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FOG)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收集自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6例PD患者的临床及相关量表资料,根据FOG量表(FOG-Q)将其分为PD不伴FOG组(PD对照组,59例)与PD伴FOG组(PD+FOG组,47例)。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对象中PD伴FOG的发生率为44.3%。PD+FOG组和PD对照组的性别、年龄、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D+FOG组的病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39项PD调查表、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筛查量表、Hoehn-Yahr(H-Y)分期、统一PD评定量表中运动检查部分(UPDRSⅢ)等均高于PD对照组(均P0.05)。在MMSE子项目中,PD+FOG组的记忆力、回忆力得分低于PD对照组(均P0.05)。在MoCA子项目中,PD+FOG组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和语言得分低于PD对照组(均P0.05)。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和H-Y分级均为PD患者发生FOG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FOG为PD患者中晚期常见的异常步态。PD伴FOG的患者在抑郁、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较PD不伴FOG程度重,认知受损则以记忆、回忆、命名、语言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方面突出。病程的延长和高H-Y分期为PD患者伴发FOG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探讨帕金森病(PD)伴冻结步态(FOG)患者在进行言语流畅性测验(VFT)时,前额叶大脑皮质的激活水平和激活模式.方法 本研究纳入24例PD患者,根据FOG评定量表(FOGQ)将PD患者分为伴FOG组(PD-FOG+)及不伴FOG组(PD-FOG-).所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手机拍摄PD伴冻结步态(FOG)患者的步态视频, 构建基于手机视频的PD伴FOG患者的自动识别系统。方法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9例PD伴FOG患者,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使用手机拍摄患者"3 m往返"和"3 m往返通过窄道(长0.6 m)的过程, 获得87个有效视频, 标注每个视频的转身阶段、直行阶段及其中的FOG事件。提取视频中关键点的位置信号, 对信号预处理后提取特征数据, 由特征数据分别建立动作识别模型、直行FOG识别模型和转身FOG识别模型, 最后组成端到端的FOG识别模型。采用留一法(LOSO)评估上述模型的性能。结果 87个有效视频中25 881个窗口样本, 其中22 066个非FOG窗口样本, 3815个FOG窗口样本。LOSO法评估结果显示, 动作识别模型的灵敏度为83.27%, 特异度为91.38%, 准确度为89.28%。直行FOG识别模型的灵敏度为57.69%, 特异度为88.12%。转身FOG识别模型的灵敏度为61.54%, 特异度为98.72%。端到端的FOG识别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脚桥核(PPN)神经网络在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FOG)中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对16例PD伴冻结步态(PD FOG+)患者,17例PD不伴冻结步态(PD FOG-)患者及17名正常对照者,行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扫描,并用功能连接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行DTI检查,对脑白质纤维DTI的各相关参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PD FOG-组相比,PD FOG+组与PPN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主要分布在皮质-脑桥核-小脑通路以及视觉相关颞叶皮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 FOG+组存在明显的脑白质结构异常改变,包括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胼胝体、连接皮质-皮质间的白质纤维束、连接皮质-皮质下结构的白质纤维束以及连接丘脑的白质纤维束。结论 PD FOG+患者存在异常的PPN功能连接网络,主要影响皮质-脑桥核-小脑通路和参与视觉信息处理的颞叶相关皮质,并有显著的脑白质结构异常改变,可涉及运动、感觉和认知传导相关通路。如结合rs-fMRI和DTI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对PD FOG潜在发病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冻结步态(FOG)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对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 PD 患者,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治疗情况,分析 PD 患者 FOG 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07例符合条件的 PD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9.07±10.46)岁,平均年龄(64.29±9.77)岁,病程2.00~8.00年,中位值4.00年.64例(59.8%)患者出现 FOG,其中男37例(57.8%).与未出现 FOG 的 PD 患者比较,FOG 患者病程长、UPDRS-Ⅱ评分高、“开”期 UPDRS-Ⅲ评分高、“开”期改良 Hoehn& Yahr 分级(H-Y 分级)高、症状波动和剂峰异动症多见、Epworth 嗜睡评分量表(ESS)评分高、快速动眼睡眠行为异常问卷(香港版)(RBDQ-HK)评分高、Beck 抑郁量表(BDI)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整性别和调查时年龄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病程长[1.12(1.01~1.25),P =0.034]、H - Y 分级高[4.13(1.90~8.98),P <0.001]、统一 PD 评分量表(UPDRS)-Ⅱ评分高[1.23(1.12~1.35),P <0.001]、UPDRS-Ⅲ评分高[1.06(1.03~1.09),P <0.001]、症状波动[3.98(1.68~9.43),P =0.002]、剂峰异动症[10.71(1.35~85.23),P =0.025]、RBDQ-HK评分高[1.03(1.00~1.60),P =0.023]和 BDI 评分高[1.08(1.03~1.14),P =0.004]等因素与 FOG 显著相关.同时,合并 FOG 患者 PDQ-39总分更高,除社会支持外,FOG 对其他维度均存在显著影响(P <0.05).结论 FOG在 PD 患者中十分常见,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症状波动、剂峰异动症、RBD 和抑郁状态可能是 PD 患者发生 FOG 的独立危险因素,FOG 可显著降低 PD 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冻结步态(FOG)是一种短暂发作性的步态紊乱,具有致残性,常表现为患者起始犹豫,不能行走。FOG可以出现在各种情形下,如患者起步、转弯、即将到达目的地以及经过障碍物或者较为狭窄的空间时,少数患者在宽广的区域也会发生FOG。FOG是中晚期帕金森病(PD)常见且具有重要致残性的症状,部分学者[1]认为其是PD的第五大临床特征。FOG多见于PD的晚期,早期也可出现。横断面调查[2]显示,P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的临床及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特征。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D数据库中的30例原发性PD患者,分为冻结步态(FOG+)组(11例)和无冻结步态(FOG--)组(1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11C-CFT-DAT显像和临床运动评分,对11C-CFT-DAT显像结果与临床运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OG+组尾状核的纹状体不对称指数(SAI)显著增高(P=0.004);UPDRS运动评分与重侧(受累严重肢体对侧)尾状核与前壳核比值呈正相关(P=0.034);NFOGQ评分与重侧尾状核SAI呈负相关(P=0.020);冻结步态与尾状核SAI呈显著负相关(P=0.028)。结论双侧尾状核不对称性损害是导致PD患者冻结步态的重要原因,冻结步态可能是皮质-纹状体-脑干-躯体通路中不对称性损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疼痛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PD患者疼痛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118例原发性PD患者分为伴疼痛组与不伴疼痛组,调查他们的一般特征,使用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UPDRSⅡ、UPDRSⅢ、H-Y分期、HAMD-17、HAMA量表、PDQ-8分别评价患者的运动症状、疾病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症状、生活质量.使用PDSS-2、ESS和PSG评价患者的睡眠情况.并对两组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伴疼痛组病程长,UPDRS得分、H-Y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AMD、HAMD、PDSS-2、PDQ-8得分均高于不伴疼痛组(P<0.05).HAMD和PDSS-2评分与是PD患者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VAS评分与PDSS-2评分有相关性,伴疼痛的PD患者与不伴疼痛患者相比,PSG主要表现为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下降,N1百分比增多、觉醒次数增多.结论 PD患者中,抑郁、睡眠障碍是疼痛的影响因素;PD疼痛与睡眠障碍有相关性;伴疼痛的PD患者夜间睡眠更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患者(PD-RLS)与特发性不宁腿综合征(idiopath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iRLS)之间的临床及睡眠特征差异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2020年收治的125例PD患者以及137例iRLS患者,并根据PD患者是否合并RLS分为PD伴RLS组(PD-RLS)和单纯PD(PD-NRLS)组,比较分析3组的一般状况、临床特征及主客观睡眠检查等的差异。结果 PD患者共病RLS的患病率为27.2%。PD-RLS患者UPDRS-Ⅲ评分高于PD-NRLS。PD-RLS患者客观睡眠质量较iRLS患者更差,年龄和共病PD是RLS患者客观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IRLS-RS和HAMD评分是RLS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结论 PD-RLS患者较iRLS患者更易出现客观睡眠障碍,而iRLS患者主观睡眠障碍更重,可能与RLS是否合并PD的临床异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中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早期PD患者125例,根据是否合并RBD分为伴RBD组(51例)和不伴RBD组(7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PD患者RBD的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早期PD患者中RBD发病率为40.80%。单因素分析显示伴RBD组的年龄、强直型PD、改良的Hoehn-Yahr(H-Y)分级、冻结、便秘、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均显著高于不伴RB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显示便秘(P=0.001,95%CI:1.980~12.253,OR=12.912)和RLS(P=0.014,95%CI:1.322~12.015,OR=6.378)是早期PD患者伴发RB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便秘或RLS的早期PD患者易出现RB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国王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评估和分类,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例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KPPS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症状,运用统一PD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Yahr分级(H-Y)、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症状的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焦虑状况、抑郁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及睡眠情况。将患者分为PD伴疼痛组和不伴疼痛组,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寻找PD伴疼痛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PD伴发疼痛的发生率为44.5%,平均KPPS评分为(41.2±26.8)分。患者疼痛部位多为下肢(60.7%)、上肢(22.5%)及腰部(21.3%),其中24例(27%)患者伴两种及两种以上部位疼痛;疼痛类型多为骨骼肌疼痛(61.8%)和肌张力障碍性疼痛(27%),其中伴多种类型疼痛患者17例(19.1%)。PD伴疼痛组与PD不伴疼痛组相比,其病程更长(P=0.022)、左旋多巴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102例PD患者。根据病史及多导睡眠图(PSG)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RBD组和PD不伴RBD组。比较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Hochn-Yahr(H-Y)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的差别。结果 102例PD患者中PD伴RBD组54例,PD不伴RBD组48例。与PD不伴RBD组相比,PD伴RBD组病程明显延长,H-Y分级、UPDRS-Ⅲ、HAMA-14、HAMD-24、PSQI评分明显增高(均P0. 05),MoCA总评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均降低(均P0. 05)。PD伴RBD组SCOPA-AUT量表总分及消化、泌尿、心血管、体温调节系统得分较PD不伴RBD组增高(均P0. 05),PD伴RBD组SSR异常率高于PD不伴RBD组(85. 2%比62. 5%,P0. 05),潜伏期延长[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 35(0. 46)s比1. 27(0. 15)s,P0. 05],波幅下降[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 34(2. 21)mV比2. 87(0. 97)mV,P0. 05]。PD伴RBD组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OR=3. 450,95%CI:1. 332~8. 933)。结论伴RBD的PD患者病程长,运动症状和情绪、睡眠、认知功能、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非运动症状均较不伴RBD的PD患者更为明显,PD伴有RBD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门诊首次就诊且发病在1a内的早期PD患者105例和健康对照者100例,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调查问卷(NMSQuest)进行NMS评估,结合临床特征等因素分析非运动症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PD组N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率较高的症状依次为便秘(58例,55.2%)、记忆力下降(51例,48.6%)、情绪低落(43例,40.9%)。回归分析显示,H-Y分级、年龄及PD临床亚型是NMS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则与其无关。结论 NMS在早期PD患者中较常见且临床表现多样,需提高认识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136例,根据是否伴有OAB将患者分为PD伴OAB组(n=63)和PD未伴OAB组(n=73)。采用膀胱过度活动调查问卷(OABSS)评估PD患者OAB的类型及严重程度,采用国际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和Hoehn-Yahr(H-Y)分级评估患者的运动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其非运动症状,采用PD生活质量量表-39(PDQ-39)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性和多元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OAB严重程度的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136例PD患者中OAB的发生率为4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嗅觉功能.方法 对37例V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行统一帕金森病(PD)评分量表(UPD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头颅MRI检查;并与46例PD患者比较.采用康涅狄格州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CCRC)试验对31例VP患者、40例PD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查.结果 与PD组比较,VP组发病年龄及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病史、铅管样肌张力增高、姿势性震颤、阔基步态和智能障碍的比率明显增高,静止性震颤、屈曲体姿和症状两侧不对称的比率显著降低(P<0.05~0.001);NIHSS评分显著增高(P<0.001).两组UPD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P组患者MRI示基底节区和脑室周围多发性脑梗死,伴脑叶萎缩及白质疏松.VP组CCCRC评分(56.97±12.86)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明显高于PD组(36.43±23.04)(P<0.001).结论 VP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有锥体外系和锥体束损害表现的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影像学特点为脑缺血改变,嗅觉功能无异常.嗅觉功能测试可作为鉴别VP与P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部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认知障碍和神经精神状况特点。方法收集2008-2013年在新疆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并经确诊的PD患者216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神经精神问卷评定患者的神经精神状况。结果汉族PD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NPS)者占82.14%(115/140),维吾尔族PD患者有NPS者占57.89%(44/7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民族PD患者抑郁、焦虑、过度兴奋、易怒症状、睡眠/睡眠夜间行为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汉族和维吾尔族PD患者NPS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4%比84.61%;χ2=0.326,P=0.568)。汉族PD患者中,伴认知功能障碍者与非伴认知功能障碍者间NPS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4%比75.49%;χ2=0.184,P0.05〕,而维吾尔族患者中伴认知功能障碍与非伴认知功能障碍者间其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41%比56.00%;χ2=6.223,P0.05〕。结论汉族PD患者NPS发生率高于维吾尔族PD患者,伴有认知障碍的维吾尔族PD患者NPS发生率较非伴认知功能障碍者高,推测民族及宗教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的发生率,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同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OSAHS将患者分为OSAHS(+)组(55例)及OSAHS(-)组(53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与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功能障碍是PD患者最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其发生率为53.7%。合并OSAHS的PD患者,性功能障碍、多汗、疼痛的发生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OSAHS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P=0.015)。结论 OSAHS与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纳入其中179例伴非典型特征患者,依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3.5%(42/179)。与无自杀未遂组患者相比,自杀未遂组患者更多伴有自杀观念、产后起病,更常使用抗抑郁剂以外的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及苯二氮类药)(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住院次数(OR=1.730,95%CI:1.093~2.740)和自杀观念(OR=3.899,95%CI:1.506~10.092)与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相关(均P0.05)。结论既往住院次数多及伴有自杀观念是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帕金森病(PD)患者剂末现象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调查129例PD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在运动功能较好状态下用PD评分量表(UPDRS)评价运动功能;自主功能神经量表、PD睡眠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相应非运动症状; 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39(PDQ-39)量表评价近1个月健康生活质量。采用UPDRS-36项和剂末现象问卷(WOQ-9)判定剂末现象的发生及特点。结果①剂末现象发生率为51. 9%;②存在剂末现象患者中,非运动症状波动不单独出现;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WOQ-9得分(P=0. 010)、HAMA得分(P=0. 028)和MMSE得分(P=0. 016)是PDQ-39综合指数的影响因素(R~2=0. 55,F=15. 28)。结论 PD患者剂末现象的发生率较高,其临床特点呈多样化和规律性,剂末现象是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直立性低血压(OH)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O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89例PD患者(PD组)及15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清晨醒后卧立位血压的测量,采用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进行自主神经功能评估,对PD患者OH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D组SCOPA-AU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D组清晨醒后卧位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PD组立位收缩压较卧位明显下降(P<0.01);PD组OH的发生率为31.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8%(P<0.01);PD组OH的发生与年龄、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服用剂量正相关(P<0.01)。结论 PD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PD患者清晨醒后立位收缩压明显下降;PD患者OH的发生率较高;高龄、大剂量的抗帕金森药物是PD患者发生O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