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连花清瘟制剂联合康复新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制剂联合康复新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FMD患儿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采用连花清瘟颗粒1~2袋或连花清瘟胶囊2~3粒口服,每日3次,康复新液4 ml漱服或喷洒口腔及手足肛周等部位,每日10余次治疗,3 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77.9%),且热退时间、开始进食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花清瘟制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HFMD疗效较好,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感冒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基于抗生素制剂合理使用要求的规定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的不断推广,中药制剂在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就是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是由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化裁而来,是针对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伴随该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对其治疗效果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  相似文献   

3.
双黄连注射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临床用于病毒及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的治疗。双黄连注射剂包括注射液和注射用无菌粉末。  相似文献   

4.
刘建英 《开卷有益》2009,(10):28-29
双黄连制剂是常用的中成药,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现有口眼液和粉针剂两种剂型。临床用于风热感冒,对发热、咳嗽、咽痛等病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张叶 《中国医学杂志》2006,4(3):139-140
连花散是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研制,用于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及风温初起之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的中药制剂。该制剂是由双花、连翘、桔梗、薄荷、甘草、牛蒡子、淡豆豉等中药组成。它具有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使用疗效确切,深受患者欢迎,我们对连花散进行了质量研究,制定了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双黄连制剂指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3味中药制成的粉针、水针及口服液等,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也较多见,现概述如下,以引起临床对其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玮  王留彬 《农垦医学》2004,26(4):263-264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AURI)是小儿最常见疾病,在我院儿科门诊年平均就诊比例高达70%。我院近2年在收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了清开灵、鱼腥草、双黄连、穿琥宁等清热解毒中药制剂,不但缩短病程,缓解发热,而且对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有很好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熊周芳  涂凤莲  余丹 《当代医学》2016,(35):184-186
目的 通过对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中药及其制剂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中药及其制剂的临床使用,调配等方面的提供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5例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分类及相关分析.结果 男性ADR发生率为33.85%.女性ADR发生率为66.15%.女性比例大于男性.未成年者以及大于40岁中老年患者居多,比率各占21.54%和46.15%;用药方式引起ADR以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占主要比例,其次为口服;以药品分类调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清热解毒类的喜炎平注射液和益气固脱类的参麦注射液占15.38%:从累及器官来看: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比例最大(53.85%),其次为循环系统(13.84%).结论 中药及其制剂安全日益受到重视,通过本分析帮助中药的临床使用,规避不良反应影响因素,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并为涉及具体产品的不良反应提供补充性数据,为产品以后的发展及使用提供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统计2009年至2011年期间273例门诊及住院部上报的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报告.结果 273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比例(58.61%)大于男性(41.39%),0~12岁的儿童以及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居多,分别占28.57%和49.45%.予以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占主要比例,2009年~2011年依次为15.02%、18.68%、26.74%,静脉滴注的比例逐年上升.药品种类涉及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醒脑开窍类、抗肿瘤类、补益类、保肝类,且活血化瘀类的血塞通注射液占15.02%,比例最大.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比例最大,为33.70%,其次为消化系统,占23.81%.结论 引发中药制剂ADR的因素包括患者本身、药品本身及药物使用方法不当等,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主要中药院内制剂有透解祛瘟颗粒、清肺排毒合剂、银翘藿朴退热合剂、荆防藿朴解毒合剂、益气固卫合剂、麻杏清肺颗粒、肺炎清解颗粒等.中药院内制剂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可适用于轻症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易感人群等.为进一步提高中药院内制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医疗机构今后应加大投入,从管理、临床、科研等多个环节着手,在剂型、给药途径、疗效及其机制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深入研究;按照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研发中药院内制剂,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防疫形势.  相似文献   

11.
沈晗 《中外医疗》2014,(29):159-160
长期以来,中药制剂一直以其不良反应小、疗效稳定持久的优良特性被国人所喜爱与青睐,但是近年来,"刺五加"事件、"双黄连"事件等中药制剂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中药制剂的安全性遭到人们强烈质疑。该文主要对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与讨论,然后针对性的提出几点防治对策,旨在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岑彩用 《右江医学》1999,27(4):237-238
医院中草药制剂必须制备各种剂型的中草药制剂,供开展特色门诊治疗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病人。随着中药制剂规模不断扩大,剂型、品种、数量等有所增加,但医院制剂有不少仍停留在方便使用的阶段,在处方拟定提取及精制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均有不完善之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出现,在提高医院中药制剂质量工作中探索解决的方法,揭示了医院开发新剂型的广阔前景。1.医院中草药制剂室的任务卫生部制定的《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药剂科任务“要及时准确的调配处方按临床需要制备制剂及加工炮制中药材”根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 ,国内、外医药学专家选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实验手段 ,研究开发中药及其制剂防治肿瘤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验研究发现 ,补气、补阴、补阳、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利水渗湿、平肝息风等类中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癌或抑癌作用。因此 ,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根据不同类中药的药性 ,针对不同的肿瘤选择适宜的中药剂型来防治肿瘤 ,是研究开发抗肿瘤中药制剂的良好途经。笔者现将近年来抗肿瘤中药制剂的发展略加概述 ,若有不妥之处 ,望同行们予以指正。1 .运用栓剂防治宫颈、直肠等癌症栓剂为古老剂型之一 ,不仅能起局部作用 ,且可通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方法:结合我院实际,分析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问题,从影响因素、两者关系以及临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提高中药制剂的使用安全性.结果:通过分析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各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对策研究,在人员保障、药材源头、制备过程、留样考察等方面进行多渠道控制,从而保障了近年来我院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临床中药制剂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差错率较以往显著下降.结论:中药制剂稳定性、安全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中药制剂的生产、使用各个环节采取正确合理完善的机制,有利于保证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柳州市血小板及红细胞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01-2012年柳州市各医院血小板及红细胞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2年柳州市各医院使用血小板制剂比例呈增长趋势(P〈0.05),红细胞类制剂比例呈下降趋势(P〈0.05)。2001-2012年临床使用血小板制剂由622 U/年增加至5 782 U/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47%;临床使用血小板制剂的比例由1.39%增加至6.85%;临床使用红细胞类制剂由43 986 U/年增加至78 596 U/年;临床使用红细胞类制剂的比例由98.61%降低至93.15%。结论临床使用血小板制剂的比例逐年增长,红细胞类制剂比例呈下降趋势是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黄连注射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经加工提取制成的灭菌中药制剂,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及清热解毒作用,临床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感染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少,但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现就文献报道的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望在临床应用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联合连花清瘟胶囊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 例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连花清瘟组(常规治疗+连花清瘟胶囊),每组各1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病种大致相同.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连花清瘟组对氧合状况的改善更优,住院时间更短,同时,血液中 IgG 以及 T 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对于发生肺部感染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联合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2粒,2次/日).用药后观察患者症状、体温变化,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在手足口病发热病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可以明显缓解发热症状,减少重症病例,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成药的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家庭的日常用药,对它的质量控制也吸引很多专家学者研究,对它指纹图谱的研究更是成为热点,该文将通过对文献调研,就双黄连口服制剂的药理作用及其质量评价方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双黄连注射液由银花,连翘,黄芩等成分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是近年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注射用中药制剂。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具有抗细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加,其毒副作用时有显现。笔者收集2001~2006年间我们两院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性反应64例,特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