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脉象都有其显现的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而且其具体的时空位置对于临床脉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明代医家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中言:“浮、沉两脉以手之轻重得之;迟、数两脉以息之至数辨之;细、大两脉以形象阔窄分之;长、短两脉以部位之过之与不及验之。以此八脉为纲,余脉即于八脉之中。”其“八脉为纲”,就是关于辨别空间和时间位置的纲领。其中“浮、沉”脉是指脉的浅深位置;“细、大”脉是指脉来的宽窄度;“长、短”脉是脉来是否满寸关尺部位,用以辨别脉的长度。以上六脉是辨别脉的空间位置的纲领,而“迟、数…  相似文献   

2.
八维脉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脉象的分类方法,古今医家均有研究。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以缓、急、大、小、滑、涩为纲;《难经》以浮、沉、长、短、滑、涩为纲;徐灵胎《洄溪脉学》以浮、沉、迟、数、虚、实为纲;陈修园《医学实在易·持脉秘旨》以浮、沉、迟、数、细、大、长、短为纲;周学海《诊家直诀·八法总义》以“位、数、形、势”为纲。其中周学海提出的“盖求明脉理者,须先将位、数、形、势讲得真切,便于百脉无所不赅,不必立二十八脉之名”的指导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八维脉法从分析脉象的空间位置、时间位置、搏动状态三纲入手,综合归纳形成脉…  相似文献   

3.
45例正常青年人脉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例正常青年人寸关尺三部脉图进行分析,发现脉象以关部搏动较强,尺部较弱;脉图最佳取法压力以尺部最大,关部最小;男子脉搏较女子稍强;正常人中,除见平脉外,还见其它脉象,男子组以滑脉居多,女子组濡脉、弦脉的出现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医七情心理脉象寿小云,刘天君(卫生部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50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关健词:中医学;脉象;七情脉;心理脉象现代医学的发展,心身健康已经提到重要的位置。人们对直接准确感受心因性疾病和心理致病因素呼声日益提高,但又无所适从。七情心...  相似文献   

5.
细脉为临床常见脉象,古代医家认为其脉形的主要特点是"脉细如线、应指明显",并有诸多形象的描述;其主病为主诸虚证、主伤湿证,亦可为常人脉象。现代医家对脉形的表述多尊古人,并试图从心血管参数角度探索脉象形成的机制,从中医证候统计阐述其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躁脉辨析     
躁脉是古脉法的重要组成,虽不归属于传统二十八脉,但在经典医籍中经常出现,并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自《黄帝内经》以后,医学文献典籍中的脉象描述很少出现躁脉,且其含义不甚明晰。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与现代医家的认识进行梳理、归纳演绎,重新发掘躁脉的内涵、衍义和临床应用意义。从诊断指征、形成机理、临床意义、常见兼脉鉴别等方面对躁脉进行了辨析和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躁脉是一种脉势,与脉静相对,表现为脉搏搏动的来去起伏不柔和、不稳定、不从容,是以血液流速增快、脉搏波力度和速度不稳定为主的多种要素结合而成的复合脉象;躁脉常兼见脉率增快——数脉,但躁脉并不一定数、疾,甚至会出现迟躁脉;躁脉主病可分两端,通常浮躁主手经病或热病初起,沉躁主气机郁滞,但虚实应以重按有力无力为准;躁脉的出现代表疾病处于发展变化、正邪交争的重要节点,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切诊遗传性疾病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OMIM检索出的脉搏相关基因座,与中医脉象对比,(1)中医虚脉与西医柔脉,实脉与强脉,促、结、代脉与间隙脉,动脉与短脉,迟脉与稀脉及缓脉,涩脉与不均脉及交替脉,代脉与二联脉,虾游脉(怪脉)与急冲脉等分别相对应,且洪,数脉中西医同名同义,(2)西医的均,不稳定及丘状等脉没中医的相应脉象。(3)中医三部九候的人迎脉与西医的颈动脉搏动相对应,但西医的腹主动脉搏动,肝脉搏动及桡动脉搏动等都无中医的对应。(4)中医从相关基因的相应脉象。可以诊断出遗传性疾病的证。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的凭脉辨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律失常的凭脉辨治郭子光关键词心律失常,脉诊,气虚血瘀,辨证施治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异常。由于心律失常的脉象变化比较明显,所以我主要以脉象为依据,通过对脉象“形、势、位、数”的分析,并脉证合参,确定其阴阳寒热虚实之...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脉即脉道,是气血运行的道路,心气推动营血于脉道中运行,成为脉动。西医则认为是每一心动周期,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与动脉的容积各有一系列变化才形成搏动。所以心血管功能状态的变化,可产生不同的脉搏信息,形成各种脉象。机体其他方面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也可以...  相似文献   

10.
震颤脉     
作者发现一种新的脉象,即诊脉时指下有震颤感,这是一种独立脉象,建议命名为“震颤脉”。该脉象轻取浮大,重按则指下有颤动感,索索然似有声。震颤脉有以下三种类型:①收缩期震颤脉。②双期震颤脉。③连续震颤脉。震颤脉象的机理是血液在血管内形成涡流(湍流)。不同的震颤脉象对临床诊断或人工动静脉瘘通畅的监测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俞震《古今医案按》按语中的脉学特点及思想,从而丰富中医脉诊的理论体系,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借鉴。 [方法] 以《古今医案按》中530余条按语及部分医案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医经典著作中相关论述,对俞氏按语中的脉学特色进行分析。 [结果] 分析认为,由于时代背景及师承缘故,俞氏辨证以脉诊为中心;根据脉象与药物的规律凭脉用药,同一患者脉象相同则病机未变,症同而脉不同考虑同病异治,若患者无证可辨时,脉诊为用药的可靠根据;判断预后方面,俞氏依据脉象转变评估病情顺逆;同时利用经络循行解释脉象变化,揭示脉象具有时间关联性。 [结论] 《古今医案按》按语中包含了丰富的俞氏脉学思想,为脉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范例,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2.
迟脉与数脉均为临床常见脉象,其诊法及主病的探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脉搏搏动的快慢是迟脉和数脉的主要区别,但不是诊断迟脉和数脉的唯一标准,只有兼顾脉象的辨别才能准确地诊断迟脉和数脉,并把握迟脉和数脉的临床主病。  相似文献   

13.
对《孙文垣医案》中明确记载心理紊乱状态对疾病影响并有脉象描述的医案42例进行研究,通过频次分析表明:怒的心理紊乱状态在其医案中出现频次最多(22次),其次是忧思的心理紊乱状态(11次)。怒表现最多的脉象为滑脉(38次)、大脉和数脉(各36次)及弦脉(16次)。认为与怒气上逆而致脉道急迫激荡,血流速度加快,搏动流利有关。忧思表现最多的脉象为数脉(36次)、大脉(32次)和弦脉(17次)。认为与因忧思而致气滞、痰、饮、瘀血等有关,但与后世医家论述有别。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诊断学》六版教材对长脉做了如下论述:“脉象特征,脉动应指的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脉体较长。向上超逾寸部至鱼际者称为溢脉,下逾尺部者又称履脉。”又言长脉的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中医历代脉学著作并无“履脉”这一种脉象名称。根据教材所述,...  相似文献   

15.
此文主要围绕“平脉”的基本概念及“平脉法”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纳、分析阐发。按照原文编排体例,用串解的方式,依次从平脉大纲、诊脉之法、特异病脉、脉象类别及诸脉主病五个方面,重点解难辞、义,会通《內》《难》《金匱》及六经病篇来讨论“平脉法”的脉法奥旨及脉学思想。认为“平脉法”与“辨脉法”比较,立论偏重于临床脉诊的具体问题,如诊脉辨证的一些具体方法、特异疾患的脉象表现、临证脉象的类别及诸种脉象主病的举例论述等。指出,“平脉法”不但是《伤寒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古代脉学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难经》在四诊中尤为重视脉诊 ,提出“寸口脉法” ,对后世影响颇大。现将数十年临床经验陈述如下 ,供同仁们参考。1 脉诊可了解全身机能状况 ,尤其循环系统功能脉诊是医者根据手指感觉脉搏跳动来了解脏腑生理病理变化、辨别病症的一种诊断方法。脉搏是由心脏射血活动引起的一种血液和血管壁的振荡 ,这种波动从主动脉根开始 ,沿动脉树向外周动脉管传播 ,受心脏、血液、血管壁的弹性和张力的影响 ,并受心脏气血的影响 ,因此 ,脉象首先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1]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心主血 ,其充在脉”。从脉象可了解心脏的搏动…  相似文献   

17.
中老年弦细脉甲皱微循环观察──附66例病例分析吕志平(1992年级研究生250014)导师刘承才关键词中老年;弦脉;细脉;甲皱;微循环;脉象研究1一般资料1.1观察对象,66例均为南方医院门诊病人,其中确认为弦脉者42例,细脉24例;男性41例,女性...  相似文献   

18.
脉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诊研究进展张力(北京中医药大学1992年级硕士研究生100029)指导季绍良关键词脉诊;脉图;客观化;综述中医脉诊起源古远,但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虽经历代医家发微解难,仍难免“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西医学、数学、生...  相似文献   

19.
检测了血液病滑数脉、非滑数脉患者及对照组的心功能和脉图,结果显示滑数脉患者心功能和脉图的主要参数与对照组和非滑数脉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滑数脉患者心功能属轻度异常,非滑数脉组心功能仅属可疑。上述结果表明滑数脉与心功损伤密切相关,故脉象变化可作为血液病病情动态现察的1个指标。血液病滑数脉患者的脉图呈“速降型”。  相似文献   

20.
弦脉、细弱脉、滑脉的心血管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学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心血管功能对弦脉、细弱脉、滑脉的影响,我们观察了155例患者的SV、MAP、AC、FEK、TPE五项心血管指标,得出如下结果:(1)弦脉、细弱滑脉的SV无差异,其差异反映在血管顺应度AC和平均动脉压MAP方面,即弦脉的AC低于细弱脉、滑脉、;细弱脉的MAP低于于弦脉、滑脉两组。(2)弦脉的特征表现为血管顺应降低,血管弹性减弱,(3)同一脉象,证型不同,其血 管功能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