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两种内脏痛觉过敏大鼠模型的痛觉特点和有效性,为实验提供模型选择依据.方法 SD大鼠分别给予单纯结肠直肠扩张和炎症刺激后结肠直肠扩张,通过腹部撤退反射和腹外斜肌放电监测大鼠痛觉敏化程度.结果两种大鼠模型都能复制出明确的行为学改变,脊髓相应节段Fos蛋白表达明显.炎症刺激后结肠直肠扩张大鼠痛行为出现明显且稳定,单纯结肠直肠扩张刺激痛行为时间一致性好.结肠直肠扩张压力为15~60mmHg时.腹外斜肌放电有明显改变,而腹壁撤退反射只在15~45 mmHg压力范围内有改变.结论 在探讨消化系统疾病、痛觉机制或药物效果评价时,应根据模型特点和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IBS1(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组、IBS2(束缚应激)组、灌肠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作IBS动物模型,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放电活动检测对其内脏敏感性进行评估,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肠黏膜组织的组织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 两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收缩次数在不同扩张容量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的炎症性表现.结论 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成的IBS动物模型符合IBS的内脏敏感性机制,可用于IBS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大鼠新生期结直肠刺激和新生期母婴分离两种模型的造模效果,评价适用于慢性内脏痛研究的模型.方法 雄性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结直肠刺激(CI)组、母婴分离(MS)组和对照组.CI组于出生第8~14天每天进行结直肠刺激,MS组于出生第2~21天进行母婴分离,对照组不予处理.大鼠成年后以腹壁回撤反射(AWR)评分、痛阈测定、腹外斜肌放电(EMG)幅度等指标评价其内脏痛觉敏化程度.结果 CI组、MS组的AWR评分、EMG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痛阈测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模型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新生期结直肠刺激和新生期母婴分离两种造模方法都可引起成年大鼠的内脏痛觉敏化,造模效果基本无异,均适用于慢性内脏痛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孙晓宁  谭琰  安钰  孙晔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7):870-872,875
目的:观察Runx3蛋白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和束缚应激方法制造IBS大鼠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价后,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Runx3蛋白在IBS大鼠模型组和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IBS大鼠腹外斜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频耳电针在降低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针1组、耳针2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通过母婴分离加醋酸灌肠建立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耳针1组与耳针2组接受2 Hz电针刺激30 min/d,10 d.通过腹外斜肌肌电(EMG)测定直肠扩张下大鼠内脏疼痛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5-HT2B受体在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模型大鼠中表达的差异?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腹泻型IBS组(D-IBS组)?便秘型IBS组(C-IBS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乙酸加束缚应激法制备D-IBS模型,冰水灌胃法制备C-IBS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从大鼠粪便湿重?含水量?结直肠扩张(CRD)刺激下腹外斜肌放电活动和结肠组织HE染色四个方面来评估造模是否成功?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5-HT2B受体的分布差异;Western blot法及逆转录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5-HT2B受体表达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IBS组大鼠粪便湿重和含水量均明显增高(P < 0.05),而C-IBS组降低(P < 0.05);模型组大鼠腹外斜肌放电幅值,在压力为40?60 mmHg的CRD刺激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D-IBS组高于C-IBS组(P < 0.05);模型组结肠组织中均无炎症产生,从以上四方面可以看出造模成功?5-HT2B受体主要分布在结肠肌间神经丛?纵肌层和黏膜层?D-IBS组结肠组织中5-HT2B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C-IBS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5-HT2B受体可能参与了不同亚型IBS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CF/c-kit通路过度激活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内脏敏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旋毛虫感染大鼠致肠易激综合征模型30只,随机分为3组:IBS组、IBS结肠扩张组和IBS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STI-571)干预加结肠扩张组。另外选择2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正常结肠扩张组。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电生理学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肠道ICC活化及其腹直肌肌电和骶髓后连合核(dorsal commissural nucleus,DCN)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 IBS结肠扩张组的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活化程度、腹直肌肌电变化及DCN放电频率比正常组、正常结肠扩张组、IBS组和IBS结肠扩张并给予STI-571组均显著增强。结论 SCF/c-kit的过度激活导致的ICC发生变化可能是IBS的内脏敏化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名诗  任天华 《广东医学》2013,34(6):844-847
目的研究腺苷A3受体在新生期母婴分离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内脏高敏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生期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和母婴分离方法建立内脏高敏感模型,分别用腺苷A3受体激动剂2-Cl-IB-MECA及DMSO溶剂作用后,用行为学观察和腹部回缩反射评分来检测内脏痛反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腰骶段脊髓背角神经元c-fos蛋白的表达数量和远端结肠中5-羟色胺阳性细胞数目,用ELISA方法检测远端结肠中5-羟色胺的含量。结肠行常规组织学检测。结果与DMSO组比较,2-Cl-IB-MECA组大鼠在40、60和80 mmHg结直肠压力扩张下的AWR评分显著减低(P<0.05),脊髓背角c-fos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P<0.05),结肠黏膜5-羟色胺阳性细胞数目和5-羟色胺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大鼠在结直肠压力扩张前后,结肠均未见组织损伤或炎症。结论腺苷A3受体激活可能通过减少结肠5-羟色胺的作用未减轻IBS大鼠模型的内脏高敏感,腺苷A3受体可能是治疗IBS内脏高敏感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GF-β1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单纯束缚应激方法制造IBS动物模型(IBS1、IBS2组),同时设立灌肠对照和正常对照组,行内脏敏感性评价后,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GF-β1在IBS大鼠模型组和对照组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IBS1、IBS2两模型组大鼠腹外斜肌收缩次数在不同扩张容量下均较正常对照纽明显增加(P〈0.05—0.01),组织学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的炎症性表现。TGF-β1在各组肠粘膜组织均有表达,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作为一个抗炎性细胞因子在IBS发病机制中可能通过非直接的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枢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是否参与快动眼(REM)睡眠剥夺导致的内脏感觉降低.方法 采用花瓶技术制作大鼠REM睡眠剥夺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对照组(YC组),睡眠剥夺组(SD组)和睡眠剥夺加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组(Rim组).睡眠剥夺持续48 h后对各组大鼠行结直肠扩张(CRD),同时用电生理记录仪记录腹壁肌电活动,以反映内脏感觉的变化.分别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测定YC组和SD组大鼠丘脑、脑干、脊髓(腰髓)中CBl受体、脂肪酸酰水解酶(FAAH)和单酰甘油脂肪水解酶(MGL)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1)给予40、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扩张结直肠后,SD组腹外斜肌放电次数(次:220±94、313 4±162、493±279)均显著低于YC组(次:506 4±223、1053±548、1632 4±249,均P<0.05);Rim组(次:668±257、1144±93、1653±153)均显著高于SD组(均P<0.01),Rim组与Y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丘脑、脑干、脊髓中CBl受体Mrna以及蛋白表达SD组均显著高于YC组(均P<0.05),而FAAH、MGL表达量则显著低于YC组(均P<0.05).结论 REM睡眠剥夺导致的内脏感觉降低可能与中枢内源性大麻素受体表达增加、代谢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电针对慢性内脏痛敏大鼠痛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内脏痛敏大鼠痛反应的影响,为临床电针治疗慢性内脏痛机制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对新生幼鼠给予结肠扩张刺激,造成其成年后慢性内脏痛觉敏化。对此内脏痛大鼠隔日电针1次共4次,观察其腹壁撤退反射评分,腹外斜肌放电幅值和甩尾反射潜伏期等指标变化。结果内脏痛大鼠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腹壁撤退反射评分增高,肌电幅值明显增大,甩尾反射潜伏期明显缩短;内脏痛大鼠电针4次后上述3项指标与电针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正常对照大鼠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慢性内脏痛大鼠的痛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康泰胶囊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性大鼠结肠背根神经元(DRG)兴奋性的作用,探讨康泰胶囊治疗IB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康泰胶囊组(剂量为6.06 g/kg)、匹维溴铵组(剂量为5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计条件应激法复制内脏高敏感性IBS模型,根据腹部回缩反射(AWR)结果评估模型内脏敏感程度,分离模型大鼠背根神经元,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定背根神经元的基电流强度和2倍基电流刺激下神经元反应,观察康泰胶囊对内脏高敏感IBS大鼠结肠背根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康泰胶囊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AWR评分(P<0.05或P<0.01),显著升高结肠DRG的基强度(P<0.01),显著减少2倍基强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数(P<0.01)。【结论】抑制应激引起的内脏高敏感IBS大鼠结肠背根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是康泰胶囊治疗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刺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慢性腹痛具有良好疗效,然而,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电针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基础上,观察和分析IBS大鼠脊髓背角中内脏反应神经元的兴奋性在针刺治疗前后的改变,探讨针刺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的机制。方法:采用新生9d的Sprague-Dawley雄性幼鼠,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S慢性内脏痛敏模型。饲养至648周后,观察大鼠由结直肠扩张诱发的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withdrawreflex,AWR)评分变化。电针组穴位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连续隔日治疗4次,假电针组不通电,其余与电针组同。治疗结束后,取材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c-l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IBS模型大鼠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电针治疗后AwR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IBS模型大鼠脊髓L6-S2节段浅层(superficiallaminae,SDH,laminaeⅠandⅡ)、固有层(nucleusproprius,NP,laminaeⅢandⅣ)、背角颈段(neckofdorsalhorn,NECK,laminaeVandVI),以及T13-L2节段的NECK中,c-los阳性神经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电针治疗后IBS大鼠脊髓L6-S2节段SDH、NP、NECK以及T13-L2节段的NECK亚区中,c-los阳性神经元明显下降(P〈0.05);假电针对AWR评分、c-los蛋白表达没有影响。结论:电针可以明显抑制IBS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中内脏反应神经元异常增高的兴奋性,这可能是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机制之-。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用于评估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研究方法包括:内脏感知、反射反应和中枢反应,作为评估胃-肠通路上的内脏感觉传导异常的依据。目前证明内脏敏感性增高是其特征性的病理生理基础。IBS内脏高敏感性确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包括肠道局部机械性受体和神经末稍的超敏感,神经通路及中枢神经短暂或长期的功能异常。其中异常的中枢兴奋性和神经-肥大细胞联系是IBS患者内脏高敏感的重要解发点。总之,脑-肠轴上有多种机制单独或共同作用形成内脏感觉的异常。上述部分发病机制已在动物高敏感模型中得到证实,而近年来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提示在脑-肠轴的各个层面有不同的神经介质发挥作用,为IBS内脏高敏感性形成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相信今后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研究,最终有助于我们认识IBS内脏高敏感性确切的发生机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APK-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后连合核(dorsalcommissural nucleus,DCN)中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ase)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的影响,为研究IBS内脏敏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n=5)、正常结肠扩张刺激组(B组,n=5);另15只IBS大鼠随机分为3组:IBS组(C组,n=5)、IBS结肠扩张刺激组(D组,n=5)、抑制剂组(E组,n=5)。给予B、D、E组结肠扩张刺激,另外给予E组大鼠椎管内注射抑制剂SB203580。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电生理方法观察大鼠DCN中MAPKase信号通路细胞因子P38、ERK表达及腹直肌肌电的变化。结果与IBS扩张刺激组比较,抑制剂组P38表达明显下降(P<0.01),ERK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BS大鼠内脏敏化与DCN中的MAPK信号转导途径密切相关,内脏敏化的完成可能是通过该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丁酸钠改善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性机制。 方法 纳入27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及22例对照共49例参与者,免疫组化检测肠上皮IRAK1蛋白表达量,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IRAK1蛋白表达与腹痛程度和频率评分相关性。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建立IBS疾病动物模型,丁酸钠灌肠干预,结肠扩张实验观察内脏敏感性变化,ELISA检测结肠IRAK1蛋白表达水平,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动物结肠IRAK1表达与内脏疼痛阈值相关性。以IL-33、丁酸钠干预HT-29细胞,Western blotting观察IRAK1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IBS-D患者结肠上皮IRAK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肠上皮IRAK1表达水平与腹痛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76, P<0.001),与腹痛频率评分呈正相关(r=0.725, P<0.001)。丁酸钠干预可降低IBS动物结肠IRAK1蛋白表达、提高内脏疼痛阈值,动物结肠IRAK1蛋白表达与内脏疼痛阈值呈负相关(r=-0.655,P<0.001)。IL-33可使细胞IRAK1蛋白表达上调,丁酸钠预处理可减弱此效应。 结论 丁酸钠可能通过下调IRAK1蛋白表达水平改善IBS内脏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Qi DB  Li WM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4):416-423
目的:针刺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患者的慢性腹痛具有良好疗效,然而,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觉敏感的基础上,观察和分析IBS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ostralventromediamedulla,RVM)中内脏反应神经元的兴奋性在针刺治疗前后的改变,以及RVM中N-甲基-D-门冬氨酸1型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Dtor1,NRl)在针刺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中的参与机制。方法:采用新生9d的Sprague—Dawley雄性幼鼠,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S慢性内脏痛觉敏感模型,持续两周。饲养6~8周后,观察大鼠由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distention,CRD)诱发的痛阈压力值(painthresholdpressure,PTP)和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withdrawalreflex,AWR)评分变化。电针组穴位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连续隔日治疗4次,假电针组不通电,其余与电针组相同。治疗结束后,取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RVM中c—fos蛋白和NRl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成年IBS模型大鼠PTP值明显降低,且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治疗前相比,IBS大鼠电针治疗后PTP值明显升高(P〈0.01),AWR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IBS模型大鼠RVM各个亚核包括中缝大核(nucleusraphemagnus,NRM)、网状巨细胞核a部(nucleusreticularisgigantocellularisparsalpha,GiA)、外侧旁巨细胞核(nucleuslateralisparagigantocellulari,LPGi)以及网状巨细胞旁核(nucleusreticularisgigantocellularis,Oi)中c—fos蛋白和NRl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计数明显升高(P〈0.05),而电针治疗后Gi、LPGi、GiA中c—fos蛋白,以及Gi、LPGi、GiA、NRM中NRl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计数与接受电针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O.05);假电针对PTP、AWR、c~los蛋白和NRl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计数没有影响。结论:电针可以明显抑制IBS模型大鼠RVM中内脏反应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同时电针能明显抑制IBS模型大鼠RVM中NRl受体表达,这可能是RVM中内脏反应神经元异常增高的兴奋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觉敏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痛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嘌呤受体亚型P2X2表达的调节。方法应用直结肠球囊扩张刺激法制备慢性内脏高敏感IB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采用电针"天枢""上巨虚"穴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腹部撤回反射评分(AWR),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肠结肠肌间神经丛P2X2表达变化。结果模型大鼠AWR评分升高,电针治疗后降低;模型组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中P2X2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异常增加,电针组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天枢、上巨虚)能抑制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P2X2受体异常表达,改善IBS大鼠的内脏痛觉敏感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麻素系统对内脏感觉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束缚溶媒组(溶媒组)、急性束缚加激动剂组(激动剂组)和急性束缚加拮抗剂组(拮抗剂组),每组各6只;采用急性束缚应激SD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大麻素受体1(CB1)激动剂(1319ACEA)和拮抗剂(SR141716A),记录不同结直肠扩张(CRD)压力下腹壁外斜肌活动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模型不同肠段黏膜组织的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拈抗剂组、激动剂组、溶媒组、对照组在CRD压力(60mmHg)条件下,腹壁外斜肌活动水平依次为(158.0±3.20)、(119.57±13.58)、(131.77±20.61)、(102.86±34.96);在CRD压力(80mmHg)条件下为(219.01±12.97)、(178.83±22.16)、(181.95±32.72)、(153.77±38.10),拮抗剂组的腹壁外斜肌活动水平均高于其他组(P〈0.05)。急性束缚组回盲部、近端结肠、远端结肠黏膜n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O.58±0.0)YS(70.71±0.08)、(0.54±0.10)VS(O.68±0.08)、(0.59±0.08)VS(O.72±0.09),P〈0.01]。结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通过CBl受体调节其抗内脏伤害性刺激和抗痛觉过敏作用,nNOS活性下调与内脏感觉高敏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