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选择双源CT冠状动脉的最佳重建期相,比较全期相固定间隔重建技术与自动化最佳期相选择技术所选择的最佳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方法对107例病人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原始数据经多期相重建和自动化重建优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影像,以4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进行分段。比较上述2种技术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影像质量。结果最佳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平均评分3.11),次之为R-R间期的75%(平均评分3.06)、再之为35%(平均评分为3.03)。自动化期相选择的最佳收缩期影像的平均评分为3.05,舒张期影像质量的平均评分为3.08。2组之间总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按照15个冠状动脉节段计算,除了4段外,其余14个冠状动脉节段对于2种技术显示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最佳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和35%。自动化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重建技术可以获得优良的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仍需要结合多期相重组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选择双源CT冠状动脉的最佳重建期相,比较全期相固定间隔重建技术与自动化最佳期相选择技术所选择的最佳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方法 对107例病人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原始数据经多期相重建和自动化重建优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影像,以4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进行分段.比较上述2种技术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影像质量.结果 最佳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平均评分3.11),次之为R-R间期的75%(平均评分3.06)、再之为35%(平均评分为3.03).自动化期相选择的最佳收缩期影像的平均评分为3.05,舒张期影像质量的平均评分为3.08.2组之间总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按照15个冠状动脉节段计算,除了4段外,其余14个冠状动脉节段对于2种技术显示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最佳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和35%.自动化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重建技术可以获得优良的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仍需要结合多期相重组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和心率变异性对双源CT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原始数据经多期相重建优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影像,以4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和心率变异性对冠状动脉的影像质量的影响,对有相关性者行进一步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共纳入分析的血管为299支,296支血管可满足影像评价(99%)。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和心率变异性对总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没有影响,仅平均心率对舒张期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有负影响(P〉0.05),尤其对右冠状动脉的影响更明显,70bpm以上时影像质量即下降,80bpm以上时影像质量甚至难以满足评价。结论: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和心率变异性对双源cr冠状动脉总的影像质量没有影响,但平均心率对舒张期冠状动脉的影像质量有负影响,对右冠状动脉的影响更大,当心率大于80bpm时,利用舒张期的数据难以获得RCA满意的影像质量,应该利用最佳收缩期的数据进行影像重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自动化选择的最佳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双源CT(DSCT)冠状动脉影像质量及心率对冠状动脉CT影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107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原始数据经自动化重组优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影像,以4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进行分段.按照心率将患者分为6组,评价各组之间冠状动脉的影像质量.结果 107例,共纳入分析的血管节段为1297段.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有1217个(93.8%)和1093个(84.3%)冠状动脉节段可满足影像学评价.所有收缩期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和心率没有相关性,而舒张期的影像质量与心率呈负相关.当心率>80次/min时,冠状动脉舒张期的影像质量开始明显下降,甚至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结论 利用DSCT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自动化选择技术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冠状动脉CT影像,可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心率对冠状动脉舒张期的影像质量有较大影响,当心率>80次/min时,应利用最佳收缩期的数据进行影像重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运动图算法在自动选择最佳重建相位窗时的效果。50例连续病人的影像数据应用运动图算法确定收缩期及舒张期最佳重建相位窗。应用手动法确定最佳重建窗时,扫描数据于R—R间期每隔5%的相位进行一次重建。应用五级法对主要冠状动脉血管的运动伪影进行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双源CT全时相间隔重建并Inspace软件中的四维(4D)模式,评价双源CT对冠状动脉的多时相成像能力,并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CTA)的质量随时相变化的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方法 对50例患者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并作10%~100%(间隔10%)全时相重建,然后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利用Inspace软件中的4D模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各个时相的冠状动脉3支主要分支血管的成像质量进行评级(评分).结果 冠状动脉3支主要血管所有10个时相的平均成像质量评分分别为:右冠状动脉(RCA)1.71分,左前降支(LAD)2.57分,左回旋支(LCX)2.03分(最低为1分,最高为3分).在开始于心脏R-R问期的30%、40%和70%的重组时相窗上,冠状动脉的3支主要分支血管的成像质量平均评分均达到2.0以上.有41例(82%)3支主要血管在收缩期(10%~40%)和舒张期(50%~100%)内同时能找到1个或1个以上的时相其成像质量达到1级(3分).25例(50%)其前降支每一时相的成像质量均达到2级(2分)以上,其中5例(10%)每一时相的成像质量均达到1级.结论 双源CT初步具备了对冠状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成像的能力,其成像质量存在2个高峰期,1个是收缩中晚期(30%~40%),1个是舒张中期(70%左右);但要达到全时相高质量成像还需进一步提高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双源CT在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心律失常患者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中的应用。方法:452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心律失常患者70例,其中增强扫描过程中平均心率>100次/min的患者共56例,房性早搏(atrial premature beat)6例,室性早搏(ventricular oremature beat)5例,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3例。双源CT自动重建最佳收缩期(best diast)、最佳舒张期(best syst)图像,若图像欠佳者编辑心电图,然后重建图像,把增强扫描图像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重建、曲面(CPR)重建。将图像质量分为3级,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 association,AHA)推荐的解剖分段方法为标准评价冠状动脉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结果:70例心律失常患者经过心电图编辑后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时相均为收缩期。共评价561个节段冠状动脉,其中图像质量1级者占87.9%(493/561),图像质量2级者占7.5%(42/561),图像质量3级者占4.6%(26/561)。结论:双源CT用于心律失常患者的冠状动脉成像可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  相似文献   

8.
正摘要目的人工心脏瓣膜置入术后的病人可能需要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我们评估瓣膜伪影是否影响多层CT对冠状动脉的评价。方法从我院PACS存档中选择有人工心脏瓣膜病人心电门控或触发的CT血管成像。选择最佳收缩期与舒张期横断位重建影像评价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上每段因瓣膜相关  相似文献   

9.
不同心率水平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心率状态下双源CT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情况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345例受试者,男248例,女97例,年龄24~86岁,心率49~133次/分,平均心率74.2±14.4次/分(均未给予药物控制心率),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重组后,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对所有受检对象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进行分段评分(1分~5分)。按受检时心率分为5组,分别统计各组冠状动脉各段的成像质量评分,收缩期和舒张期最佳时相的成像质量评分,以及最佳时相在R-R间期的分布情况。结果:成像成功率为99.9%(3392/3395)。图像质量评分总均值为(4.76±0.57),评分均值与心率呈负相关(r=-0.973,P=0.005)。当心率增高时,收缩期的成像质量和舒张期的成像质量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收缩期下降幅度与舒张期比较明显较缓。当心率<80次/分时,最佳时相多数在舒张期得到,占79.6%(183/230),特别集中于R-R间期的70%左右,占68.3%(157/230),有88.7%(306/345)的受检对象在收缩期和舒张期两期都能得到优良(4分以上)的图像;当心率≥80次/分时,最佳时相多数在收缩期得到,占83.5%(96/115),仅有10.4%(12/345)的受检对象在收缩期和舒张期两期都能得到优良的图像。结论:在排除了心律不齐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双源CT在患者处于自然心率状态下其冠状动脉成像成功率接近100%;但心率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仍有一定影响;当心率<80次/分时大多数可以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成像,而心率≥80次/分时一般只能在收缩期成像。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乳腺粗针活检的准确性;超声定向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乳腺良性乳头状病变的初步报道;利用双源CT和MRI量化评估心脏移植接受者左室功能和心肌质量的临床初探;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脏移植接受者的应用:影像质量与最佳重建间隔时间;基于双源CT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