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应用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体检的6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5.29±1.22)mmol/L与(4.58±0.24)%,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9.98±0.81)mmol/L与(9.75±2.26)%,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应用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与诊断,便于医生及时地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彦 《大家健康》2016,(2):50-51
目的:研究探讨空腹血糖测定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值平均水平分别为(9.01±1.22)mmol /L 和(4.74±1.08)mmol /L,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查结果显示,HbAlc≥6.5%的有47例,占78.3%,HbAlc <6.5%的有13例,占21.7%,分析 FPG 和HbAlc 的相关性可见(r =0.7011,P <0.0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都与糖尿病的病变呈显著相关性,是诊断糖尿病、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韦振空 《求医问药》2014,(16):34-35
目的:探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这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将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我院对这两组人员分别进行了空腹血糖值的检测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检测,观察这两组人员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经过检测,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值为(9.95±0.63)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9.36±1.24)%;对照组人员的平均空腹血糖值为(5.36±1.21)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5.62±1.32)%,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人员,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生化指标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9月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12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9.87±2.15)mmol/L,餐后2 h血糖(17.61±2.75)mmol/L,糖化白蛋白(32.72±3.45)%,糖化血红蛋白(9.96±2.32)%,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4.80±0.62)mmol/L,餐后2 h血糖(6.15±0.74)mmol/L,糖化白蛋白(12.31±1.28)%,糖化血红蛋白(4.72±0.61)%,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空腹血糖检出率为82.81%,餐后2 h血糖检出率为92.19%,糖化白蛋白检出率为84.38%,糖化血红蛋白检出率为95.31%,四项生化指标联合检出率为100%。观察组中,糖化血红蛋白<7.0%时,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糖化血红蛋白7.0%~8.0%时,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糖化血红蛋白8.0%~9.0%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P <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空腹血糖为(6.94±0.62)mmol /L,餐后2h 血糖为(8.13±0.72)mmol /L,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7.92±1.02)mmol /L,餐后2 h 血糖(9.531.32)mmol /L,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不仅治疗总有效率高,而且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饮食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6.43±1.03)mmol /L,餐后2h 血糖(9.34±1.8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6.86±1.55)%,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于本院实施健康体检的53例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对象,为所有受检者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值、空腹血糖值等相关指标。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受检者,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值以及空腹血糖值均相对较高,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受检者血清C肽值均数为(1.42±0.38)μg/L,研究组患者血清C肽值均数为(1.01±0.05)μg/L,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区别(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突出,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90例2型糖尿病的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式研究,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服用瑞格列奈片(0.5~1)mg/次,每天3次,饭前15min服用;二甲双胍片(0.25~0.5)g/次,每天3次,饭时或饭后服用,疗程12周;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结果治疗前空腹血糖(9.87±1.56)mmol/L,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为(6.22±0.85)mmol/L,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为(9.34±1.22)%,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为(6.51±0.68)%,治疗前甘油三酯为(2.42±1.06)mmol/L,治疗12周后甘油三酯为(2.11±0.86)mmol/L,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为(3.34±0.67)mmol/L,治疗12周后低密度脂蛋白为(3.25±0.54)mmol/L。结论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7例糖尿病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组)与67例糖尿病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感染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为(9.75±2.46)%,空腹血糖值为(9.71±2.59)mmol·L^-1;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为(6.39±2.15)%,空腹血糖值为(8.77±2.43)mmol·L^-1;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8.418),空腹血糖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t=2.166)。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值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意义更优于空腹血糖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糖耐量正常与糖代谢异常人群的血糖(GLU)、胰岛素(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关系,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中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5名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及50名正常人的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胰岛素、2h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采用酶法、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胰岛素、2h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12±2.91)mmol/L、(19.40±3.38)mmol/L、(20.27±7.44)μU/L、(28.65±10.16)μU/L、(10.7±2.13)%,均高于正常人的(5.35±0.60)mmoUL、(8.38±1.31)mmol/L、(11.47±2.26)μU/L、(35.21±11.38)μU/L、(5.32±o.63)%,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不同年龄间同一时间段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本院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归为对照组。检验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等。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糖化血清蛋白值以及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对于糖尿病诊断和治疗具有显著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应在糖尿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中不断推广和应用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  相似文献   

12.
郝姝 《河北医学》2014,(12):2082-208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血糖分离血清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同时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测定血清尿酸浓度。结果: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8.43±1.21%,而对照组为5.34±0.88%,观察组的血尿酸含量为352.24±34.29umol/L,而对照组为112.57±28.22umol/L,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尿酸水平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可互相影响而形成恶性循环,需要积极加强对症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另外36例健康检查人群作为样本.采用血红蛋白检测仪及血气分析仪,对患者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进行检验,观察两组样本指标数值差异.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0.11±1.98)%,较对照组高、血清C肽(1.00±0.02) μg/L、较对照组低、空腹血糖(9.02±1.07) mmol/L,较对照组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异常问题,可将两项指标联合,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朱红霞  李英  王敏哲 《海南医学》2014,(13):1956-1958
目的对比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VG)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体检者46例,设定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人员的HbA1c和FPG指标,比较其差异并分析其结果。结果实验组平均HbA1c为(9.19±1.76)%,对照组仅为(5.14±0.99)%,实验组平均FPG含量为(10.344-3.57)mmol/L,对照组仅为(4.98±2.21)mmol/L,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FPG呈正相关关系。HbA1c介于4.0%~5.9%者FPG的浓度仅为(4.47±1.97)mmol/L;HbA1c介于6.0%-6.9%者FPG的浓度为(5.02±2.35)mmol/L;HbA1c介于7.0%~7.9%者FPG的浓度为(7.65±2.77)mmol/L;而HbA1c介于8.0%~8.9%者FPG浓度高达(9.89±3.01)mmol/L。大于9.0%者FPG浓度高达(11.41±3.74)mmol/L。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是糖尿病诊疗的重要指标。FPG为最常用的检测糖尿病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可能出现误诊;HbA1c为高效且准确的检测糖尿病方法,而且不易受干扰;HbA1c和FPG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在诊疗糖尿病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情况,分为DR组62例与NDR组188例,分别测定两组餐前血糖与HbA1c水平.结果DR组空腹血糖值为(12.58±3.45)mmol/L,NDR组空腹血糖值为(8.56±2.96)mmol/L,DR组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N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HbA1c值明显高于N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增高的患者易发生DR,控制HbA1c能够使DR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庞翔王艳玲  赵丽繁 《实用医技》2007,14(33):4618-4619
目的:研究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6例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检测。对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而空腹血糖在5.6mmol/L~6.9mmol/L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分类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标准。结果:656例患者住院前糖尿病的诊断率为17.1%(112/656),住院后系统检查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为41.5%(272/656),糖调节异常率为26.4%(173/656),279例空腹血糖在5.6mmol/L~6.9mmol/L的患者中,OGTT发现其中25.4%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空腹血糖在5.6mmol/L~6.9mmol/L的患者应常规作OGTT检查,来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邵建政 《当代医学》2013,(28):142-144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56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初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那格列奈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及各时段胰岛素浓度。结果256例患者均遵医嘱治疗,完成试验。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由治疗前的(8.65±1.11)mmol/L、(11.98±2.11)mmol/L、(7.01±0.95)mmol/L下降至治疗后的(6.90±1.10)mmol/L、(8.22±1.15)mmol/L、(6.42±0.95)mmol/L,对照组由治疗前的(8.80±1.23)mmol/L、(12.57±2.55)mmol/L、(7.52±1.13)mmol/L下降至治疗后的(7.13±0.90)mmol/L、(8.34±1.21)mmol/L、(6.87±0.99)mmo//L,观察组下降情况明显优对照组,且能促进早期胰岛素的分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且能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瑞格列奈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本文选取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格列奈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及糖化血红蛋白五项指标大小分别是(5.54±0.12)mmol /L、(8.72±1.07)mmol /L、(1.76±0.21)mmol /L、(5.69±1.07)mmol /L 及(6.46±1.33)mmol /L,和治疗前该组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指标大小,同时对于调节患者的胆固醇等指标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两组,无DN组(UAER〈20μg/min)、有DN组(UAER≥20μg/min),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分析一般资料无DN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尿酸分别为(25.89±4.45)kg/m2、(7.23±1.89)%、(7.83±1.78)mmol/L、(2.03±2.01)mmol/L、(124.53±18.26)mm Hg、(267.11±76.89)μmol/L;有DN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尿酸(27.81±6.35)kg/m2、(8.27±2.22)%、(9.67±3.62)mmol/L、(2.89±3.49)mmol/L、(139.87±20.89)mm Hg、(278.45±86.5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依照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S)、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甘油三酯(TG)和尿酸(UA)。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控制体重等危险因素,合理饮食,改善自身代谢的情况,有效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LAGB)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机制。方法肥胖伴T2DM患者2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20例行LAGB手术。检测术前、术后第1、3、6、12个月空腹血清Leptin水平,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空腹血糖(FBG)水平及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40例受试者LAGB术后6个月和12个月BMI由术前平均(38±5)kg/m2分别降至(30±4)kg/m2和(28±7)kg/m2(P〈0.05)。术前糖尿病组F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mU/L)×FBG(mmol/L)/22.5]、HbAlc和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12个月FBG由术前(8.5±3.0)mmol/L分别降至(6.5±1.0)mmol/L和(5.9±0.5)mmol/L,FINS和HbAlc术后3个月后降至正常范围。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血清Leptin指标逐渐下降,糖尿病组血清Leptin与FBG、FINS、HbAlc、C肽及HOMA—IR呈正相关。结论LAGB能有效治疗肥胖症及T2DM,通过降低血清Leptin水平,减轻瘦素抵抗,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