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味对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型)患者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Ⅱb/Ⅲa,GPⅡb/Ⅲ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与肾脏保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0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血热妄行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  相似文献   

2.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调查了85例HSP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紫癜性肾炎(HSPN)34例。11例HSPN患儿接受肾活检术。统计并分析HSP患儿的中医证型,分析HSPN患儿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结果】(1)85例HSP患儿中,实证64例(占75.29%),虚证21例(占24.71%),优势证型为风热伤络和血热妄行;(2)34例HSPN患儿中,实证13例(占38.24%),虚证21例(占61.76%),优势证型为湿热蕴结、脾虚湿热和脾虚湿瘀;(3)接受肾活检的11例HSPN患儿中,实证3例,虚证1例,虚实夹杂证7例,西医病理类型以Ⅲa型为主。【结论】HSP患儿的优势证型为风热伤络和血热妄行,HSPN患儿的优势证型为湿热蕴结、脾虚湿热和脾虚湿瘀。HSP向HSPN的转变过程,也是一个从实证向虚证的转变过程,而病理因素湿和瘀在转变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虚、湿、瘀与肾脏病理改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清热解毒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凉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对照组不服中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1例,基本缓解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基本缓解5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两组总有效率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凉血化瘀、清热解毒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热妄行证有减轻症状与体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昆  何维佳 《四川医学》2010,31(9):1277-1279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证候、方药及转归等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0年4月30日在本院住院的47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证候分型、方药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无腹痛症状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腹型HSP患儿发病年龄3~12岁42例(89.3%),发病季节春秋冬39例(83.0%),发病诱因感染者28例(82.4%),农村患儿30例(63.83%)。辨证论治血热妄行型38例(83.27%),生地等12味中药是使用频率高于52.63%的常用药。有腹痛症状和无腹痛症状患儿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过敏史、前驱感染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痛组混合型显著多于无腹痛组(72.34%比21.05%,P〈0.01)。46例治愈好转(97.87%)。结论腹型HSP发病以8~12岁儿童多见,春秋冬季为主,感染为第一位诱因,农村患儿发病较多,中医辨证以血热妄行型多见,腹痛组混合型显著多于无腹痛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中药犀角地黄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38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加用中药犀角地黄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中药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2.1%)高于常规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犀角地黄汤效果显著,且不会引起患儿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舌象,探讨其演变趋势。方法:观察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的50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患儿的舌象动态变化,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演变趋势。结果(:1)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舌象演变趋势是红舌—淡舌—黯舌。(2)湿、热是本证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探讨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426例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和门诊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 HS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比较患儿的一般资料、发病季节、诱发病因、实验室指标不同水平分布情况。结果 (1)HSP患儿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冬春季发病多,病程多在4周以内。(2)中医证型以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为多,其次是湿热痹阻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发病诱因以感染多见,其中呼吸道感染最多见,统计学分析提示:不同中医证型在年龄、发病诱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 (interlenkin-6, IL-6)、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CD4+/CD8+T在不同中医证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风热伤络证易演变为气不摄血证;血热妄行证易演变为阴虚火旺证。结论 (1)HSP中医证型上早期以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为...  相似文献   

8.
周欣 《当代医学》2021,27(18):29-31
目的 探讨加味四黄汤内服外敷对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加味四黄汤内服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炎性因子水平、疼痛程度、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水肿消失、渗出物消失、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VEG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6、CRP、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VEG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4.44%)略低于对照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混合痔患者使用加味四黄汤内服外敷可有效加快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9.
梁志奇  吴晖  叶妍婕  邵丹  洪丽芬 《当代医学》2021,27(25):136-137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指标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PLT、PT、APTT、FIB、D-Dime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LT、PT、APTT、FIB及D-Dim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7天,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犀角地黄汤能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凝血指标,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Treg/Th17 失衡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医“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证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92例ITP患者(血热妄行组31例,阴虚火旺组31例,气不摄血组30例)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h17 细胞和Treg 细胞的数量;RT-PCR用于检测Foxp3 mRNA和ROR-γt水平,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不同证型的ITP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血热妄行组低于气不摄血组(p<0.05),气不摄血组低于阴虚火旺组(p<0.05),血热妄行组低于阴虚火旺组(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不同证型 ITP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热妄行组高于气不摄血组及阴虚火旺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不摄血组高于阴虚火旺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Treg/Th17较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血热妄行组低于气不摄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不摄血组低于阴虚火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热妄行组低于阴虚火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不同证型的ITP患者Foxp3 mRNA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不同证型ROR-γ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reg 细胞数量表达水平、Foxp3 mRNA水平在ITP 各证型间的分布规律为血热妄行组<气不摄血组<阴虚火旺组。结论:ITP患者中Treg 细胞数量减少参与了ITP的发生发展,Treg/Th17比例失衡在IT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Treg 细胞数量表达水平、Foxp3 mRNA水平及Treg/Th17比例在不同中医证型ITP中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腘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虚实错杂并见的腘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犀角地黄汤。14 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腘静脉内径变化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纤维蛋白原含量、腘静脉内径变化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腘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腘静脉内径变化率,对临床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尿路感染(淋证)阴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尿路感染(淋证)阴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尿感宁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细胞数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西医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39/42),对照组为78.57%(33/4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西医临床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38/42),对照组为80.95%(34/4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西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尿白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和尿白细胞数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尿路感染(淋证)阴虚湿热证患者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中成药尿感宁颗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维生素E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效果及对患儿氧化应激水平、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浚县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HS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维生素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浆丙二醛(MDA)、过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对其凝血指标、临床疗效的影响,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8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凝血指标、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和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和APT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其对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研究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腹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沂市中医医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时间段内以"过敏性紫癜"(腹型)收住院的共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儿分别为3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紫癜开始消退以及腹痛基本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腹型)的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减轻患儿病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鲤  林奇惠 《河北医学》2012,18(11):1591-1593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6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将以上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2%,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口服退黄汤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84例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黄疸出现早期即加用退黄汤口服.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光疗.结果:治疗组在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第3天、第6天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较单纯西医治疗,黄疸消退更快,方法更简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杞菊地黄汤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杞菊地黄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和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证候症状积分和降血压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杞菊地黄汤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疗效显著,并且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确诊为HSP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IL-5和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治愈率为82.6%,住院时间为(7.5±1.5)d;对照组分别为77.3%、50.0%、(8.5±2.1)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血清IL-5水活性水平明显下降,IL-10活性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或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HSP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GMC)增殖的影响及IL-6、TNF-α水平变化。方法:收集HSPN 80例,随机分成两组,西医组40例,中西医结合组40例(西医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黄芪地黄汤),并建立正常儿童对照组30例。用药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患儿缓解率并测定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对rGMC增殖的影响。结果:治疗前,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的IL-6、TNF-α水平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3个月疗程后,中西医结合组总缓解率为87.5%,西医组疗效总缓解率为60%,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组IL-6水平基本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α水平有下降,西医组IL-6及TNF-α水平仅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及P〈0.01)。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体外培养rGMC的OD值相比,治疗前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均有增高(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无差别,而西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更有效地下调IL-6、TNF-α水平,减少系膜细胞增殖,黄芪地黄汤的疗效可能与减轻系膜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