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6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术前或术中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甲状腺全切除术)与对照组(患癌侧腺叶切除术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甲亢复发率、术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减少出血,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喉返神经损伤风险,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1-2],且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数甲状腺癌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治疗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甲状腺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甲状腺手术的切除范围也逐渐增大,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应用率不断扩大。然而甲状腺手术旧^[3]是一种复杂且精细的手术,患者手术后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从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了98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病例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共76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对照组(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2/38)、21.1%(8/3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0.0%(0/38)、10.5%(4/3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术后复发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全甲状腺切除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2、5、7、14 d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2、5、7、14 d T3、FT3、T4、FT4及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FT3及TSH水平呈一过性下降,T4及FT4水平呈一过性升高;观察组T3、FT3、T4及FT4在术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TSH水平呈一过性降低。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术可增加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但并发症发生率较多,且对相关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状腺腺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0%及并发症发生率2.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12.5%及并发症发生率2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而且降低了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1例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17例行全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3、5年生存率及术后5年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6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40%。治疗组1、3、5年生存率77.42%、48.39%和29.03%,对照组1、3、5年生存率70.58%、41.17%、23.52%。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较全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生存质量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大肠癌(C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CR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转移复发率及5a无瘤生存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分较术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转移复发率及5a无瘤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CRC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且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护理配合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98例,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治疗后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关于护理后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并统计,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出现淋巴漏、术后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95.92%)高于对照组患者(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775,P=0.0137)。结论对行甲状腺全切术后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综合型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并发症产生并提高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镊与超声刀在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患者304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对旁腺游离使用双极电凝镊,对照组使用超声刀。观察术前及术后第3、7、30天甲状旁腺素值(PTH)和血钙值、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情况、甲状腺癌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THYCA-QoL)得分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前血钙及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 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 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钙水平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永久性甲旁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YCA-QoL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双极电凝镊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优于超声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及与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方法:以80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对照组40例患者按照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研究组切口黏连、颈前区疼痛、颈部麻木、皮下结节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临床优势,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治疗老年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临床。方法 2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观察组(肺癌袖状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全肺切除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2%、33.9%(P<0.05),但术后死亡率无显著差异(χ2=0.67)。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56.1%、46.9%及63.4%、39.3%、31.3%(P<0.05)。结论肺癌袖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出血量和淋巴结清除术、并发症和复发情况、1年和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46.67%(28/60)高,术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淋巴结清除数明显比对照组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1、3年生存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要点、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3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组(观察组)及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组(对照组).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呼吸困难等并发症.观察组除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相对较长外,其他如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美容效果评价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不仅能达到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的目的 ,而且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是治疗甲状腺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多视角框架式护理联合血压调控对甲状腺癌合并高血压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VAS评分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甲状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多视角框架式护理联合血压调控措施。观察指标:甲状腺功能、VAS评分、血压水平。结果 术后1个月研究组甲状腺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及1周后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视角框架式护理联合血压调控对甲状腺癌合并高血压术后患者而言,利于有效改善疼痛,控制血压及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惠建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874-1874,1890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术及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11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59例,行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全肺切除术.结果 研究组术后1、3、5年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3%(P〈0.05).结论 全肺切除术与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各具特点,临床选择术式时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术式对于二次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在2001~2010年6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接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甲状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恶性,29例(42.6%)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39例(57.4%)患者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的术后并发症,其中%的患者是一过性低血钙.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术式没有必然联系.4例(13.8%)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患者和21例(53.8%)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结论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甲状腺手术术式没有明显相关,但是,接受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高.对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应该作为标准的手术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7.
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彬  孙丽丽  韩琼 《山东医药》2010,50(42):68-69
目的观察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甲状腺疾病患者127例,68例选择乳晕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组),59例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相比,P均〈0.05。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效果。方法86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案分组,各43例。对照组行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观察组行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术后1年生存率、临床收益情况、生存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较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体力、疼痛情况、镇痛药物用量临床收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术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能提高中晚期胰腺癌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疼痛、体力、镇痛药物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应激性喉返损伤探讨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2年12月甲状腺癌患者12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应激性喉返损伤的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即围术期采用喉返神经保护技术),两组术后2周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甲状旁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周甲状腺功能得到改善;观察组FT3、FT4、T3及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声音嘶哑、手足抽搐及气管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应激性喉返损伤术中借助喉返神经保护技术,能减轻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创伤,能改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肝癌活性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ALT)、谷丙转氨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肝癌活性指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质量逐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手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术中出血量,维持生命稳定,减轻对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保障残余肝功能满足机体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