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徐卫娟 《全科护理》2013,(29):2695-2696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传统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病人给予术前健康知识宣敦.包括饮食、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等。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王方  郑君  苏兰若 《护理研究》2010,24(8):1984-1986
[目的]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放平下肢后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病人90例,随机分为被动运动组(A组)、弹力绷带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所有病人均采用单腿慢放,其中A组实施下肢被动运动;B组应用医用弹力绷带;C组未实施护理干预。记录3组病人术毕放平下肢前(截石位)、放平一侧下肢、放平双下肢即刻、放平双下肢1min、3min、5min时的血压、心率。[结果]A组和B组病人血压维持稳定,体位改变前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C组病人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与体位改变前及A组和B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3组病人心率均出现增快(P〈0.05)。[结论]实施下肢被动运动和医用弹力绷带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均可减轻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血压的波动程度,对防止截石住体位改变性低血压,保证病人围术期安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基于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骨科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基于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疼痛和肢体肿胀的发生情况,以及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疼痛、肢体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5),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骨科手术治疗病人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病人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疼痛和肢体肿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下肢功能训练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98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持续被动运动实验组(199例)和对照组(199例)2组进行对比,持续被动运动实验组应用持续被动运动装置进行训练,对照组不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只由专业医务人员指导.鼓励患者主动、被动功能训练,观察2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持续被动运动实验组在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持续被动运动装置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和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度、住院时间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胀度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疾病康复,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PM下肢功能训练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68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CPM实验组(134例)和对照组(134例)两组进行对比,CPM实验组应用CPM装置进行训练,对照组不使用CPM,只由专业医务人员指导,鼓励患者主动、被动功能训练,观察两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CPM实验组在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优于对着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者应用CPM装置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张品丽 《全科护理》2011,(7):621-622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率为86.67%,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沈伟  李泽平  罗曙光 《全科护理》2009,7(36):3293-329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180例TURP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方法。分别观察术前1d、手术当天和术后3d病人心率、血压和焦虑状况。[结果]两组病人焦虑水平在术前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当日、术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手术当日血压、心率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缓解TURP病人焦虑心理,降低病人血压、心率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功能锻炼正确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2例病人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9例病人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两组病人功能锻炼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疗法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96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空气压力仪对下肢行物理治疗,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股静脉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较对照组快,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空气压力疗法对降低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栓压力泵对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2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3例和观察组143例。对照组早期采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栓压力泵治疗,每天两次,每次30min。7d后行彩超检查评定两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总疗效。【结果】对照组有6例发生下肢DVT,观察组1例发生下肢DVT,对照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抗栓压力泵治疗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实施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踝泵运动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2例下肢骨折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踝泵运动。对比两组病人患侧皮肤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患侧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患侧皮肤肿胀、疼痛、颜色改变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前患侧踝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后患侧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泵运动能有效改善下肢骨折病人下肢皮肤状况,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摩对预防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行腹部手术后下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6年12月年龄>60岁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40例,术后分别予以下肢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摩(锻炼按摩组)及使用医用弹力袜(弹力袜组),进行凝血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锻炼按摩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与弹力袜组相比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地加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可预防老年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泵运动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46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230例和对照组230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肌泵运动措施,对照组患者术后只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疼痛的情况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10.43%,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2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8,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17%,而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1,P〈0.01)。结论肌泵运动措施简便易掌握,为降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背景: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空气波压力治疗在预防髋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8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加个人行为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置换后第2天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双下肢;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指数、凝血综合指数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结果与结论:治疗后2周,试验组肿胀指数、凝血综合指数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减少,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缓解患肢肿胀,改善凝血综合指数,改善患者的血凝状态,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低分子肝素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入院后第1天至14天皮下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28例,未行抗凝措施.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d,7d和14d行双下肢静脉超声多普勒检查,评估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入院后1d,7d复查头颅CT,评估是否发生颅内再出血.结果观察组32例,无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2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28.6%),其中6例(21.4%)发生在瘫痪侧,7例(25.0%)发生在腘静脉以下,有症状者2例(7.1%),经治疗后好转;发生症状性肺栓塞1例(3.6%).两组发生颅内出血各1例,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均稳定.两组间再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栓塞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28.6%VS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屠悦  林雪娟 《全科护理》2016,(21):2194-2196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68例病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7%,而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aprini评估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ICU患者3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Caprini评估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仪进行物理预防。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rini评估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有效降低ICU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