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微创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进展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1987年Mouret完成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至今,LC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1991年Phillip首创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获得成功后,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念逐渐为肝胆外科医生所接受。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使胆道疾病的诊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微创治疗已成为肝外胆管结石的主流方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是目前最常采用的肝外胆管结石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可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可同时处理胆囊疾病并行病理活检等,但该手术不适用于有重度粘连及炎症的患者.内镜逆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3年1月间共对77例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腹腔镜组(A组)4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手术,开腹组(B组)3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天切口疼痛评分、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3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结石残余率。结果 A组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43例,中转开腹2例。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术后1天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天hs-CRP A组均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结石残余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的特殊性导致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较困难,但仍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化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2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120例(治疗组)采用微创手术(EST+LC)。结果 微创化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避免了阴性探查,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创伤小,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结论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自1991年Phillips[1]首次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技术的成熟,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念逐渐为胆道外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胆道疾病的诊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策略趋向多元化.面对多种微创治疗方法,选择哪种合适的治疗方式往往困惑着临床医生.本文就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 ic sph incterotomy,EST)胆道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4年10月我院行EST及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 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成功53例,其中51例(94.4%)完成EST与LC联合治疗,2例EST后未取净结石,行开腹手术。1例内镜治疗未成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2例EST后迟发性创面出血再次内镜治疗止血成功。LC无并发症。51例平均住院时间(10.3±2.1)d。结论EST联合LC是微创治疗胆囊并肝外胆管结石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情复杂,治疗方式多样。随着微创技术(内镜、腹腔镜)的发展,其微创治疗理念及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霍枫  蒲淼水 《腹部外科》2010,23(5):270-272
肝外胆管结石往往合并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或急性胰腺炎,危害极大。治疗上,以往多采取开腹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近年来内镜和腔镜技术的迅猛发展。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迈进了微创时代。越来越多的文献介绍各自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经验,表明这种治疗技术已日趋成熟,然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及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5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4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其中3例术后发生胆漏,1例为胆总管T管引流,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于术后2~3 d急诊开腹手术探查,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经T管造影发现胆管残余结石2例,于术后8~9周经T管窦道取石成功。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2例患者胆总管直径<0.8 cm,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for lithotomy,EST-L)+LC,术后恢复良好。3例LC术中经扩张的胆囊管置入胆道镜取石后直接结扎。LC术后确诊继发胆总管结石3例,均行EST-L,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术者所掌握的技能及设备条件等个体化选择具体术式,一般术前及术中确诊的患者应以"LC+LCBDE"为首选,而LC术后确诊的继发胆总管结石应首选EST-L。由于Oddi括约肌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特殊性及不可复制性,术者在选择具体手术方式时,应注意保护Oddi括约肌的结构与功能,尽量避免行EST-L。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结石残留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前瞻性研究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16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按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狭窄和并发症情况将病人分组,比较各组病人不同术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内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肝叶/段切除术)下术后结石残留和二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初次手术选择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或肝叶/段切除术,其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初次手术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者(P<0.05);肝叶/段切除术的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较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有降低趋势;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行肝叶/段切除术或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其残石率与无胆总管结石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较好的治疗方法为肝切除术或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胆道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2郏县妇幼保健院普外科和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7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胆道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残留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胆道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肯定,且手术创伤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3.
开腹胆总管探查并放置T管引流是国内外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常用术式.而微创外科的发展为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提供了多种途径.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并在胆总管中置入专利的"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应用胃镜将内引流管拔除的方法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满意.现将该术式与常规开腹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关资料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管镜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1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管镜微创治疗,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管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术中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四孔法,在腹腔镜引导辅助下,经胆总管纤维胆管镜网篮套取取石。结果 患者创伤小,对腹内其他脏器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引导辅助下经胆总管胆管镜网篮套取取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拓宽了内镜的手术范围,具有美容、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肝段切除术与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效果。方法将2013-02—2016-02间收治的90例肝内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胆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施行肝段切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相比,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左肝外叶切除与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8-06间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6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观察组17例实施肝左外叶切除术,对照组19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组术中均采取胆道镜取石并在胆总管放置T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近期优良率、术后残石率、胆道感染率和再手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均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并发症少、残石率及复发率低,疗效肯定。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均较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多,需进一步提高手术技巧和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7.
肝外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多发病.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成熟,微创技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目前,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使用使腹腔镜微创治疗的策略趋向多元化,但其临床选择和应用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腹腔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总结微创技术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经验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时代胆总管结石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LCBDE)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LC+EST)的临床效果和住院费用。方法 对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全部行LC,其中A组26例行LCBDE,B组22例行EST。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总住院费用。结果 48例患者均未中转开腹,1例接受LCBDE的患者术后胆道残留结石,2例接受EST的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黄疸加重,无其他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A组住院费用平均为(11640±1171)元,B组患者住院费用平均(16455±2015)元,A组显著低于B组。结论 同EST(B组)相比,LCBDE(A组)是处理胆总管结石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内镜联合微创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鸣放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1):725-726
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是胆道外科常见病,病情复杂,治疗方式多样。随着微创技术(内镜、腹腔镜)的发展,对于该病的治疗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微创治疗理念逐渐为胆道外科医生所接受。对于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十二指肠镜技术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使绝大多数单纯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通过微创手段治愈。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规则性肝切除术仍是获得最好疗效的手术方式…,随着腹腔镜肝切除逐渐在临床应用,也体现出明显的微创优势^[2]。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胆外胆管结石的观点,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步得到认可[1-4]。具有创伤小、适用于部分单镜或双镜无法成功取石的病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