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决策和医患关系的现状,探索新的社会矛盾下医疗决策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个护理单元(内科片和外科片各5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决策参与期望量表、患者对医疗决策参与满意度调查问卷、医患关系问卷,采用SPSS 22.0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56份,其中139名(54.30%)患者选择医患共同决策模式,67名(26.17%)患者选择主动决策模式,50例(19.53%)患者选择被动决策模式。选择医患共同决策模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总满意度得分为(76.73±2.32)分,明显高于主动与被动角色模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患共同决策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房再造时机和阶段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体象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74例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乳房再造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体象情况和生活质量;利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体象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再造术时机和阶段的交互作用的独立影响.结果 17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20岁.72.41%的患者行即刻乳房再造术,27.59%进行延期乳房再造;所有患者的平均BIS得分为(8.84±7.24)分,平均FACT-G和FACT-B得分为(77.75±15.54)分和(102.61±16.41)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手术满意度、化疗是BIS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手术满意度是FACT-G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婚姻状况、化疗、再造术时机是FACT-B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再造术时机和阶段的交互作用是三者的共同影响因素.不同手术阶段,即刻乳房再造组和延期乳房再造组BIS得分和FACT-B得分变化趋势不同.结论 结合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时机和阶段体象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体象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案例式协作教学法(case-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BCL)在呼吸内科实习中的作用。方法 64名昆明医科大学本科实习生纳入了本研究。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CBCL组,n=32)、对照组(PBL组,n=32)。实验组进行4周的CBCL教学,对照组进行4周的PBL教学。教学后进行考核,获得两组学生基础知识、病例分析知识以及新进展知识的得分;应用问卷调查,获得两组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诊断能力、提高治疗方案制定能力)得分以及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满意度得分。比较两组同学对得分差异。结果考核结果比较显示,实验组考核总分高于对照组[(69.31±9.15)分vs.(61.66±7.63)分,P=0.001];考核分项比较显示,在基础知识、病例分析知识、新进展知识得分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问卷得分比较显示,实验组的自我评价总分高于对照组[(16.47±2.02)分vs.(13.50±2.54)分,P <0.001];自我评价的分项比较结果显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诊断能力以及提高治疗方案制定能力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BCL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实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及其父母的个性特征、父母教养方式.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64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56名健康青少年学生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测试.所有统计处理均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1.5完成.结果 1.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显示,研究组的精神质[(55.67±8.63)分]、神经质[(55.62±12.55)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2.38±6.79)分,(46.58±14.12)分]得分(P<0.01),外向性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42.82±10.28)分,(48.52±10.44)分](P<0.05);研究组母亲的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3.66±11.06)分,(47.98±8.36)分](P<0.01).研究组在孤独、羞涩、自尊、抑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父母教养方式评定显示,研究组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病有一定的人格基础.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母亲的人格存在缺陷,对网络成瘾者的个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88-91+9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态度、满意度和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3月行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ITSQ量表对患者胰岛素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胰岛素治疗态度问卷对患者胰岛素治疗态度进行评价,采用糖尿病依从性问卷对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患者胰岛素治疗态度、满意度以及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患者治疗态度、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 (1)胰岛素治疗态度得分平均(67.1±9.4)分;胰岛素治疗满意度得分平均(53.1±8.6)分;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得分平均(40.1±5.8)分。(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法、胰岛素使用时间是影响患者胰岛素态度评分的相关因素(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付费方法、胰岛素使用时间是影响胰岛素治疗满意度的相关因素(P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法、胰岛素使用时间是影响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5)胰岛素治疗态度得分与药物、饮食、监测、复查依从性以及总依从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5);满意度得分与药物、监测、复查依从性以及总依从性呈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态度、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加强相关健康教育,降低患者胰岛素治疗抵抗性,正确胰岛素治疗,提高满意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安徽省三级医院信息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JSS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安徽省25家三级医院258名信息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情况,并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医院信息人员工作满意度总分平均分为(140.19±23.18)分,9个维度中得分较高的是领导满意度评分(19.35±3.67)分、同事满意度(17.44±2.99)分和沟通满意度(16.84±3.66)分,得分较低的是薪酬满意度(13.19±3.80)分、工作流程满意度(13.58±2.74)分和晋升满意度(14.32±3.75)分.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和近3年培训次数的信息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信息人员工作满意度与职称和近3年培训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和P<0.01),与工作年限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薪酬、工作流程及晋升是三级医院信息人员工作满意度主要瓶颈;职称、工作年限和培训次数是信息人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背景 医患共享决策是"以患者为中心"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其临床实施过程并不理想,医生是推进医患共享决策实施过程的主体之一,但目前鲜见对共享决策过程中医生行为的研究。 目的 探讨医生参与医患共享决策的过程及主要的行为特征,为医患共享决策在临床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聚敛式设计,同时收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定量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5—12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在职临床医生360例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医生参与共享决策的现况,并对医生参与共享决策的行为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医生共享决策行为的分布特征;定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6—12月选取定量研究中的23例医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探索医生参与共享决策的过程和体验,明确医生在决策各环节的主要行为特征。 结果 定量研究结果:325例(90.3%)医生的问卷被有效回收,参与共享决策行为的平均得分为(80.44±14.88)分。医生在解释治疗方案优缺点〔(4.38±0.74)分〕、提供多种治疗方案〔(4.30±0.84)分〕两项行为上的参与度较高,在告诉患者需要共同做一个重要的决定〔(3.72±1.22)分〕、共同决定选择某一治疗方案〔(3.74±1.03)分〕两项行为上的参与度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参与共享决策的行为特征可分为3组,分别为"知情同意组""患者部分参与组""共享决策组"。定性研究结果:医患共享决策过程中医生的参与行为包括创建决策意识,提供信息,检查患者对信息的理解,澄清患者价值观,共同权衡(治疗方案的评价),决策制定与实施。混合研究结果:在决策进程中,医生更关注信息的提供,忽视了医患沟通层面促进患者参与的行为要素,医生参与共享决策的各行为特征不同。 结论 医患共享决策的行为是有限实施的,医生对共享决策的行为过程存在误解。可从知识和态度层面入手,帮助医生明晰共享决策的过程,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医生对共享决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对患者决策价值的认同,从而推动医患共享决策在临床的真正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肠癌患者术前饮食信行现状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拟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4%;饮食知信行总分为(48.02±8.95)分;PG-SGA平均得分为(7.67±4.38)分;大肠癌患者术前饮食知信行总分与其营养状况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205,P<0.05。结论: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饮食知信行总分与患者的营养状况评分的相关系数呈负相关,即饮食知信行得分越高其营养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9.
邹琛  周萱 《继续医学教育》2023,(10):169-172
目的 通过探究不同营养治疗方式下,医患在共同决策上的差异,探索最优临床营养治疗路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在天津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症患者60例,根据临床情况,按营养治疗方式不同,将颌面外科重症患者分为3组:鼻胃管组、经口组、全肠外营养组,每组2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医护人员、患者共同决策及满意度评分的高低。结果 医护共同决策评估得分上,全肠外营养组高于鼻胃管组,经口组高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共同决策评估得分上,全肠外营养组高于其他两组,经口组高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医患沟通满意度评分上,全肠外营养组比鼻胃管组得分高,鼻胃管组比经口组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颌面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方式上,医护人员及患者在全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共同决策程度最高,医患沟通满意度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顺序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TI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给予TIA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统计分析两组治愈率、卒中率及复发率,通过问卷了解患者TIA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问卷得分为(89.3±5.4)分,对照组为(69.5±6.2)分;研究组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卒中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IA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