡率高,住院时间长、抗生素时间长、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抗生素使用情况,为内分泌科患者感染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内分泌科收治的1 183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同时K-B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183例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153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2.93%。其中150例患者为单一病原菌感染,3例患者为双重病原菌感染。共计分离出15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3株,革兰阳性菌63株。多耐药检出56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35.9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5.56%、26.67%、62.22%、6.67%、6.67%、33.33%、4.44%、2.22%和2.2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头孢呋辛酯、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利福平耐药率为80.77%、73.08%、61.54%、42.31%、38.46%、34.62%、42.31%、11.54%、19.23%、3.85%和30.77%,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未产生耐受性。不同样本多重耐药菌分离情况:尿液、痰液、消化道、分泌物以及血液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分别为28、16、5、5和2株,分别占50.00%、28.57%、8.93%、8.93%和3.57%。2018-2021年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4.27%、4.30%、4.39%和5.26%,抗生素使用率为19.93%、22.52%、22.30%、24.01%和22.23%。结论 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随抗生素使用率上升。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类型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居多。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笔者参加各种抗感染相关的会议,被问到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危重监护病房(ICU)患者痰培养到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如何治疗。这个问题一方面反映国内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已成燎原之势,细菌耐药的形势非常严峻;但从另一  相似文献   

17.
[摘要] 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识别能力与治疗效果仍是当前临床上应对多重耐药菌的关键措施。根据不同的耐药机制探索新的替代疗法(如噬菌体)有望在未来成为应对多重耐药菌的突破性技术。该文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治疗以及新的替代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识别和治疗多重耐药菌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 563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科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因素。结果 1 563例骨科住院患者经培养共检测出78例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4.99%;78例患者累计分离病原菌101株,其中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80%、铜绿假单胞菌18.81%、表皮葡萄球菌14.85%和大肠埃希菌9.90%,患者主要感染部位分别为手术部位(37.62%)、软组织(14.85%)、开放性创面(21.78%);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噁唑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等耐药率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苄星青霉素等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苄星青霉素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利奈唑胺、四...  相似文献   

19.
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且两次以上痰培养细菌呈阳性并为同一菌株的208例住院患者,分为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组(112例)和非MDRB感染组(96例),调查其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基础疾病、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侵袭性治疗措施、院内应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情况等18项相关因素。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与MDRB感染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结果与MDRB感染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史(OR:1.182,95%CI:1.193.2.779)、痰培养细菌呈阳性前的住院天数(OR:1.131,95%CI:1.009—1.268)、留置胃管(OR:6.537,95%CI:2.913—14.667)、机械通气(OR:2.818,95%CI:1.079—7.358)、院内应用抗菌药物(OR:1.056,95%CI:0.549—2.030)。结论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是患者自身的内环境、侵袭性治疗措施和医院环境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吸烟史、痰培养细菌呈阳性前的住院天数、留置胃管、机械通气和院内应用抗菌药物与MDRB感染关系密切,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孙春荣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563-1564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检测出的263株多重耐药菌进行药敏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检测出263株多重耐药菌中G+菌占40.00%,G-菌占60.00%。G+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G-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分析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类型、及相关因素,以便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呼吸内科病房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