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子DNA碎片对IVF-ET/ICSI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方法 选取在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ICSI助孕的61周期不孕不育症夫妇,根据精子DFI值分别纳入对照组(DFI<25%,n=35)和观察组(DFI≥25%,n=26)。收集取卵(OPU)日精液标本,行精液常规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精子Bcl-2及Caspase-3表达水平。分析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Bcl-2及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观察两组IVF-ET/ICSI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优化处理前精子浓度、优化处理后精液参数(浓度、活力及PR)、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优化处理前精子活力、PR、Bcl-2均下降、Caspase-3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分娩率及活产率均下降,早期流产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和优化处理前精子活力、Bcl-2表达均呈负相关(分别r=-0.285、-0.672,P&l...  相似文献   

2.
苏亮  罗平  罗江霞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9):1091-1093
目的探讨精液常规参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5例患者的178个IUI治疗周期,检测记录每个周期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并根据妊娠结果分成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对主要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及精子总数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IUI治疗178个周期,临床妊娠34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9.10%(34/178),IUI治疗累计临床妊娠率为27.20%(34/12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精液常规参数无明显差别;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精子形态对IUI临床妊娠率无影响。结论不孕夫妇进行IUI治疗,当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时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液精子、附睾精子和睾丸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男方因素寻求ICSI助孕的28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精液精子行ICSI组174个周期,附睾精子行ICSI组55个周期,睾丸精子行ICSI组54个周期,比较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3组患者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附睾精子的胚胎卵裂率低于精液精子(90.95% vs 94.02%,P<0.05).结论 若能够获得可移植的胚胎,精液精子、附睾精子和睾丸精子对ICSI助孕结局无明显影响;附睾精子行ICSI形成的胚胎,其发育潜力可能低于精液精子行ICSI形成的胚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精子畸形率在精液优化处理前后的变化及对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IUI助孕患者精液优化处理前后采用Diff-Quik染色法检测精子畸形率,分析精子形态在优化处理前后的变化及其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132个IUI治疗周期中精子畸形率高于正常值的有95个周期,精液优化处理前后平均正常形态精子率(2.69±1.75)% vs (3.62±2.50)%,平均精子畸形指数(SDI)1.32±0.15 vs 1.31±0.19,平均畸形精子指数(TZI)1.36±0.15 vs 1.36±0.19;精液优化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比率明显高于精液优化处理前(P<0.05),精子畸形指数及畸形精子指数优化处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优化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率(normal morphology sperm rate,NMSR)仍未达标的72个治疗周期中,IUI临床妊娠12例,临床妊娠率16.67%;处理后精子正常形态率达标的60个治疗周期中,IUI临床妊娠7例,临床妊娠率11.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精液后可以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但密度梯度离心处理后精子畸形率的高低与IUI妊娠结局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从精液、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和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3种方法获得的精于行卵胞浆内单精于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助孕结局.方法:42例严重少弱畸形精于症患者从射出精液中获取精于,25例无精于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取得附睾精子,33例无精于症患者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和(或)睾丸活检术获得睾丸精于.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比较3者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精液精子组、附睾精于组和睾丸精子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5.89%vs72.40%vs79.77%;43.6l%vs 52.63%vs49.28%;20.45%vs 21.82%vs21.43%;33.33%vs 36.00%vs 33.33%(P>0.05).结论:精液、附睾、睾丸精子ICSI的助孕结局相近,精于的成熟度可能并不影响ICSI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精液参数、精子DNA完整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对其夫妇利用常规体外受精(IVF)助孕],对其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精子DNA碎片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结果经分析可知,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其DNA碎片率并无线性相关性(P>0.05),而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2PN受精率以及D3优胚率具有正相关(P<0.05);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2PN受精率以及D3优胚率并无线性相关性(P>0.05)。临床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120例患者分为低DFI组(100例,DFI<30%),高DFI(20例,DFI≥30%),两组患者丙二醛(MDA)与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在对男性不育症患者2PN受精率以及D3优胚率进行预测时,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具有较佳的效果,但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对患者临床妊娠率并未存在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 DFI)对接受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助孕后冷冻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ICSI助孕的87对夫妇的一般资料,排除女性因素不孕与夫妇双方染色体结构异常和男性Y染色体微缺失,对不同DFI男性患者进行分组,并对2组患者睾丸体积(超声多普勒)、血清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等激素、精液常规分析、精子DFI和临床妊娠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DFI患者组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时间、冷冻解冻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日雌二醇(E2)、FET日子宫内膜厚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I≤25%组的受精率、双原核(2 Pronucleus,2PN)形成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0.92%、85.37%、96.34%、23.56 %、31.78 %,DFI>25%组分别为70.51 %、71.71%、88.05 %、11.30 %、14.14 %,上述各指标DFI≤25%组均大于DFI>25%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FI≤25% 组的临床妊娠率(45.24%)大于DFI>25% 组(20.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0, P=0.012)。结论 精子DFI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异常升高的精子DFI(DFI>25%)将对临床妊娠率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附睾精子DNA损伤情况,并与后续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进行对照分析。方法选取OA患者121例(OA组),均拟行ICSI治疗;另选取配偶于1年内自然受孕,且精液参数正常范围的38份精液标本作对照组。OA组患者进行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后镜检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精液分析,同时进行穿刺液/精液吖啶橙试验。以精子DNA损伤指数(DFI)<30%为正常,两组进一步分为高DFI亚组(DFI>30%)和低DFI亚组(DFI<30%)。对OA组患者后续ICSI治疗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OA组整体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体(均P<0.01);OA组两个DFI亚组间精子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DFI亚组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显著低于低DFI亚组(P<0.01);OA组与对照组整体相比,吖啶橙(AO)试验阴性率较低(P<0.01);OA组患者的ICSI治疗结局,高DFI亚组与低DFI亚组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DFI亚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低DFI亚组(P<0.01)。结论 ICSI前对精子DNA进行评估十分必要。OA患者通过对诊断性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获取的附睾精子进行DNA损伤分析,是预测ICSI结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周期数与临床结局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96个IUI周期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周期次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625例患者行2196个IUI周期,有329例获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5%,夫妇累积妊娠率为20.2%。第1、第2、第3、第4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2%、14.9%、12.9%、0.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4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7%、10.1%、8.9%、6.3%,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9.7%、20.2%、26.7%、25.0%。两两比较分析显示1个周期组与2个周期组及3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治疗中适当增加助孕周期数可以增加累积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Y、小Y染色体与精液质量及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638对夫妇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不孕不育或不良孕产史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对比分析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与大Y组、小Y组之间IVF/ICSI助孕后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出生率、流产率等.结果 638对夫妇行IVF/ICSI助孕患者中双方染色体核型均正常者共518对,男方染色体为大Y女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52对,男方染色体为小Y女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17对.大Y、小Y染色体检出率分别为8.15%(52/638)、2.66%(17/638).大Y/小Y染色体与精液参数的关系显示轻中度少弱精组小Y的检出率6.1%高于正常精液组的1.6%(P<0.05);重度、极重度少弱精组的大Y的检出率17.0%高于正常精液组的6.4%(P<0.05);无精子组小Y检出率6.1%亦高于正常精液组(P<0.05).结论 大Y 和小Y染色体可引起男性少弱精、无精,对IVF/ICSI助孕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参数及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不孕夫妇52对,按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其分为高DFI组和低DFI组,在根据体外受精方式的不同分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组(IVF-ET)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组(ICSI)。对比两组患者的精液参数、卵裂率、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和妊娠率。结果低DFI组各亚型患者的受精率、优胚率明显高于高DFI组,P0.05,但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胚率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结论精子DNA的完整性与精密的密度、活动力及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睾丸穿刺取精(TESA)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荆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行TESA联合ICSI助孕的132例患者(共136个周期)设为TESA组,因男方因素取精液中精子行ICSI助孕的498例患者(共517个周期)为精液组,观察睾丸精子对TESA-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将TESA组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妊娠组(88例)和未妊娠组(48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ESA-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TESA组的受精率(74.50%)和正常受精率(67.14%)均显著低于精液组(82.79%和75.84%)(均P<0.05),而正常卵裂率(97.47%vs. 95.95%)、可利用胚胎率(72.24%vs. 73.39%)和累积临床妊娠率(64.71%vs. 68.3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女方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基础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与临床结局有显著关联(P<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联合精子DNA碎片率(DF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实施IVF-ET治疗的231例IVF新鲜治疗周期,取卵当日对精液标本进行精子形态及DNA完整性检测。依据精子形态分为正常组164例及畸形精子组67例,纳入精子DFI后分为A组(MNS≥4%且DFI<30%)、B组(MNS≥4%且DFI≥30%)、C组(MNS<4%且DFI<30%)和D组(MNS<4%且DFI≥30%),对比各组间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的差异;比较DFI与男方年龄、精液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形态组总受精率、2PN受精率显著高于畸形精子组(P<0.001),2PN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在不同形态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精子DFI后,C、D两组的总受精率、2PN受精率显著低于A、B两组,D组2PN卵裂率显著低于A、C两组,B组、D组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A组、C组,B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A组(P<0.0083);DFI与年龄及其他精液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中,DFI与男性年龄呈显著正相关,与前向运动精子率呈显著负相关(P=0.002,0.001)。结论:精子核DNA联合精子形态评估能为IVF-ET的治疗结局带来更为高效准确的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同时在IVF-ET的治疗中,也要关切男方年龄,避免高龄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精子症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影响。方法比较102例白细胞精子症不育症患者(白细胞精子症组)与230例白细胞正常不育症患者(白细胞正常组)的精液量、精子浓度、处理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白细胞精子症组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256个周期,白细胞正常组行IUI 372个周期。白细胞精子症组临床妊娠率高于白细胞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精液量、精子浓度及处理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精液白细胞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精子症不是影响IUI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谢伟  张海英  檀大羡 《广西医学》2012,34(9):1157-1159
目的 了解在辅助生殖助孕夫妇中男性尿道支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和助孕结果 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辅助生殖助孕的不育症患者145例,其中支原体阴性44例(对照组),支原体阳性101例,经治疗后尿道支原体转阴67例为实验A组,支原体仍阳性34例为实验B组;对比3组的精液质量和胚胎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精液量、精液密度、活率、(A+B)级精子数量、获得成熟卵子数、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辅助生殖助孕中,男性尿道支原体感染对精子质量及辅助生殖助孕结果 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男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不同助孕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83对不孕夫妇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体外受精(IVF) 367个周期、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 316个周期。将全部研究对象、IVF周期和ICSI周期分别根据DFI值分为DFI≤15%组、DFI>15%~30%组、DFI>30%组。分析DFI与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的相关性,DFI对IVF/ICSI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随着禁欲天数增加,DFI升高,但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 <0.001)。IVF周期中,DFI≤15%组、DFI>15%~30%组、DFI>30%组比较,临床妊娠率(55.5%、57.6%、71.4%)和活产率(43.5%、45.8%、42.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CSI周期中,DFI>30%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25.0%和16.7%)均显著低于DFI≤15%组(48.5%和36.9%)、DFI>15%~30%组(51.1%和39.4%)(P <0.05)...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同一周期精液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TMS)及授精次数对官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34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将不同的PTMS区间分成4组,比较PTMS对IUI妊娠结局的影响;同时比较同一周期中单次和双次IU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③结果 234个IUI治疗周期中各组PTMS分别为≥40×10^6、(40~20)×10^6、(20~10)×10^6、≤10×10^6.所获得的临床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7.14%、16.13%、17.50%、7.03%,其中第4组与其余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36个单次IUI周期和98个双次IUI周期各获得11.11%和12.24%的周期临床妊娠率,两组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 PTMS≤10×10 ^6时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同一周期授精次数对IUI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率、精子顶体完整率及反应率对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
析我院生殖中心行常规试管受精(IVF)失败需行补救ICSI的97对不孕不育夫妇,根据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41例)及未妊娠组
(56例),分析两组患者精子DNA完整率(用精子DNA断裂指数DFI表示)、精子顶体完整率及反应率对ICSI结局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男方年龄、睾酮值、睾丸体积、FSH值、女方年龄、获卵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育年限未妊娠组长于妊娠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行补救ICSI时受精率及卵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优胚率妊娠组高于未妊娠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子DNA完整率(DFI)、顶体反应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顶体完整率妊娠组高于未妊娠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NA完整率、顶体完整率、顶体反应率分别与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补救ICSI临床妊娠率为42.3%,双胎率为10.3%,单胎率为32.0%。结论补救ICSI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精失败后有
效的补救方案,精子顶体完整率与其妊娠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DPY19L2基因突变的圆头精子症患者遗传学病因和辅助生殖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8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的2例圆头精子症男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精液参数,利用全外显子检测技术进行基因检测,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联合卵母细胞激活技术(ICSI+AOA)进行辅助生殖治疗,并观察其助孕结局。结果 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结果显示,2例患者的DPY19L2基因完全缺失;精液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精子活力下降,精子畸形率100%,均为圆头精子,无顶体结构。2例患者夫妇均接受ICSI+AOA助孕,受精率分别为71.4%和77.7%,均已成功生育血亲后代。结论 DPY19L2基因突变是圆头精子症的重要遗传学原因,ICSI+AOA技术可有效提高卵子受精率,帮助患者解决生育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化率(DFI)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对139例接受体外受精(IVF)的男方进行精子DFI检测,并根据精子DFI值将上述IVF患者分为:A组(DFI<17.6%)、B组(17.6%≤DFI≤30%)、C组(DFI>30%),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分析各组IVF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前向活动力([a+b)%]、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降低(P>0.05 vs B组,P<0.05 vs C组);与B组比较,C组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前向活动力([a+b)%]、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受精率均降低(P<0.05 vs B组,P<0.05 vs C组);与B组比较,C组受精率降低(P<0.05);A、B、C 3组间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NA碎片率升高不仅会导致精子前向活动力下降,还可导致IVF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下降,但对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