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常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BiPAP无创通气,观察通气前后心率(HR)、呼吸(R),经皮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SaP2)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结果 35例患者经BiPAP治疗2h后临床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0.05),29例顺利停机,抢救成功率82.9%。结论 早期合理使用BiPAP无创通气,可较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颜波儿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113-3115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 例,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加面罩给氧。BiPAP组1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征象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RR)、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BiPAP组pH、PaO2、 SpO2、RR、HR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PaCO2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通气过程中出现腹胀2例,局部压迫感1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治疗后pH、PaO2、SpO2、RR、HR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而PaCO2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13例中经BiPAP治疗2h后病情好转11例(85%),对照组11例经常规治疗后2h后病情好转6例(55%),5例症状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2例死亡,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抢救老年顽固性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早期应用BiPAP治疗简便易行。效果显著。[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20例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患者HR,RR,SBP,DBP及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论:应用无创性BiPAP鼻(面)罩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只要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确保患者有效地通气就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机械通气,无创性BiPAP通气是抢救急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0例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给予无创性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无创性正压通气迅速改善了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在治疗开始后的30min内PCO2差异有显著性(P〈0.05),HR、RR、pH、SBP和SpO2差异有非常屁著性(P〈0.01)。结论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水肿,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呼吸机操作,确保患者有效地通气就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无创性正压通气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重症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重症肺水肿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2例,分别予以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及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PaO2/FiO2、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2h后血气、PaO2/FiO2、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1),达好转标准16例:而对照组8例达到好转标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 无创BiPAP通气治疗急性重症肺水肿效果优于常规内科治疗,并能有效减少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面罩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BiPAP面罩ST—D-20呼吸机双向正压通气,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加鼻导管吸氧。结果:治疗组无创面罩通气后,28例患者在30min-2h症状好转,呼吸减慢,心率下降,肺部湿罗音减少,Pa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93.3%。对照组在相应时间内仅19例好转,有效率63.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BiPAP面罩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效果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肺水肿时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1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呼吸支持采用Puritan—Bennett840呼吸机特有的有创性BiPAP模式,在该模式下使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策略。分别比较观察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模式、BiPAP模式治疗后2h、BiPAP模式治疗后24h的血氧饱和度(SpO2)、酸碱度值(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机械通气由SIMV模式调整为Bi—PAP模式后,11例患者的血气分析SpO2和PaO2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BiPAP模式下压力支持通气是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iPAP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有创通气后脱机过渡中的价值。方法: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100例患者,均行有创机械通气。分常规组(40例)和序贯组(60例)。检测两组患者心肌酶学变化,上BiPAP呼吸机前、后动脉血气,监测HR、BP、SpO2,并监测HR、BP、SpO2计算重新气管插管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肌酶(CK、CK-MB、AST、LDH)较前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序贯治疗组患者拔管前及拔管2h后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撤机后序贯治疗组在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E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VAP的发生率两组相似;序贯治疗组重新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对BiPAP呼吸机耐受性好,能够改善AOPP致IMS的通气功能,并能使常规机械通气顺利脱机,减少重新插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等,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与治疗后1,3h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pH、P(O2)、P(CO2)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1);2组治疗后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pH、p(O2),p(CO2)、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1,3h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4 5例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R、RR、SBP、DBP和临床征象的变化 ,动脉血pH、PaO2 、PaCO2 、SaO2 的变化。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 ,4 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HR、RR、SBP、DBP和动脉血pH、PaO2 、PaCO2 、SaO2 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 ,避免了气管插管 ,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有效26例(93%),均于治疗后0.5—1h呼吸困难缓解,湿哆音明显减少或消失。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MPA)均明显下降(P均〈0.05),动脉血pH值、PaO2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无效2例(7%)。治疗期间,出现腹胀2例(7%),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BiPAP无创通气可快速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3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高流量吸氧及常规药物治疗不能纠正缺氧时,经面罩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治疗后0.5h、1h、2h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36例患者中32例(88.89%)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中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有所下降(P〈0.05),避免了进一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带来的损伤和经济负担;4例(11.11%)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无效,改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死亡2例。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可作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 pressure(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ICU 21例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Bi PAP无创通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气1 h开始患者心率(HR)及呼吸频率(R)明显减慢(P<0.05),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明显下降(P<0.05),脉搏氧饱和度(spO2)明显升高(P<0.01),总有效率为71.4%(15/21),并发症少。结论:早期合理应用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高血压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高血压急性肺水肿患者(BiPAP组),常规应用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并与16例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BiPAP组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或改善(P<0.05),PaO2、SpO2及肺水肿缓解时间[(1.30±0.73)h]快于对照组[(2.30±0.65)h](P<0.05)。结论:在药物抗心衰治疗的同时,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致呼吸衰竭患者分别应用BiPAP鼻面罩通气(简称无创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简称有创通气)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2000年10月至2005年12月,我院54例连枷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有创组29例、无创组25例,两组治疗前PaCO2、PaO2、R、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均排除脑外伤,颈椎骨折和严重休克。结果两组治疗后PaCO2、PaO2、R、疼痛程度显著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时间有创组〉无创组(P〈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组〉无创组。结论神志清的连枷胸患者尽可能给予无创治疗或有创→无创的序贯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6.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淹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淹溺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对14例淹溺患者在常规抢救、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患者HR、RR、SBP、DBP及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 通气治疗后,14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中pH、PaO2、PaC02、SaO2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论 应用无创性BiPAP呼吸机经鼻(面)通气治疗淹溺,只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确保患者有效地通气,就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机械通气,无创性BiPAP呼吸机通气不失为抢救淹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屈健民  ;赵云峰 《新医学》2014,(10):671-674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利尿药、血管活性药物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行 BiPAP 无创通气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面罩吸氧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经 BiPAP 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6 h 乳酸清除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BiPAP 无创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COPD并呼衰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变化及呼吸、心率变化。结果:无创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H明显改善,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并呼衰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胡先全 《临床医学》2004,24(9):21-22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重症支气管哮喘,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重症心源性肺水肿、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例应用BiPAP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应用BiPA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吸氧及药物治疗;BiPAP组20例,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动脉血pH均有明显改善;BiPAP组通气治疗后0.5小时呼吸频率、治疗后1小时心率、氧合指数、动脉血pH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