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有的地区或有的民族有生吃鱼虾的习惯,但往往可因此而引起疾病。临床上因吃鱼虾引起肝吸虫病的情况已屡见不鲜。 肝吸虫医学上称为“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它的虫卵混于粪便中排出宿主体外,落入水中,被某种螺蛳(如:纹沼螺、赤螺等)吞食后,在螺体内孵化、繁殖,经一百天左右变成尾蚴,然后离开螺体。尾蚴在水中遇到鱼虾,便可钻入它们体内形成囊蚴。囊蚴可分布在鱼体的全身,如:肉、皮、鳍、鳞等部位。  相似文献   

2.
台湾棘带吸虫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湾棘带吸虫尾蚴和囊蚴进行形态学观察。该虫的发育研究显示,尾蚴侵染鱼类宿主后经4周囊蚴发育初步成熟,而囊蚴感染终宿主仅4d即可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其发育为迅速为吸虫类所罕见。  相似文献   

3.
1概述 1.1病原 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异体,发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虫7个阶段.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或随粪便排出.虫卵在水中数小时孵化成毛蚴.毛蚴在水中钻人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子胞蚴,直至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入水中,遇到人和哺乳动物,即钻入皮肤变为童虫,以后进入静脉或淋巴管,移行至肠系膜静脉中,直至发育为成虫,再产卵.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至发育为成虫约35d.  相似文献   

4.
华支睾吸虫病(亦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而感染;蛔虫病是由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主要是生吃带有感染性虫卵的蔬菜、瓜果等食品及生水而感染;钩虫病是由钩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主要是经皮肤感染,也可因生食感染期幼虫  相似文献   

5.
姜片虫病是姜片虫寄生于人体的一种肠道寄生虫,其形如生姜片,是寄生于人体中最大的吸虫。姜片虫的流行常常与种植水生植物和养猪有密切关系。姜片虫的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扃卷螺、人(或猪),并需要水生植物作为媒介。成虫在人(或猪)体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育成毛蚴,毛蚴侵入扁卷螺内.经过发育形成尾蚴.尾蚴在水中遇到水生植物即吸附其表面,  相似文献   

6.
王克霞  孙恩涛 《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2):1065-1067
目的 了解淮南地区宫川棘口吸虫自然疫源地情况.方法 调查淮南洛河、窑河、高溏湖和焦岗湖4水域的家鸭和淡水螺类,收集家鸭粪便并用改良厚涂片法查找宫川棘口吸虫卵;取静水椎实螺经压片、镜检,分离雷蚴、尾蚴和囊蚴,并将分离获得的囊蚴感染雏鸭;解剖购自渔民的家鸭和人工感染的雏鸭,取肠管分离成虫.结果 家鸭粪便中宫川棘口吸虫卵检出率为19.50%(39/200);静水椎实螺中雷蚴、尾蚴检出率为1.63%(13/800),囊蚴检出率为6.63% (53/800);家鸭肠管内成虫的检出率为21.67%(13/60),经囊蚴感染的雏鸭肠管内可分离出成虫.结论 淮南地区存在宫川棘口吸虫自然疫源地,其生活史可在静水椎实螺和雏鸭体内完成.  相似文献   

7.
朝鲜族聚居地区肝吸虫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由于人体食入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或被囊蚴污染的食品发病[1].为了解辽宁省盘锦市朝鲜族聚居地区人群及淡水鱼的肝吸虫感染现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于2007年进行了肝吸虫感染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8.
醉虾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然而,它的原料--河虾,其生活的水域往往会被肝吸虫污染,当人食用含有活的肝吸虫囊蚴的醉虾后,肝吸虫可寄生于人体胆小管中,引起胆汁淤积,胆管扩大;胆管壁增厚;甚至引起肝硬化和诱发肝癌,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醉虾是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然而,它的原料--河虾,其生活的水域往往会被肝吸虫污染,当人食用含有活的肝吸虫囊蚴的醉虾后,肝吸虫可寄生于人体胆小管中,引起胆汁淤积,胆管扩大,胆管壁增厚,引起肝硬化和诱发肝癌,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人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囊虫病猪肉以后,并不是马上就得囊虫病。首先,囊虫在人体肠道内伸出头节,固定在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即人体绦虫,经2~3个月即可随粪便排出孕卵节片或虫卵。90%的绦虫患者只寄生一条绦虫,但也有寄生三、五条的,甚至更多条。  相似文献   

11.
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统称为带绦虫,是我国主要的人体寄生绦虫,在祖国医学记载中称为寸白虫或白虫。从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上来看,猪肉绦虫对人体的危害性明显大于牛肉绦虫,因为前者不仅成虫寄生人体引起猪肉绦虫病,而且其幼虫寄生人体引起猪囊虫病;后者仅成虫寄生引起牛肉绦虫病,幼虫一般不寄生人体引起疾病。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寄生的条数为1~4条(常见1条),国内报道一例最多感染19  相似文献   

12.
正大头虾忌半生不熟就食用大头虾又称螯虾,北方集贸市场上称之为"小龙虾",在我国沿海及长江三角洲的河网地带均有生长,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之一。一只大头虾体内可带千余个肺吸虫的幼虫尾蚴,尾蚴可在大头虾体内形成囊螯。如果食用了没有熟透的大头虾,囊螯会在从体内变成幼虫,寄生于肺部,最后在肺中发育为成虫,使人患上肺吸虫病。所以,吃大头虾时一定要烹制十分熟。  相似文献   

13.
对野外自然与室内人工感染钉螺的尾蚴分别感染小鼠的成虫发育率和产卵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感染性钉螺的尾蚴感染小鼠后,其体内成虫发育率、粪卵EPG、肝卵EPG和粪便毛蚴孵出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华支睾吸虫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支睾吸虫病(c lonorch 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C lonorch is sinensis(Cobbold,1875)Looss,1907]即肝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称为肝吸虫病。人体感染是因为食入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鱼或虾所致。寄生在肝胆管内虫体运动的机  相似文献   

15.
大连地区肝吸虫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大连地区复州城肝吸虫孳生地及流行病学进行分析,了解肝吸虫感染及发病状况。方法通过对大连地区复州城中间宿主淡水鱼(麦穗鱼等6种)肝吸虫感染的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从复州城河流水域及农家鱼塘中所捕获的淡水鱼发现,鱼鳃及肌肉组织中数量不等的囊蚴,通过人工感染接种猫后,约2个月左右时间,在其粪便中检获到虫卵,并从其肝胆管内获取成虫,经病原学鉴定为肝吸虫。结论复州城地区存在肝吸虫感染的自然疫源地,注意饮食习惯和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是控制本病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形态和感染动物实验,研究泡状形囊蚴的独立性问题。方法随机吸取永泰县卫氏并殖吸虫疫区的囊蚴200个,镜下观察大小、形态并分别感染动物,对所获虫卵、成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卫氏并殖吸虫常态囊蚴与泡状形囊蚴在大小、壁厚度、排泄囊、后尾蚴上均有明显差别,但泡状形囊蚴在生理盐水中可转变为常态囊蚴;感染动物所获虫卵、成虫与常态囊蚴感染所得无明显差别。结论泡状形囊蚴不是独立虫种,而是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的一种特殊形态,可能与溪蟹感染度高(或因溪蟹死亡)导致囊蚴在溪蟹中所获的营养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引起胆汁瘀滞、肝损害的寄生虫病,主要是进食未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引起。近年来,本病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不甚典型,故临床上常被误诊或漏诊。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3例误诊、漏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吸虫病是肝吸虫寄生于肝胆管、胆辺及胆囊内所引起的疾病。肝吸虫在寄生部位除可引起机械性刺激及阻塞作用外,在虫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以及排卵时子宫内的一些分泌物,经常不断地被排到肝胆管内,这些分泌物及排泄物对机体来说都是有害物质。病人反复多次的重复感染,肝吸虫的长久寄生,虫体的排泄物及分泌物是否会影响到人体心肌以及肝吸虫性肝脏病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三年的夏季,几位朋友先后不约而同地住院治病。均感上腹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痛泻。轻度浮肿,乏力,逐渐消瘦贫血;重症导致肝硬化,腹水、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等。经医生查病因询病史,得知他们由吃生鱼而患病。检验寄生虫病。确诊为华枝睾吸虫病(肝吸虫),是鱼肝吸虫尾蚴和囊蚴而传染给人。用驱虫药,  相似文献   

20.
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与疫情应急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卓晖 《华南预防医学》2007,33(5):69-70,72
1概述1.1病原广州管圆线虫是动物寄生虫,但其幼虫可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或脊神经根脑膜脑炎等,所以,它又是人兽共患寄生虫。其终末宿主主要是啮齿类中的各种鼠类。成虫寄生在鼠类右心及肺动脉内。雌虫产卵,卵随血流进入肺部毛细血管,数日后孵化为第一期幼虫,由肺泡内脱出,沿气管上升至咽部被咽下,再经胃、肠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自然界可存活2周,被中间宿主(某些种类的陆生或水生螺、蛞蝓等软体动物)吞食进体内,经2次蜕皮变为第3期幼虫,可长期存在于螺体内,其对鼠类及人类都具有传染力。鱼、虾、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