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44例,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和格列吡嗪组,均予以治疗观察12周的时间。结果: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瑞格列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格列吡嗪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格列吡嗪组。结论:瑞格列奈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瑞格列奈与格列吡嗪,及两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方法饮食控制及口服糖尿病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n=150,年龄40-7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0-35公斤/米2,血红蛋白4.2-12.8%),没有出现严重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结果空腹血糖(FBG)在12个月的治疗和 HbA1c的变化表现出显着性差异,有利于瑞格列奈.在口服降糖药(OHA)的初治患者,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组HbA1c下降了1.5%和0.3%,分别为(P<0.05).瑞格列奈组空腹血糖下降2.4毫摩尔/升,格列吡嗪组增加1.0毫摩尔/升(P<0.05).瑞格列奈是在1年的研究期间,能保持血糖控制(HbA1c水平),而控制与格列吡嗪显著.瑞格列奈与格列吡嗪的HbA1c从基线的变化是显着更好的后12个月(P<0.05).此外,空腹血糖格列吡嗪组显着恶化相比,瑞格列奈组(P<0.05).有任何一组患者在经历了重大的低血糖事件;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组(分别为15%和19%)的患者出现轻微的低血糖.结论瑞格列奈,饭前血糖调节剂,被证明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HbA1c和FBG水平,整体优于格列吡嗪,并在OHA初治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5例,口服国产瑞格列奈片1 mg,3次/d;对照组35例,口服格列吡嗪片5 mg,3次/d,经过2 w的平衡期后进入治疗期,疗程12 w。结果:两组患者,与用药前比较,治疗12 w,2组空腹血糖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PBG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餐后1 h胰岛素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降低FBG疗效相当,均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4.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湘东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37-38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2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降糖药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32例口服瑞格列奈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以及肝、肾功能。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FPG、PBG、HbA1c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BMI均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方法,一共收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5例,口服国产瑞格列奈片1mg,1天3次;对照组35例,口服格列吡嗪片5mg,1天3次,经过2周的平衡期后进入治疗期,疗程12周。结果2组患者,与用药前比较,治疗12周,2组空腹血糖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餐后血糖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餐后1h胰岛素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1mg,1天3次,与格列吡嗪5mg,1天3次比较降低空腹血糖疗效相当,均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6.
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对初发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对初发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30例)及格列吡嗪组(30例),服用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BG,2 h PG)、餐后1 h及2 h胰岛素(1 h Ins,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及2 h PG、HbA1c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格列吡嗪组比较,瑞格列奈组2 h PG明显下降(P<0.05),1 h Ins明显升高(P<0.05).格列吡嗪组治疗后2 hIns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瑞格列奈组无明显变化.瑞格列奈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上升,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而格列吡嗪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瑞格列奈可改善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并具有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而对T2DM患者有额外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2例,采用格列吡嗪治疗。对照组112例,采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总有效率84.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格列吡嗪作用于胰岛β细胞,对餐前、餐后血糖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谢文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200-202
目的:探讨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观察分别选择瑞格列奈以及格列吡嗪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初发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0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A2组(格列吡嗪组53例)与A1组(瑞格列奈组53例)。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完成治疗后在相关指标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FP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以及PPG(餐后血糖)等指标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A1组优于A2组糖尿病患者明显(P<0.05)。结论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临床选择瑞格列奈以及格列吡嗪均能够获得确切疗效,但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后,临床出现低血糖的概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②方法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20例与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殛不良反应。③结果两组FBG.2h—PG.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2h—IN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但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格列吡嗪治疗对照组。④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可作为初发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案,其灵活的服药方式及较少的不盘反应更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 40例 ,给予瑞格列奈治疗 ,均在每餐前 15min服瑞格列奈 0 .5mg ,加餐时进食前加服 1次 ,误餐者停服 1次 ,观察时间为 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的变化。结果 瑞格列奈治疗后FBG、P2Hbg、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均显著下降 (P <0 .0 5 ,P <0 .0 1) ,餐后 2h胰岛素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瑞格列奈是治疗 2型糖尿病的有效降血糖药物 ,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发生率低 ,可改善 2型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空腹血糖(FBG)〉11.1mmol/L、体重指数〈26kg/m^2的新诊断T2DM患者74例分成:胰岛素治疗组36例和格列吡嗪(口服药)治疗组38例,再分别测定,治疗达标时、达标后三个月、1年时的FBG、餐后2hBG、胰岛素、格列吡嗪用量,并对达标后停药患者进行随防。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获良好控制,达标后三个月、1年时日用药量均较达标时减少(P〈0.01),并均有患者撤药后保持血糖稳定一年以上,两组相比,胰岛素组达标时间更快(P〈0.01),撤药率更高(P〈0.05)。结论:伴严重高血糖的新诊断T2DM患者,尽快将血糖降到正常,能使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减少用药量,且经胰岛素治疗撤药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以控制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瑞格列奈lmg餐前15min口服,每日3次。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变化,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p0.01或p0.05)。未观察到药物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格列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瑞格列奈或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的疗效及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n=23)和格列吡嗪组(格列吡嗪+甘精胰岛素,n=22).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后餐前和餐后的末梢血糖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瑞格列奈(1 mg,3次/d)联合甘精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HbA1c和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较格列吡嗪(5 mg,1次/d)联合组更好. 相似文献
14.
瑞格列奈治疗T2DM疗效与格列吡嗪相同,但低血糖的发生率低,更具安全性。资料与方法T2DM患者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36-72岁,病程3-5年。随机分为A组为瑞格列奈组,共32例,B组为格列吡嗪组,共2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及代谢情况(血糖、胰岛素浓度等)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调整期每1周就诊一次,剂量维持期每月就诊一次,瑞格列奈初始剂量为0.5mg,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及速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照,评价格列吡嗪控释片,其为依从性良好的抗糖尿病药物。方法治疗组22例服用控释片,对照组20例服用速释片。两组均测试服用前后葡萄糖耐量、胰岛素、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控释片及速释片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而控释片又不增加血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论控释片降糖作用安全可靠,又减少了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格列吡嗪控释片与格列吡嗪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1年11月在我科治疗的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格列吡嗪控释片组)84例和对照组(格列吡嗪片组)70例,将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大于11.1mmol/L的患者比例进行比较,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的平均水平为5.78±1.02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平均水平为6.89±1.13mmol/L;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的患者比例为3.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应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临床疗效优于格列吡嗪片,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瑞格列奈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结果经治疗两组空腹血浆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瑞格列奈组餐后2 h血浆葡萄糖显著下降。结论瑞格列奈降糖效果确切,对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T2DM患者随机均分为瑞格列奈组(R组)和格列吡嗪组(G组),最后完成研究者共.35例.另选8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作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交叉对照试验,其中l例中途退出.第1阶段:R组每次主餐前15 min内口服瑞格列奈1 mg;G组每次主餐前30 min口服格列吡嗪5 mg.第2阶段:上阶段治疗未理想达标者改为联合用药,R组(12例)加二甲双胍递增至0.85 g/次,每日2次;G组餐前加服阿卡波糖50 mg/次,每日3次.第3阶段:停联合治疗,R组恢复单用瑞格列奈1 mg/次,每日3次;G组(11例)恢复单用格列吡嗪5 mg/次,每日3次.交叉对照试验:第1阶段A组服瑞格列奈1 mg/次、每日3次,B组服格列吡嗪5 mg/次、每日3次;8周后进入第2阶段,两组药物互换,维持8周.结果 第1阶段:R组与G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G组餐后2 h胰岛素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R组(P<0.05).第2阶段:R组及G组各时相血糖均进一步下降.第3阶段:R组血清胰岛素又复回升至联合治疗前水平,血糖略有回升,但仍显著低于联合治疗前水平(P<0.05);而G组血糖回升至联合治疗前水平,胰岛素仅略有回升,但显著低于联合治疗前水平(P<0.05).交叉对照试验:A组与B组的峰值相似,但前者始于60 min,后者始于120~180 min,两组间血糖下降的0~4 h的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升高的峰值也近似,但前者始于30~60 min,180 min后基本消失,后者始于120 min,且持续增高.B组胰岛素治疗前、后0~4 h的曲线下面积差值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瑞格列奈模拟生理模式刺激胰岛素早期相分泌,从而减轻胰岛B细胞过度负荷并取得整体血糖的控制,因而可望延缓胰岛B细胞功能的衰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格华止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66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格列吡嗪,治疗组同时每日三餐后口服格华止。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FPG、2hPG、TC、TG、计算BMI。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FPG、2hPG、TC、TG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这4个指标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MI和腰围对照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格华止联合格列吡嗪治疗T2DM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