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论嘈杂及其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航 《江苏中医》1994,15(1):34-35
本文明确嘈杂的概念和病位,指出病机为胃失通降和肝胃脾失和。认为临床辨证苦为湿热型,治以清降化浊法;肝胃不和型,治以抑木扶土法;胃阴虚型,治以甘凉濡润法;脾胃气虚型,治以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法。并提出了预后及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失调、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外侵袭等因素相关,诸因素或单独致病,或合而为病,病位在胃,但与肝密切相关,治疗应谨遵叶天士“忌刚用柔”之法则,顺应木性,把握木土乘克关系,从肝论治。肝气郁结者,治以疏肝和胃解郁,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者,治以清肝泄热和胃,肝热清则胃得和,用左金丸加减;肝胃阴虚者,治以益胃生津、柔肝养阴,药用沙参、石斛、女贞子、麦冬等。胃络瘀阻者,治以活血化瘀,补肝养血,药用当归、白芍、桃仁等。同时,还应重视医学-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应用,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二者相合,常有佳效。  相似文献   

3.
叶香岩胃病证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胃脘痛门、木乘土门七十余案,基本反映了叶氏治疗胃病的学术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胃以通降为顺,治宜补气通腑降逆,或参以温补阳气;②阴虚或温热病之后易伤胃阴,宜甘凉甘平,濡养胃阴;③肝胃同病,当从肝论治;④饮浊犯胃,当以通阳降浊为大法;⑤久病入络,宜辛通瘀滞为主旨。  相似文献   

4.
胃痞病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从肝论治胃痞病时,主要从生理、病理、病机与治法上进行探讨,生理上肝、脾、胃脏腑相关,气血相连,功能相互为用;病理上肝疏泄功能异常引起气机失调或血行瘀滞,均会导致胃痞病发生。该文从调和肝胃、调和气血两方面论述从肝治疗胃痞病的治法,以疏肝和胃、清肝降胃、泻肝补脾、疏肝活血、柔肝养阴之法治疗,为胃痞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杜君辉 《四川中医》2002,20(8):21-23
肝火之病,成因颇多,病证繁多,变证复杂。临床辨证要先辨虚实,次辨兼证,治以调肝为先,次治兼证,或两者并治。提出治肝火十法:(1)清肝泻火法;(2)疏肝抑火法;(3)滋阴降火法;(4)清肝化痰法;(5)清肝熄风法;(6)清肝和胃法;(7)清肝泻肺法;(8)清肝泻心法;(9)清肝滋阴法;(10)凉血清肝法。  相似文献   

6.
颜正华教授诊治反流性胃炎-食道炎,认为主要病机为肝胃失和。治疗关键是肝胃同治。各有所重。采用疏肝和胃、通腑降胃、活血治胃等法。药物选择忌刚宜柔、升降相因,药性以轻灵、流通见长,辅以通腑泻浊,使气机顺畅;久病入络,瘀血阻滞,则根据瘀血之轻重选用药物、临床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病证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病证结合辨治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设治疗组74例,分为肝胃不和型、肝阴不足型和肝胆瘀滞型,分别给予疏肝和胃利胆、柔肝滋阴利胆和益气化瘀利胆法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胆维他和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胃不和型总疗效优于肝胆瘀滞型(P<0.05)。提示病证结合辨治及早期治疗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媛  徐红 《新中医》2023,55(24):198-202
介绍名老中医杨少山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杨少山认为,现今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主要为食 居无常、情志失调,病机的关键在于五脏不调,肝脾为要。肝脾不和者,治宜疏肝健脾、润肠通便,多以逍遥 散辨证加减;脾虚湿蕴者,治宜健脾祛湿、导滞通便,多以自拟健脾导滞汤辨证加减;气虚津亏者,治宜健脾 益气、滋阴润肠,多以增液汤合五仁丸辨证加减。简言之,临证强调以健脾和胃为先,运用疏肝健脾和胃行气 法,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病机与厥阴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寒热虚实错杂的特点相契合,厥阴肝经、心包经病变是贯穿本病的病理基础。辨证分型: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型,肝热脾寒、寒热错杂型,肝郁痰凝、热扰胃逆型,肝胃血瘀、胃失和降型。从伤寒六经之厥阴辨治胃食管反流病,在厥阴肝经、心包经的基础上,临证辨治注重土木同调、寒温兼施、祛痰逐瘀等法的贯穿结合,以复厥阴风木之升降斡旋和封藏之本,助脾胃生化之健运,条阴阳之顺序交接,达到阴平阳秘,使气机顺畅,脾胃之气升降相宜。  相似文献   

10.
分五型:脾胃湿热,治宜清热除湿,理气和胃;肝胃郁热,治宜疏肝理气,泄热和胃;肝脾不调,治宜疏肝健脾,理气止痛;脾胃虚弱,治宜健脾益气,和胃止痛;肝胃阴虚,治宜柔肝养阴,和胃止痛。指出: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志强  岳慧 《中医药学刊》2004,22(6):986-987
岳在文主任医师在辨治胃痛方面经验丰富,卓有见地,首重辨证要点,分病程之长短,定性质之寒热,察证候之虚实,尤重舌苔之变化;而在治疗方面,强调胃病重在调肝,调肝可以安胃,调肝之法:一为疏肝和胃;二为疏肝泄热;三为柔肝和胃。另外,胃病治脾亦为常法,因脾与胃以膜相联,论胃必及脾,论脾必及胃,脾胃不可分矣,而治疗则为温中健脾与益气健脾两大法。而化瘀通络法则为治胃的变法矣。综观用药,独有见解,既遵古法而不泥于古,颇多创新,耐人寻味,知常达变,机圆活法,可谓善治胃痛之师也。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临床常见的脾胃病,葛惠男教授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病本在于脾胃气虚,瘀血病理因素贯穿CAG始终。该病临床以气虚血瘀型最为多见,其次为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气滞湿阻、胃阴亏虚等证型。葛师临证擅长运用吴门医派“益气活血通络法”辨治气虚血瘀型及其他证型CAG,并结合疏肝和胃、清肝和胃、理气化湿、益胃养阴等法,配合饮食调摄、情志调节及适量运动,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王立忠教授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时善于从痰论治。对痰邪壅肺型风痰咳嗽治以疏风固表,化痰止咳;对痰湿中阻型眩晕治以化痰和胃,健脾补肾利湿;对痰火内扰型失眠治以化痰和胃,清热除烦;对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治以祛风活血,化痰通络;对痰火上扰型耳鸣治以清肝泻火,祛痰和胃,均获良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时善于从痰论治是王立忠教授临证特色之一。同时,王老在治疗中注意固护脾胃,强调健脾运脾,所谓“脾胃为生痰之源”之理。通过介绍王老从痰论治内科杂病的学术经验及辨治验案,与同道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4.
秉承徐经世国医大师学术思想,运用其调肝“三十二字法”治疗月经后期。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肝郁气滞,治以疏肝理气、调达木郁;肝郁脾虚,治以理脾和胃、和煦肝木;阴虚阳浮,治以补益肾水、清平相火;气血阴阳失调,治以活血化瘀、燮理阴阳。临床获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例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孙玉信教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张磊主任医师高徒,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医20 a余来,主要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临床注重辨证论治,擅治肝胆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病。肝胃同属中焦,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孙教授认为:临床上因肝胃不和而致胃痛者,有肝胃虚寒、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肝胃阴虚和肝胃血瘀型,法当肝胃同调;病因病机不同,治疗当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王天龙  余滟钧 《陕西中医》2000,21(6):258-259
通过200例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在胃脘痛中肝胃气滞为主要证型,约占34%,情志所伤是肝胃气滞证的主要病因。在本证演变发展过程中,因肝胃气滞累及胆病,而出现湿热蕴胆,胆汁逆行入胃,临床应重视胃病治肝,肝胃气滞从肝论治。在具体治疗中,若肝胃同病,应刚柔相济;胆胃同病,应疏利清泄;若病及于脾,应治兼健中为基本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7.
探析吴昆仑辨治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经验。认为该病病机多为肝胃郁热,以经验方"平逆方"行气和胃清肝,取效良好。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8.
谢晶日教授认为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为虚实夹杂之证,其病机关键为肝郁化火,气机逆乱,脾胃升降失司。在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时常以疏肝解郁、泻火降逆法为主以顾其本,同时予理气健脾、抑酸和胃法以治其标,标本缓急,兼而顾之,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体现了中医学独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古代中医文献对功能消化不良相关病证的认识,认为外感或误治内传、饮食劳倦、七情内伤等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各种病因犯及脾胃,或寒热错杂,或虚实变化,气机升降失调,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在辨证治疗方面,《内经》肇其端,多体现出二大规律,即因外感误治内传者,法宗仲景;属杂病导致者,据证辨治。各种认识于明清已趋完善,其中叶天士的“肝胃不和”、“肝胃同治”及“泄肝和胃”之思想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灵台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临证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灵台教授对慢性肝病采用有证辨证、无证辨病,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指出,已公布的辨证标准,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等5个证型,单一证型极少,常一法为主,多法联用,治肝不忘和胃益肾,辨证为主,辨病为辅,病药互参数,精心组方,审时度势,中西结合,认为,肝功能正常,免疫功能尚可,以祛邪为主,若病毒复制不活跃免疫功能低下扶正祛邪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