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目的体外培养小鼠原代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苗勒管激素(AMH),比较各组间小鼠颗粒细胞上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体外培养颗粒细胞中AMH与FSHR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4~5周的昆明雌性小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48~54 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双侧卵巢,采用机械分离法释放颗粒细胞,胰蛋白酶消化细胞,低速离心分离细胞,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离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法对所培养的颗粒细胞进行鉴定。同时在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5、10、20、30、40ng/mL)的AMH,测定每组培养基中AMH的终浓度,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每组颗粒细胞中FSHR mRNA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颗粒细胞纯度大于80%;随AMH浓度加大,小鼠颗粒细胞中FSHR 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当AMH浓度为5和10 ng/m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 ng/mL浓度组颗粒细胞上FSHR mRNA的表达量最高。结论用机械分离加胰酶消化加低速离心能得到纯度较高活性很好的颗粒细胞,用FSHR鉴定颗粒细胞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AMH浓度与颗粒细胞上FSHR mRNA表达呈一定负相关,表明AMH有可能通过抑制FSHR表达降低FSH敏感性,从而参与卵巢早衰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体外培养小鼠原代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苗勒管激素(AMH),比较各组间小鼠颗粒细胞上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体外培养颗粒细胞中AMH与FSHR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4~5周的昆明雌性小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48~54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双侧卵巢,采用机械分离法释放颗粒细胞,胰蛋白酶消化细胞,低速离心分离细胞,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离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法对所培养的颗粒细胞进行鉴定.同时在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5、10、20、30、40ng/mL)的AMH,测定每组培养基中AMH的终浓度,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每组颗粒细胞中FSHR mRNA 的表达.结果 分离培养的颗粒细胞纯度大于80%;随AMH浓度加大,小鼠颗粒细胞中FSHR 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当AMH浓度为 5 和10ng/m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 ng/mL浓度组颗粒细胞上FSHR mRNA的表达量最高.结论 用机械分离加胰酶消化加低速离心能得到纯度较高活性很好的颗粒细胞,用FSHR鉴定颗粒细胞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AMH浓度与颗粒细胞上FSHRmRNA表达呈一定负相关,表明AMH有可能通过抑制FSHR表达降低FSH敏感性,从而参与卵巢早衰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改进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相关鉴定。方法 从动物选择、取材、循环灌注、植块贴壁等方面对体外分离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良。原代培养细胞经传代、冻存与复苏,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31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与PMVECs的特异性结合物植物凝集素BSI的结合情况(FITCBSI结合试验)。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培养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融合为单层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或铺路石样镶嵌生长并有接触抑制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CD31和Ⅷ因子表达阳性;FITC-BSI结合试验呈阳性结果。结论 改进的原代细胞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且成功率高;综合鉴定表明培养细胞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与PMVECs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相关鉴定。方法从动物选择、取材、循环灌注、植块贴壁等方面对体外分离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良。原代培养细胞经传代、冻存与复苏,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31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与PMVECs的特异性结合物植物凝集素BSI的结合情况(FITC-BSI结合试验)。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培养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融合为单层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或铺路石样镶嵌生长并有接触抑制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CD31和Ⅷ因子表达阳性;FITC-BSI结合试验呈阳性结果。结论改进的原代细胞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且成功率高;综合鉴定表明培养细胞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与PMVECs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离、培养、鉴定小鼠卵巢组织中的卵泡膜干细胞.方法 取2~4 d新生鼠卵巢组织,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消化获得单个细胞悬液,GSM-K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观察细胞球形成;RT-PCR法检测膜基因Ptch1和透明带基因Zp1、Zp2、Zp3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干细胞标记物碱性磷酸酶(AKP)、Oct4、膜细胞标记物Gli3与颗粒细胞标记物FSHR的表达;体外诱导分化,RT-PCR法检测分化标记物Gli2,油红O染色后观察.结果 GSM-K中培养2 d形成细胞球;Ptch1、AKP、Oct4和Gli3表达阳性,不表达Zp1、Zp2、Zp3和FSHR;诱导分化后,Gli2表达,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 新生鼠卵巢组织中存在卵泡膜干细胞,且具有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6.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和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及细胞增殖指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状态;HE染色观察细胞爬片下的形态及着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中间丝波形蛋白;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体外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建立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传5代内细胞及传5代内冻存复苏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均很强;倒置镜下观察、HE染色、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下观察鉴定培养细胞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符合成纤维细胞.结论 本研究确立了体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一种快速原代培养、分离、纯化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的方法。方法 对P2期小鼠的视神经进行组织块原代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培养的星形细胞纯度高,GFAP染色显示98%阳性。结论 组织块原代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视神经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细胞的损伤小、纯度高,是快速得到该细胞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一种快速原代培养、分离、纯化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的方法。方法 对P2期小鼠的视神经进行组织块原代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培养的星形细胞纯度高,GFAP染色显示98%阳性。结论 组织块原代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视神经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细胞的损伤小、纯度高,是快速得到该细胞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5种不同方法分离人卵巢颗粒细胞的效果,并选择出高效、稳定的分离纯化、体外培养的有效方法.方法 收集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穿卵时的卵泡液,采用裂解法、裂解+胰酶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包括Precoll+胰酶、Precoll+Ⅰ型胶原酶、Precoll+透明质酸酶)分离颗粒细胞后进行活细胞计数,卵泡生成素免疫组化染色鉴定,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检测颗粒细胞体外分泌雌激素含量.结果 在使用不同方法分离颗粒细胞时,Precoll+胰酶、Precoll+Ⅰ型胶原酶、Precoll+透明质酸酶3种方法得到细胞数量多于裂解法及裂解+胰酶法(P<0.05).各种分离方法的细胞生长趋势并无明显差异.裂解法、裂解+胰酶法雌激素含量高于Precoll+胰酶、Precoll+Ⅰ型胶原酶、Precoll+透明质酸酶(P<0.05).结论 5种方法均成功分离得到颗粒细胞,但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实验目的不同需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成人骨髓取自手术中非血液系统疾病、非肿瘤及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患者摘取的肋骨,采用贴壁筛选法进行体外扩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hMSCs9d融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44表达阳性。结论:贴壁筛选法在体外很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hMSCs,可作为获得hMSCs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is essentialfor ovarian follicular development in the female andenhances spermatogenesisin themale. FSH exerts itsactions via specific,high affinity membrane- boundreceptors( FSHR) that are coupled to 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s and stimulates the enzymeadenylyl cyclase[1] . The isolation,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FSHR c DNAs from several species[2 ]have facilitated analysis of FSHR m RNA expressionin the ovary and testis. m RNA contentf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超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卵泡液内颗粒细胞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R )的表达水平,探讨FSHR表达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中卵子质量和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在本中心行第一周期IVF-ET的患者35例。采卵日收集卵泡液中的颗粒细胞,检测FSHR的表达。结果卵子的卵裂率随颗粒细胞FSHR表达强度的增加而升高(r=0.681,P<0.05);卵子的受精率随颗粒细胞中FSHR表达的增加而升高(r=0.647,P<0.05);与临床妊娠组相比,非妊娠组患者卵泡液中颗粒细胞FSHR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不孕年限、获卵率、卵子成熟度、优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VF-ET中,卵泡液中颗粒细胞FSHR的表达水平将会影响卵子的质量,进而影响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系统的表达变化及对卵泡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来曲唑构建PCOS大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性激素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卵巢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从灌胃后第10天开始,PCOS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血清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明显升高,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无明显改变;大鼠卵巢皮质中含有较多的小卵泡及闭锁卵泡,多数卵泡成囊性扩张,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减少;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FSHR均在细胞质表达,kisspeptin/kiss1r主要在颗粒细胞、膜细胞和黄体中表达,而FSHR仅表达在颗粒细胞。PCOS组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FSHR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PCOS卵泡发育中,卵巢表达的kisspeptin/kiss1r系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PCOS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在卵巢早衰小鼠卵巢及生育功能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建立卵巢早衰小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建模组、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建模后14 d,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的BMSCs经尾静脉注射至移植组小鼠体内,取等量生理盐水经尾静脉注射至建模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体内.建模后14 d及BMSCs移植2个月检测各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BMSCs移植2个月观察BMSCs在卵巢组织的定位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记录各组超促排卵后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以及与雄性小鼠合笼后妊娠及生育子代数量.结果 BMSCs移植后2个月,移植组卵巢间质内可见大量绿色荧光细胞和标记的BMSCs,但并不表达FSH受体;FSH水平和颗粒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建模组(P<0.05),E2水平及获卵数及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建模组(P<0.05),但各项指标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建模组无小鼠妊娠,移植组中2只小鼠妊娠,分别生育外观正常仔鼠4、2只.结论 BMSCs可定位于卵巢间质,显著降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改善卵巢内分泌功能,提高小鼠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排卵周期颗粒细胞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表达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6年3月至同年12月,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者43名,按获卵数量分为低反应组(<5枚)、正常反应组(5~15枚)和高反应组(>15枚)。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卵巢颗粒细胞FSHR的表达,比较各组FSHR表达强度、胚胎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结局。结果颗粒细胞FSHR表达量以高反应组最高,正常反应组次之,低反应组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注射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和冻胚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及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颗粒细胞FSHR的表达与获卵数(r=0.719)及外周血E2水平(r=0.516)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受精率和卵裂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促排卵时颗粒细胞FSHR表达和卵巢反应性均较高;FSHR表达量与获卵数和血清E2水平呈正相关。研究提示颗粒细胞FSHR水平可能直接影响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卵泡壁颗粒细胞条件培养液在人类胚胎体外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卵泡液中回收的卵泡壁颗粒细胞,分别置于添加0.1%聚乙烯醇(PVA)和添加10%胎牛血清(FCS)的TCM-199培养系统中进行体外培养。结果 在无蛋白培养系统中,颗粒细胞能够缓慢生长,第三~五天达到生长高峰,群体倍增时间发生在培养的第二~三天,培养第一~五天可分泌雌二醇到培养液中(3.22~4.65pmol/ml)。在有蛋白培养系统中,颗粒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无蛋白的培养系统。使用颗粒细胞条件培养液,获得的囊胚在囊胚腔的大小和细胞数量上,均优于商品化囊胚培养液。结论颗粒细胞条件培养液有利于人类4-细胞以后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酶法分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优势。方法 取3~4周龄雌性SD大鼠的卵巢,分别采用机械法和胰酶法分离颗粒细胞并进行培养。机械法:于40倍解剖显微镜下用针头刺破卵巢成熟的卵泡,将含有卵巢剩余组织及卵泡液的培养液用200目滤网过滤;胰酶法:用无菌眼科剪将卵巢剪成小于2 mm3的小碎块,然后加入0.25%胰酶,室温消化1 h后,将含有卵巢碎块的消化液用200目滤网过滤。比较这2种分离方法获得的细胞数量、细胞活力,及雌二醇和孕酮的分泌情况。结果 机械法和胰酶法这2种方法分离的原代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均>90%。将细胞培养1~9 d,除24 h外,其余各时间点胰酶法分离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机械法;胰酶法细胞增殖率峰值出现时间早于机械法24 h,并且胰酶法分离的细胞最大增殖率[72 h:(210.09±0.95)%]高于机械法[96 h:(180.5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酶法分离的细胞激素的最大分泌量、每日平均分泌量及分泌总量均高于机械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酶法分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激素分泌功能方面均优于机械法,值得在卵巢早衰的研究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Foxo3a基因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发育的调控及其预防顺铂卵巢毒性作用。方法大鼠原代颗粒细胞体外 培养,利用HE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法进行原代颗粒细胞鉴定;构建携带Foxo3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rFoxo3a,利用RT-PCR及 Western-blot法检测Foxo3a表达;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AD-rFoxo3a组)、阴性对照组(rAD组)及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分别 绘制各组细胞生长曲线,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cyclin D1、p27、Bax、Bim蛋白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33342/PI法分别 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加入最适浓度顺铂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原 代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90%,细胞纯度>95%;(2)重组腺病毒AD-rFoxo3a感染颗粒细胞36 h后Foxo3a基因在mRNA水平高 表达,感染48 h后在蛋白水平高表达;(3)实验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G1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增 加(P<0.01),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Bim、p27、cyclin D1蛋白较对照组高表达,而各组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 (4)加入顺铂24 h后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P<0.01),后两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表达Foxo3a基因在体外可能通过促进cyclin D1和p27蛋白表达诱导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静止在G1期,通过增加Bim蛋白表达 诱导颗粒细胞凋亡;同时过表达Foxo3a基因在体外不能逆转顺铂导致的颗粒细胞凋亡,其对于卵泡发育的调控及预防顺铂对 卵巢的毒性作用还有待体内实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It is now well known thatthe binding of severalprotein ligands to specific cell- surface receptors is fol-lowed by the internalization and( or) degradation ofthe bound protein.The process of internalizationcould be observ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fluores-cent,ferritin- labeled,gold- labeled,and  12 5I- labeledligands[1] .The results from such experiments havedelineated a pathway( called 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 thatinvolves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boundligand via coated pits and 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