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缺氧标记物碳酸酐酶Ⅸ(CA-Ⅸ)在直肠癌患者不同部位表达和对直肠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以及在直肠癌发生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Ⅸ在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腺瘤,直肠癌原发癌灶,系膜组织,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MTT法检测CA抑制剂乙酰唑胺对体外直肠癌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判断CA-IX作为直肠癌相关蛋白和转移相关因子的意义.结果 直肠癌癌灶CA-IX阳性率(74.2%)明显高于直肠腺瘤(16.7%)(P<0.01),而正常直肠组织无CA-Ⅸ表达.癌灶和系膜组织中CA-Ⅸ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N0组癌灶CA-Ⅸ阳性率(85.5%)高于N1组(66.7%)和N2组(64.5%)(均P<0.05);N0组系膜组织CA-Ⅸ阳性率(5.5%)低于N1组(26.2%)和N2组(29.0%)(均P<0.05).乙酰唑胺能提高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体外对直肠癌细胞杀伤能力(P<0.05).结论 CA-Ⅸ能促进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直肠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直肠癌相关肿瘤标记物,但不宜作为癌转移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缺氧标记物碳酸酐酶Ⅸ(CA-Ⅸ)在128例直肠癌不同部位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与直肠癌肝转移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了解其对直肠癌细胞体外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CA-Ⅸ和VEGF为研究对象,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两者在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腺瘤,直肠癌患者原发癌灶、系膜组织、肝转移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判断它们作为直肠癌和直肠癌转移相关因子的意义.观察CA广谱抑制剂乙酰唑胺对体外直肠癌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有肝转移的直肠癌患者原发灶中VEGF和CA-Ⅸ阳性率均为83.3%,高于正常直肠组织(16.7%和0%)、直肠腺瘤(16.7%和36.7%)和无肝转移直肠原发癌灶(72.1%和65.4%)(P<0.01),肝转移直肠癌患者系膜组织中VEGF和CA-Ⅸ阳性率也高于无肝转移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CA-Ⅸ表达和肝转移发生无明显相关.乙酰唑胺能提高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5-Fu)体外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能力(P<0.05).结论 CA-Ⅸ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对直肠癌细胞生长增殖有促进作用,但不宜作为诊断肝转移的独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组织中碳酸酐酶Ⅸ(CA-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104例直肠癌、30例正常直肠组织、30例直肠腺瘤中CA-Ⅸ和VEGF的表达.结果 直肠癌组织中CA-Ⅸ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1%和65.4%,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腺瘤组织(P<0.05).CA-Ⅸ的表达与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Dukes'分期A至C期CA-Ⅸ阳性率下降(P<0.05),淋巴结转移组CA-Ⅸ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直肠癌组织和系膜组织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N2组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3%和75.0%,高于NO组的53.7%和25.9%(P<0.05).CA-Ⅸ和癌组织和系膜组织的VEGF的表达无明显相关(r=0.092和r=-0.292).结论 CA-Ⅸ和VEGF表达与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有关,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Ⅸ(CA-Ⅸ)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前列腺癌不同分期分级中的表达及其内在联系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blot检测正常前列腺组织、前列腺癌组织以及前列腺癌细胞系PC-3、Lncap中CA-Ⅸ及HIF-1α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CA-Ⅸ及HIF-1α表达情况与前列腺组织癌变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CA-Ⅸ及HIF-1α基本不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HIF处于高表达,其表达情况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相关。低分化的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量高于高分化的前列腺癌组织。CA-Ⅸ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37.5%,高于正常组织,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CA-Ⅸ及HIF-1α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具有相关性。结论 CA-Ⅸ及HIF-1α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成正相关,而且两者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同时提示了以缺氧诱导因子通路为基础的分子机制在前列腺癌的演进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4、DcR1)在正常直肠和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在31例直肠癌和2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AIL、DR4和DcR1的蛋白表达.结果 直肠癌组织中TRAIL、DR4和DcR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32.26%、29.03%、0)均低于正常直肠组织(55.00%、70.00%、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0、P=0.000),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无关(P>0.05).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TRAIL、DR4和DcR1的表达低于正常直肠组织,TRAIL及其受体相互作用所诱导的凋亡效应在直肠癌中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留取2009年1月至8月诊治的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提取标本的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COMT在结直肠癌肿瘤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组织芯片检测COM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灰度测定比较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目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mRNA水平上.结果 肠癌肿瘤组织中COMT基因表达水平的平均光密度值为53 514±15 513,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4529±1698(P<0.05).Westem blot结果显示可溶性COMT蛋白(S-COMT)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平均光密度值为54 967±11 919,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平均光密度值25 962±6713(P<0.05),而膜结合型COMT蛋白(MBCOMT)在两者的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COMT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染色强度和阳性率方面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结论 C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提示该基因可能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Krupple样转录因子6(KLF6)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21蛋白的关系,探讨KLF6蛋白及p2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LF6蛋白及p21蛋白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LF6蛋白及p21蛋白与结直肠癌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结直肠癌中KLF6与p2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KLF6蛋白及p21蛋白在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到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逐渐下调(85.7%、76.5%、43.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0,P<0.01);KLF6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x2=0.13,P>0.05),与分化程度(x2=4.04)、淋巴结转移(x2=6.79)、TNM分期(x2=6.16)有关(P<0.05).KLF6与p2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 KLF6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KLF6基因可能是结直肠癌的一个重要抑癌基因并参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凋节.KLF6与p2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21可能是KLF6基因的效应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53基因和hMLH1基因的突变是否是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方法用PV-9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对我院2003年2月至2009年7月期间的32例早期直肠癌、32例直肠腺瘤及30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石蜡切片进行p53和hMLH1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①正常直肠黏膜组织、直肠腺瘤组织及早期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0/30)、59.38%(19/32)及68.75%(22/32),其在直肠腺瘤组织和早期直肠癌组织中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明显高于其在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1);hMLH1蛋白在前述三种组织中的表达阴性率分别为0(30/30)、12.50%(4/32)和50.00%(16/32),其在早期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阴性率明显高于在直肠腺瘤组织和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1)。②在直肠腺瘤组织和早期直肠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同时合并hMLH1阴性表达者分别占9.38%(3/32)及37.50%(12/3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③p53阳性表达和hMLH1阴性表达均与早期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及大便潜血均无关(P0.05)。④p53阳性表达与腺瘤的增生程度有关(P=0.009),hMLH1阴性表达与腺瘤的增生程度无关(P0.05)。结论 p53基因和hMLH1基因的同时突变致癌作用明显,可能是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蛋白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及癌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组织芯片方法检测150例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62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以及18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LIC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CLIC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LIC1蛋白在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26.00%,39/150)、腺瘤组织(66.13%,41/62)和癌组织(82.89%,155/187)中的表达阳性率依次升高,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LIC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有关(P=0.007),而与患者性别(P=0.553)、年龄(P=0.206)、肿瘤直径(P=0.185)、肿瘤分化程度(P=0.062)及肿瘤部位(P=0.598)均无关。CLIC1蛋白阳性表达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0个月,CLIC1阴性表达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11个月。log-rank检验表明,CLIC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66.40%)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80.00%),P=0.031。结论 CLIC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CLIC1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alectin-3和CD1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6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及30例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远离癌组织4 cm以上)中galectin-3蛋白和CD105蛋白的表达〔以微血管密度(MVD)反映CD105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alectin-3蛋白表达阳性率和MVD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至癌组织中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且galectin-3蛋白表达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420,P<0.01)。结论 galectin-3和CD105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高侵袭能力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潜在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骨桥蛋白(OPN)和p21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两种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1例直肠癌手术标本和3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OPN和p2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OPN和p21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9%(28/51)和62.75%(32/51),在正常直肠组织中均未见有阳性表达.两蛋白在直肠癌和正常直肠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OPN高表达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p21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而与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P>0.05).③OPN、p21蛋白均阳性表达的24例直肠癌中全部发生淋巴结转移,与两者均阴性表达的15例直肠癌中仅有2例(13.3%)发生转移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OPN和p21蛋白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4,P<0.01).结论 OPN和p21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直肠癌的发病,联合检测两者蛋白表达对评估直肠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源异形盒基因B13(HOXB13)和c-myc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4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OXB13与c-myc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HOXB13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而c-myc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均P<0.05);两者的表达均与淋巴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结直肠组织中HOXB13蛋白与c-myc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72,P<0.001)。结论:HOXB13的表达降低可能促进了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远端黏膜COX-2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术后随访结果,研判直肠癌手术远端安全切除范围。方法取54例直肠癌远端2cm及3cm黏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的方法检测两组黏膜组织、肿瘤组织以及20例手术切除的直肠正常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所有病人术后随访3年。结果 54例直肠癌远端黏膜与肿瘤内BCL-2及COX-2蛋白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与直肠正常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无差异(P0.05)。所有54例病人术后无局部复发,10例远处转移。结论直肠癌肿远端切除2cm黏膜可以认为是安全切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MSG-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同时选取76例结直肠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 TMSG-1蛋白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少量胞核可见着染。76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MST-1蛋白均表达阳性,其中11例呈弱阳性,65例强阳性表达。在98例结直肠癌中,32例TMST-1蛋白表达阴性,23例弱阳性表达,43例呈强阳性。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患者中TMSG-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MSG-1蛋白低表达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肿瘤转移有密切相关,这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且有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细胞浸润及转移的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7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比较20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和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BCAT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BCAT1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体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BCAT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3%(47/7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76,P=0.005)。位于直肠、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Ⅲ+Ⅳ分期的组织中有较高的BCA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χ~2=5.296、4.541、11.387、5.091,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CAT1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预后明显优于BCAT1阳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2.8%和15.1%(χ~2=9.242,P=0.002)。结论 BCAT1蛋白表达检测阳性提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不佳,预示总体生存预后不良,是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标记物方面的潜在生物学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Y在直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7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Y的表达情况,30例距肿瘤5 cm以上的直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直肠黏膜作实验对照。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Cyclin Y蛋白表达率及其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等方法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yclin Y蛋白在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定位以细胞膜和胞质为主。Cyclin Y在直肠正常黏膜中表达阳性率为43.3%(13/30),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0.5%(58/72),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Y蛋白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史、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直肠癌病理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yclin Y在直肠癌中存在过表达现象,可能在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JAG1蛋白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48例,另选择同期48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结直肠良性组织中JAG1 mRNA和蛋白,测定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JAG1水平、实验室检测指标及临床病理学参数,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良性组织JA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42%(5/48)、癌旁组织JA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5.83%(22/48),显著低于结直肠癌组织的83.33%(40/48)(P0.05)。结直肠良性组织JAG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水平为(0.35±0.08)、(0.12±0.04),癌旁组织JAG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水平为(0.92±0.38)、(0.52±0.16),显著低于直肠癌组织的(1.98±0.43)(1.67±0.54)(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JAG1水平为(198.14±35.6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94.37±25.43)pg/mL(P0.05)。JAG1与CA125、CEA、CRP呈正相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血清JAG1高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RFS的危险性因素(P0.05);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清JAG1高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OS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JAG1蛋白可以作为诊断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影响预后的特异性指标,也可成为结直肠癌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血清JAG1水平偏高不利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4在正常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转移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直肠、腺瘤组织标本各16例及结直肠癌80例中AP-4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VEGF、MMP-9 mRNA的转录水平,以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1)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良性腺瘤、结直肠癌组织AP-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0%(2/16),25.00%(4/16),56.25%(45/80),其中良性直肠组织18.75%(6/32),良性直肠组织AP-4的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组织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2.96,P<0.01);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血清CEA水平、组织学类型的AP-4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5年生存率的AP-4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直肠癌组织VEGF和MMP-9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腺瘤(P<0.05),结直肠癌组织AP-4结合活性增强与VEGF和MMP-9高表达显著相关(P<0.01);(3)结直肠癌AP-4基因表达程度不同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6,P<0.01).结论 AP-4基因表达升高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AP-4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直肠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直肠癌组织、16例良性腺瘤组织和16例正常直肠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分化程度等临床和病理指标以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80例直肠癌标本中PPAR-γ表达阳性57例(71.3%),16例良性腺瘤中4例(25.0%)、16例正常直肠标本中1例(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6,P<0.01)。直肠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血清CEA水平、组织学类型的PPAR-γ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3年生存率的PPAR-γ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检测PPAR-γ蛋白,对诊断直肠腺癌、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直肠癌组织中转录激活因子5(ATF5)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2009年3~10月期间手术切除的直肠癌及距离肿瘤5 cm以远的正常直肠组织标本92对,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ATF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直肠癌组织中33例(35.9%)ATF5 mRNA表达上调,但ATF5 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直肠组织相比,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并且ATF5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但直肠癌组织中ATF5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P=0.000),并且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13),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ATF5蛋白的表达与直肠癌的发生和分化相关,但这种相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