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中应用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10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A组使用咪达唑仑镇静,B组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 A组患者达镇静满意时间显著短于B组患者(P〈0.05),而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后唤醒所需时间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5);A组患者的镇静满意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起效较慢,但唤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镇静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臂丛麻醉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组(A组:咪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恒速输注组[B组: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眯达唑仑+右美托咪定恒速输注组[C组:眯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恒速输注组(D组:负荷量2.5μg/(kg·h)诱导10 min+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记录静脉给药前(T_0)、给药后10 min(T_1)、20 mm(T_2)、30 min(T_3)、60 min(T_4)及术毕(T_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心电图(ECG)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与T0MAP、HR和OAA/S评分相比,A组仅T_1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T_1-T_5均平稳,差异无显著性(P>0.05);C和D组T_1-T_4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组间T_1-T_4MAP、HR和OAA/S评分比较,A组仅T_1较B组一过性下降,C组和D组均较B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和D组除T_1外均较A组降低,但C组和D组相比,D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四组组内和组间给药前后SPO_2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心率减慢(HR≤45次/min)需给阿托品者,C组1例,D组5例,C组和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镇静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ICU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B组、C组分别予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3组均予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观察各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谵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其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用量、停药后唤醒时间。结果 3组均能达到镇静及镇痛目标评分状态。与A组比较:C组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用量更少(P<0.01),谵妄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P=0.012,P=0.049),停药后唤醒时间更短(P<0.01),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P=0.290)。与B组比较:C组芬太尼用量、心动过缓、瞻妄、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P=0.445,P=0.639,P=0.639),低血压发生率更低(P=0.031),停药后唤醒时间更长(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确切,停药后较易唤醒,谵妄发生率低,呼吸抑制、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可减少咪达唑仑及芬太尼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ICU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镇静中心接受镇静行MRI检查的3773例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年龄将其分为婴儿组(年龄≤1岁,922例)、幼儿组(1岁<年龄≤3岁,1153例)和儿童组(3岁<年龄≤8岁,1698例)。镇静方案为咪达唑仑0.5mg/kg口服联合右美托咪定2μg/kg滴鼻,MRI检查前30min用药,使用Ramsay镇静量表评估镇静深度,评分≥5分视为达到深度镇静。统计并分析各年龄组患儿的一般资料、镇静成功率、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分析患儿3773例,镇静成功3480例,总成功率92.2%。儿童组患儿的15min和30min镇静成功率显著低于婴儿组和幼儿组(P<0.05);幼儿组患儿的45min和60min镇静成功率显著低于婴儿组和儿童组(P<0.05);儿童组患儿的入睡时间显著长于婴儿组和幼儿组(P<0.001);婴儿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幼儿组和儿童组(P<0.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儿童组患儿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婴儿组和幼儿组(P<0.001)。结论 口服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可安全有效地用于8岁以下儿童的MRI检查镇静。年龄越小镇静成功率越高,苏醒时间越长,但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失为儿童MRI检查镇静的一个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波  郭新成  王铎 《吉林医学》2013,(32):6708-6709
目的:探讨研究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ICU危重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首剂量1μg/kg,以后0.20.6μg/(kg·h)静脉泵注维持;咪达唑仑组首剂量0.05 mg/kg,以后0.040.6μg/(kg·h)静脉泵注维持;咪达唑仑组首剂量0.05 mg/kg,以后0.040.08 mg/(kg·h)静脉泵注维持。结果:右美托咪啶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心动过缓、低血压和谵妄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较咪达唑仑可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有利于重症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7.
袁莉  马海鹰 《吉林医学》2014,(12):2555-2555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ICU患者镇静疗效。方法:选择8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咪达唑仑组:首次负荷剂量,静脉推注0.05 mg/kg,以后0.02~0.08 mg/(kg·h)静脉推注维持。右美托咪定组:首次负荷剂量,静脉推注1μg/kg(>10 min),以后0.2~0.7μg/(kg·h)静脉推注维持。目标为Ramsay镇静深度2~4级。观察镇静效果及用药后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达到镇静效果时间相似,右美托咪定组停药后唤醒时间短,发生呼吸抑制2例,低血压3例,谵妄1例,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但右美托咪定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镇静易唤醒,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8.
郑艳雅  金淑凡  吴艳琴  林丽娜 《浙江医学》2015,37(16):1367-1370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计划镇静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老年患者的围术期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60例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咪达唑仑组(M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啶0.75滋g/kg静脉泵注,M组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静脉泵注,C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于手术开始前10min开始输注。记录麻醉前(T0)、给药完成后5min(T1)、10min(T2)、20min(T3)、40min(T4)、手术结束(T5)和术后2h(T6)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脑电双频指数(BIS),随访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3组患者T1~6血压降低、心率减慢、鼓膜温度降低,M和D组T1~5BIS值降低,M组T2、T3SpO2值降低(P<0.05)。与M组比较,D组患者严重心动过缓增加,而呼吸抑制和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高血压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恶心或呕吐。结论0.75μg/kg右美托咪啶适合TURP老年患者的围术期镇静,但术中要注意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将66例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n=22)。A组的镇静药物选用右美托咪定,先以0.5μg/kg的剂量泵入10 min,然后将速度调整为每小时0.5μg/kg,持续泵入直至冲洗腹腔前停止;B组用丙泊酚,起始靶浓度0.5 mg/L,在血浆靶浓度达到效应室浓度后,逐渐增加丙泊酚浓度(每次增幅0.3 mg/L)直至镇静深度满意,在腹膜关闭时停药;C组用咪达唑仑,先以0.05mg/kg的剂量泵入5min,然后将速度调整为每小时0.5μg/kg,持续泵入直至腹膜关闭。结果 A组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比B、C更长(P<0.05);A组t 2、t 3时刻的HR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术中均镇静满意、合作良好,苏醒期B组、C组均有3例出现惊醒躁动。结论与丙泊酚、咪达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更好,且不会产生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麻醉药物,但该药物的起效时间相对较长,心率减慢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ICU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图书馆和医学文摘Embsse数据库,手动检索以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ICU和镇静为关键词,以1999年1月~2014年4月为检索年限的临床试验研究资料.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检索后,发现共有12篇相关文献,共计1700例患者,其中,右美托咪定组有870例患者,咪达唑仑组有830例患者.根据Meta分析可以得出:(1)右美托咪定组中的ICU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间方面均比咪达唑仑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右美托咪定组中的ICU患者并发谵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药物的镇静起效时长和患者的醒药时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应用于ICU患者的镇静效果中,均有肯定的应用价值.但右美托咪定更能有效降低ICU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长,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因此,右美托咪定是ICU患者镇静的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连枷胸并肺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连枷胸并肺损伤需要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18例和咪达唑仑组18例。右关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ug/(kg·h)经静脉泵注射20min,维持剂量0.2ug-0.7ug/(kg.h)持,咪达唑仑组:负荷量(0.01-0.3)mg/kg咪达唑仑进行镇静诱导,维持量(0.03-0.3)mg/(kg.h)。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芬太尼用量、脱机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等。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在机械通气6、24h的心率减慢(P值均〈0.05),而在48h的心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右关托咪定组的芬太尼使用量显著减少(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枷胸并肺损伤患者镇静安全、有效,能减少降压药物及芬太尼的用量,并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2.
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对重症监测治疗室病人镇静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比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对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创伤患者的镇静效果、安全和费用等方面的不同。方法:将46例重症创伤需机械通气的ICU病人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23)和异丙组(n=23),分别应用注射泵持续静注咪达唑仑或异丙酚镇静。以Ramsay评分≥2-<5为理想镇静的指标。分别观察两药起效和恢复时间,镇静满意度,给药速度,费用等。结果:咪达唑仑静起效和恢复时间大于异丙酚,但镇静满意度较高,且费用明显降低。结论:咪达唑仑镇静可控性小于异丙酚,但镇静效果较好,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3.
刘浩宇 《黑龙江医学》2014,38(2):164-165
目的 分析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用于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2-03~2013-03间行硬膜外麻醉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遗忘程度、内脏牵拉反应情况和镇静评分情况,并对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遗忘程度、内脏牵拉反应情况和镇静评分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丙泊酚组相比较,咪达唑仑组在各方面的效果都更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咪达唑仑较丙泊酚更适合用于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  相似文献   

14.
杨莉萍  李剑鹏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41-642,64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其麻醉清醒后即予咪达唑仑0.1mg/kg负荷量静脉推注,然后0.05~0.15mg/kg.h微泵静脉注射维持,以获得Ramsay评分2~5级,同时监测用药前和用药后30min、1h、3h、6h、12h、24h持续镇静时心率(HR)、有创动脉血压(BP)、中心静脉压(CVP)、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在负荷剂量下均能达到镇静要求,Ramsay评分≥2级,维持剂量也能够保持平稳满意的镇静效果,均有顺行性遗忘效应,且能有效减少人机对抗,对循环影响轻微,无明显的呼吸抑制。结论:咪达唑仑可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的理想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在ICU的镇静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重症患者常处于各种伤害性刺激中,病人感到恐惧、焦虑、躁动不安,对这些患者实施镇静镇痛治疗是ICU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维持安全、舒适的镇静是ICU医师的共同目标.目前异丙酚和咪达唑仑是ICU镇静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为更好地掌握两药的应用,综述了近年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在ICU的镇静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在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联合镇静麻醉效果。方法回顾随机选取2015年3月一2016年3月于该院接受单侧下肢手术医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麻醉药物,分设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异丙酚麻醉,研究组行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比对两组各时间点MAP与HR水平、镇静期Ramasy评分以及镇静情况。结果研究组T2时MAP(78.51±9.70)mm/Hg、HR(67.25±4.60)次/min水平与T1(96.40±8.31)mm/Hg、(72.20±5.51)次/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2时MAP(78.51±9.70)mm/Hg、HR(67.25±4.60)次/min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研究组Ramasy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回答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肌松药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下肢手术时行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其麻醉效果佳,恢复清醒以及麻醉起效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麻醉前应用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0例,A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总量不超过2.5mg;2min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15mg/kg,总量不超过10mg,5min后行硬膜外穿刺。B组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方法同A组;观察注药前、注药后5、10、20、30min,心率、血压、血氧饱合度,患者对硬膜外穿刺的配合程度,两组患者术中使用芬太尼情况,术后24h随访,患者对麻醉操作的遗忘情况。结果A组注药后心率、血压下降(P<0.05),B组心率、血压升高(P<0.05)。A组患者配合硬膜外穿刺操作明显好于B组(P<0.01);A组使用芬太尼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1);A组对麻醉操作遗忘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有很好镇静、遗忘、镇痛作用,无呼吸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彭瑞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9):862-864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时镇静催眠效应的影响。方法:ASAI-II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组为咪唑安定0.04 mg/kg 丙泊酚组,C组为咪唑安定0.06 mg/kg 丙泊酚组。A组直接靶控输注丙泊酚,B组和C组分别输注咪唑安定0.04 mg/kg或0.06 mg/kg,8 min后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为1、2、3、4、5 ug/ml时BIS值和OAA/S评分,并记录OAA/S评分达到4、3、2、1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深度和BIS值。结果:①随丙泊酚浓度升高3组患者BIS值和OAA/S评分逐渐下降。②相同丙泊酚浓度时BIS值和OAA/S评分随咪唑安定剂量增加呈降低趋势。③B、C二组患者OAA/S评分达到3、2、1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均显著降低于A组。达到相同OAA/S评分C组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显著低于B组。结论:预先给予咪唑安定能显著降低丙泊酚靶控浓度以达到需要的镇静深度。随咪唑安定剂量加大,降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咪唑安定对丙泊酚TCI镇静催眠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时镇静催眠效应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组为咪唑安定0.04mg/kg 丙泊酚组,C组为咪唑安定0.06mg/kg 丙泊酚组。A组直接靶控输注丙泊酚,B组和C组分别输注咪唑安定0.04mg/kg或0.06mg/kg,8min后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为1、2、3、4、5μg/ml时BIS值和OAA/S评分,并记录OAA/S评分达到4、3、2、1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和BIS值。结果:①随丙泊酚浓度升高3组患者BIS值和OAA/S评分逐渐下降。②相同丙泊酚浓度时BIS值和OAA/S评分随咪唑安定剂量增加呈降低趋势。③B、C二组患者OAA/S评分达到3、2、1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均显著降低于A组。达到相同OAA/S评分C组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显著低于B组。结论:预先给予咪唑安定能显著降低丙泊酚靶控浓度以达到需要的镇静深度。随咪唑安定剂量加大,降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