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家猪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猪深Ⅱ度烧伤模型,8头猪32处创面分成16个对分别为VSD组和对照组,VSD组创面应用VSD疗法,对照组创面采用外涂碘伏暴露疗法,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伤后第1、9天分别取创面组织匀浆进行羟脯氨酸(OHP)、丙二醛(MDA)、琥珀酸脱氢酶(SDH)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VSD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4 d左右,伤后24 h两组OHP、SDH、MD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伤后第9天VSD组OHP、SDH大于对照组(P<0.01),丙二醛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应用VSD前两组创面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4%和70%(P>0.05),伤后第9天VSD组和对照组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2%、23%(P<0.01).结论 VSD能增加烧伤创面局部胶原合成代谢,增进线粒体活性,从而促进烧伤深Ⅱ度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腓肠肌损伤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光、电镜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光光度比色法对远离大鼠30%TBSAⅢ度烧伤部位的腓肠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及丙二醛(Me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或活性进行一系列动态观测。结果:严重烧伤后腓肠肌肌纤维嗜酸性染色增强,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肌浆溶解。电镜下核周基质水肿,Z线扭曲或中断,肌原纤维灶性溶解,线粒体肿胀或空化,肌浆网扩张和糖原颗粒减少,烧伤后6-24hSDH活性进行性降低,而LDH活性在伤后1-12h进行性增加,以后逐渐下降,NO、XO、MPO及MDA含量或活性分别在伤后6、6-12、24、12-24h与相应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严重烧伤后腓肠肌也是受累的主要组织之一,能量生成减少、NO产生、NO活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脂质过氧化在严重烧伤后腓肠肌损伤中发挥着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雄性,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n=30),治疗组(R组,n=30)。复制30%TBSAⅢ°烫伤模型,伤后B组按Parkland公式补液,R组在B组补液基础上于伤后6h始予rhGH 3U/(kg.d)皮下注射,两组均于烫伤后各时相点:0、12、24、48、96h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和心肌组织MPO活性。结果 B组伤后不同时相点cTnI含量及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伤后12h升高最为显著。心肌MPO活性升高与cTnI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969,P〈0.01)。R组相应时相点cTnI含量及MPO活性与B组趋势一致,但较B组显著升高(P〈0.05或0.01);病理切片显示:R组较B组炎细胞浸润、心肌损伤均有所加重。结论严重烫伤后早期大鼠存在局灶性心肌炎,早期应用rhGH加重了烫伤后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深Ⅱ度烧伤患者伤后24h内创面行削痂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54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24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A组;107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72h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B组;57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168h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C组,比较三组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回吸收期的生命体征、尿量及愈合时间。结果三组患者在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回吸收期的体温、心率与B、C组明显不同(P〈0.05或P〈0.01);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B、C组短(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24h内削痂是安全的,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磷烧伤对大鼠肝脏及线粒体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磷烧伤与肝细胞及其线粒体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磷烧伤组、烫伤组、正常对照组.每致伤组每时相点6只,分别于伤后5、10和24 h放血活杀,取血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同时取肝组织,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活性以及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pi/O)、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变化.结果磷伤后血ALT、GOT、LDH不仅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显著高于烫烧伤组(P<0.05);磷烧伤组RCR、Pi/O及S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烫伤组(P<0.05);磷烧伤组肝组织SOD,GSH低于烫伤组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烫伤组(P<0.05).结论肝细胞及线粒体的损伤不仅有过氧化损伤因素起作用,还有磷转化为磷酸后对肝细胞及其亚结构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深二度烧伤创面伤后24 h内削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二度烧伤创面伤后24 h内削痂的可行性及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烧伤总面积在20%~40%、以深二度为主的住院病人在伤后24 h内削痂;39例烧伤严重程度相似的病人在伤后3~5 d削痂作为对照.观察病人休克期的补液量、尿量、休克征象,回吸收期体温和心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同时对两组创面活检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组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量、尿量的比较均无差异(P>0.05);休克期后第1、2 d,对照组体温高于试验组(P<0.05);伤后24 h内削痂病人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4.67±3.38)d,与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9.77±8.28)d比较明显缩短(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经伤后24 h内削痂后,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较对照创面明显减轻,创面组织未见进一步损害.结论烧伤后24 h内削痂对烧伤总面积在20%~40%、以深二度为主的成年病人是安全的,能通过改善局部过强的炎症反应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深二度烧伤创面伤后24 h内削痂的可行性及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烧伤总面积在20%~40%、以深二度为主的住院病人在伤后24 h内削痂;39例烧伤严重程度相似的病人在伤后3~5 d削痂作为对照.观察病人休克期的补液量、尿量、休克征象,回吸收期体温和心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同时对两组创面活检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组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量、尿量的比较均无差异(P>0.05);休克期后第1、2 d,对照组体温高于试验组(P<0.05);伤后24 h内削痂病人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4.67±3.38)d,与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9.77±8.28)d比较明显缩短(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经伤后24 h内削痂后,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较对照创面明显减轻,创面组织未见进一步损害.结论烧伤后24 h内削痂对烧伤总面积在20%~40%、以深二度为主的成年病人是安全的,能通过改善局部过强的炎症反应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以深Ⅱ度创面为主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实验组40例进行了早期(烧伤后48 h内)削痂,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术,对照组38例外用SD-Ag包扎治疗。结果早期削痂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感染发生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Ⅱ度创面早期削痂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心肌细胞Fas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牛磺酸治疗组(烧伤后腹腔注射牛磺酸,剂量300mg/kg)和牛磺酸加SB202190治疗组。于伤后1、3、6、12和24h检测血浆cTnT含量和免疫组化法分析心肌细胞Fas、Caspase-8及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荧光分析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 大鼠烧伤后3h心肌中Fas、Caspase-8及Caspase-3蛋白及其活性即呈显著性升高,伤后24h仍高于对照组(P〈0.05);牛磺酸治疗组大鼠心肌中各时相点的Fas、Caspasc-8、Caspase-3蛋白水平及Caspase-3活性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牛磺酸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中Fas、Caspase-8、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Caspase-3活性升高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烧伤早期全身应用巴曲酶对改善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 烧伤面积10%~30%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用药组(n=12)和对照组(n=10)。用药组伤后24h内10BU东菱克栓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h连续3d。测定用药前后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Plg)、血浆纤维蛋白降解D二聚体(D-Di)及抗凝血酶Ⅲ(AT-Ⅲa)等指标;对创面摄像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深Ⅱ度创面脱痂和浅Ⅱ度创面上皮化面积。结果 用药组24、48、72h及伤后7d浅Ⅱ度创面上皮化大于对照组,而深Ⅱ度创面溶痂快于对照组。用药组Fg、Pl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D-Di、AT-Ⅲ显著升高。结论 中小面积烧伤后早期应用巴曲酶能促进浅Ⅱ度创面的愈合及深Ⅱ度创面的溶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最大值法(GPMT)。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TCE实验组,用皮内注射的方式分别注射橄榄油、2,4-二硝基氯苯(DNCB)、三氯乙烯(TCE),实验结束后收集大鼠外周血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CD3+CD4+CD8+比例。结果TCE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3+比例高于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D4+、CD4+/CD8+高于阴性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CE实验组CD4+、CD8+、CD4+/CD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氯乙烯经皮染毒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比例有一定影响,可能与三氯乙烯的致敏作用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体对照法,在32例患者身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残余创面,一分为二后随机分为两组,同步同法清创后,对照组部位应用百克瑞纱布换药治疗,治疗组部位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愈合率、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并对受试者在治疗期间的肝肾功能及有无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16.23±1.27)d vs(19.48±1.5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的第7、14、21天,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58.27±16.43)%vs(43.12±15.65)%,(88.47±11.76)%vs(65.23±12.45)%,(97.08±1.61)%vs(96.17±1.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治疗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临床常规外用抗感染药物百克瑞纱布相比,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有效加速深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愈合速度,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创面细菌感染,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清热生肌膏介导NLRP3炎性小体对放射性皮炎大鼠皮肤损伤修复及MPO、Hy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健康大鼠90只,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放射性皮炎大鼠模型)、治疗组(模型+清热生肌膏)、对照组(模型+复方茶多酚软膏),每组各20只。另设抑制剂组(NLRP3抑制剂)10只。通过创面愈合率衡量创面愈合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创面细胞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MPO活性。免疫印迹检测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在治疗后第1 d时的创面愈合无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在治疗3~21 d时的创面愈合均低于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治疗治疗3~21 d各时间点创面愈合比较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PO表达升高、Hyp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MPO表达降低、Hyp表达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PO及Hyp表达对比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LRP3、Caspase-1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P<0.05)。治疗组与抑制剂组大鼠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清热生肌膏可抑制MPO水平并促进Hyp表达,对放射性皮炎大鼠皮肤损伤修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NLRP3炎性小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络方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胸腺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 1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通络方剂干预组。后两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络方剂干预组再分为2组:分别于糖尿病造模成功后当天及普通饲养12周后0.4g.kg-1.d-1)灌胃给药,即预防性给药组(TL-1)和治疗性给药组(TL-2)。灌胃时间均为12周。实验周期6个月,不同时间点(对照组和模型组:4、8、12、16、20、24周;通络方剂组:12和24周)处死大鼠,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CD4+CD25+Treg数量及其占CD4+T细胞比例,H-E染色观察胸腺形态,免疫组化检测Foxp3蛋白表达。结果随糖尿病病程发展,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胸腺逐渐萎缩,Treg占CD4+T细胞比例逐渐减少,Foxp3表达减少。两组通络方剂组较糖尿病组Treg比例升高(P<0.01),胸腺指数升高(P<0.05),Foxp3有表达。结论通络方剂可显著提高Treg比例,提高胸腺指数,提高Foxp3表达,可能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胸腺Treg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附子正丁醇、水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及能荷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附子正丁醇组、附子水提物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均予灌含生药量3.2g/mL的造模药5mL,每天1次,连续14d,空白对照组每天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附子正丁醇和水提物组分别灌服对应的治疗药,每日1次,连续7d,治疗结束后,分光光度数法检测大鼠肝匀浆液中的ATP酶活性,高效液相法测试ATP含量及能荷的比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附子正丁醇组Ca2+-Mg2+-ATP酶活性升高(P<0.05),附子正丁醇组Ca2+-Mg2+-ATP酶活性高于附子水提物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TP含量及能荷比例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附子正丁醇组能荷比例升高(P<0.05)。结论附子正丁醇和水提物能提高虚寒证大鼠的ATP酶活性及能荷的比例,有利于虚寒证大鼠物质代谢的恢复,ATP酶活性降低可能是造成虚寒模型的原因之一,但仍需后续的研究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钙—镁ATP酶的变化及维生素E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大鼠细胞钙-镁ATP酶的变化及维生素E对其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维生素E在AP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AP组及AP后维生素E治疗组3组,后两组在制备AP动物模型后分别于1、5、10h活体取材胰、肝组织,通过钙-镁ATP酶的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活性;同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其组织钙-镁ATP酶的表达。结果:实验大鼠胰、肝组织细胞钙-镁ATP酶酶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AP组低于正常组(P<0.05),且AP组5h的阳性率低于1h;维生素E治疗组的阳性率高于AP组(P<0.05)且5h的高于1h。RT-PCR结果显示:胰腺组织钙-镁ATP酶的表达AP组最低,且AP组5h的表达低于1h;维生素E治疗组的钙-镁ATP酶表达高于AP组,且5h的表达高于1h;肝组织钙-镁ATP酶的表达各组均为阳性,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P时细胞钙-镁ATP酶活性降低,可参与AP时细胞钙超载的发生和发展,由引引起细胞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加重AP的病理变化。维生素E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在治疗AP的过程中,提高细胞钙-镁ATP酶活性,减轻细胞钙超载,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哮喘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收治入院的对常规应用茶碱类、胆碱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激动剂及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的所谓顽固性哮喘1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仍继续原方案治疗,其中包括雾化吸入:喘乐宁原液lml 爱喘乐原液lml 生理盐水2m1,每4小时一次;治疗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将上述雾化次数改为每8小时一次,中间插入2%利多卡因4m1雾化吸入,每8小时一次。72小时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按上述方案治疗后评定疗效:显效分别为23例和7例;显效率分别为33.82%和10.29%(P<0.01);总有效例数分别为38例和17例,总有效率分别为55.88%和25.00%(P<0.01);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后在气道内慢性吸收,能持续发挥作用,不但能减轻气道慢性炎症,而且可抑制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还可抑制支气管P物质激发的FEVl下降,对联合应用过多种平喘药物治疗无效的所谓顽固性哮喘具有一定的效果,且能明显减少喘乐宁、爱喘乐引起的肌颤、心悸甚至心律失常,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哮喘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膏对肛瘘术后模型大鼠创面中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象皮生肌膏治疗组(简称象皮生肌膏组)、湿润烧伤膏对照组(简称湿润烧伤膏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采用生理盐水治疗,象皮生肌膏组、湿润烧伤膏组分别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动态观察4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水肿及第5、10天大鼠创面组织中IL-8、TNF-α蛋白水平表达情况。结果象皮生肌膏组与湿润烧伤膏组治疗后的第7、10、14天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象皮生肌膏组治疗后的第7、10、14天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湿润烧伤膏组(P<0.05)。象皮生肌膏组与湿润烧伤膏组治疗后的第3、7、10、14天大鼠创面水肿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象皮生肌膏组治疗后的第3、7、10、14天大鼠创面水肿积分明显低于湿润烧伤膏组(P<0.05)。象皮生肌膏组与湿润烧伤膏组治疗后的第5、10天大鼠创面中IL-8、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象皮生肌膏明显提高肛瘘术后模型大鼠创面的愈合率,降低大鼠创面水肿情况,降低大鼠创面中IL-8、TNF-α蛋白表达水平,象皮生肌膏促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减轻创面水肿的机制可能与降低创面中的炎症因子IL-8、TNF-α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苯并[α]芘染毒是否对新生幼鼠海马组织ATP酶及钙离子产生影响。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 新生4日(postnatal day 4,PND4)龄SD幼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给予花生油)、低剂量苯并[α]芘 (0.02 mg/kg)组、中剂量苯并[α]芘(0.2 mg/kg)组、高剂量苯并[α]芘(2 mg/kg)组。将苯并[α]芘溶于花生油后,灌胃染 毒,染毒时间自PND4持续到PND20。染毒期间,检测各组幼鼠的神经反射、神经肌肉发育情况及运动功能。染毒结 束后,分光光度法检测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荧光标记法测定海马突触内Ca2+浓度。结果:行为学结果 显示:在PND12龄,中剂量苯并[α]芘组幼鼠平面翻正用时长于对照组(P<0.05);PND14,PND16龄时,高剂量苯并 [α]芘组平面翻正用时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苯并[α]芘组的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 照组;随染苯并[α]芘染毒剂量的增加Ca2+-ATP酶活性降低(P<0.05)。中、高剂量苯并[α]芘组突触内Ca2+浓度明显高于 对照组;突触内Ca2+浓度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有增加趋势(P<0.05)。结论:苯并[α]芘染毒导致海马组织ATP酶活性降 低,突触内Ca2+超载,造成新生幼鼠神经神经发育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凝胶对糖尿病Wistar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用直径18 mm的环钻在12只雄性糖尿病Wistar大鼠脊柱两侧各压出1个圆形印迹,外科手术剪沿压痕剪去全层皮肤;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凝胶基质对照组和PDGF-BB凝胶治疗组,后两组给药1次/d,至术后14 d。分别测量术后不同时间点3组的血糖、体重、创面上皮化面积、创面收缩百分率、创面闭合百分率,并在术后14 d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3组血糖、体重值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PDGF-BB凝胶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比,创面收缩较少(P<0.05),新生上皮面积较多(P<0.05)。术后7 d,PDGF-BB凝胶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比,创面闭合百分率较高(P<0.05)。术后14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见PDGF-BB凝胶治疗组新生上皮比2个对照组多,新生真皮明显增厚,且大多数创面被新生上皮覆盖。结论:PDGF-BB凝胶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的创面愈合,提高其质量,并有延迟创面收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