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天人一理,医道同源,人之心来自天之心,所以人之心应是根源而主宰的心,根源就是道,所以也称之为"道心"。脑髓有间脑和大脑先后天之分,形似泥丸的间脑位于脑髓的中心,是脑中之脑,脑中之核心,称之为"脑心"。泥丸脑心深藏于脑髓中间的泥丸宫,它无思无虑调控着五脏的生理活动和人体生长发育之生命进程,体现着元神的最高主宰作用,它是先天之精"精成而脑髓生"的根本所在,是人体生命的起点和根源,有着先天自动自律的生物程序,是以"生生"为根本的心,所以"脑心"应是人体内的本心、道心和天心。大脑有思有虑调控着躯体视听言行之心理活动,体现着识神的主宰作用,但它必须有赖于心血的供给方可成其功用,隶属于血气之心,是为"人心"。  相似文献   

2.
根据脑髓的形态解剖学和生理学探讨《内经》的目睛命门说和张景岳的脑心命门说,居于脑髓中央的间脑就是张景岳所说的脑心命门,脑心即脑芯。脑芯就是《内经》的目睛命门所藏的先天之精,是命门的本质所在。足太阳是起源于目睛命门脑芯的经脉,它运行脑芯元精化生的元气通过目系出于生命之门目,然后上额循顶下项入五脏六腑之俞以推动激发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并唯肾而络最后植入足少阴肾经的至阴穴,这也是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和"其气与肾通"的经络学证据。《内经》的命门及其足太阳经可以完整的诠释《难经》命门的所有功能。  相似文献   

3.
《周易》的"天地之心"应是指天地的中心和核心,及或主宰天地万物创生的根源就是心。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这个天地本体的心,这应是《周易》的"天地之心",称之为"天心"。天心是太阳系同心圆结构的中心和核心,是太阳系同心圆运动的动源和主宰,是以"生生"为本的心。天心生生不已是创生天地万物的根源,是根源而主宰的心,是《易经·复卦》周而复始"反复其道"的根,是老子同心圆运动"抱中守一""负阴而抱阳"的心,是天然的心、本来的心。天人一理,万物一体,人之心来自天之心,而心就是根源,就是生生之理、不息之机,天心、道心、人心都是一个理,都是根源而主宰的心,都是以"生"为本的心,所以抓住"心",就是抓住了根,天道人道无所不解。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关于元精、元气、元神的三大特性与现代医学的基因结构、程序性表达、调控三大特性基本相同,基因的三大特性是元精、元气、元神的本质所在,而元精、元气、元神是中医学对基因三大特性的抽象概括和形象表述。脑髓是命门目所藏纳的先天之精,是元精、元气、元神的发源地,也是主宰人体一切生理生化进程的中枢神经系统(脑髓)的分子遗传基因所在地,其相同的特性和作用为命门所表述。命门既为先天之本,就必是先天遗传物质元精、元气、元神的根本所在。并根据"两精相搏"的胚胎衍化程序阐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及"人生先生命门"的"先生为主"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5.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学约定俗成的概念.考其源流,概因<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本神>亦云"肾藏精";同时于<内经>一书中又有"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生之来,谓之精"(<灵枢·本神>),"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以及"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等记载,致使后人将人体先天之精的寄存之处定位于肾而有"肾为先天之本"之称.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在治疗脑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定的优势的特点。《内经》有很多关于脑髓及脑病的论述,是中医脑病学说的奠基,对研究治疗脑病具有重要的意义。1 对脑髓物质基础的认识《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说明脑是髓的汇集之处,脑髓是脑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脑的生成肇始于胚胎,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男女媾合,两精相搏而凝成胚胎,人既由精始,脑亦由精所生成。肾藏精生髓,出生之后,脑髓继续由肾精所转化,肾精充足, 髓海得养,脑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肾藏精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秉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还是由脾胃运化产生的后天之精,均封藏于人体肾中,通过气化作用,为一身之生理功能提供原动力。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脑髓的充盛。肾与脑的精髓互化关系作为一种纽带将肾与脑密切联系起来。生理状态下,肾精化生脑髓,通过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上行灌注于脑,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情感。若肾精亏虚,则会出现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或者表现与肾阴肾阳亏虚对应的症状。基于"肾藏精"理论和"脑的生理功能",结合现代研究,分析肾与脑之间的联系,可为临床肾脑疾病的诊治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8.
道法自然。"道"应是源自于我们太阳系这个天体的发生之道、结构之道和运动之道。天以生为道,道生一,一就是根,根以生为本,心以生为性,"生"是根和心的本性,所以根就是心,心就是本,是为本心和道心,道心就是天心,都是根源的寓意,都是以"生"为其根本功能,所以用"道心"来解"道",道,可道,"道"是可以说清楚的,用"道心"来立"名",名,可名,心君之名是可以主宰天下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难经》命门之论,如"藏男子之精,系女子之胞","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命门者,其气与肾相通",认为命门病证虚证居多,生殖诸证多责之命门,用药应着意命门特点,治水治火,皆从命门,重视命火,不忽视阴精。  相似文献   

10.
男性不育症中医又称之为"无嗣",按照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万物化生,皆从精始,精是先身而有,受之父母,藏之于肾,主宰繁衍.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中的“精”字其含义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泛指人体中的精微物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灵枢·本藏》:“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二、指人身先天之精。如《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  相似文献   

12.
"神"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神"文化源远流长,随着对生命活动的探索,"神"由宇宙万物的主宰"天神"引申到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神"。"人神"又分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神明"可概括为"神"的总体表现,从中医学和现代科学角度很好说明"神"作为生命活动的主宰的观点,即心"藏神",而脑主后天的"识神"。同时,探讨了"心藏神"的机理及生理作用,及其在指导临床治疗失眠、郁症疾病方面均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除此之外,对养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养生旨在养心,养心是为养性,儒家的仁爱精神及中和思想已经成为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亦进一步充实了中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3.
“神明”一词,一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又泛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众所周知,神明统属于心,但笔者认为其与肾的关系亦不容忽视,故本文试从神明与心肾相关论方面略作初步探讨。祈望同道予以指正。1 神明与肾《明堂》谓:“肾者,引也,为言引水谷和利精神。”“引”者,不独“引水谷”,更能“和利精神”。大抵肾之气化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之精下藏之,精足持守则气化常行而不已。又肾藏先天之精,而脾化后天之精,两精相搏,神即随之始生。故《灵枢·本神》云:“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集注·卷一》曰:“《平人绝谷篇》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盖…  相似文献   

14.
命门学说,源于《难经》。张景岳批判地继承了《难经》中的命门学说,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其认为,命门的位置在"子宫"及"子宫之门户",位于两肾之间,"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的实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其生理功能有二:命门为精血之海,水火之宅,寓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命门系人身之门户。病理上多表现为真阴虚损、命门火衰。治疗上注重补水补火,倡导"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精中生气"、"气中生精"。创制了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系列命门病主方。景岳极大的推动了命门学说的发展,为其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脏腑理论。  相似文献   

15.
对《内经》中的"精"字进行分析归纳,认为精有哲学和医学两个层面的含义。在哲学中精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在中医学中精可分为一身之精、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并探讨了《内经》中的精理论。在结构层次中,哲学的精位于整个精理论的最顶端,具体的人体之精位于第二层级,构成人体之精的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位于第三层级,人体各部之精位于第四层级。  相似文献   

16.
"心部于表"之说首见于《黄帝内经》,一方面指心气布达于体表,另一方面亦指心主宰皮毛肌腠等体表组织的功能活动,并支配人体视听言动等外在活动。心为阳脏,其气象火,有向外运动之趋势;心主血脉,滋养脏腑百骸及皮表;心藏神任物,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与表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因此治疗皮肤病时,可予"泻心火""调心神""行心血"之法,治疗心系疾患时,亦可配合辛温解表之品以行散寒通阳之功。此外,《黄帝内经》亦有"肺主皮毛"理论以及后世引申之"太阳主表"理论,这3种主表理论在理论基础与认识角度等方面均有不同,各自有其适用范围,需细察详审以用之。  相似文献   

17.
从肝肾论治不射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射精,是指在性交过程中不能排出精液的一种病症,轻者可有少量精液排出,重者则全无。临床实践证实,不射精的发病机理与肝肾的生理功能状况有着密切关系。 肾虚精气不足为发病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液,既藏先天之精,又藏后天之精,肾中所藏之精还包括男女交合之精,即精液。精液是衡量男性生殖能力的重要物质,所以肾为生殖发育之源,并有男子以肾为本之说。《内径》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说明男子肾气盛,精足气充,就能泄精发挥其生殖功能。精能生血,血能化精,故又称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发目命门的由来、内涵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人体发生认识论的方法,基于《内经》对人体生命双结构和心肺脾三本的理论基础来揭示目命门的实质。[结果]"形与神俱"是人体生命存活的唯一条件,"形"来源于父母精卵合子,精卵合子的DNA细胞为先天心命门;"神"来源于天地之气味,生神的肠胃黄庭为后天命门;"神舍于心"则先后天命门合一于目,叫目命门。[结论]人体有先天命门和后天命门之分,先天心命门为精卵合子的DNA细胞,后天命门为来源于天地之气味化生为神的肠胃黄庭,二者合一于目命门。  相似文献   

19.
张景岳真阴精气理论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危害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中医辨证治疗对于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较为明显,但对于客观指标如尿蛋白和血肌酐的下降效果不理想。张景岳真阴精气理论的内涵:真阴居肾中命门,蓄藏五脏之精,兼水火之用,阴精之载体,阳精之根基。治病当求于本,本在真阴。阴精虚损之治,首重填补真阴,善用厚味熟地,补气助化阴精。结合临床分析,认为真阴亏虚、因虚致实是糖尿病肾病的核心病机。阐释验之临床有效的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五大法则: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治则为填补真阴;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治法为"峻补"真阴;补气生精是填补真阴的重要途径;固涩敛精是填补真阴的增效方法;祛邪复精是填补真阴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中所体现的养生观,不仅卓越高超,而且也逐渐引起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视.其所提倡的形神兼养的思想,不仅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的方法论.首先,应当明确"什么叫作神"--中医上所讲的神,是指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机能状态和精神状态,来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它包括心所主之神--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以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气.具体地说,就是出于先天所赋,有赖后天滋养,贮存于脏腑之中,表现为抵御外邪的正气,反映为人的精神状态与聪明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