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综述感觉统合治疗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主题检索方式,检索Web of Sciences、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1月27日与感觉统合治疗在脑瘫康复中应用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内容,对感觉统合治疗的实施方案、运用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纳入6篇文献,主要集中在感觉统合治疗对脑瘫儿童姿势控制能力、粗大运动功能、智力水平及认知功能、治疗模式方面的研究。结论感觉统合治疗对于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姿势控制、智力水平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障碍程度以及儿童的年龄、性别、耐受性等,为儿童制定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使得感觉统合治疗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持续终生的肢体残疾, 运动功能障碍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具有高度异质性, 但目前国内外的脑瘫康复指南并没有针对脑瘫分型、行走能力及年龄推荐个性化的康复干预措施。2022年6月Neurology发表了一篇法国基于循证的、可实施的脑瘫运动康复指南。该指南将文献系统评价与专家意见相结合, 针对脑瘫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运动康复干预措施提出了不同的推荐意见, 并确定了每项干预措施的优先等级。本文结合国内脑瘫康复现状对该指南进行了解读, 以期为临床医生决策提供指导, 并帮助脑瘫患者及其家人根据其偏好, 与康复专业人员共同确定康复目标。  相似文献   

3.
美国中国伙伴联盟(CPN)培训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康复治疗技术培训师、专业治疗人员的高级培训工作,涉及国际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理论与手法技术、功能评估、国际脑瘫儿童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理念、脑瘫儿童心理教育、小儿脑瘫矫形器以及辅助器具的临床应用和制作等。本文将CPN与国内的康复目标制定、治疗方案及其实施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功能, 分析国内脑瘫儿童康复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的相关文献,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8日。本研究采用CiteSpace.5.8.R3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 092篇文献, 发文时间为1991—2023年, 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地区和机构分布不均, 彼此合作度较低;研究前沿为运动功能、沟通技巧生活质量。结论我国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研究处于发展时期, 关注度和重视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段脑瘫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不同生理、心理、社会功能阶段,运动功能与障碍程度及环境状况亦不尽相同[1]。根据上述特点和规律,应关注和重视不同年龄段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目标的制定以及康复策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康复治疗干预的方法。方法通过68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小儿治疗前后运动发育率的比较说明康复治疗的意义。结果 治疗后脑瘫儿童的运动发育率明显提高。结论 康复治疗方法在脑性瘫痪儿童的运动功能提高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对脑瘫儿童的体育活动和运动康复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基于ICF-CY的理论架构以及对脑瘫儿童的临床诊断标准和功能特点的分析,根据儿童发展的理论,探讨针对脑瘫儿童以功能导向为基础的个别化体育活动与运动康复策略。结果体育活动和运动康复有利于脑瘫儿童改善身体功能,包括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等,并提升认知、活动、自理、沟通交流等活动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根据ICF-CY对其功能状态分析,可以制定个别化体育活动和运动康复方案,促进脑瘫儿童的整体发展。结论应用ICF-CY构建功能导向的体育活动和运动康复个别化方案,可改善身体功能,提升整体活动水平,促进脑瘫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瘫的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瘫是由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和视听觉障碍等并发症,是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给患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瘫的康复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方法和技术,使患儿运动、语言和智力等功能达到最佳功能状态,提高脑瘫儿童生活质量和能力,使其走人社会。现将近年来国内外诊断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瘫患儿不仅存在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智力落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营养不良[1]、体重低、体质差、免疫低下[2]、易感染等问题,影响及制约脑瘫患儿的康复。笔者所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神经康复病区近1年来在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加用俞募穴针刺法,观察其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发育、体格发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次数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按照2006年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修订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拟于2016年8月18日至2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第七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四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会议主题:规范康复行为、发展儿童康复。征文范围:主要包括儿童康复和脑瘫康复相关领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儿童康复评定方法(运动、智能、心理、ADL等)和治疗技术(包括PT、OT、ST、中西医结合等)。早期干预、诊断及鉴别诊断,医教结合,社区与家庭康复,康复护理,康复工程,中国传统康复,儿童残疾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拟于2016年8月18日至2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第七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四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会议主题:规范康复行为、发展儿童康复。征文范围:主要包括儿童康复和脑瘫康复相关领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儿童康复评定方法(运动、智能、心理、ADL等)和治疗技术(包括PT、OT、ST、中西医结合等)。早期干预、诊断及鉴别诊断,医教结合,社区与家庭康复,康复护理,康复工程,中国传统康复,儿童残疾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经济实用新模式.方法 根据现代康复训练和"引导式教育"原理.设计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与感觉运动统合训练为主、辅以个别化教学和自行创立的引导式教育"脑瘫运动康复操"的"六位一体"康复疗法,以一日课程形式应用于本科室的50例脑瘫儿童.结果 经过"六位一体"康复疗法1个疗程,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言语和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提高.日常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较大进步,康复总有效率9O%~96%.结论 "六位一体"疗法对脑瘫患儿的运动、言语、行为和认知、社会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家长付费较少,机构投入成本也较低,可试用于无医疗药物作辅助康复治疗的中小型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尤其适用于3岁以上家庭经济困难的脑瘫儿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SCP)患儿各项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CP患儿142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及观察组(71例), 两组均采用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传统推拿及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等常规康复训练,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每日1次, 每次20 min, 每周治疗5 d, 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 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量表和脑瘫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分别评估2组患儿的腓肠肌肌张力、平衡功能、ADL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 2组患儿腓肠肌的MAS分级、BBS评分、脑瘫儿童ADL能力量表评分和GMFM-88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腓肠肌的MAS分级、BBS评分、脑瘫儿童ADL能力量表评分和GMFM-88量表的D区评分、E区评分和总分分别为(2.86±1.67)级、(34.94±19.73)分、(5...  相似文献   

14.
赵碧翠 《山西临床医药》2009,(17):1781-1782
脑性瘫痪是非短期可以治愈的疾病。脑瘫的治疗目标并非使病变完全恢复正常,仅是力求功能尽量正常化,属于康复范畴,康复治疗是治疗脑瘫的最主要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引导式教育、器械辅助治疗、中医针灸、按摩治疗、高压氧治疗、水疗与中药熏蒸等。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推动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拟于2016年8月18日至2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两年一度的第七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四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会议主题:规范康复行为、发展儿童康复。征文范围:主要包括儿童康复和脑瘫康复相关领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儿童康复评定方法 (运动、智能、心理、ADL等)和治疗技术(包括PT、OT、ST、中西医结合等)。  相似文献   

16.
梁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93-5893,5900
目的 探讨康复医疗与特殊教育统和实施对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在校治疗的167例患儿均接受康复医疗与特殊教育统和实施的方法。康复训练计划中安排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视觉治疗、抑制性石膏治疗、中医推拿、头针治疗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其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中有幼儿教育(分别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学龄期教育;培智教育与游戏等。结果 所有孩子的运动能力和智商水平都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167名儿童治疗全部有效。结论 全方位康复、教育和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了脑瘫儿童在体能、认知、语言、思维等方面的潜能。统和实施医疗的、教育的、心理的、工程的以及社会实践疏导,极大地促进其心智、性格的全面发展,塑造积极主动的性格和增进自己解决问题与学习的能力。其中约40%的儿童能复归社会到健康儿童幼儿园或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小脑电刺激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脑瘫儿童的康复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180例脑瘫患儿展开分析,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小脑电刺激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疼痛的特点,探讨疼痛对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脑瘫儿童疼痛调查问卷,对2017年1月至10月,125例明确诊断为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的适龄脑瘫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分析。据疼痛调查问卷将其分为疼痛组(n=40)和无疼痛组(n=85)。两组分别取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各15例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采用粗大运动运动功能测试(GMFM-88)、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MFM)、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WeeFIM)进行评估,并记录内收肌角、腘窝角和足背屈角角度。结果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疼痛特点不同。疼痛组与无疼痛组治疗4周和8周后,GMFM-88标准分、FMFM标准分、WeeFIM评分以及内收肌角、腘窝角和足背屈角角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且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无显著性差异(t1.732,P0.05),但在治疗8周时无疼痛组各项指标均优于疼痛组(t2.119,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疼痛特点存在差异,疼痛可能影响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效果和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ICF-CY对脑瘫儿童主要功能障碍及康复策略进行系统研究。方法使用脑性瘫痪ICF-CY的核心分类集,并综述相关文献,分析脑瘫儿童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参与状况,特别是运动功能障碍。基于ICF-CY的理论架构,根据儿童发展的理论,探讨脑瘫儿童的康复策略。结果脑瘫儿童主要功能障碍在身体结构和功能方面表现为脑结构的异常以及脑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在活动和参与方面,认知、活动、自理等存在障碍,参与游戏、休闲和教育活动有局限,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脑瘫儿童的康复策略要从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考虑,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方案。结论应用ICF-CY分析脑瘫儿童的功能障碍,构建个别化的康复策略,促进脑瘫儿童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性瘫痪我国发病率为1.8‰—4‰[1],痉挛型脑瘫是脑瘫的常见类型,约占60%—70%[2]。痉挛不仅阻碍儿童正常运动的发育,还可以引起挛缩、畸形、疼痛等并发症。所以,如何缓解痉挛一直是脑瘫康复治疗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临床应用肉毒素治疗中选用了不同定位方式,剂量大小不统一,临床疗效不一。本研究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选用肌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