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产麦迪霉素(Mydecamycin,Mydem-ycin)系从四川南川土壤中分离到的链霉菌74-10204(生米加链霉菌四川变种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Sichunensis n.Var.)产生的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麦迪霉素口服粉剂曾进行了药理试验,并经临床试用疗效较好,于1977年经国家鉴定。为了提高血药浓度以应临床急性感染和重症患者治疗的要求,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与天津和平制药厂又试制了若干种不同工艺路线的注射剂。本文报导麦迪霉素酒石酸盐和菸酰胺盐酸盐两种注射剂的临床前药理试验,并与柱晶白霉素酒石酸盐、红霉素乳糖酸盐做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2.
麦迪加霉素(Medecamycin)是日本明治制果会社中心试验室从尾道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生米加链霉菌所产生的大环内酯抗生素。它具有口服吸收快,血清浓度高和毒性低的优点。对格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部分耐红霉素的金葡菌亦有作用,但对格兰氏阴性菌、真菌、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则较低。 国产麦迪霉素(Medemeisu)是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从四川南川药物所标本园森林杂草的土壤中分离到的生米加链霉菌四川变种产生的,经研究其抗菌作用、急性、亚急性毒性和体内吸收、排泄、分布等过程,均与国外麦迪加霉素基本相同。临床上应用口服制剂治疗呼吸道及皮肤化脓性感染,治愈率分别为79.0%及64.4%。 为了提高疗效,最近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制成国产麦迪霉素注射剂供临床使用。本文报告应用国产麦迪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肺心病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并与相同剂量的红霉素静脉滴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麦迪霉素(Medemycin)是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从四川南川药物所标本园森林杂草的土壤中分离到的链霉菌74-10204(生米加链霉素四川变种)产生的。它的毒性较小、吸收好,是有效的抗革兰氏阳性菌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经研究认为它的抗菌活性、毒性与吸收、分布、排泄等与国外美地加霉素(medecamycin)基本相同。 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口服制剂治疗呼吸道感染及皮肤化脓性感染均取得了比较好的疗  相似文献   

4.
麦迪霉素是由生米加链霉菌产生的。麦迪霉素A_1及A_3结构上的区别,在于9-位上A_1为羟基(—OH),A_2为酮基(=0)。作者在研究麦迪霉素生物合成的过程中,发现利用高产菌株No.510—19的洗涤过的细胞可使麦迪霉素A_1及A_3互变。生米加链霉菌N0.510—19的亲液细胞在装有10毫升培养基的试管(2×20厘米)中培养。培养基的组成为0.5%葡萄糖、1.0%多胨、0.05%KH_2PO_4,0.05%MgSO_4·7H_2O及0.3%NaCl,pH6.8。在振摇器上28℃培养20小时。将培养液0.4毫升转移到装有30毫升培养基的  相似文献   

5.
麦迪霉素是1974年从我国土壤中分离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1748所产生的抗菌素。根据理化性质的研究证实与日本的麦地加霉素(Mydecamycin)相同。本文通过体内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证明麦迪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0.19~3.12μg/ml。诱导耐药实验证实麦迪霉素属于非诱导型抗菌素。在实验治疗的比较试验中证明麦迪霉素对小白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的治疗效果与日本的麦地加霉素相同或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郭健  周建理 《中国药事》2002,16(11):704-705
麦迪霉素 (Midecamycin)是链霉菌经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一种多组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 ,由于抗菌谱广 ,疗效显著 ,口服给药方便而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 ] 。国产麦迪霉素主要由麦迪霉素A1、A2 、A3、A4 等四个组分所组成[3] ,日本产麦迪霉素则以麦迪霉素A1组分为主 ,由于麦迪霉素A1的生物活性高于其他组分 ,要提高麦迪霉素的质量则必须控制麦迪霉素中各组分的比例 ,特别是提高麦迪霉素A1的含量 ,为此寻找快速有效的麦迪霉素各组分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 ,对于控制产品质量 ,确保临床疗效 ,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薄层扫…  相似文献   

7.
197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与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分别从广东省大埔县和四川省南川县土壤中分离到链霉菌1748和10204,两株链霉菌经培养后其产物的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鉴定证明与国外的麦迪霉素(Mydecamycin)相同。麦迪霉素是含多组份的抗生素,我们参照Omura,S.等所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方法,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3A,分离柱Zorbax ODS(25cm×4.6mm),柱温恒定,柱压160kg/cm~2,甲醇:W/15醋酸盐缓冲液(pH4.9)(6∶4)为流动相,样品以流动相溶解,浓度为1.5mg/ml,滤膜过滤后,每次进样10~15μl,流速1.0ml/min,波长232.5nm检测,测定的样品有日本商品和国内的一些标准品和有关生产厂的某些批号产品,测定结果见图1~图7及表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甚快,而在获得产量高、性质优良的抗生素产生菌的选育工作中,仍以诱变育种为主。本试验选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为诱变剂,考查了它对我所1974年自土壤中筛选所得的麦迪霉素产生菌—生米卡链霉菌四川变种(S.mycarofaciens var.Sichuanensisn Yan)113菌株的诱变作用。试验中研究了在不同pH与不同时间作用下,诱变剂对生米卡链霉菌的致死、表型、抗菌活力、生理缺陷等变异作用,观察了它们彼此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麦迪霉素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和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于1974年各自筛选到的两株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新的大环内酯类抗菌素,由苏州第二制药厂、四川制药厂和上海第四制药厂协作试制,于1977年5月在苏州通过技术鉴定。经研究证明,麦迪霉素与国外近年发表的Medecamycin为同一物质。麦迪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白喉杆菌等固紫染色阳性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部分耐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与红霉素不同,它是一种非诱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紫外线和紫外线-咖啡因对生米加链霉菌1748变株进行处理,筛选出5株产麦迪霉素高产菌株。经紫外线照射40sec和50sec并加500μg/ml咖啡因处理所产生的变异菌株比原株产量提高30%,且稳定。我们还研究了变异菌株的形态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麦迪霉素产生菌880103#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麦迪霉素产生菌生米加链霉菌A03菌株经过多次诱变筛选及抗自身代谢物突变,得到了产量正变株;通过推理筛选的方法,应用初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调节突变株,分离得到了一主要组分麦迪霉素A_1高于对照菌株的优良菌株880103。并通过加入前体的方法,使其麦迪霉素A_1组分进一步提高。在试产中,该菌株与对照菌株相比,发酵单位相对提高16%,麦迪霉素 A_1组分相对提高 28%,成品效价相对提高4.7%;且发酵周期短、温度适中、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是一株优于对照菌株的优质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2.
生米加链霉菌1748产生的麦迪霉素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米加链霉菌1748产生的麦迪霉素中分离了 5个次要成分,A_2β、A_3、B_1、B_2、C_1。基于光谱证据,麦迪霉素A_2β、A_3鉴别为SF-837 A_2、A_3,B_1、B_2、C分别与柱晶白霉素A_6、YL-704C_2及柱晶白霉素A_8一致。  相似文献   

13.
进同与评述 生米卡链霉菌质粒DNA的分离及特性 余柏松等绿脓杆菌对卜内酞胺类抗生素耐药机理的研究进(4)。237~240 展 汪 冰等(4):30?~311 生米卡链霉菌**A对北里链霉菌原生质体种间转新的广谱豚酚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研究 周 红等 化 孙 胜等(1):20~24 (l)。73—77 生米卡链霉菌麦迪霉素抗性基因的克隆 姜 浩等螺旋霉素的再评价 朱 峰等(3),沈】~236(6):396~402一种新的生物反应修饰物多抗甲素 胡其乐等 生米卡链霉菌原生质体电融合重组研究 余柏松等 (2):151~156(5):323~327大孔网状吸附剂在抗生素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顾 利福霉素产生…  相似文献   

14.
麦迪霉素是链霉菌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发酵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系列结构相似、性质相仿的同系物,而当菌种或生产工艺不同时,都会使产品中各组分间的比例有明显不同,从而带来一些质量问题。为了考察国产麦迪霉素的质量,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麦迪霉素的条件,选用了日立胶3050柱,以甲醇—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5.8)(45:55)作流动相,较满意地分离、测定了麦迪霉素。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5.
口服麦迪霉素肠溶片出现血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麦迪霉素肠溶片出现血尿1例董占华,息沛兴,韩攸村(山东省滨州地区复退军人医院,滨州256612)关键词麦迪霉素;扁桃体炎;血尿;过敏症麦迪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多组分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偶有肝毒性、耳鸣、听觉障碍、局部刺激等。但导致血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化生米卡链霉菌基因工程菌W-08发酵培养基,以提高麦迪霉素A1产量.方法 首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评价发酵培养基的8个成分对麦迪霉素A1的影响.然后用最速上升实验确定重要成分在中心复合设计中的取值变化范围.最后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方法优化了重要成分的浓度.结果 葡萄糖和鱼粉对麦迪霉素A1影响最大(P<0.05),是重要成分,其优化浓度分别为20.15g/L和1.80g/L.发酵培养基优化后麦迪霉素A1效价达到1410.16μg/mL,比优化前的A1效价1021.10μg/mL提高了38.1%.结论 数理统计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方法成功地用于了生米卡链霉菌基因工程菌W-08发酵培养基优化.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有效且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生米加链霉菌细胞产生麦迪霉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在固定化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它有操作稳定、无需酶的分离和提纯、能催化多酶反应系统并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因而近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麦迪霉素产生菌生米加链霉菌的固定化细胞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金有豫 《首都医药》2004,11(7):30-32
概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原始天然抗生素是于1952年从红链霉菌(Streptomyceserythreus)的培养液中提取而得的红霉素。其化学结构的是由多元(14元)的内酯环与脱氧糖相连接。随后,对红霉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而半合成了红霉素系列的衍生物。其后,又从其他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得了许多16元环内酯的抗生素,如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遂统称为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红霉素系列抗生素的抗菌谱基本上相似;本类药物之间具有交叉耐药性。药代动力学,特别是在胃肠的稳定性和吸收,是红霉素类抗生素的主要问题;吸收后能分布于各组织为其特点。由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19.
链霉菌每个菌种都有自己的生理代谢特征,同一菌种经过不同的处理获得的突变株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其生理代谢也发生了变化,生米卡链霉菌的几种不同来源的菌株不仅产生麦迪霉素的效价有差异,而且菌体的生理特征、菌体蛋白及胞外酶也发生了改变,并且对外界加入的诱导物质也存在不同的反应.这表明经过不同的诱变处理后,菌株遗传调控改变引起生理代谢变化,导致麦迪霉素发酵效价各异.  相似文献   

20.
成都、北京等地于1977年先后用麦迪霉素肠溶糖衣片治疗呼吸道感染及化脓性皮肤病,发现该药有疗效好、副作用较少、属非诱导耐药型抗生素,且部份对红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对麦迪霉素敏感等优点。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为提高麦迪霉素血浓度,扩大其应用范围,于1979年试制成功麦迪霉素酒石酸盐静脉注射剂。现将我们对其所进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