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输氧对全麻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高浓度氧气溶解在常规输液用液体内制备成为高氧液,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输氧。把96例全麻术后需呼吸机支持并入住ICU监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有创-无创序贯脱机拔管后只予普通输液治疗;预防组(48例),有创-无创序贯脱机拔管后予静脉输氧。监测两组患者脱机拔管前和拔管后输液15、30、45、60min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在常规输液后不同时间,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均较输注前降低(P<0.05);而预防组静脉输氧后,PaO2和SaO2逐步增加,至60min时与输注前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预防组静脉输氧后,PaO2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SaO2在输液后45、60min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氧对全麻术后患者低氧血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高海拔地区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低氧血症的预防。方法将72例气管切开脱机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观察组采用新西兰费雪派克公司生产的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观察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及1h、6h、12h、24h、48h的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评价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脱机后不同时间PaO2、PaCO2、SpO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于呼吸道湿化,防止痰痂和痰栓形成所导致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引起的低氧血症起到了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采用预吸氧辅以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对行无痛宫腔镜术肥胖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行无痛宫腔镜检查的9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导管吸氧方法,实验组采用术前3~5min面罩预吸氧,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低氧血症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查前、中、后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舌后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苏醒延迟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肥胖患者行无痛宫腔镜术前采用面罩预吸氧3~5min,可有效提高机体氧储备能力,放置鼻咽通气管可维持呼吸道通畅,降低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吸氧装置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炎症期低氧血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2例低氧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型加温加湿器给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用面罩给氧。观察2组患者气道湿化满意度、有无血性痰液、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湿化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0.2%比63.4%,P<0.05),与吸氧前比较,吸氧3 d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PaO2、SpO2改善不明显;观察组吸氧3 d后二氧化碳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则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对低氧血症患者采用改良吸氧装置较直接面罩给氧可减少冷空气刺激,提高吸入气体的湿度,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其方便、安全,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动脉血氧变化7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动脉血氧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血气分析仪测定78 例肝硬化患者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饱和度(SaO2),其中Child Pugh分级A级15例、B级35例、C级28例。选择同期正常人30例作对照,比较两组的PaO2、SaO2值。结果:肝硬化组平均动脉PaO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SaO2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不同门静脉内径、有无蜘蛛痣、不同肝功能分级的PaO2和SaO2值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其严重程度与有无蜘蛛痣、门静脉内径有关;发生率与Child Pugh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舒氧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单纯哮喘急性发作期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静舒氧和鼻导管给氧,其他治疗方法完全相同。分别于氧疗开始后30min、1h、2h监测2组SpO2、PaO2、PaCO2值,观察氧疗2h缺氧;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2组氧疗中各时间段SpO2、PaO2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aCO2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氧疗2h缺氧症状体征改善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舒氧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低氧血症疗效显著,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导管经口给氧治疗老年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 观察因各种疾病所致老年低氧血症患者48例.除常规抗感染、扩张支气管、营养支持外.根据吸氧途径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鼻导管经口给氧)22例和对照组(鼻导管经鼻给氧)26例.比较两组患者吸氧30min后的临床症状、动脉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及PaO2、SaO2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77.27%。结论 鼻导管经口给氧可显著改善老年低氧血症患者的缺氧症状.且利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多巴胺微量泵维持,对高龄硬膜外阻滞期间血液循环稳定的影响。方法96例高龄患者,ASAⅡ~Ⅲ级,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行L2~3穿刺置管,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多巴胺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开始后以6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泵入多巴胺维持循环稳定,对照组根据血压下降程度,静注麻黄素或多巴胺。记录麻醉后多时点的HR、MAP、CVP、SPO2、ECG的变化及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各观察项目麻醉后各时点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MAP、CVP麻醉后10、15、20、30、60和75min时点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R略有下降,20min时点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现9例心律失常,20例使用麻黄素。结论静脉多巴胺微量泵维持,能稳定高龄硬膜外阻滞期间循环,减少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赛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124-1125
目的:探讨舒氧灵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氧灵组和吸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舒氧灵及单纯吸氧,比较术后1周内PaO2、SaO2变化及停氧后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氧疗期间两组SaO2与PaO2差异无显著性,停氧后3d和停氧后5d两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氧灵能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低氧血症,减少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气面罩雾化给氧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收治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观察组采用氧气面罩接雾化器给氧方式进行给氧;对照组采用鼻塞导管湿纱布覆盖口鼻进行给氧。结果观察组其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明显提高。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明显,而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pH、PaCO2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氧气面罩雾化器给氧能快速、有效纠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缺氧状态,纠正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1.
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蕊  郭爱敏 《护理学报》2007,14(2):48-49
目的 探讨适用于全麻开胸术后患者理想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将4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分为氧气雾化组与超声雾化组,各20例,分别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及肺部湿啰音发生率。结果 雾化吸入后氧气雾化组患者PaO2、SpO2升高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1);PaCO2降低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变化及肺部湿啰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提高全麻开胸术后患者PaO2、SpO2和降低PaCO2的效果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其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吸氧对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82例体质量指数(BMI)≥30k/H12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l例。观察组于麻醉开始前给予面罩吸氧,对照组不给予预吸氧,进行自然呼吸。比较2组吸氧前、麻醉给药前即刻、胃镜检查30S和60s、胃镜检查结束即刻、苏醒后血氧饱和度(Sp0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检查过程中sp02各下降区间的例数,以及胃镜检查时间和丙泊酚用药总量。结果观察组麻醉给药前即刻、胃镜检查开始后30S和60s时,Sp0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p02〈90%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胃镜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前采用面罩预吸氧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机体氧储备能力,减轻和预防静脉麻醉引起的呼吸抑制,降低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缩短胃镜检查时间,且对HR、血压等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术中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术中气道压变化及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ASAⅡ~Ⅲ级、年龄65~75岁,拟行上腹部手术且患有重度COPD怠者40例,手术时间3~4h,随机分为两组。雾化组(W组):气管插管后30min进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一次;对照组(D组):术中不做任何雾化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雾化治疗前后气道压的变化、麻醉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结果】W组在气管插管后30min时气道压有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W组在麻醉苏醒后的Sp02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W组术后1h内成功拔除气管导管的病例人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COPD患者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术中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能降低术中气道峰压,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恢复,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HIV感染患者行手术治疗79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A组)、局部麻醉(含局部浸润麻醉及外周神经阻滞,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组)。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及术毕(T3)各时点HR、MAP和SpO2及术前CD4+T细胞计数、手术切口类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余2组高,ASA分级较其余2组低(P<0.01);B组麻醉时间较A组短,术后发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其他2组低(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T1-T3时点HR较快、MAP较高、SpO2较低;C组HR T1时点较快、T3时点较慢,T1-T3时点SpO2较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B组T2、T3时点HR较快,T1-T3时点MAP较高、SpO2较低(P<0.05或P<0.01)。结论 3种麻醉方式均可安全用于HIV感染患者,但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围术期生命体征较平稳,局部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用去囊后的气管导管(简称去囊导管)下咽部给氧,快速纠正无痛胃镜检查中肥胖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无痛胃镜肥胖患者1274例,随机分为鼻导管组(A组)和下咽部导管组(B组),当无痛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10%以上时,A组采取加大鼻导管氧流量、抬高下颌等方式纠正低氧状态,B组通过去囊导管下咽部供氧纠正低氧状态.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10%以上者分别为617例(96.86%)和598例(93.86%),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中303例(49.11%)采取加大鼻导管氧流量、抬高下颌等方式改善通气量后完成检查,B组中577例(96.48%)插入去囊导管后完成检查,明显高于A组(P〈0.05);A组麻醉后的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3.12±1.65)%,与B组无明显差异(84.92±1.78)%,其中A组采取纠正措施后的SpO2升至(90.57±1.74)%,明显低于B组(96.41±1.56)%(P〈0.05).结论 利用去囊后的气管导管下咽部给氧可快速纠正无痛胃镜肥胖患者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气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组和全麻(GA)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在开胸前双肺通气15min(T1)时及开胸后单肺通气(OLV)10min(T2)、30rain(T3)、60min(T4)时,分别采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观察患者动静脉血气情况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手术中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稳定,GE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后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各对应时点也明显低于GA组(P〈0.05),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插管后较麻醉前上升,单肺通气后无明显下降趋势;所有患者pH值、PO。、PaCO:均在正常范围内;PaO2插管后明显上升(P〈0.05),但单肺通气后各时点较通气前明显下降,GEA组较GA组下降更明显(P〈0.05);QS/QT值单肺通气后各时点较通气前明显上升(P〈0.05),GEA组较GA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可增加肺内分流,使PaO2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围术期应严密加强血气监测,维持好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 ml复合硬膜外2%利多卡因3 ml(A组)、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5 ml(B组)、2 ml(C组)、2.5 ml(D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每组40例。术中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麻醉前(T0)及麻醉后1 min(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观察并记录给药后的麻醉效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B、C、D组与A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时比较,B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2、T3时,C、D组HR、MAP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MAP在T2、T3时,C、D组MAP、HR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术中四组产妇的SpO2除D组在T2、T3时有所降低外,均维持在98%以上,四组新生儿出生后各时间点Apgar评分均>8分。A组与B、C、D组比较,患者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追加2%利多卡因例数、麻黄碱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行0.5%左布比卡因1.0 ml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3 ml对剖宫产患者循环影响最小,并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84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维持用药量、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HR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仅在切皮时、探查时较诱导前增快(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B组增快。MAP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各时点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拔管时均较B组明显增高。术毕至苏醒时间、拔导管时间A组比B组明显延长(P〈0.05);A组病人术后30min动脉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少,复苏快。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是目前开胸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选择,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60—75岁、ASAI-Ⅱ级、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组(GE组)和全麻组(G组),每组各20例。G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均采用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全静脉靶控输注。GE组先行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固定后行全麻,药物及方法同G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入室后(TO)、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气腹建立后15min(T3)、气腹结束后(T4)、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过程中麻醉药和血管活性药的使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各时间点的MAP和HR有显著性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GE组r13时间点的MAP较G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1)。GE组乌拉地尔的使用量较G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20)。GE组患者丙泊酚(P=0.021)和罗库溴铵(P=0.038)的使用量明显少于G组。结论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能有效地调控气腹产生的应激反应和循环改变,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利于病人平稳的度过围术期,是适合老年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PICU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面罩吸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2月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面罩吸氧患儿6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的基础上,加用MR 850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进行温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进行氧疗,监测并比较氧疗24 h时两组患儿的痰液黏稠度,血PaO2、PaCO2、pH值,监护仪中的SpO2、呼吸次数。结果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和对照组比较,Z=2.077,P0.05;观察组的PaO2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和呼吸次数比对照组低(P0.05),但血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稀释,明显改善患儿低氧血症,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