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FGFR3在小鼠小肠发育阶段的作用。方法观察同窝野生小鼠及FGFR3增强小鼠出生后小肠上皮形态学的变化及增生情况和FGFR3表达变化。结果FGFR3增强小鼠绒毛分布密度及绒毛高度均差于同年龄野生小鼠,但隐窝深度却是相反的。增生的细胞主要位于肠隐窝部位,FGFR3增强突变小鼠在各时相点细胞增生均强于野生小鼠。小鼠出生后1天小肠即有FGFR3表达,7~21天表达较多,35天后表达减少。免疫组化检测FGFR3表达位于肠隐窝部位,与Brdu表达信号部位相重叠。结论FGFR3在发育阶段促进小鼠肠隐窝形成。 相似文献
2.
软骨发育不全(ACH)是由于软骨内成骨缺陷而膜性化骨正常的遗传性软骨发育不良性侏儒症之一。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80 %~90 %是由于新生突变所致[1]。新生儿发病率为1/15000~1/77000。此病80 %为散发,无家族史。患者智力通常正常。近来文献报道,在ACH患者中发现了3种基因突变均发生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跨膜区,FGFR3基因是ACH的侯选基因。1主要临床表现、X线特征及伴有的症状或并发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短肢型侏儒,头大、额凸、塌鼻,脊柱后凸和三叉状手,智力和性发育正常[2]。X线特征:表现为小立方样锥体,下部腰椎弓根间距自上而下进行性缩窄。其锥体成弹头状,椎板前后径变短。第1、2腰椎前部偶有鸟嘴样改变。四肢长骨粗短,干骺端成烧杯口状膨大[3]。与ACH同时伴有的症状或并发症有:(1)运动发育迟缓:主要影响肢体近端使身长发育受限。(2)肺炎及呼吸衰竭:胸口畸形狭小而发育不全导致呼吸道感染。(3)交通性脑积水:软骨大孔畸形,导致脑脊液回流障碍所致。(4)听觉障碍:咽鼓管畸形而导致中耳炎影响听力。2FGFR3基因结构及功能Fibroblast...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IGF-I mRNA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IGF-ⅠmRNA基因表达的细胞定位及基因表达模式。方法 利用去势SD大鼠造成Ⅰ型骨质疏松及其骨折模型,通过原位杂交及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局部IGF-Ⅰ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 骨质疏松骨折与正常骨折愈合过程中IGF-ⅠmRNA基因表达的细胞定位无差别;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IGF-ⅠmRNA表达在骨折后第9天,且较正常组高。结论 IGF-I在骨质疏松骨折愈合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mRNA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I型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病生机制,检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mRNA的基因表达模式及细胞定位。方法 利用去势SD大鼠造成型骨质疏松及其骨质模型。通过原位杂交、斑点杂交检测骨痂局部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骨质疏松骨折与正常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mRNA基因表达的细胞定位未见差异,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模式与正常骨折愈合过程相似。结论 TGF-β1基因表达的改变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病生改变未见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Ad-FGFR3转染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相关成骨基因CbfaⅠ与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d-FGFR3与重组空载体Ad-GFP病毒上清转染小鼠MSCs,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FGFR3、CbfaⅠ与CollagenⅠ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d-FGFR3转染组MSCs FGFR3、CbfaⅠ与CollagenⅠ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Ad-FGFR3转染显著增强MSCs相关成骨基因CbfaⅠ和CollagenⅠ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自 1994年下半年以来 ,我们采用矩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 1/3骨折2 7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胫骨骨折 ,男2 0例 ,女 7例 ;年龄 19~ 5 4岁。左胫骨 10例 ,右胫骨 17例 ;闭合性骨折 19例 ,开放性骨折 8例。骨折类型 :横断型 8例 ,斜型骨折 7例 ,粉碎型骨折 12例 ,骨折端距胫骨远端关节 5~ 10cm。1 2 手术方法 所使用矩形钉为吴岳嵩设计的可屈形髓内钉。连续硬膜外麻 ,取仰卧位 ,以骨折端为中心作长 5cm左右前外侧纵形皮肤切口 ,逐层切开 ,清理骨折端积血及嵌插的软组织 ,骨膜不剥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从小鼠17.5 d全胚胎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研究FGFR3信号通路提供新的线索.方法构建FGFR3胞内区的真核表达载体R3-PI,转化酵母菌AH109.毒性实验及自激活实验证实FGFR3胞内区蛋白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不存在自激活现象.将小鼠17.5 d全胚胎cDNA质粒文库转入AH109/R3-PI酵母菌中,能够与FGFR3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通过初步筛选得到3种能够与FGFR3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经回复性实验进一步验证CLK4与FGFR3胞内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通过筛选发现CLK4与FGFR3胞内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示FGFR3可能通过CLK4参与能量代谢调节,而CLK4可能通过对FGFR3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调节FGFR3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吴文侠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2):204-204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55例分成2组:应用14孔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14孔组)28例,应用8孔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8孔组)27例。比较2组临床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结果14孔组临床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短于8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应用 Baird-Jackson 方法评价踝关节功能,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4孔锁定板在治疗上具有优势,促进了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2003年7月~2008年4月收治胫骨下1/3骨折患者37例,男30例,女7例;年龄19~63岁。骨折按A、B、C分型,A型19例,B型12例,C型6例。 相似文献
1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 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最初由牛脑垂体和脑组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因其能促进3T3细胞的分裂而得名[1]。现已证实,bFGF是一种多功能、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也是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的生长刺激剂,在血 相似文献
12.
The express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an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 (FGFR-1) in human meningioma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ir expression and the tumors‘ histological features and angiogenesi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The expression of bFGF and FGFR-1 was detected by antibody of bFGF or FGFR-1.The tumors‘ angiogenesis was evaluated by 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 and, which was observed by use of CD34-antibody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varied degrees of the expression of bFGF and FGFR-1 proteins in meningiomas. The expression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tumors‘ histological characters and angiogenesis. It was concluded that bFGF and FGFR-1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eningiomas‘ angiogenesis and proliferation. The expression positive rate of bFGF and FGFR-1 may provide an indication of evaluating the histological and malignant degree of the tumor. 相似文献
1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体内重要的创伤愈合因子之一.骨折后bFGF通过调控骨组织中细胞增殖及分化、增加骨折局部骨密度及促进局部血管生成来加速骨折的愈合.此外,随着对bFGF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骨组织工程所展现出的对骨修复的作用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大鼠脊髓的表达变化。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和手术组(SNI),每组20只。使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方式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观察sham组和SNI组大鼠术前1 d以及术后1、3、5、7 d的行为学改变并检测2组大鼠的机械痛阈,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观察2组大鼠术后7 d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FGFR3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共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NI术后各时间点2组大鼠FGFR3蛋白表达。结果术前1 d 2组大鼠机械痛阈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3、5、7 d SNI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分别为(6.67±2.12)、(3.17±0.99)、(2.33±0.65)、(1.75±0.31),相应时间点sham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分别为(12.75±2.83)、(12.33±2.84)、(12.08±2.57)、(11.50±2.65),SNI组大鼠机械痛阈在各时间点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7 d患侧脊髓背角GFAP阳性表达的细胞,FGFR3也呈阳性表达;术后1、3、5、7 d sham组大鼠脊髓FGFR3蛋白表达分别为(0.192 8±0.013 0)、(0.213 6±0.021 4)、(0.294 6±0.025 1)、(0.266 4±0.027 3),相应时间点SNI组大鼠脊髓FGFR3蛋白表达分别为(0.280 4±0.015 3)、(0.328 2±0.026 3)、(0.567 7±0.027 0)、(0.528 8±0.032 8),与sham组比较,SNI组脊髓FGFR3蛋白表达随时间增长而上调(P<0.05)。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FGFR3表达下调并可能参与GFAP的激活,提示FGFR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变化与骨折局部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变化,探讨体液因素中VEGF与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速的关系。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住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骨折部位与类型基本相同,均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ELISA:将57例患者分成2组:单纯骨折组(A组)31例和脑外伤合并骨折组(B组)26例,所有病例均在伤后1、2、3、4周时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血清中VEGF含量的测定。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手术距受伤时间3~7 d、8~14 d、15~21 d 3个时间段,分别将31例单纯骨折组(A组)和26例骨折合并脑外伤组(B组)分为A1(10例)、A2(11例)、A3(10例)组和B1(8例)、B2(8例)、B3(10例)组,每个研究对象于术中取骨折局部肉芽组织为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进行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及灰度值测算。结果 1)ELISA:A组(单纯骨折组)患者血清VEGF含量在伤后1周含量较少,2周出现峰值,4周时有明显下降;B组(脑外伤合并骨折组)患者血清VEGF含量在伤后1周即出现高峰,以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持续时间长,在4周时有明显下降。B组(脑外伤合并骨折组)血清VEGF含量在1~3周时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的A组(单纯骨折组)(P<0.05),4周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组(单纯骨折组)3~7 d时VEGF有少量表达,在14 d左右达高峰,在15~21 d时略下降。B组(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在受伤后3 d时VEGF即有大量表达,7 d达高峰,在15~21d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B组(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在各时间段VEGF表达阳性细胞率及灰度值均显著高于A组(单纯骨折组)(P<0.05)。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在血清含量和骨折局部位点表达高于单纯骨折患者,脑外伤可能主要是通过促进体液因素中VE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来加速骨折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其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Duke's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确诊的47例大肠癌患者,对其进行Duke's分期,并对经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记录VEGF-C与VEGFR-3的标记分数.结果 47例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标本中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C的标记分数分别为:B期1.38±1.15,C期2.77±1.69,D期3.94±2.36;VEGFR-3的标记分数分别为:B期1.06±1.00,C期2.00±1.58,D期3.44±2.33;均随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B、C、D期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期62.5%,C期84.6%,D期94.4%,随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B期与D期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标本对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期62.5%,C期84.6%,D期88.9%,随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呈明显正相关,对肿瘤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和疾病预后的评估有一定价值,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2,FGF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bFGF和FGFR-2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bFGF和FGFR-2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bFGF、FGFR-2表达的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中晚期胃癌bFGF及FGFR-2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bFGF与FGFR-2表达呈正相关,随bFGF表达的增高FGFR-2表达亦增高(P0.05)。结论 bFGF和FGF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例正常口腔黏膜,11例牙源性角化囊肿(OKC),61例AB中bFGF的定位表达.结果:bFGF在AB中的表达明显高于OKC及正常口腔黏膜(P<0.05),在AB原发、复发、恶变的不同病变中,bFGF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加(P<0.05).结论:AB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与bFGF的高表达密切相关,bFGF可能为AB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鼠胫骨骨皮质损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FGFRs)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建立小鼠胫骨骨皮质损伤模型,在组织学水平观察皮质损伤后愈合情况,同时提取损伤后3、7、14、21 d 4个时相点损伤部位新生骨痂组织RNA,采用定量PCR检测FGFRs及骨形成标记分子核结合因子al(Cbfa1)、骨钙素(OC)、骨桥蛋白(OP)等mRNA的动态表达谱。结果骨皮质损伤后第7天,小鼠骨髓腔有新生骨组织出现,到第21天,皮质骨缺损处出现新的板层骨结构。Cbfa1、OP的mRNA表达水平在骨皮质损伤后早期即迅速升高,OC则在修复阶段中后期表达升高。FGFR1、2在损伤后迅速升高,于第3天达到峰值(2.09±0.25,1.82±0.15,P<0.01),然后逐渐回落;FGFR3于损伤后7 d达到峰值(3.61±0.52,P<0.01).14 d稍有回落,在第21天时则又显著升高(P<0.01)。结论伴随着骨皮质损伤后成骨细胞分化标记基因的表达升高,FGFR1、2、3的mRNA表达水平在皮质损伤后早期即显著升高,并持续高表达到愈合晚期阶段。提示FGFRs参与调节骨皮质损伤后的骨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2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1表达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I)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8例甲状腺癌bFGF和FGFR-I表达,并以15例甲状腺腺瘤,30例正常甲腺组织作对照,同时对33例甲状腺癌应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细胞核DNA含量。结果:bFGF与FGFR-I表达均呈癌>腺瘤>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bFGF表达和FGFR-1表达正相关(P<0.05),bFGF和FGFR-I表达与甲状腺癌细胞核DNA含量正相关(P<0.01),两者表达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阴性组(P<0.05),结论:bFGF,FGFR-I表达反映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