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阶段延续护理模式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5—10月收治的11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对提高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干预组应用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出院后连续的健康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病人的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呼吸困难程度及运动耐力在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实现了COPD病人出院后的健康管理及数据的动态管理与随访分析,并且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率,降低COPD病人呼吸困难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成立延续护理小组,采用健康教育、电话回访、家庭访视和门诊随诊的形式,指导及督促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正确服用药物,合理用氧,合理饮食和运动。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表测评延续护理前及6月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评价患者延续护理前及6月后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延续护理6个月,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表得分从出院时的(21.88±2.25)分下降为(10.91±2.04)分,患者治疗完全依从性从出院时29.4%提升为52.9%。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述国内外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护理模式研究进展,为构建国内基于互联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进行文献信息综合,介绍国外4种护理模式,以及国内1种护理模式的基本现况和应用。结果 国外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护理模式包括:英国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延续护理模式、Coleman等构建的延续干预护理、新加坡中央医院延续性家庭护理计划、其他;国内护理模式包括: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护理模式。结论 国外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护理模式较为完善,但存在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国内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制缺乏制度化规范管理,延续护理认知度、城镇普及度低,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48-445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从我院出院的78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不行任何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各项观察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MMEF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和活动受限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1例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1~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3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 CAT)及生存质量。 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CAT评分、抑郁心理情况和焦虑心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90例COPD合并呼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给予1次电话回访;观察组成立COPD延续护理小组,制定康复方案并按康复方案实施延续护理,包括多次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微信群干预、团体讲座,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总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上海护理》2016,16(7)
【】目的 探讨以呼吸康复训练及气雾剂的规范使用为干预管理重点的延续护理实践对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COPD缓解期住院患者65例,针对呼吸康复训练及气雾剂的规范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出院管理计划,由专科护士及社区护士帮助患者落实护理计划,观察周期为6个月,分别用气雾剂使用评分表、肺功能相关指标(FEV1、FEV1/FV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干预前后效果评价。 结果 出院前1天及出院后6个月后气雾剂的规范使用干预后有改善(P<0.01),FEV1、FEV1/FV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呼吸康复训练及气雾剂的规范使用为干预管理重点的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延缓肺功能持续下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COPD并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COPD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措施。研究采取HAMA和HAMD两种研究工具分别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干预前后FEVl、PEF和FEVI/EVE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为(6.1±1.4)分、HAMD评分为(6.5±1.9)分,低于该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EVl为(54.10±7.40)、FEVl/FVC(%)为(51.50±6.80)、PEF为(43.00±8.95),高于该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COPD并伴有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及肺功能有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现代化通信软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COPD出院病人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现代化通信软件(包括 QQ、微信、微博、微视等)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规定时间复诊,出院遵医嘱只给予常规指导。[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康复治疗的落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26,19.09,25.91,9.45,P<0.05)。[结论]在对COPD稳定期病人进行延续护理中使用现代化通信软件可积极指导并督促病人坚持呼吸康复治疗并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老年(>60岁)COPD缓解期患者和40例正常老年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调查和评定。结果COPD组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总分均值29.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有明显功能障碍。结论COPD患者社会支持度较低,日常生活能力较差;对COP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减少反复发作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阐述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存质量 (QOL)的因素,慢阻肺康复治疗对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以及生存质量研究在慢阻肺中应用的进展,并展望生存质量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为有效控制COPD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就诊时间编号,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与不同方法的宣教及心理护理。采用SF-36生存质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考评分析。结果:1年后,患者各观察项目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各观察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患者生活质量、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药物治疗依从性等因数,除生理功能外,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戒烟情况,研究组为96.67%,对照组为39.29%。结论:家庭干预可有效控制COPD患者病情进展,提高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国际护理科学(英文)》2014,1(2):157-164
Objectives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ransitional car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114 COPD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and divided equally into a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ollowing discharge, patients from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ieved three-months intervention in addition to regular nursing care, whil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regular nursing care only.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was measured using 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 the 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 and body mass index (BMI).ResultsThe symptoms section score, the activity section score, the impacts section score,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rate of mental disorder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hil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BMI between groups.ConclusionsTransitional care can improv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OPD patients who have recently suffered an exacerb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自患者入院至出院后3个月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首先培训个案管理护士,设计个案管理记录表,与患者一起制订呼吸功能锻炼、康复运动计划,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和门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实施个案管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提高,其中出院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案管理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于2011年4-11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医院病情稳定、准许出院的患者和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分别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和COPD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进行测评。结果: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评分与自我效能的负面影响、极端的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天气/环境维度评分均具有相关性(r=0.28~0.33,P<0.05)。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活动评分、影响评分及总分评分与患者自我效能的各维度评分均具有相关性(r=0.38~0.58,P<0.01)。结论: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存在关联,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也越高,提示可以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着手,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subjective dyspnoea, subjective fatigue, sleep quality, and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FEV1) % predicted value and collective contribution of these variables on QOL.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102 patients.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FEV1 % predicted value, FEV1/forced vital capacity), subjective dyspnoea, subjective fatigue, sleep quality were assessed. 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QOL total score and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QOL total score and subjective dyspnoea score, subjective fatigue and sleep quality total scores. In addition, subjective dyspnoea, subjective fatigue and sleep quality total scores and FEV1 % predicted value accounted for 68.1% of the variance on QOL. As a conclusion of these findings, it has been recommended that these variable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planning an approach towards improving the QOL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延缓疾病发展;保持最适当的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康复指导,而对干预组制定一套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跟踪随访。1年后,应用生活质量评估表和肺功能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比较,反应肺功能的FVC(L)、FEV1(L)、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反映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4个因子的对比中,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合理营养、劝导戒烟、心理支持、活动指导”为干预重点,并制订执行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能有效延缓COPD的病情发展,减低COPD转归为肺心病及呼吸衰竭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