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失败后进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直接PCI的临床疗效。方法:196例AMI患者进行直接PCI治疗(直接PCI组),34例静脉溶栓失败的AMI患者进行补救性PCI治疗(补救PCI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支架置入情况,比较住院与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与直接PCI组相比,补救PCI组年龄偏低[(52.47±11.93)岁vs(60.28±11.02)岁,P=0.001],较少伴有高血压(32.4%vs56.1%,P=0.01)。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分布、病变形态、冠脉病变支数无差异性(P均>0.05);直接PCI组“罪犯”病变狭窄程度较补救PCI组重[(95.47±7.83)%vs(90.73±11.02)%,P<0.05];置入支架的直径小[(3.07±0.41)mmvs(3.23±0.39)mmCP<0.05];直接PCI组IRA开通率偏低(89.8%vs100%CP>0.05)。两组患者血运重建程度有差别(P<0.05),但近期与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差异(P均>0.05)。结论:补救性PCI与直接PCI均是AMI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郭瑄  高延  周建生  张小利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654-1656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AM 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其中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 STEM I)患者23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 I)患者28例。结果:N STEM I组CK和TNT峰值低于STEM I组,分别为966±577IU/L vs2 588±1 271IU/L与0.89±0.51ng/m l vs1.50±0.64ng/m l(P<0.05);N STEM I组多支病变和梗死相关动脉(IRA)C型病变多于STEM I组(83%vs57%,39%vs11%,P<0.05),而IRA完全闭塞率低于STEM I组(30%vs54%,P<0.05),行冠脉搭桥术比率高于STEM I组(17%vs0,P<0.0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两者相同。结论:N STEM I组多支病变、C型病变的比率高于STEM I组,CABG(冠脉搭桥术)比率高于STEM I组,而IRA完全闭塞率低于STEM I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皮质醇和肌钙蛋白I(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但近期无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比较两组皮质醇和cTnI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病组皮质醇[(1 333.0±146.9)nmol/L]和cTnI[(1.06±0.039)ng/m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全部观察对象作为整体,皮质醇与cTnI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902、0.927,P<0.05). 结论 血清皮质醇及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隘程度相关,对AMI患者发展和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足底压力与步态变化.方法 纳入住院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组(DC组)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使用FootScan系统收集足底压力及步态相关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秩相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DC组相比,DPN组左足第3、4跖骨的峰值压力降低[(13.15±4.22)N/cm2 vs(11.96±3.94) N/cm2,P <0.05;(10.21±4.22) N/cm2 vs(9.14±3.66) N/cm2,P<0.05],右足第1、2、3跖骨峰值压力降低[(6.02±2.79) N/cm2vs(5.04±2.87) N/cm2,P< 0.05;(9.95±2.69) N/cm2 vs(9.18±2.77) N/cm2,P <0.05;(10.90±3.23)N/cm2vs(9.93±3.09)N/cm2,P<0.05],其余区域峰值压力、总应力、总接触面积、总应力-时间积分、各区域压力-时间积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C组相比,DPN组右足的整足接触阶段[56.8%(50.22%~62.45%) vs 59.5%(54.25%~64.15%),P<0.05]延长,离地阶段[31.25% (25.475% ~ 35.775%)vs 29%(24.95% ~33.65%),P<0.05]缩短,总时间[(858±12)ms vs(900±127)ms,P<0.05]延长,步行速度[(2.58±0.67) km/h vs(2.28±0.66) km/h,P<0.05]减慢.步行速度与多个区域的足底压强呈正相关(P<0.05),支撑相中的整足接触阶段与峰值压力呈负相关(P<0.05),离地阶段与峰值压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峰值、压力-时间积分未见升高,步行速度减慢,整足接触阶段延长,离地阶段缩短.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进行评价同时需要对步行速度及步态进行矫正,使用压力-时间积分指标更能反映足底承受压力情况.  相似文献   

5.
踝-臂血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踝-臂血压指数(ABI)和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2008年6月在本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111例,男性79例,女性32例,年龄56.9±7.8岁。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者81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0例。患者在术前取平卧位,测量四肢血压后计算踝-臂血压指数,即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正常值≥1.0。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用Judikin’s法按常规选择投照体位。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30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0.43±10.85;ABI=1.14±0.21);单支病变组(33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13.54±9.96;ABI=0.95±0.25);双支病变组(30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24.26±11.26;ABI=0.96±0.29);3支病变组(18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39.55±12.36;ABI=0.68±0.35)。冠状动脉正常组和有冠状动脉病变组的ABI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的ABI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ABI越小。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和ABI的相关系数为-0.536(P=0.0001),即冠状动脉造影积分越高,ABI越低,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提示糖尿病、空腹血糖增高和冠状动脉积分增高是ABI<0.9的预测因素。结论:ABI是预测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调控全段甲状旁腺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钙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37例糖尿病肾病(IV期及V期)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129)和对照组(n=108).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胰岛素降血糖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碳酸司维拉姆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并统计3年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冠状动脉钙化率、心血管事件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8±0.4)mmol/L vs(2.1±0.5)mmol/L;(1.6±0.2)mmol/L vs(1.8±0.2)mmol/L;(3.1±0.6)mmol2/L2 vs(4.3±0.7)mmol2/L2;(244.2±21.5)ng/L vs(383.2±29.3)ng/L](P<0.05),且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冠状动脉钙化率、心血管事件病死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1±7.1)分vs(83.5±22.4)分;8.73%vs 51.04%;2.33%vs 11.11%](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IV期及V期)患者采用碳酸司维拉姆口服治疗能够通过下调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减轻血管钙化,进而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326例,Hcy等实验室生化指标均由医院医学检验科按标准流程进行检测.对Hcy水平与MACE发生率进行ROC曲线分析,按Cut-off值11.69 μ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Hcy(L)组及Hcy(H)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并定期随访,记录MACE.结果 Hcy(L)组血浆N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Hcy(H)组[(501.46±118.35)pg/mL vs.(1 324.11±523.13) pg/mL,P=0.02],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高于Hcy(H)组[(55.23±9.48)% vs.(50.79±10.68)%,P=0.03].随访1年后Hcy(H)组LVEF与基线相比明显降低[(45.32±10.18)%vs.(50.79±10.68)%,P<0.05],且Hcy(H)组MACE发生风险明显高于Hcy(L)组,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而Hcy(L)组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与基线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54.43±10.68)%vs.(55.23±9.48)%、(28.56±6.21)%vs.(29.22-±-5.30)%,P>0.05].结论 AMI合并高血浆Hcy水平患者发生远期MACE风险较低血浆Hcy水平者明显增加,预后较差,提示血浆高Hcy水平是AMI患者预后不良可能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但其在AM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Hcy干预治疗能否改善AMI患者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左心功能?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诊但未发生心肌梗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7例,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DM)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正常(NGT)组?各组患者的血压值没有统计学差异?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房容积指数(LAVI),彩色M型测量舒张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脉冲多普勒记录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口血流频谱?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的比值(E/A),组织多普勒(DT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计算E/Em及左室Tei指数以评估患者的左心功能?结果:与NGT组比较,DM组及IGR组患者的左室Tei指数(LV-tTei)[(0.59 ± 0.09),(0.57 ± 0.07) vs (0.52 ± 0.06)]?E/Em比值[(12.61 ± 1.41),(11.22 ± 1.94) vs (9.85 ± 1.93)]及LAVI[(29.22 ± 3.41),(29.22 ± 3.41) vs (27.24 ± 3.35)]增大,Vp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上述4个超声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E/Em? LAVI?LV-tTei及Vp较传统测量的EF及E/A更早地反映了糖代谢异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4-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共收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85例,分为合并新发CAVB组(n=19,2.1%),无CAVB组(n=866,97.9%),分别观察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峰值、脑钠肽水平、心功能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住院病死率,并分析发生CAVB的发病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新发CAVB组较无CAVB组肌酸激酶峰值和同工酶峰值明显升高[(1 804.5±65.4)U/L vs(1 251.3±46.7)U/L,(155.8±25.6)U/L vs(104.3±19.1)U/L,均P<0.05];脑钠肽峰值水平更高[(1 254.4±55.3)pg/mL vs(432.4±78.5)pg/mL,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较差(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40.5±4.6)%vs(51.2±6.9)%,P<0.05];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P<0.05);住院病死率显著升高(63.2%vs 2.4%,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新发CAV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心肌坏死面积大,心功能差,住院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10.
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EH)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37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306例,女68例,平均年龄(58.1±10.1)岁(范围31~81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合并EH的冠心病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少于(31.5%vs51.3%)未合并EH的冠心病患者(P<0.001);冠状动脉2支(37.5%vs8.6%)和3支(27.2%vs14.8%)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合并EH组(P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升主动脉内径是最佳的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参数。结论: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居多,提示对这部分患者强化降压治疗可能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二尖瓣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肺水肿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价值。设计:临床病例对照试验。地点: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的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受试者:28例急性心肌梗死且发展成肺水肿的住院患者(P组,病例组)和39例无合并症的心肌梗死患者(C组,对照组)。结果:P组患者的E波(77±20cm/s vs64±16cm/s,P=0.007)和E/A比值(1.5±1.0vs1.0±0.4,P=0.014)更高,E波减速时间更短(153±40m s vs196±53m s,P=0.001),射血分数更低(35%±10%vs49%±11%,P<0.001)。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尖瓣血流速度两组间无差异(Vp:36.2±11cm/s vs34.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和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A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哮喘控制试验(ACT)、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与生活质量评分、多导睡眠检测(PSG)指标[SLT90%:静脉饱和度(SaO2)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DB:总暂停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EF:总睡眠总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血清hs-CRP、EOS水平、治疗有效率等.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CT评分、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与生活质量评分、PSG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AT评分[(15.32±3.21)分vs(20.26±4.32)分]、急性加重次数[(0.33±0.12)次vs(0.52±0.28)次]、SLT90%[(40.56±4.65)vs(44.74±3.48)]及TDB[(28.76±3.65)%vs(34.57±4.12)%]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CT评分[(23.43±4.54)vs(19.21±3.75)分]、生活质量评分[(92.67±10.65)分vs(74.45±9.87)分]、SEF水平[(51.36±4.64)%vs(45.64±3.63)%]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和E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s-CRP[(3.43±1.13)mg/L vs(5.65±1.58)mg/L]和EOS[(1.76±0.65)%vs(4.53±1.78)%]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ACOS能降低患者血清hs-CRP、EOS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测量值(AB I)对国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AB I测量、病史收集、生化检查和统计学处理,观察AB I、临床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并随访14.2±2.4个月,观察AB I与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造影严重病变组和非严重病变组间AB I有显著差异;AB I降低组与AB I正常组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AB I<0.9对冠状动脉严重病变(三支和左主干病变)及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作用。 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各24个月(2013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并直接行PCI术的患者685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院内绿色通道组(胸痛中心成立前24个月,即2013年10月—2015年9月)274例、胸痛中心组(胸痛中心成立后24个月,即2015年10月—2017年9月)411例。比较2组患者总缺血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FMC)时间、FMC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知情同意时间、救护车或转诊到院比例、院内病死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院内心衰率、CCU时间、住院时间和总费用。 结果 胸痛中心组与院内绿色通道组比较,总缺血时间[(322.6±112.8)min vs. (445.2±90.9)min,P<0.001]、发病至FMC时间[(194.9±90.5)min vs. (270.4±112.9)min,P<0.001]、FMC2B时间[(118.7±68.4)min vs. (158.7±77.3)min,P<0.001]、D2B时间[(73.2±25.4)min vs. (110.9±43.9)min,P<0.001]、知情同意时间[(10.9±5.2)min vs. (22.4±15.6)min,P<0.001]均显著缩短;院内病死率(1.2% vs. 3.6%,P=0.033)、PPCI术后院内心力衰竭率(14.4% vs. 28.1%,P<0.001)均显著降低;CCU时间[(2.6±0.8)d vs. (3.8±0.6)d,P<0.001]、住院时间[(7.9±3.7)d vs. (9.5±3.8)d,P<0.001]均显著缩短;总费用[(4.6±2.1)万元 vs. (5.1±2.0)万元,P=0.002]显著降低。 结论 胸痛中心能显著提高急性STEMI患者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再通与重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溶栓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对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CA)血管再通与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溶栓组(40例)接受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保守治疗。全部患者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病变情况实施血管重建术[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结果:溶栓组与对照组IRCA血管开通率分别为87.5%和56.0%,冠状动脉狭窄积分分别为4.93±2.56和5.78±2.17,血管重建成功率分别为91.7%和71.4%,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AMI溶栓治疗后血管开通率高,但IRCA残余狭窄仍较严重,开通的血管有利于血管重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分析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影像特点。方法:74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65岁)组29例,非老年(<65岁)组45例。应用IVUS对两组的74处病变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最小管腔横截面积、重构指数、脂池或溃疡面积、脂池或溃疡面积/斑块面积比值分别为(3.6±0.9)mm2 vs (4.2±1.1)mm2、(1.055±0.263)vs(1.188±0.245)、(2.3±0.79)mm2 vs(3.9±0.82)mm2、(21.9±4.2)vs(33.9±5.1),P均<0.05。老年组以纤维钙化斑块为主,非老年组以纤维软斑块为主,两组斑块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51.7%vs 75.6%, P<0.05。结论:AMI的罪犯病变多因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所致,但非老年组的病变相对老年组而言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病人并伴有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入院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治疗,42例)以及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42例),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气、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pH值呼吸肌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的FEV1[(32.27±2.56)%vs(50.24±4.34)%,P<0.05]、FVC[(57.34±4.87)%vs(73.61±7.87)%,P<0.05]、动脉血氧分压[(73.45±3.67)mm Hg vs(110.34±7.89)mm Hg,P<0.05]及血pH值[(7.22±0.03)vs(7.45±0.06),P<0.05]都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62.67±8.63)mm Hg vs(43.13±2.56)mm Hg,P<0.05]则显著降低;呼吸衰竭纠正时间[(45.78±6.23)h vs(26.27±3.71)h,P<0.05]和住院时间[(17.34±3.18)d vs(11.45±2.01)d,P<0.05]都显著缩短.结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给予综合治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雾化吸入)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8例(男38例,女10例),根据PCI术后测量的IMR值分为3组,A组IMR≤25(n=18);B组IMR 25~32(n=16);C组IMR≥32(n=14).检测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PCI术后及术后1年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后1年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3组间血清NT-ProBNP水平[(2 734.83±1 009.40)vs.(4 929.68±1 611.52)vs.(7 480.64±2 08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49,P=0.000).术后3组间LVEF[(54.00士5.99)vs.(52.31士4.35)vs.(49.29士4.6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76,P=0.043),3组间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间LVEF[(57.28±5.21)vs.(54.43±3.69)vs.(46.43±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44,P=0.000),3组间LVEDD(48.94±1.95)vs.(50.63±2.68)vs.(52.14±2.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75,P=0.002).术后1年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例数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07,P=0.035;x2 =6.084,P=0.048);再次ACS、再次PCI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 PCI术后测量IMR能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1年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在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获取30例HFpEF患者和15例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的左心室长轴两腔、三腔、四腔及系列短轴电影图像,绘制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及整体应变曲线,比较两组峰值充盈速率及充盈量,以及整体纵向、径向、周向峰值应变和应变率等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FpEF患者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增加(0.86±0.15 vs0.73±0.08,P<0.05),舒张早、晚期峰值充盈速率比(PFR1/PFR2)降低或倒置(0.74±0.14 vs 1.43±0.34,P=0.001),早期充盈量(FV1)及其占总充盈量比例降低(26.24±9.74 vs 31.30±5.17,0.59±0.05 vs0.69±0.03;P均<0.05),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降低[(-14.96±1.79)%vs(-20.96±0.84)%,P<0.01],整体纵向、径向、周向峰值应变率均降低(0.65±0.16 vs1.29±0.27,-2.23±0.71 vs-3.80±1.13,1.02±0.14 vs 1.77±0.63;P均<0.05).结论 通过心脏磁共振获得的LVRI、PFR1/PFR2、FV1和整体周向峰值应变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对于HFpEF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人与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差异。方法:依据病史、心电图、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及冠脉造影结果分成4组,其中冠心病患者3组,共4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患者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患者1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AMI组)患者13例(发病24h内),同时,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双色分析法检测4组患者以及3组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EP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NC)的百分比,其中EPCs以CD133+/VEGFR-2+双标记阳性确定。结果:SAP组[(0.043±0.043)%]、UA组[(0.014±0.018)%]、STEAMI组[(0.040±0.036)%]外周血中EP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11±0.078)%](P均<0.01)。其中,UA组不仅明显低于SAP组(P<0.05),而且较STEAMI组有下降趋势(P=0.11),SAP组与STEAMI组间EPCs占PBMNC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EPCs数量较正常人减少,其数量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提示外周血中EPCs数量的变化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