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舟山口岸出入境远洋劳务人员HIV和梅毒感染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此类疾病的流行特点,为今后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上半年出入境远洋劳务人员的HIV和梅毒感染情况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境和入境远洋船员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是出境和入境船员间HI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从年龄和婚姻构成分析,已婚的青壮年人群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对近几年的梅毒流行趋势和流行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根据出入境人员的梅毒和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行为干预措施,从而遏制性传播疾病在口岸的进一步蔓延,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此类疾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对远洋渔民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办法,在远洋渔民中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避免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选取2004—2006年由舟山口岸出境的远洋渔民为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干预组在出境前采取各种宣传方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在入境时对2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各调查组的艾滋病知晓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在进行干预前的总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干预后总知晓率和各项知晓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出境前和入境后总知晓率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调查发现调查对象对VCD录像片和卫生知识宣传窗最为满意。〔结论〕通过采取各种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播放艾滋病知识VCD录像片和卫生知识宣传窗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提高远洋劳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或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口岸出境劳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时发现目前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口岸改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象在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各分中心采取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出境劳务人员共700人,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出境劳务人员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纸和杂志。其中51.82%的人员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知识,但性别、年龄和既往是否获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等因素对他们的现有水平基本没有影响。同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现有水平对安全套的使用也影响不大。结论社会各种类型的宣传教育对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是有效的,但要进一步提高出境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必须要加强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大安全套使用的推广,充分发挥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综合作用,采取形式更加新颖多样,内容更加通俗易懂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出入境人员实施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地区出入境人员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对宣传较多的知识知晓率较高,经过行为干预后知晓率无明显变化;而对宣传较少的知识知晓率明显偏低,行为干预后效果明显;对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行为干颅后,效果很好;对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认识比较模糊,经行为干预后,同情和愿意帮助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人数没有明显变化;电视是出入境人员了解艾滋病知识的首要途径,而医生在宣传艾滋病知识方面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够。[结论]对出入境人员通过健康咨询对其行为进行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舟山口岸出入境远洋劳务人员HIV和性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此类疾病的流行特点。对出入境远洋劳务人员实施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寻找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方法〕对2004—2007年上半年远洋劳务人员的HIV和性病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对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劳务人员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相对对照组而言,干预组的知晓率和高危行为发生率都有显著变化,虽然未使其改变多性伴的生活方式,但从监测结果来看,在知晓率、高危行为习惯改变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结论〕通过对出入境远洋劳务人员高危行为的干预研究发现,单因素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并不能对艾滋病、性病的预防控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多种干预并行,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才能遏制性传播疾病的进一步蔓延,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此类疾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干预性宣传教育,提高劳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随机抽取到黑龙江各个口岸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赴俄罗斯劳务团体作为调查对象,对出国劳务人员在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取有效调查问卷4809份,并将调查结果的所有数据经SPSS12.0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接受宣传教育人群属于性活跃的文化程度较低的体力劳动人群;经过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后,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有效预防艾滋病方法的认识也有较大的提高。[结论]此次宣传教育效果显著,建议今后检验检疫部门把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厦门口岸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与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厦门口岸出国劳务人员中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1988~2000年经厦门口岸出入境的出国劳务人员25900人次进行了HIV感染和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感染者检出8例,总检出率为0.31‰,其中30~40岁年龄组为7例,占感染者总数的87.5%;检出梅毒感染者26例,总检出率为1.01‰,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在20~40岁年龄组的25例,占感染者总数的96.15%。1994年检出首例梅毒感染者至2000年平均年递增24.5%。〔结论〕厦门口岸出入境劳务人员HIV感染均属境外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地区主要来自东南亚。梅毒主要是在国内因性乱感染。说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对性传播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对阻止其经出入境口岸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相关态度、行为和需求。〔方法〕对上海口岸海港、空港、铁路、保健中心等地的出入境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共收取有效问卷2307份。所有数据经SPSS12.0统计分析。〔结果〕出入境人员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刊和宣传资料;艾滋病的3个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89.6%以上,艾滋病的其他知识知晓率在60%~90%,艾滋病知识的影响因素是职业和文化程度;艾滋病的正确态度率为58.8%~91.6%;在性伴侣人群中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不固定的占10%左右;假设发生邂逅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要大大高于实际生活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艾滋病知识影响态度,但对行为影响不明显;国际旅行人员所需艾滋病方面的帮助依次为知识宣传教育,提供免费的病毒检测,提供免费安全套和电话咨询。〔结论〕需要加大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以外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重点加强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关注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不固定的人群;需要根据相应的行为改变理论采取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洛阳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1995~2001年洛阳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进行总结,为今后开展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1年经洛阳口岸出入境的人员24434人次进行了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6年共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例,总检出率为0.53‰;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6~40岁年龄段,其中30岁以下年龄组10例,占感染者总数的76.9%;30~40岁年龄组为3例,占感染者总数的23.1%。感染者中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为感染者总数的69.2%。〔结论〕16~40岁的青壮年劳务人员应作为洛阳口岸艾滋病监测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这一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狄海涛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2,25(5):285-286
〔目的〕了解出国劳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制订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培训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4~6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36名出国劳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调查。〔结果〕出国劳务人员对于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我国艾滋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可以预防等内容掌握较好,回答正确率在90%以上;对于艾滋病的传染性、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等内容了解不多,回答的正确率在60%~80%;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共用碗筷是否会传染艾滋病以及性病可以促进艾滋病传染则知之甚少,回答的正确率在35%以下。〔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自身防护意识和水平,防止艾滋病的传入和扩散,保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远洋劳务船员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受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他们以其流动性大,高危性行为相对频繁而成为导致艾滋病、性病传入我国的高危人群,也是造成艾滋病、性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转移的桥梁人群。提高远洋劳务船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改变他们的高危性行为,是有效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获取归国劳务人员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寻找归国劳务人员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探索适合出国劳务人员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和防治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制定出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式。在山东口岸11个国际旅行保健中心,单纯随机抽取前来进行健康体检的归国劳务人员,采用现场独立填写问卷的方式,对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86.40%的归国劳务人员在出国前接受过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国前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占82.8%;被调查的归国劳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在文化程度和前往各大洲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前往国家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表现在前往哈萨克斯坦的人员在出国前均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一些问题在性别、年龄和职业等方面有差异,表现为女性、年龄小和从事石油行业的人员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比例高。〔结论〕绝大多数归国劳务人员在出国前已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前往国家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主要因素;通过朋友或医生传授和学校教育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例普遍偏低,应加强以上两种途径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河北省迁西县农村地区妇女预防HIV/AIDS健康教育干预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干预前后农村妇女获得HIV/AIDS防治知识的途径、防治知识知晓率及相关态度和意愿,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终末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听周围人介绍HIV/AIDS知识的比例分别为54.58%和23.85%(P<0.05)。干预组知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的比例上升19.58个百分点(P<0.05),知晓蚊虫叮咬和共用马桶不会传播的比例分别升高42.09和29.17个百分点(P<0.05),知晓"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比例上升了49.16个百分点(P<0.05),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大。结论:农村妇女预防HIV/AIDS健康教育有效,同伴教育是农村预防HIV/AIDS的一种适宜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口岸出入境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今后开展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指导方向。[方法]对2005年在浙江口岸出入境的中国籍人员采用现场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在被调查的278人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了66.9%;从事职业以船员最多,占27.3%;出国目的以劳务和旅游为主,占78.4%;不同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有差异;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持援助和同情态度,分别为36.3%和29.5%;地方疾病控制部门是出入境人员有关艾滋病咨询的首选,检验检疫部门排在其后,出入境人员对检验检疫部门的需求以提供防治知识宣传和免费病毒检测为主,分别为69.8%和28.4%。[结论]浙江口岸出入境人员结构组成优于普通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防范意识明显较高,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误区,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重点关注劳务人员、同性恋等人群,改进工作和服务质量,杜绝艾滋病在国境口岸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提升外出农民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安乡县外出农民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影响效果。方法利用外出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机会,开展为期2个月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随机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用EpiData3.0软件资料录入,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3.9%(166/260)提高到干预后的85.4%(239/280),艾滋病歧视态度由干预前的25.0%(65/260)降低到干预后的17.5%(49/280),干预前婚外性行为发生率为35.8%(93/260),干预后婚外性行为意愿发生率降低为20.0%(56/280),干预前婚外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4.5%(60/93),干预后安全套意愿使用率提高到87.9%(246/28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较高文化程度、感知艾滋病危害及具有高危行为自我控制能力是减少婚外性行为和促进安全套使用的保护因素。结论利用农民工春节返乡机会,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意识、改变高危行为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预防艾滋病试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研究方法在戒毒所和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变化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率比干预前低;干预前后吸毒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变HIV感染者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交通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于2007年3-6月对深圳1:3岸皇岗、罗湖、沙头角3个体检点的交通员工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约80.0%的交通员工知道艾滋病经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交通员工对艾滋病有不正确的认识,如“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1.2%。交通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例如“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1.7%。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HIV知识及格与否的交通员工对HIV相关行为的态度不同。约有50%左右的交通员工表示出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宽容。54.0%的交通员工承认自己有过婚前性行为,26.4%的交通员工承认有过婚外性行为。743(13.0%)人自报告曾经与性服务小姐(暗娼)有过性关系。交通员工在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很低,在自报告与性服务小姐(暗娼)发生性行为的743人中,经常使用的占6.2%;每次都用的仅占3.5%。[结论]深圳口岸交通员工对艾滋病有所了解,但仍然缺乏全面的认识,安全性行为的比例也不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交通员工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他们的自我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