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FO)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Vojta法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踝足矫形器及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踝足矫形器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12周踝关节背屈角度、改良Ashworth评定、粗大运动(GFMF)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角度、改良Ashworth评定、粗大运动(GFMF)下肢功能评分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踝足矫形器结合低频电刺激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踝足矫形器(AFO)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Vojta法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踝足矫形器及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踝足矫形器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后12周踝关节背屈角度、改良Ashworth评定、粗大运动(GFMF)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角度、改良Ashworth评定、粗大运动(GFMF)下肢功能评分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踝足矫形器结合低频电刺激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动态踝足矫形器(DAFO)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DAFO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前及训练3个月后肢体功能[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改良Ashworth分值(MAS)]水平、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的D区与E区百分比]水平变化。结果:训练3个月后,两组BBS、GMFM水平均较训练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AS水平均较训练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AFO既能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踝跖屈肌群痉挛,同时能有效提升其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腕手矫形器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患儿腕手关节功能活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36例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腕手矫形器治疗腕手关节异常姿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对2组患儿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进行评定,并测量患侧腕关节被动掌屈、背伸关节活动度(PROM)。[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MAS、PROM、F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腕手矫形器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腕手屈肌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精细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肌肉痉挛程度[综合痉挛量表(CSS)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运动功能指标[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和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评分]和平衡功能指标[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SS和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PDMS和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肌力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疗效确切,能减轻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过康复治疗改善脑瘫(cerebralpalsy)患儿的跪位姿势控制能力并结合应用踝足矫形器在提高脑瘫儿步行水平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跪位姿势控制训练并佩戴踝足矫形器(anklefootorthoses,AFO),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跪位姿势控制能力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的c区评定,步行水平采用Gillette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定。结果:对照组中途脱落2例,共有48例患儿进入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GMFMC区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并且治疗后治疗组GMFMC区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Gillette功能性步行量表步行水平分级评定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步行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跪位姿势控制能力(髋关节运动控制)、踝足控制的稳定性在脑瘫儿步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这2方面的作用主要在于维系步行中控制重心的稳定,在此基础上步态才能改善,步行水平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水疗对脑瘫患儿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功能训练、按摩、蜡疗、痉挛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水疗。评定方法包括胡莹媛等残疾儿童功能评定法中的运动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88.6%),前者较后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水疗能有效改善痉挛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2周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水疗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神经发育学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水疗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Berg平衡量表(BBS)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GMFM-88)得分。结果两组治疗前BBS、GMFM-8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BBS、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水疗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和粗大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太空衣治疗联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大运动、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和悬吊训练,试验组进行常规治疗、悬吊训练和太空衣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GMFM-88项)的D、E区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4项基本情况、GMFM-88项的D区和E区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GMFM-88项的D区和E区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提高不明显(P>0.05);试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太空衣治疗联合悬吊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大运动水平、平衡功能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将就诊的7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25例)、对照组1(25例)和对照组2(25例).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引导式教育;对照组1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2仅给予一次性家庭康复指导.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和儿童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定.结果 3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t=19.271,P<0.01;对照组l t=15.464,P<0.01;对照组2=2.416,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l的精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2治疗后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独立能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引导式教育能更有效提高痉挛型儿童脑瘫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2.
覃章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9,(4):271-273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以神经发育技术为基础的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力训练。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分的五区水平相当,治疗后2个月,所有患儿五区的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A区、B区评分水平基本相当(P〉0.05),C区(P〈0.05)、D区(P〈0.01)和E区(P〈0.01)试验组均要高于对照组。至治疗6个月时,康复水平进一步提高。组间比较仍以C区、D区和E区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肌力训练能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尤其对患儿的爬、跪、站、走、跑和跳能力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全球患病率0.15%~0.4%[1]。痉挛型脑瘫是所有脑瘫分型中占比最高的一型。姿势异常及运动功能障碍是痉挛型脑瘫特征性表现。目标导向性训练为患者设定目标导向式任务,重复训练以达到目标,当目标实现后,设定新的更高的目标,继而进入一个新的目标训练过程,从而使运动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充分调动积极主动性[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人群为基础调查和分析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和脑瘫高危因素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收集成都市行政管辖范围内20个区县残联登记在册的2~12岁脑瘫儿童的脑瘫高危因素和基本信息,应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对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2~12岁脑瘫患儿333例,男女构成比为1.15∶1,平均(6.32±2.74)岁,6-P >0.05)。结论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与成都地区脑瘫高危因素之间未见相关性,尚不能用脑瘫高危因素来提示或预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李红  童光磊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学》2013,34(8):1070-107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从2011年2-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脑瘫患儿中选择3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15例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注射后第2天开始进行包括生物反馈在内的康复治疗;对照组16例只做常规康复治疗.患儿入选后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7、14、30、90天时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MAS)、综合痉挛量表(CSS)、踝关节被动背伸活动范围(PROM);在疗前、治疗后第90天时评估: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步行速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30、90天的MAS评分分别为2.6±0.6、2.0±0.5、1.2±0.5、0.6±0.6、0.5±0.6、1.0±0.5,CSS评分分别为14.1±1.1、12.0±1.1、10.2±1.2、8.2±1.4、8.0±1.5、9.0±1.6,PROM分别为(-8.5±9.4)°、(-1.5 ±7.6)°、(6.9±8.3)°、(11.7±6.8)°、(15.2±6.6)°、(13.7±7.8)°,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患儿CSS评分自治疗后第7天开始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PROM在治疗后第14天开始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CSS评分、PROM在治疗后各观测时间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步行速度在治疗后第90天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快速有效地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1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Motomed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治疗后)分别采用改良 Ashworth 痉挛分级评定患者肌张力,使用步态分析评定患者步态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步态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步态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Motomed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步态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脑瘫患儿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试验组20例,给予核心力量训练进行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给予3个月的训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脑瘫儿童的躯十及骨盘控制能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促进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调的能力的发育,促进患儿康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正香 《现代医学》2014,(6):661-663
目的:探讨水疗加水中康复护理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症状的效果,为脑瘫患儿提供更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功能锻炼、理疗、推拿、药物等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每天1次的水疗加水中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明显提高,治疗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的综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状态,而辅以水疗加水中康复护理改善脑瘫患儿痉挛状态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性瘫痪(CP)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P患儿按年龄、临床表现和诊断分型进行近似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患儿只采用运动疗法。治疗4个月后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GMFM-88总百分比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儿GMFM-88改善值和反映坐位、站立的能区(B区、D区)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改善CP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疗效高于单纯运动疗法,尤其在改善患儿坐和站能力方面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