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亚族趋化刑(I-TAC)水平变化与猪胰肾联合移植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建立猪胰肾联合移植动物模型,并用ELISA法动态测定血清IL-2、I-TAC水平变化.结果: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第1天开始,外周血IL-2、I-TAC浓度逐渐出现明显升高.并在5~7 d检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移植术后血清IL-2、I-TAC水平持续较高水平表达可能提示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
胰肾Ⅰ期联合移植是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惟一根本治疗途径,但其并发症较其他大器官移植多,是直接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通过对5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严密术后监测、正确地处理有关并发症是提高移植物及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胰肾Ⅰ期联合移植是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惟一根本治疗途径,但其并发症较其他大器官移植多,是直接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通过对5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严密地术后监测、正确地处理有关并发症是提高移植物及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胰肾联合移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丽  王安静 《护理学报》2002,9(6):23-24
笔通过对2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的护理,认为应做好术前护理及严密地实施术后监测,认真观察器官移植排斥反应:(1)胰肾双器官排斥特点;(2)胰腺外分泌液引流;(3)长期小剂量抗凝治疗;(4)尿液红细胞变化。做好移植术后继发感染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是提高移植物及患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胰肾联合移植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信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平及尿症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重点就SPKT的适应症与术前准备以及疗效评价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尝试猴猪非协调性异种胰肾联合移植,观察异种移植间的免疫反应.方法: 整块切取猴的胰十二指肠、右肾及脾,保留带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切除猪的胰腺制成I型糖尿病的模型,并切除猪的右肾.以端侧吻合的方式将供体猴腹主动脉段和门静脉与猪的肾后腹主动脉段和门静脉分别对应吻合;以端端吻合的方式将供受体的右肾静脉进行吻合;供体输尿管自腹壁引出腹腔.将猴的十二指肠与猪空肠行端侧吻合.结果: 移植物恢复灌注后5分钟开始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受体于术后19h 死亡.结论: 本实验是对异种移植研究的初探;猴→猪异种移植间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可能存在其它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秀萍 《现代护理》2006,12(3):251-251
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术后血尿的护理。方法停止抗凝治疗,应用止血药,留置尿管行膀胱冲洗,碱化尿液.保持尿管通畅、防止感染。结果15例病人血尿消失,痊愈出院。结论血尿是胰肾联合移植外分泌液经膀胱引流术式的并发症,止血、利尿、抗炎,尤其是保持尿管通畅及持续的膀胱冲洗等护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马威  金娜  赵振红 《家庭护士》2007,5(8):46-47
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发展中最引人瞩目的成果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现已成为治疗各种器官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目前,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最有效方法.我院于1999年9月-2006年9月实施了24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唐小燕 《护理研究》2002,16(1):38-39
胰腺移植是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提供正常胰腺 ,术后能生理性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维持正常血糖。胰肾联合移植能同时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的糖尿病肾功能衰竭 ,这是目前其他治疗措施所不能比拟的。 2 0 0 0年 8月和 2 0 0 1年 4月及 9月我院泌尿外科为 3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病人进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手术 ,均取得了成功。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中 ,男性 2例 ,年龄均为 5 4岁 ,其中1例糖尿病肾病两年 ,腹膜透析维持 19个月 ,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1例糖尿病 11a ,尿毒症出现 6个月 ,行血液透析。女性 1…  相似文献   

10.
胰-肾联合移植术(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T)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据报道,全世界已有102个移植中心开展了胰-肾联合移植,共完成4000余例。我院2004年7月6日行胰-肾联合移植术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符合生理、稳定的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方法采用手术切除受体胰腺,制造Ⅰ型糖尿病模型。移植物的门静脉与受体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吻合,移植物的腹主动脉下段与受体肾动脉下方的腹主动脉吻合,十二指肠与受体空肠吻合。结果20头猪移植后,16头效果满意,胰腺功能良好,移植物平均生存12天。结论猪的免疫和胰腺解剖与人极为相似,在胰腺移植的研究中,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是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背景: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首选疗法,但由于移植风险高,并发症多,国内开展并不广泛.目的:总结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的临床经验,观察其远期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对15例患者行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均采用心脏死亡的供体.HLA配型平均为2.13.均选择胰液膀胱引流式和体循环回流血管吻合方式,免疫抑制剂方案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泼尼松治疗.观察移植后患者移植物肾功能、血糖、淀粉酶等及并发症.结果与结论:最短随访8.5个月,最长随访105.5个月,平均住院时间为37.7 (13~82) d.移植后13例患者胰腺功能恢复,2例于移植后即切除移植胰腺.移植后除1例患者肾脏功能延迟恢复外,其余患者肾脏功能立即恢复.2例患者因慢性排斥反应丢失移植胰腺和移植肾.移植后主要并发症为排斥反应,返流性胰腺炎和血栓形成.提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安全而有效地治疗方法,其远期效果理想,完善的围移植期管理、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影响患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Acquired pure red cell aplasia (aPRCA) related to human parvovirus B19 (HPV B19) is rarely reported in 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 (SPKT) recipients; there has yet to be a case report of early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this current study,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Chinese patient who experienced the disease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CASE SUMMARYA 63-year-old man,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end-stage renal disease, received a brain dead donor-derived SPKT. Immunosuppression treatment consisted of tacrolimus, prednisone, enteric-coated mycophenolate sodium (EC-MPS), and thymoglobulin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as induction. The hemoglobin (Hb) level declined due to melena at postoperative day (POD) 3, erythropoietin-resistant anemia persisted, and reticulocytopenia was diagnosed at POD 20. The bone marrow aspirate showed decreased erythropoiesis and the presence of giant pronormoblasts at POD 43.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 of a blood sample identified HPV B19 infection at POD 66. EC-MPS was withdrawn; three cycles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infusion therapy were administered; and tacrolimus was switched to cyclosporine. The HPV B19-associated aPRCA resolved completely and did not relapse within the 1-year follow-up period. The diminution in mNGS reads was correlated with Hb and reticulocyte count improvements. CONCLUSIONHPV B19-associated aPRCA can occur at an early period after SPKT. An effective therapy regimen includes IVIG infus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 Moreover, mNGS can be used for the diagnosis and to reflect disease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乌司他丁(UTI)对幼猪胰肾联合移植术(SPK)后肺脏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 将24只幼猪配成12对,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复制SPK模型.UTI组动物于麻醉后持续静脉泵注UTI 15 kU·kg~(-1)·h~(-1)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前(T0)、受体动静脉吻合完毕开放时(T1)、开放后1 h(T2)、开放后2 h(T3)、术毕(T4)采集外周动脉血3 ml,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术后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与T0相比,对照组T1~4时血浆MDA浓度升高(P均<0.05),UTI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UTI组T1~2及T4时血浆SOD活性均升高(P均<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UTI组T1~2时血浆MDA浓度降低,T2时SOD活性升高(P均<0.05).与T0相比,对照组T2~4时血浆TNF-α浓度升高(P均<0.05),UTI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两组各时间点血浆IL-8浓度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UTI组T1~2及T4时血浆IL-8浓度较对照组下降(P均<0.05).光镜下观察UTI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UTI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聚集,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对损伤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器官移植作为20世纪临床医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已成为治疗患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迄今许多患者通过移植同种异体器官获得新生。然而同种组织与器官的供体数量短缺明显限制了临床移植术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供体组织与器官短缺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异种肾移植猪-人模型,并探讨其中的免疫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测量家兔肝脏体积,并模拟供肝切取及灌注的过程探讨CT肝体积测量的准确度,分析CT测量值与实际肝体积数值差异的原因和体积与重量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64层螺旋CT行兔肝三期增强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分别测量门静脉期、肝静脉期1mm、3mm兔肝全肝体积;实验组模拟供肝切除及灌注过程后取出肝脏,对照组结扎血管后取出肝脏,利用排水法、称重法测量两组实际肝体积及重量,用统计软件SPSS 13.0分析数据。结果:实验组、对照组不同层厚、时相CT测量体积与实际肝体积之间差异分别为20.2%±0.5%、6.29%±0.43%,实验组、对照组肝脏密度分别为(1.000±0.011)g/ml、(1.003±0.007)g/ml。供肝切取和灌注是造成肝脏实际体积与CT测量体积差异的主要原因(F=420.380,P<0.05)。两组不同层厚不同时相CT测量体积与实际体积呈正相关(r值均>0.975,P<0.001),不同层厚、不同时相CT测量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两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两组肝脏密度无明显差异(t=-1.076,P=0.294>0.05)。结论:CT测量肝体积与实际肝体积呈正相关,供肝切取和灌注是造成两者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64层螺旋CT评估肝脏体积有较好的准确度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超谐波声学造影评价移植肾急性排异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应用超谐波声学造影和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定量评价异体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时皮质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建立犬异体移植。肾急性排异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3、5、7、9、11d共6个时间点,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和AD技术检查移植肾,测定肾皮质造影后峰值密度(PI)、曲线下面积(AUC)、降支减半时间(HT)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有关灌注参数,并同时进行穿刺活检。结果造影后发生急性排异反应的移植。肾皮质灌注不良,出现充盈缺损区。移植。肾术后5~11d,随着急性排异反应的逐渐加重,灌注参数PI、AUC、HT及MTT逐渐下降,50%清除斜率逐渐增加,与术后1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谐波声学造影结合AD技术,用于评价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时皮质血流灌注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超声心动图评价肾移植前后心功能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49例肾移植虱手术前后的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变化因素,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肾移植前24h与术后28~31d心脏形态及功能。结果 手术后所有反映心脏形态的测值,除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明显小于手术前,结论 肾移植后,随着尿量增多及体内毒素的大量排出,心脏形态及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移植皮肤的感觉再生缺乏深入的实验研究。通过恒河猴额部与手指掌侧无毛皮肤的相互移植,观察无毛皮肤移植后感觉小体再生过程与再生类别。方法实验用恒河猴2只,随机抽取前肢指4个,将指腹与额、臀部的无毛皮对换移植,在3,9个月时切取标本进行抗神经丝免疫组化与电镜观察。结果移植皮肤在3个月时神经末梢与触觉小体开始不典型再生;9个月的皮肤内已有典型的再生触觉小体,而上皮细胞—轴突复合体内有神经长入;移植皮肤内有较多的再生触觉小体,上皮细胞—轴突复合体有完整的再生结构。结论移植皮肤内存在感觉小体的再生,这些结构与移植后的功能需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鼠心脏减负荷模型的制作要点,为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左心室辅助装置恢复机制提供实用模型。方法 同系29只Lewis成年大鼠,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形成缺血性心肌病,用UCG筛选符合心力衰竭条件的大鼠。将24只心力衰竭大鼠随机分为2组:减负荷组(n = 14)与心衰组(n = 10)。心衰组不进行心脏移植。减负荷组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作为供体异位移植于受体腹部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形成左心室减负荷模型。另设空白对照组(n = 8),这些大鼠仅仅接受开胸手术,而不实施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结扎,其它处理方式同以上2组。实施心脏移植2周后,分别对3组小鼠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测量左室舒张末压、最大压力上升速率(+dp/dtmax)及左室收缩压,并作心脏病理切片检测组织学改变。结果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成功率为 82.76 %(24/29),心力衰竭大鼠进行心脏减负荷后的存活率是 71.43%(10/14)。与心衰组相比,减负荷组左心室发展压升高(47.85±0.94 vs. 35.94±0.95,F = 250.993,P < 0.05),左心室+dp/dtmax升高(1177.85±61.03 vs. 841.64±40.26,F = 942.304,P < 0.05)。结论 利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先制作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模型,再对其进行异位心脏移植,可作为经济、可重复的心室减负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