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玲  刘鲁闽 《护理学杂志》1992,7(6):256-257
1985年1月至1991年5月,我院共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8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引流导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90例,男55,女25,男女之比为2.2:1;年龄27~73岁;其中细菌性肝脓肿70例,阿米巴肝脓肿7例,混合性肝脓肿3例;同时存在有2个脓腔者9例,同时存在有3个脓腔者1例,脓腔最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采用胸穿套管针作肝脓肿引流35例,与同期经肋床切开引流30例在治愈率、住院时间、体温和血象恢复正常的时间作比较研究,认为疗效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65例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5例,为胸穿套管针作引流者,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为8~75岁。细菌性肝脓肿28例,阿米巴肝脓肿2例,混合性4例,癌肿性1例(术后死亡);脓腔大小为3.2cm×2.5~15cm×12cm;左肝2例,右肝33例。乙组30例为经肋床切开引流者,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10~74岁;细菌性25例,阿米巴性2例,混合性3例;右肝29例,左肝1例;脓…  相似文献   

3.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82年7月至1987年10月,对28例肝脓肿采用经皮肤肝穿刺置管引流,加呋喃西林溶液冲洗配合应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及死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24例,女4例。年龄20~65岁,平均43.1岁。细菌性肝脓肿14例,阿米巴性肝脓肿11例,混合性肝脓肿3例。脓肿位于右肝者19例,左肝者4例,左右肝均有者5例,单脓腔21例,多脓腔7例。并发膈下脓肿1例,肝支气管瘘1例,中毒性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1年3月~1995年11月对38例肝脓肿采用经皮肝穿刺双置管灌洗引流,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及死亡,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9~72岁,平均43岁。其中细菌性肝脓肿27例,阿米巴性肝脓肿5例,混合性6例;局限于右叶25例,左肝9例,左右叶均有者4例;单发脓肿33例;多发脓肿5例。B超:示脓腔最大12cm×10.5cm,最小3cm×4cm。入院前病程最长39天,最短11天,3例伴感染性休克。 操作方法:38例均经B超定位。选脓腔最大,距体表最近或压痛点最明显处为穿刺点,局麻下先用细针试穿,抽得脓液后按此方向推进到所需深度,用Sedinger's法置入8~9F猪尾导管,抽得脓液时证实导管已进入脓腔,在距此管1cm处用16号动静脉套管针穿刺,边穿边抽吸,见脓液时拔除针芯,留置外套管  相似文献   

5.
1985年至1991年我院采用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36例,有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31例,女5例。年龄2~64岁。细菌性肝脓肿20例,阿米巴肝脓肿16例(其中合并感染者5例)。B超检查脓腔直径4~14cm,脓腔距体表最近距离3~6cm。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4年~1997年间对21例肝右叶脓肿行B超定位X光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8~64岁。脓腔直径6~10cm,均位于肝右叶,其中4例位于肝右后叶上段,1例多发脓肿,1例右侧肝膈顶脓肿。诊断:细菌性肝脓肿18例;阿米巴性肝脓肿3例。引流时间最长38天,最短14天,均痊愈出院。1.2 方法术前做碘过敏试验,先行B超定位,观察脓腔位置、大小、深度、数目等。选择与皮肤最短距离标出穿刺点,后在X光透视下,病人仰卧,常规消毒,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避开右侧肋膈角,用12…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我院采用双腔气囊管对11例肝脓肿患者进行引流,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20~50岁10例,50岁以上1例。细菌性肝脓肿9例,阿米巴性肝脓肿2例。1例肝脓肿向胸腔穿破同时用胸腔闭式引流。11例均经腹进路。气囊充气量最少者150ml,最多者700ml,一般200~300ml。术后引流脓液300~400ml。切口一期愈合者9例,感染者2例。住院最短10天,最长29天。11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8.
1984年8月以来我们用U 管引流肝脓肿7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26~52岁。脓腔直径在6~24cm 大小不等,均为单腔。肝右叶6例。左叶1例。细菌性3例,阿米巴4例,其中2例合并细菌感染。1例因破裂后行急症手术,其他6例均经药物治疗和反复穿刺抽脓后效果不佳才行U 管引流术。均经腹一期手术。U 管制做取60cm 长普通输液胶管消毒备用。中间为脓腔段,其长度根据术中测得脓腔大小而定,一般稍短于脓腔上下径,并在不同方向相距1.5~3cm 剪2个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善肝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引流效果。方法116例肝脓肿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改良双腔气囊管引流,B组采用常规橡皮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引流效果。结果A、B两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体温、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双腔气囊管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肝脓肿手术引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肝脓肿(以下简称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常需手术或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我科自1995年来以,根据CT摄片定位穿刺治疗肝脓肿2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8例,女7例,最大78岁,最小23岁,平均32岁,均表现为高热、寒战、疲乏及肝区疼痛。病程最长者35天,最短7天。1例肝包虫术后残腔感染。1例右后叶慢性单发性脓肿为病程最长者,曾被外院诊断为肝癌,误行动脉插管化疗,来我院穿刺确诊。25例均行B超,CT检查,单个脓腔2例,余均为2个以上脓腔。脓腔直径最大10.4cm,最小3.4cm,肝右叶脓肿20例,左叶2例,左…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2年8月至1987年8月采用经腹腔一期切开引流灌洗治疗肝脓肿58例,其中细菌性肝脓肿24例,无1例死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46例,女12例。年龄14~65岁,其中20~40岁43例。细菌性肝脓肿24例,阿米巴性肝脓肿18例,混合性肝脓肿16例。局限于右叶者40例,左叶者7例,左右叶均有者11例。单发脓肿46例,其中单发破溃性肝脓肿2例,多发脓肿12例。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108例细菌性肝脓肿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男74例,女3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左肝脓肿21例,右肝脓肿75例,双侧肝脓肿12例。单个脓肿78例,多发脓肿30例。脓腔最大12cm,最小3cm。结果内科保守治疗15例,11例治愈,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CT指引下穿刺抽脓5例,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52例,穿刺次数1~4次,共治愈55例,2例转手术切开引流;外科切开引流治愈42例。结论多个散在性肝脓肿以内科治疗为主。单个肝脓肿直径大于6cm者,多需切开引流;小于6cm者可在CT或B超导引下穿刺抽脓治疗,尤其是在B超导引下穿刺抽脓治疗,操作简便,效果好,可作为肝脓肿直径在6cm以下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皮肝穿细菌性肝脓肿穿刺引流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们采用B超探查小儿细菌性肝脓肿,定位后用12号至16号带套蕊的针头经皮肝脓肿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共治疗28例患儿,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患儿共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3.5~14岁,平均9.5岁。B超测定脓腔最小1,5。mX2cm,最大15cmX7cm。脓肿的部位左叶14例,右叶后上方3例,右前下方8例,方叶及肝门附近3例。全部为单个脓腔,多发性肝脓肿通常脓腔小数量多,无法也不必穿刺,仅抗炎保肝治疗即可。M、术前准备:术前应用青霉素(氨节或先锋5号),庆大霉素及灭滴灵3至5天,术前…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肝脓肿在成人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多,过去多经剖腹置管引流,其创伤大,出血多麻醉复杂。我院从1990年以来采用B超导向,用胸穿套管针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56例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38岁。患者均有持续畏寒、高热,肝区疼痛,白细胞明显增高。B超提示肝右叶54例,左叶2例,均为单腔,脓腔直径5~20cm。穿刺方法:当患者入院后,术者应在B超检查时察看脓肿部位、范围大小、体表部位及深度。更应注意探头方位用紫药水定位后进手术室。取平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相似文献   

15.
穿刺引流配合中药治疗肝脓肿2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脓肿是肝脏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化脓性肝脓肿由化脓性细菌引起 ,阿米巴肝脓肿由阿米巴原虫的感染引起。既往对巨大肝脓肿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或经非手术治疗不好转者 ,多需手术引流 ,有的病人需多次手术 ,并发症时常发生。我院普外科从1989年 3月— 2 0 0 1年 6月先后收治了 2 6例肝脓肿 ,采用了B超定位穿刺抽脓加中药分期辨证治疗 ,均获痊愈。1 临床资料治疗组 2 6例 ,男 12例 ,女 14例。年龄 4~ 78岁 ,平均 4 1岁。肝右叶脓肿 2 3例 ,肝左叶 3例。对照组 12例 ,男性 8例 ,女性 4例。年龄 17~ 70岁 ,平均 4 3岁。两组中B超脓腔最大为 …  相似文献   

16.
21例阿米巴肝脓肿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体雄  曹军 《腹部外科》1998,11(3):121-122
讨论手术切开引流治疗阿米巴肝脓肿的必要性。收集1985~1996年21例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其特点为:脓腔大,有溃破的可能;临床症状不典型,多合并细菌感染,与细菌性肝脓肿不易鉴别;脓肿多位于右叶Ⅵ、Ⅶ段,靠近横膈,脓腔有向胸、腹腔穿破的危险。19例手术切开引流,2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均痊愈。认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条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患者最终必须通过手术切开引流方能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7.
脓腔引流带蒂大网膜填塞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8年以来,采用经腹脓腔引流,带蒂大网膜填塞的方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17~68岁。发病部位:肝右叶8例,左叶3例、脓腔直径4~12cm。临床表现: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0热及肝区疼痛,白细胞总数在(12~26.5)×10’/L。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肝脓肿。操作方法:连硬麻下取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右Kocuer’s切口。将盐水纱布填塞于肝下间隙及右结肠旁沟上方。显露肝脏,穿刺确定脓肿位置后,于脓肿最近肝腹面处切开肝实质进入脓腔,吸尽脓液,彻底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体会。方法对27例细菌性肝脓肿患实施者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穿刺及置管引流。未出现脓腔内出血、腹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体温及血象正常,超声复查示脓腔消失。拔管时间6~14 d,住院时间10~21 d。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及复发率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病 ,其治疗方法较多 ,尤其是肝顶及后叶脓肿的治疗较为棘手 ,我院外科近十年来采用“指破法”治疗各部位肝脓肿 3 6例 ,获满意疗效 ,无并发症及死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3 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6~ 70岁 ,平均 40岁。多发性脓肿 14例 ,单发 2 2例 ,其中细菌性肝脓肿2 4例 ,阿米巴性肝脓肿 4例 ,混合性肝脓肿 8例。B超提示 :脓腔最大 14 .5cm× 11.5cm ,最小 4.5cm× 4.0cm ,术中脓液最多 180ml,最少约 10 0ml。本组病人均经B超、手术、及脓液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 :经右肋缘下或右腹直肌切口…  相似文献   

20.
1987年7月至1996年12月我院采用深静脉穿刺计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引流法,治疗直经>5.0cm的肝脓肿患者47例,其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10~75岁,平均42岁。本组病例均经B超或CT检查,结果:单发脓肿历例(74.5%),多发脓肿12例(25.5%);脓肿直径为5.5-18.0cm;脓肿位于右肝33例,左肝12例,左右肝2例。47例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采用深静脉穿刺针行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其脓液行细菌培养。结果:细菌性肝脓肿38例,阿米巴肝脓肿9例。经该法治疗,全组病例均痊愈,平均留管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