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述当前院前急救环节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种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详细阐述其系统设计和功能,包括移动定位呼救、救护车车载信息终端,与120急救中心有机地组成救治网络,创新了急救理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院前急救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院前急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应用不同的院前急救评分方法,比较两种评分方法对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急诊救治成功率以及延续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EWS院前急救评分系统的应用,能帮助抢救人员现场快速判断患者伤病情况,准确选取急诊措施,利于后续治疗,增加抢救成功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在提高院前救护效果方面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院前急救的94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组给予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相关指标(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患者紧急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及家属对院前急救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出车反应时间和途中时间分别为(163.7±10.5)s和(180.2±9.8)s,患者紧急抢救成功率为97.9%(46/47),患者及家属对急救抢救工作总满意度为93.6%(44.47);对照组分别为(329.4±11.6)s、(267.1±13.9)s、85.1%(40/47)和78.7%(37/47),两组的四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缩短院前急救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300例危重症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同一时期按医疗常规方法救治的300例危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救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救治时间为(10.44±2.43)min,对照组患者救治时间为(20.32±3.33)min,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12.4553,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救治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6.67%和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和7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绿色通道应用于院前急救危重患者当中,可以显著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车载设备的使用对院前急救病人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急救中心2005年1~10月急诊出车的2680例院前急救病例作为对照组,2007年1~10月3210例由配置有车载设备救护车出诊的院前急救病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急救半径,反应时间,病情分级无显著差异(P<0.01),院前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1)。现场处置率、救治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车载设备的使用对患者的救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过程中实施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的价值。方法 于2020年1月—2021年11月随机选取该院急救站实施院前急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作对照组(2020年1—12月,40例)与观察组(2021年1—11月,40例)。对照组实施现场传统救治后送往医院治疗,观察组开展现场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后送往医院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急救各环节用时情况,对比统计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征求患者或家属配合对该次院前急救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现场急救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97.5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表示对该次院前急救过程中处置措施、专业能力、应急能力、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工作开展初级创伤救治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急救各环节用时情况,更好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满意度,提倡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院前急救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2003年1~10月由急诊科兼院前(两栖型)急救出车的1 301例病例作为"两栖型"院前急救的对照组;2004年1~10月由专职院前科出诊的1 574例作为专业化院前急救的急救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结果:急救组和对照组间的平均急救半径,病情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院内反应时间急救组较对照组明显短(P<0.01);院前死亡率急救组较对照组低(P<0.05);现场处置率、救治有效率急救组较对照组明显高(P<0.01)。结论:院前急救模式对患者的救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专业化院前急救救治效果明显优于"两栖型",专业化院前急救模式也是院前急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模式应用链式一站式急救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在厦门市中医院接受院前急救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链式一站式急救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急诊逗留时间、初步救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4,P<0.05)。结论 院前急救模式应用链式一站式急救模式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本中心出诊进行院前急救7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系统检查后确诊为妇科急腹症。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妇科急腹症专项院前急救护理,评估两组院前急救效果与效率,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车反应时间(10.06±2.03)min、初步诊断时间(2.65±1.03)min、院前急救时间(18.03±5.67)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急腹症院前急救中建立专项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院前急救质量,提高急救效果,提高急救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定位救护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的效果。方法选取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抢救的4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研究组实施定位救护模式对患者进行救治,对照组进行常规救治,对比分析抢救成功率和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结果实施定位救护模式后,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定位救护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能够缩短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8月~2013年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出车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出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救治时间、溶栓或介入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救现场的情况了解和正确处理指导,转运途中对症处理和病情评估,急诊绿色通道衔接的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使患者获干预时间提前,缩短等待治疗处理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创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开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急诊手术的重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手术护理,优质护理组则采取优质护理计划,包括增加术前探访程序、加强术中的心理护理、优化急诊手术护理程序等。比较两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1);手术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4.6%,而对照组的成功率为65.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有利于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与手术时间,对提高抢救质量与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促进了急诊手术护理向有计划的、整体的、科学的工作程序化发展,为重创患者的抢救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患者共116例,对照组58例系2012年8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58例系2013年3~10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给予优化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疾病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出院6个月后ADL评分.结果 (1)观察组的45min好转率、60min显效率及转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疾病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后抢救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增强了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了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竹芳  毛青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06-108
目的 探讨快捷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快捷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9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对比两组APACHEⅡ、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死亡率、住院死亡率和急救费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情稳定,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救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救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捷护理路径的应用能显著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经济负担,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优化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11月期间在海南省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42例,给予常规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优化组(B组)42例,给予优化后的左心衰急救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在患者出院6个月后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为标准,评定两种护理方法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作用。结果B组疾病知晓率为97.6%,依从性为88.1%,两项指标均高于A组(83.3%、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为88.1%,B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为97.6%,B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DL评分平均为(59.1±3.2)分,显著高于A组[(47.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措施相比于常规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下护理管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19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2012年5月-2013年12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救治的9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设为实验组,2010年9月-2012年4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救治的10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与一体化急救模式相适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调整急救中心的布局与设施、完善应急预案、规范抢救程序、注重抢救的时效性、优化人力资源、规范护理病历书写、定期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等.对照组常规护理,未实施与一体化急救模式相适应的护理管理措施,通过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院前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3.42±1.14)min比(5.68±1.34)min,P〈0.01)],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到60%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889±3366)元比(20448±4181)元,P〈0.05),救治成功率和救治满意度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9%比91.2%,97.9%比93.1%,P〈0.05)。结论利用急救一体化模式的优势,不断完善急救护理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科学的现代急救护理,提高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水平,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急救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4年6月急诊及急诊ICU患者13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68例,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危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或急诊ICU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干预组呼吸道感染总发生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误吸、肺不张、痰痂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集合多种有效预防各类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式,有序实施可减少自主呼吸及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气管切口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注射液对高血压急症院前急救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给予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硝苯地平舌下含化。比较2组给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0 min时治疗组降压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拉地尔静脉滴注与硝苯地平舌下含服对高血压急症均有效,但乌拉地尔静脉滴注控制滴速简便,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少,是高血压急症院前急救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研究组127例和对照组123例,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研究组SF-36量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期间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提高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为术后出院患者提供更多的护理支持,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诊方式不同分为急诊入院的观察组与家属送入院的对照组,比较其急救反应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间(17.49±6.21)min、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14.29±3.08)min、送至专科治疗时间(13.45±4.02)min、并发症发生率(6.17%)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有效率(97.5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