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9~25岁9例,26~35岁8例,36~45岁3例。病程1~3年4例,4~6年7例,7~9年7例,10年以上2例。方药组成及加减:基本方为炒苏子、炒萝卜子各15克,白芥子10克,金樱子50克,陈皮、茯苓各15克,炙甘草5克。日一剂,水煎服。风寒型加桂枝10克;肺热型加鱼腥草;肺虚加炙黄芪;脾虚加服补中益气丸;肾阳虚加服济生肾气丸;肾阴虚加服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2.
天台乌药散治疗虚寒型白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笔者运用“天台乌药散”加减治疗30例虚寒型带下病疗效满意。其中除一例外均为已婚,年龄在25~46岁之间,病程:6个月~1年6例,2~3年21例,4~8年3例。【药物组成】台乌7克、川楝子9克、高良姜9克、木香8克、小茴香6克、青皮8克。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1984~1989年共收治各种水肿病55例,运用中药茯苓导水汤加味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5例中,男性21例,女性34例;年龄12~20岁者8例,21~30岁者9例,31~40岁者6例,41~50岁者9例,51~60岁者11例,61岁以上者12例,最小者13岁,最大者78岁;职业学生10例,农民22例,工人11例,干部12例;病种高血压冠心病型者11例,下肢浮肿者14例,肾小球肾炎型9例,肺心病合并心衰型10例,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型11例。治疗方法基本方药:茯苓白术各15克泽泻麦冬大白木香木瓜紫苏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各12克砂仁甘草各10克。加减法:下肢浮肿加黄柏、苍术、苡米各12  相似文献   

4.
崩漏,亦称“崩中漏下”。在妇科疾病中颇为常见。笔者自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运用自拟黄芪失笑散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观察对象。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者12岁。其中20岁以下者5例,21~30岁者10例,31~40岁者15例,41~50岁者20例;已婚42例,未婚8例;病程多在1~4个月,亦有发作年余;就诊时阴道出血持续时间7~20天者38例,21~30天者12例,31天~60天者2例。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30克白芍15克白芨30克夏枯草9克炒蒲黄9克(布包煎)炙五灵脂9克。  相似文献   

5.
一、临床资料:女性8例,男性3例;年龄30岁以下1例,30~39岁2例,40~49岁1例,50岁以上7例;病程:6个月以下5例,7个月~5年5例,20年1例。尿液检查:乳糜试验阳性11例,伴蛋白尿(++~+++)8例,伴红细胞9例,白细胞2例。二、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30克,党参、射干各15克,炙升麻9克。尿中见红细胞加小蓟15克,白茅根30克,山栀9克;尿中见白细胞加瞿麦、篇蓄9~12克,尿见蛋白加乌梅9克,金樱子12~15克,杜仲9~12克。  相似文献   

6.
1981年元月至1986年11月,笔者用自拟“面瘫方”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25例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7~45岁者18例,46~55岁者7例;病程最短者半天,最长者10天。治疗方法该方由桂校10克白芍10克川芎9克当归12克僵蚕15克制南星8克全蝎5克防风9克甘草5克等药物组成,小儿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多形红斑45例,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21例。11~20岁15例,21~30岁24例,31~40岁5例,41~50岁1例。可见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20例。2~6个月者14例,7~12个月者3例,1~5年者7例,6~10年者1例。辨证施治风湿型:多见于春夏两季,斑色鲜红而艳,伴有丘疹水疱,自觉灼热,关节酸痛,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本型共34例。治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疏风利湿。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茜草、桃仁、丹参、蜡梅花各9克,赤芍、路路通各10克,川芎、丹皮各6克,紫草12克,鸡血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84年4月至1987年10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血管性头痛41例。现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41例,其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21~30岁9例,31~40岁18例,41~50岁11例,51岁以上3例;职业:农民24例,工人11例,干部6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5年。药物组成川芎15克白芷15克当归15克僵蚕10克菊花10克白芍15克藁本10克蔓荆子10克甘草6克。辨证分型 (一)风寒型(13例) 偏側头  相似文献   

9.
柴苓汤治疗肾病综合征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1年,我科采用柴苓汤治疗肾病综合征2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6例中,按1985年全国第二届肾脏疾病学术会议标准分:Ⅰ型21例,Ⅱ型5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2~42岁,平均23岁;病程1月~4年,平均7月;4例伴有高血压,1例伴有肾功能不全。 二、药物组成和服法 柴苓汤组成:柴胡7克,泽泻5克,半夏5克,黄芩3克,苍术3克,大枣3克,猪苓3克,人参3克,茯苓3克,甘草2克,  相似文献   

10.
清燥救肺汤治疗斑秃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秃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不但损害容貌,而且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笔者近5年来用清燥救肺汤治疗斑秃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8例全属门诊病人。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9~20岁者7例,21~40岁者16例,41岁以上者15例:病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5个月。治疗方法(基本方) 人参5克甘草5克枇杷叶6克麦冬10克石膏15克桑叶9克阿胶6克胡麻仁6克杏仁6克,头痛者加菊花9克;便秘者以胡麻仁易火麻仁12克,并加郁李仁9克。疗效观察 1.疗效标准:痊愈:毛发长齐、其他诸症消  相似文献   

11.
<正> 笔者从1978~1984年应用民间验方乌龟炖猪肚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阳性患者2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3例均系门诊病人。男15例,女8例;7~15岁3例,16~25岁4例,26~35岁5例,36~45岁7例,46~55岁2例,56岁以上2例。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59岁。病程2~5年者8例,6~9年者12例,9年以上者3例。中医辨证属脾气虚弱型9例,肝肾阴虚型14例。二、处方及用法:乌龟1只(500克左  相似文献   

12.
<正> 临床资料:男144例,女157例;年龄在20岁以下115例,21~30岁54例,31~40岁12例,41~50岁33例,50岁以上87例;病程10年以上213例,5年以上33例,3年以上21例,2年以上34例;职业中学生111例,干部31侧,工人55例,农民95例,其它职业9例。体温多在37.6~38.5℃。治疗方法:基本方:沙参15克,麦冬30克,玉竹、生扁豆、桑叶各12克,甘草4.5克。伴口苦、口粘、口涩加柴胡12克,黄芩12克;舌面滑腻者加麦芽15克,山楂15克;腹泄者加白扁豆至40克。  相似文献   

13.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肾气虚弱型38例,脾肺气虚型16例,肝经湿热型8例;男性43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16岁,5~8岁34例,9~11岁17例,12~14岁8例,15岁以上3例;遗尿有规律者38例,无规律者24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治疗方法 以遗尿散为基础方(麻黄42克,五味子、菟丝子各28克,益智仁21克),并根据辨证加味:肾气虚弱(经常遗尿,一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克氏针撬拔辅助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克氏针撬拔辅助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21 ~ 65岁,中位数53岁;左侧13例,右侧8例.Garden骨折分型:Ⅲ型3例,Ⅳ型18例.解剖部位分型:头下型14例,经颈型7例.术后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并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复位成功,骨折复位质量Ⅰ级18例,Ⅱ级3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中位数3年;骨折愈合19例,愈合时间16 ~24周,中位数20周;股骨头坏死2例,均为GardenⅣ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4例,良9例,可6例,差2例.结论:采用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复位效果好、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速眠饮治疗顽固性失眠症84例,疗效较为满意,兹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27例,女57例;年龄15~20岁者9例,21~40岁者51例,40岁以上者24例;职业:农民31例,工人9例,干部37例,学生7例;治疗前失眠时间最短者1年半,最长者8年。治疗方药速眠饮组成:焦枣仁、磁石(另包先煎)、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淡豆豉、山栀、远志、陈皮、白术各10克,天竺黄、知母、琥珀(另包冲服)各6克,石斛、柏子仁、仙灵脾各12克,合欢皮、夜交藤、枸  相似文献   

16.
<正> 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24岁,以50~60岁为多见。病程最长2年,最短9天。30例中,褥疮13例,营养不良性溃疡3例,术后漏孔3例,一般性溃疡4例,其它原因不明性疮疡7例。生肌散组成:冰片、生龙骨各20克,朱砂25克,煅石膏40克,当归20克,煅炉甘石粉200克。上药共研细末,采用无菌换药,在疮面涂上薄层药粉,盖住整个创面,胶布固定,2~3天换药1次。结果:经过7~20天治疗,30例均获愈。  相似文献   

17.
<正> 笔者从1976~1980年用自拟消银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13例,收到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一、一般情况 13例中,男6例,女7例。年龄15~19岁3例,20~29岁4例,30~39岁2例,40~49岁3例,50~59岁1例。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16年,以2月~6年者为多。二、方药组成及用法生地黄20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24克,白鲜皮15克,板蓝根18克,山豆根12克,甘草9克,威灵仙15克,蚤休9克,蝉蜕5克。每日1剂,水煎  相似文献   

18.
葛根汤治疗荨麻疹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本组51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15~70岁,以20~40岁者为多,病程3天~10年,其中3天21例,7~35天25例,2年以内4例,10年1例;属于急性荨麻疹者46例,慢性者5例;发病后经西药治疗1周以上不愈者35例。二、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全部服用《伤寒论》葛根汤(葛根12克,麻黄6~9克,生姜6~9克,桂技6克,甘草6克,白芍6克,大枣4~6枚。水煎服,日二次),不加用任何西药抗过敏药及物理疗法。若无汗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我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血瘀头痛26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一般资料: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15~20岁2例,21~25岁7例,26~30岁5例,31~35岁7例,36~40岁3例,41岁以上2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年零2个月,以1~4个月较多。其中有头部外伤史19例,原因不明7例。症状和体征:头痛,剧烈时伴有呕吐,食欲不振,并有烦躁不安,不寐多梦,两目昏花,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边有瘀紫,苔微黄,脉弦滑或涩。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芪60克,赤芍10克,川芎9克,地龙7克,白芷8克,当归10克,红花8克,牛膝60克,甘草5克。若头痛剧烈而影响睡眠者加石决明、酸枣仁;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加大黄、天花粉;烦躁不寐加五味子、龙齿;食欲不振兼有呕吐加山楂、鸡内金、代赭石、竹茹等。每日1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20.
近十几年来,笔者用猪苓汤加熟地、乌梅治疗水热互结,阴伤津耗型重证泄泻二十例,均获得治愈。临床资料:二十例全部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2人,女8人;年龄1~5岁2例,6~10岁4例,11~15岁3例,16岁以上11例;发病时间多为7、8、9月份;发病1~2天1例,2~4天5例,4天以上14例。方药组成:云苓16克,泽泻9克,猪苓9克,滑石12克,阿胶10克,熟地20克,乌梅10克。以上为成人量,儿童酌减。发热者加银花10克,菊花10克;口渴明显者加花粉;烦躁较甚者加黄芩、知母;呕吐频作者加竹茹;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