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患儿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风险管理方法,找出门诊患儿使用留置针护理中常见的风险问题,制定护理对策,比较实施对策后常见风险问题变化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瑚后留置针脱出、堵塞、静脉炎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留置针使用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可有效保证门诊使用留置针输液患儿护理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门急诊浅静脉留置针家庭留置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门急诊输液中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340例纳入研究。1~6月实施常规护理的使用留置针的1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7~1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后的180例患儿作为实验组,针对影响家庭留置的高危因素,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导管堵塞、外渗、意外拔针/脱管、穿刺点感染等异常情况的发生率及平均留置天数。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异常情况发生率为40.6%,风险管理实施后异常情况发生率降至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95d)较对照组(2.05 d)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风险管理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门急诊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留置的安全性,保障输液安全,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春华 《全科护理》2011,9(25):2286-2286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骨缝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浅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堵管、静脉炎、外渗)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外渗、堵管、静脉炎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儿骨缝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减少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4.
郑娟娟  林芳 《全科护理》2020,18(25):3344-3346
[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在门诊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19年2月采用日点评分析法对每日门诊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护理质量缺陷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整改及评价,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前(2018年2月—2018年7月)及实施后(2018年8月—2019年2月)门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儿静脉炎、堵管、意外拔管、渗漏、换药不及时、换药顺序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儿家属对门诊输液环节管理、静脉穿刺护理、护理服务态度、突发事件处理、输液安全性管理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日点评分析法能有效降低门诊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门诊输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陈晋云 《全科护理》2011,9(22):1993-1994
[目的]观察改进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5例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肝素帽、盐水封管方法,将3M透明敷贴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观察组55例使用无菌输液接头封管,先用输液贴盖住留置针针眼,后覆盖3M透明敷贴,留置期间使用弹力帽作头部固定。比较两组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无菌输液接头封管可降低回血堵管率;改进的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可有效避免留置针脱出,降低静脉炎发生,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月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前的265例门诊输液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267例门诊输液患儿作为观察组,对入选患儿从穿刺成功到留置针拔出的风险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门诊患儿应用留置针期间发生风险的原因并制定对策,实施对策,进行效果确认。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门诊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期间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门诊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风险,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顾建英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205-1206
目的:观察小夹板固定法在门诊小儿输液中应用效果。方法:100例特别吵闹、不合作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小夹板固定法输液,对照组Y型留置针静脉输液进行输液。观察2组静脉输液过程中局部有无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堵管情况。结果:2组输液过程中外渗、针头等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者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夹板固定法输液减少了患儿穿刺的副作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相对于以往的用纸板盒固定又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2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留置针脱落发生率、血肿发生率、液体渗漏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堵塞发生率和针头回血凝聚回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中常见风险的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儿外周留置针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辅导员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运作的系统培训,按照自愿原则自由组圈,小组成员通过评分选定"降低住院患儿外周留置针输液外渗发生率"为本期活动的主题,对活动开展前留置针输液外渗问题展开调查,讨论分析原因,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患儿留置针输液外渗发生率由11.1%降至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静疗相关知识与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考核均高于活动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圈员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学会应用管理工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降低住院患儿外周留置针液外渗与静脉炎的发生,提高输液护理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方法将400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常规正压封管、冲管、消毒、更换输液器。观察组采用新的护理方法:封管注射器针头斜面刺入肝素帽内先缓慢推封管液,至1 mL时边推注射器边距留置针近端(约1~1.5 cm)处关紧小开关后再拔除注射器;对肝素帽先用酒精棉球擦试10 s后再用0.5%碘伏消毒2次;持续输液者,对穿刺肢体间歇性地进行湿热敷,每2小时1次,每次20 min,并嘱患者保持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稍高,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换药时改变导管圆盘的固定位置。观察比较2种护理方法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堵管、液体外渗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堵管、液体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新的护理方法可减少静脉炎、堵管及液体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单波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103-104
目的:探讨比较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钢针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钢针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留置针静脉穿刺。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药液外渗、脱管、堵管发生率。结果: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药液外渗、脱管、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可减少穿刺次数,降低药液外渗、脱管、堵管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乐玉珍  李健 《全科护理》2016,(24):2520-2522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对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4月在儿科门诊应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496例,分为实验组245例和对照组251例,实验组在应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利用微信对病人进行延续式护理,对照组沿用原有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器械性压疮发生率、微血栓堵管发生率、留置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器械性压疮发生率、微血栓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微信对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延续式护理可降低患儿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留置针应用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化疗输液中的效果比较,以保证化疗效果,保护外周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按主要影响因素墓本均等的原则,将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70例.实验组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给药;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给药.连续留针给药3~5 d,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堵管率、脱管率、液体外渗率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17%,对照组58.5%;实验组堵管率4.2%,对照组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管率及液体外渗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外静脉单次留置针给药较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给药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疼痛轻,不失为一较好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干预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堵管、针头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静脉炎、堵管、针头脱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静脉留置针患者,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经外周不同部位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留置失败的原因。方法将72例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腋静脉组和外周浅静脉组,各36例。外周浅静脉组采用常规方法,腋静脉组采用腋静脉穿刺留置方法。观察两组留置针在留置后24h液体外渗、静脉炎、堵管、脱管发生的情况。结果腋静脉组在使用静脉营养液期间共置管留置112例次,置管后24h,17例次终止留置,其中液体外渗13例次,静脉炎3例次,堵管1例次;外周浅静脉组在使用静脉营养液期间共置管324例次,置管后24h,281例次终止留置,其中液体外渗189例次,静脉炎68例次,堵管8例次,脱管16例次。两组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堵管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经外周不同部位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留置后24h,留置失败的原因为液体外渗、静脉炎、堵管和脱管,且腋静脉组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均比外周浅静脉组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对我院2017年三季度静脉留置针输液所致静脉炎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观察并比较PDCA循环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应用PDCA循环,患者对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的知晓率由应用前的86.6%上升至92.2%;静脉留置针输液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由应用前的0.94%降至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依从性,降低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可来福接头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秀菊  张慧  伍妃 《护理学报》2008,15(7):73-74
目的探讨可来福接头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12例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在输液中应用可来福接头,输液结束后无需封管;对照组在输液中应用肝素帽,输液结束时用肝素盐水3ml封管。比较两组患儿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为0.9%,无静脉炎发生;对照组堵管发生率为10.4%,静脉炎发生率为9.4%,两组堵管及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可来福接头,可明显降低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对保护血管、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华芳  黄国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843-3844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中晚期恶性肿瘤以静脉输液方式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90例采取输液化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PICC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堵管、渗漏、静脉炎、脱针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堵管、渗漏、静脉炎、脱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静脉输液方式化疗时采用PICC穿刺置管,可降低堵管、渗漏、静脉炎、脱针的发生率,效果优于浅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控制体系的输液管理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质量控制体系的输液管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针置管效果(留置针留置时间、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脱管/堵管、静脉炎、血肿、药液外渗等)、护理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基于质量控制体系的输液管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脱管/堵管、静脉炎、血肿、药液渗漏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质量控制体系的输液管理干预应用于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 能够显著提升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效果, 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优化护理工作质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防逆流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12月入住神经外科适合应用留置针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防逆流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2组堵管、静脉炎发生情况,护士工作量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护士工作量降低及留置时间增加.结论 防逆流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能明显降低堵管率、减轻护士工作量、延长留置时间,体现留置针优点,达到治疗目的,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