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世界第五大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非黑色素皮肤癌[1]。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关于2020年世界最新肿瘤负担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CRC的每年新发病例数高达193万,在肿瘤总发病人数中排第3位;每年死亡人数为94万,在死亡总人数中排第2位[2]。作为人口大国,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RC的治疗逐渐形成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特别是免疫治疗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目前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放化疗为主.而靶向治疗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CRC的病死率并没有明显降低,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研究发现,肿瘤免疫逃避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与传统...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率居第四位[]1.而分子靶向药物的上市,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治疗手段,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而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有效改善了m CRC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已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分子靶向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却阻碍了基因靶向治疗的进一步发展。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靶向药物,为各种常见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目前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的抗肿瘤特性已得到临床认可,但由于信号通路相互交联的特点,特别是针对信号通路中的突变或过表达的情况,联合多细胞毒性药物或多通路抑制方案有可能解决m CRC耐药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肿瘤,约20%的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转移,20%~25%的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也会出现转移。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5年存活率较低。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及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已经成为治疗m CRC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在m CRC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文汇总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在m CRC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世界上第4大常见癌症,也是第3大癌症死亡原因。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 ICI)的使用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结果,但在结直肠癌中的疗效非常有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治疗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直肠癌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IME)。而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会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进而促进CRC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和治疗抵抗。因此为了克服这一挑战和阻碍,有必要阐明CRC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特征和背后的形成机制以及目前新兴的逆转免疫抑制的靶向治疗方法。鉴于免疫微环境在临床治疗中的普遍靶向性,靶向结直肠癌TIME的治疗可能是最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断增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CRC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在CRC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凋亡途径、信号转导、糖酵解、药物外排等影响化疗及放疗敏感性来影响CRC的生物学进程。目前外泌体与CRC耐药之间的关联阐明不够明确,其分子之间的变化机制尚不清楚,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分子机制的理解将有利于为CRC耐药的防治找到更可靠的治疗手段。文章主要就外泌体的生物特性及其在CRC放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在女性妇科肿瘤中死亡率第一,且复发率高.复发性卵巢癌无法治愈,目前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为目的.分子靶向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是研究热点,靶向药物包括抗血管生成药物、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该文重点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11.6%和18.4%,且近年来呈继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1,2])。随着肺癌精准治疗时代的到来,晚期肺癌治疗方案由传统的化疗发展为基于患者基因分子改变的个体化治疗,包括分子靶向治疗、抗血管  相似文献   

10.
分子靶向治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联合化学疗法可使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获益。临床常用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小分子信号传导抑制剂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但靶向治疗后期产生的耐药问题成为临床上治疗的关键难题。研究表明,靶向药物耐药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异常以及肿瘤微环境改变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在逆转靶向药物耐药方面颇有成效。因此,该文对CRC分子靶向治疗耐药机制以及中医药应对策略进行论述,并对逆转靶向耐药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肿瘤,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超过50万人[1]。目前肝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切除、肝脏移植、局部射频消融、动脉栓塞治疗、生物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由于其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即为中、晚期,难以进行手术根治。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则导致肿瘤生物免疫、基因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取得显著进步,已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目前肺癌已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位,治疗肺癌的个体化分子途径的靶向药物研究取得了重大发展,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开创了非小细胞肺癌分子学靶向药物治疗的新时代。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间变性淋巴瘤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方法,展望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从组织学到分子学靶向治疗的演变前景。  相似文献   

13.
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恶性肿瘤的新发病率约为456.88/14万,有300.3万例患者因此而死亡,其中胃癌的新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全国第三[1].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二线化疗失败后缺乏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案,5年生存率不到10%,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血管内皮生长因...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经上述方法治疗的CRC患者,肠道菌群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近年来,肠道菌群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逐步应用于CRC治疗中。本文对FMT在CRC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1位,其中80%-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15%,大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对于晚期肺癌患者,传统的化疗治疗效果十分有限[1]。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个体化靶向治疗的时代,基因指导下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PPI网络分析确定CRC相关Hub基因,为CRC靶向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从OpenTargets数据库获得CRC相关基因,使用Metascape对基因集进行富集分析,确定基因集富集术语。采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构建PPI网络,采用MCODE寻找PPI网络中的功能模块(子网)。根据功能模块中节点的网络属性确定Hub基因,通过文献法和GEPIA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共得到CXCL8、ERBB2、CYCS 3个Hub基因,它们均与CRC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它们均在CRC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并与CRC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相关。结论:基于PPI的网络分析可准确预测CRC相关Hub基因和为CRC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临床上约有80%的患者诊断时已属中晚期,不能承受传统手术及放化疗治疗.近来以局部瘤细胞毁损为主的微创靶向消融治疗,为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常用的靶向消融技术包括物理消融、化学消融和理化联合消融,本文将介绍以氩氦刀冷冻消融为主的常用靶向消融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我国乳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的癌症之一,发病率位居所有女性癌症的第1位,死亡率位居第6位.目前治疗原则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乳腺癌具有高侵袭性及转移能力,治疗后仍有可能复发转移.其根源可能是存在于肿瘤内极少数对放、化疗抵抗、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即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2].如何靶向治疗BCSCs,最终根治乳腺癌,正逐渐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9.
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很高。因为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使得人们不易发现,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所以胃癌在治疗上主要以全身化疗为主,目前胃癌并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对胃癌发病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多种靶向关键信号传导途径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行了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改变了胃癌的治疗模式。目前这种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靶向于EGFR通路、抗血管生成、靶向于NF-κB信号传导通路以及细胞周期素激酶抑制剂等,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对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肺癌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切除及术后辅助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研究表明有效预测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和耐药性的靶向分子和指标有助于提高NSCLC个性化化疗效果。本文就BRCA1、RRM1和TUBB3基因作为预测NSCLC化疗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