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黏膜屏障能保持肠黏膜正常防御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梗阻性黄疸可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导致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试验性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Res 10 mg组和Res 20mg组各12只.模型组、溶剂组、Res 10 mg组和Res 20 mg组均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胆总管.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HE和透射电镜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比色法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处理2周后,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HE染色观察模型组大鼠腺体排列紊乱,绒毛变钝、短缩,伴有较多淋巴细胞、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示肠黏膜微绒毛明显稀疏,排列紊乱,细胞连接模糊、间隙增宽.肠黏膜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TUNEL法检测示模型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不同浓度Res干预后上述病理改变得到纠正,大鼠肠黏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较模型组和溶剂组明显降低(P<0.05),且SOD增加(P<0.05);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Res 20 mg组较Res 10 mg组凋亡指数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OJ大鼠存在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Res明显改善OJ大鼠高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提高肠黏膜的抗氧化作用,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是临床上常见的胆管系统疾病之一,可引起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变以及肝、肾、心、肺等多种重要脏器功能的损伤.近年来,尽管对OJ的诊断取得了一些进展,诊治技术不断革新,新的强效抗菌药物广泛使用,但是患者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其原因还未完全明了.  相似文献   

4.
生长激素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GH)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总管结扎组和胆总管结扎 生长激素组3组。两周后测定3组大鼠门静脉和体静脉血液的内毒素水平;对肠系膜淋巴结(MLNs)和肝脏进行细菌培养;用RT-PCR测定肠粘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的表达水平;取末端回肠组织观察肠黏膜病理变化。结果 胆总管结扎两周后大鼠发生内毒素和细菌移位,肠黏膜正常结构受损。使用GH后肠黏膜IGF-1 mRNA表达水平增高,上述病变显著减轻。结论 阻塞性黄疸使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用GH可上调IGF-1 mRNA的表达,对阻黄大鼠肠黏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SO+NS组、BDL+NS组和BDL+Res组,每组10只.BDL+NS组和BDL+Res组均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SO+NS组不结扎胆总管.BDL+Res组给予白藜芦醇(100 mg/kg)灌胃,SO+NS组和BDL+NS组以生理盐水(10.0 mL/kg)灌胃,1次/d.4周后取材,应用比色法检测回肠组织的MDA含量和SOD活性,HE染色法观察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测定大鼠回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结果:BDL+NS组的肠黏膜明显变薄,绒毛萎缩变矮,其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与SO+NS组和BDL+Re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L+Res组的回肠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其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介于SO+NS组和BDL+NS组之间,与SO+NS组和BDL+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L+NS组肠黏膜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SO+NS组,而SOD活性低于SO+NS组,与SO+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Res治疗4周后大鼠肠道黏膜组织的MDA含量明显低于BDL+NS组(P<0.01),而SOD活性高于BDL+NS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减轻肠黏膜的损伤程度,使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得到修复,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明浩 《当代医师》2013,(11):1474-1477
目的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角度观察胆道内、外引流术对胆道梗阻的疗效,以探讨胆道内、外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胆道良恶性梗阻,胆红素明显增高患者40例,分组行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和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动态观察术后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和TNF-0【含量的变化,分析比较两种引流术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全身炎症反应的改变。结果ERBD与ENBD组术后血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均呈进行性下降。ERBD与ENBD组术后1dDAO、血内毒素、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和7d,ENBD组DAO、血内毒素、TNF-α值明显高于ER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RBD与ENBD对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方面均有较好效果。(2)ENBD对改善肠黏膜屏障有-定局限性,而且长时间外引流可能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加重,并由此引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梗阻性黄疸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药物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临床常见,其治疗一直是外科一大难题.外科手术无疑是解除梗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围手术期多脏器损害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未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对大鼠肠黏膜上皮结构及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OJ组制成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7 d后各组同一时间点取材。观察肠黏膜上皮组织形态变化,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D-乳酸含量。结果 OJ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结构受损,门静脉血内毒素、D-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结构完整性受损,是发生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常元 《医学综述》2012,18(8):1201-1204
目前尚不能完全避免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是主要原因。梗阻性黄疸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特点为小肠屏障功能破坏导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其破坏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免疫屏障、生物屏障以及机械屏障的破坏。实验研究表明梗阻性黄疸时通常出现小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主要影响因素有小肠肠壁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改变、氧化应激反应、肠壁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幼鼠肠黏膜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能全素(Nutrison)喂养对实验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OJ组、OJ+能全素(OJ+N)组,每组10只。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肠黏膜CD4^+、CD8^+淋巴细胞,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结果OJ组大鼠肠黏膜CD4^+淋巴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组、假手术组和OJ+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J+N组CD4^+/CD8^+比值较OJ组显著升高,OJ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OJ显著降低大鼠肠黏膜CD4^+淋巴细胞百分数,OJ+N组与OJ组比较,CD4^+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OJ组肠黏膜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及OJ+N组显著降低,肠内营养对肠黏膜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为临床上应用肠内营养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肠黏膜局部免疫功能提供了初步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特点,揭示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改变在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27例进行肝、胆、胰及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梗阻性黄疸组(n=15,试验组)和非梗阻性黄疸组(n=12,对照组),分别于手术时取患者的小肠黏膜。HE染色观察患者的肠黏膜上皮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活性;免疫组化检测Ki-67抗原的表达,测定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小肠黏膜绒毛间隙增大,明显不连续,广泛存在小凹陷,有少量绒毛脱落。粘膜腺体排列稀疏,粘膜萎缩变薄。肠粘膜损伤分级评分试验组(3.73±1.03)较对照组(1.08±0.79)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标Ki67,试验组(54.06±23.60)较对照组(225.42±110.44)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凋亡指数试验组(38.20±12.16)较对照组(9.67±4.33)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下降和细胞凋亡的增加,是导致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正>1病例简介我科于2011年3月14日收住一阻塞性黄疸病例,男性,44岁,来院前有黄疸病史两个月,伴全身皮肤瘙痒。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腹部CT示:壶腹部占位,胆道梗阻;B超报告:壶腹部一实性包块,大约2cm×1.5cm×1.5cm,肝内肝外胆管扩张。术前黄疸指数:52.1μmol/L。经积极术前准备,于2000年3月18日开腹探查,术中见病变位于胆总管下段近十二指肠乳头处,约花生  相似文献   

14.
孙旖旎  费翔  孙赫 《医学综述》2009,15(14):2158-2160
小肠三大黏膜屏障由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构成,以维持肠道内各类天然菌落的平衡,阻止肠内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梗阻性黄疸常造成小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肠壁通透性增高,肠道内各种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至肝、脾、血浆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引发门静脉以至全身血液系统的内毒素血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梗阻性黄胆与黏膜屏障的损伤及其修复等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一些降低肠内细菌移位率的有效药物和方法,并尝试应用微生态制剂来修复损伤的肠黏膜,对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阻塞性黄疽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胆肠吻合口瘘.保守治愈;2例胆道逆行性感染,保守治愈;1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未愈。结论术中处理及术式选择不当是形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大多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6.
徐鑫  孟柠  俞毅君  胡铭荣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5):1824-1827
目的 探讨大黄与甘草合用对肠功能衰竭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按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2015年6-8月选取SFP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采用乙酸诱导形成肠功能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大鼠分别给予5 g/kg大黄、甘草、大黄和甘草溶液灌胃;标准品组大鼠给予40 mg/kg大黄素和甘草酸标准品溶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7 d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变化。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 、IL-8 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降低,甘草组大鼠DAI降低(P<0.05);与大黄组比较,甘草组大鼠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升高,合用组大鼠DAI及组织学损伤评分降低(P<0.05);与甘草组比较,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DAI、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降低(P<0.05);与合用组比较,标准品组大鼠DAI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 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 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黄组、甘草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结肠组织TNF-α、IL-6、IL-8 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和甘草组比较,大黄组、合用组、标准品组大鼠结肠组织TNF-α、IL-6、IL-8 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大黄与甘草合用对肠功能衰竭大鼠具有协同抗炎作用,其主要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大黄素和甘草酸。  相似文献   

17.
周才进  陈明  邱志东  姚关兵  徐浩 《广东医学》2011,32(9):1104-1107
目的 探讨TLR4及其信号通路在阻塞性黄疸中引起肝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阻塞性黄疸+多粘菌素B组(OJ+PMB组,n=15)、阻塞性黄疸组(OJ组,n=15)、假手术组(SO组,n=15)、空白对照组(CG组,n=15).结扎胆总管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并于术后7、14、21 d...  相似文献   

18.
肠黏膜屏障功能衰竭在肠源性感染和MODS发生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肠黏膜屏障功能的适时和有效防护显得至关重要。肠内营养(EN)支持是保护肠黏膜屏障的首要措施,其他还有选择性肠道脱污染、抗内毒素治疗、抗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治疗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OJ组、OJ+能全素组。OJ+能全素组给予肠内营养10 d,总能量提供为630kJ/(kg.d),含氮量1.0 g/(kg.d)。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黏膜TGF-β1的表达。结果 OJ+能全素组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低于OJ组(P﹤0.05),OJ组大鼠肠黏膜TGF-β1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1)。OJ+能全素组大鼠肠黏膜TGF-β1阳性细胞表达与OJ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1)。结论肠内营养可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TGF-β1分泌,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而防止OJ时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